資訊
- 最新動態
- 求職攻略
- 職場分享
- 就業形勢
- 觀點熱議
- 學術科研
- 新聞動態
-
高校人才網招聘信息日報(2023年4月28日)
1、寧波大學2023年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公告招聘人數:若干截止日期:詳見正文報名方式:站內應聘2、萍鄉學院2023年博士高層次人才引進公告招聘人數:若干截止日期:2023-12-31報名方式:站內應聘3、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2023年春季招聘55名人員啟事招聘人數:55名截止日期:詳見正文報名方式:其他4、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2023年誠聘宇內英才招聘人數:若干截止日期:詳見正文報名方式:站內應聘2023-04-290 瀏覽 · 0 收藏 -
事業編制崗來啦!多所高校公開招聘教師、輔導員等丨一周招聘精選
高?!耙痪庪y求”?小高我又帶著編制崗來啦——本期公告均提供事業編制歡迎人才了解??01.嘉興學院丨地點:浙江嘉興嘉興學院是一所辦學已有百余年歷史的省屬高校。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擔任校長,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香港科技大學原校長朱經武教授為學校名譽校長。學校設有57個本科專業,涵蓋9大學科門類。擁有經濟管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省級及以上實驗教學平臺11個?!菊衅噶咙c】本校招聘的崗位為事業編制,一般須具有博士學位,年齡35周歲以下。- 具有副高職稱者年齡要求可放寬到40周歲- 具有正高職稱者年齡原則上可放寬到45周歲- 符合學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規定的B類及以上層次人才,年齡可不作嚴格限制詳情請點擊>>02.大連海事大學丨地點:遼寧大連大連海事大學是交通運輸部所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源于1909年設立的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辦學特色鮮明,行業優勢顯著,素有“航海家的搖籃”之稱?!菊衅噶咙c】編制及福利待遇:1.事業編制(限中國國籍)2.職稱直評 3.人才周轉房 4.教工自助餐詳情請點擊>>03.重慶科技學院丨地點:重慶重慶科技學院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院校,由兩所1951年開始辦學并具有良好聲譽的部屬學?!苯鸸I部主管的重慶工業高等??茖W校和石油工業部主管的重慶石油高等??茖W校合并組建,2004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是重慶市人民政府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聯合共建高校?!菊衅噶咙c】1.具有事業單位編制。2.工資及福利待遇按國家、重慶及學校有關規定執行。3.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還享受相應引進待遇:人才安家費:35-200萬元+科研啟動費:15-100萬元;杰出人才實行“一事一議”,享受優厚年薪,可聘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斍檎堻c擊>>04.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丨地點:浙江慈溪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是國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由寧波大學舉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施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分類類別為獨立學院,經費預算形式為自收自支?!菊衅噶咙c】招聘工作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按照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采取公開報名、統一考試和擇優聘用的辦法進行,通過資格審查、面試、體檢和考核等程序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編制工作人員。詳情請點擊>>05.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丨地點:廣西南寧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65年,隸屬于自治區商務廳,是一所以培養適應現代商務事業發展需要的國際化應用人才為宗旨的國家公辦全日制高等院校?!菊衅噶咙c】本次使用事業編制招聘博士研究生或副高級及以上職稱高層次人才共10名。詳情請點擊>>06.安康學院丨地點:陜西安康安康學院是陜西省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的安康市,居秦巴腹地,漢水之濱,與鄂、渝、川三省市相毗鄰,處關中、成渝、江漢三大經濟區的幾何中心。依山傍水,氣候宜人,資源豐富,秦、楚、巴、蜀多元文化樣態在此交融生輝,素有"秦巴明珠"之稱,是中國十大宜居城市之一、西北唯一的康養城市。交通便捷,多條航線、動車、高速在此交匯,是宜居宜學的理想之地?!菊衅噶咙c】引進待遇:納入省級事業單位編制管理詳情請點擊>>07.浙江音樂學院丨地點:浙江杭州浙江音樂學院是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區之江板塊,校園環境優美,設施一流。學校設有音樂與舞蹈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等3個一級學科。擁有音樂與舞蹈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和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菊衅噶咙c】專任教師崗位和非教學崗位性質為事業單位報備員額內用人(事業編制),實行聘用制管理。受聘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相關工資福利待遇。詳情請點擊>>08.湖北理工學院丨地點:湖北黃石湖北理工學院地處華夏青銅文化發祥地、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黃石市。校園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是育人的圣地、學術的殿堂。學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結合,工、理、經、管、醫、文、教、藝等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教育廳首批開展轉型發展試點工作的高校之一,是湖北省高校應用型聯盟首屆輪值主席單位,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菊衅噶咙c】納入省屬事業單位編制管理,享受國家規定正常工資、福利、社保、公積金等待遇。入職五年內,中級及以下職稱者享受副教授(專技7級)履職績效工資待遇。詳情請點擊>>09.浙大寧波理工學院丨地點:浙江寧波學校成立于2001年6月,前身為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2020年1月更名為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管理、寧波市人民政府舉辦、浙江大學支持辦學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校?!菊衅噶咙c】根據《寧波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決定面向全國公開招聘事業編制輔導員10名。詳情請點擊>>10.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丨地點:浙江紹興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是1999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確認、浙江工業大學舉辦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2012年起由浙江工業大學與紹興市柯橋區合作舉辦。學院是浙江省首批十所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學校和首批通過浙江省教育廳對獨立學院的規范設置驗收的院校,也是浙江省首批十所產教融合示范基地之一和首批教育部1+X證書試點院校?!菊衅噶咙c】有編制,無非升即走詳情請點擊>>2023-04-2824 瀏覽 · 0 收藏 -
五一招聘專場:100+高端職位極速招聘,等你來投遞~
勞動最光榮,招人不停歇,高校人才網推出五一勞動節招聘專題,為您提供多家優質單位招聘信息,助力求職者找到合適的工作,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五一招聘信息,就來高校人才網!2023-04-280 瀏覽 · 0 收藏 -
海歸碩博人才也存在“就業難”?丨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下)
前面兩期小編分享了《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報告中的海歸碩博人才基本情況以及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報告中的最后一部分↓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上)- 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 -01 海歸碩博人才也存在“就業難”問題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591人正在找工作,占比高達55.8%。309人已就業,占比29.2%。尚未畢業的人才139人,占比13.1%。22人自己創業,占比2.1%。具體來看其中571名海歸博士人才,有304人正在找工作,占比高達53.2%。182人已就業,占比31.9%。尚未拿到畢業證但已回國的人才5人,占比0.9%。02 海歸學歷“內卷”,海歸碩士就業難度高于博士在參與調研的491名海歸碩士人才中,有287人正在找工作,占比高達58.5%。127人已就業,占比25.9%。尚未畢業的人才54人,占比11%。22人自己創業,占比4.5%。對比海歸博士和碩士的就業情況,正在找工作的碩士占比為58.5%,高出博士5.3%;已就業的碩士占比為25.9%,低于博士6%。更有22名碩士選擇自己創業??梢钥闯?,海歸碩士的就業難度要高于海歸博士。03 已就業人才就業滿意度不足4成,薪資福利和預期存在差距是主因在已就業的309名海歸碩博人才中,只有38.7%的人才滿意目前的就業現狀,61.3%的人才對現有工作不滿意。究其原因,“薪資福利和預期有所差距”是主因,其后依次為“職業上升通道不夠清晰、晉升太慢”和“不太適應該機構的工作氛圍”。對比未就業與已就業海歸人才的期望薪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才的期望薪酬和實際薪酬均在8000-12000元之間。有39%的未就業海歸人才期望薪酬在12000-30000元之間。在已就業海歸人才中,實際薪酬在此區間的比例為24.3%。此外,還有2.9%的已就業海歸人才實際薪酬低于5000元。04 超9成人才認為海歸經歷對求職有幫助,4成人才回國就業主因是“看好國內發展前景”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 50.3%的人認為,海歸經歷對求職“很有幫助,41.2%的人認為”部分有幫助“,另外6.6%的人認為”沒多大幫助“,還有1.9%的人認為”完全沒有幫助”。談及“沒有幫助”的原因時,“國內人才多、競爭激烈,海歸優勢不明顯”、“專業不對口、就業崗位少”、“經濟下滑、企業要求高”、“缺乏職業規劃”、“文科專業不好就業”等被頻繁提及。在選擇回國就業的原因時,“看好國內企業/機構的發展前景”票數最高,其次為“海外缺乏文化認同感”。05 超6成人才認為國內就業形勢嚴峻,主要劣勢在于“缺乏參加招聘的機會”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64.4%的人認為國內就業形勢嚴峻,19.6%的人認為”形式一般,談不上難或者容易“,另外15.2%的人對國內就業形勢“不了解”,僅有0.8%的人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多數人才認為”回國時間與國內招聘時間錯位、缺乏參加招聘的機會“為國內求職的主要劣勢。隨后依次為“不了解國內的就業形式和企業需求“、“所學專業在國內的就業匹配度不高、應用領域較少”。選擇“其他原因”的人才中,“國內人脈資源缺失”、“海外導師無法像國內導師一樣能提供就業幫助”、“博士畢業年齡較大,國內就業有年齡限制”和“缺少實習機會”也是被較多提及的劣勢。06 “專業的招聘機構”是海歸碩博人才獲取國內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 本次調研顯示,“專業的招聘機構”是海歸碩博人才獲取國內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后依次為“國內主要社交平臺”、“意向企業的官網”和“學校就業信息網站”。海歸社群、協會、學聯“也被一些人才提及。到這里《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報告就全部分享了很感謝參與此次調研的眾多海歸碩博人才如需獲取完整報告,請關注“高才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號:gczph01)并回復《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即可獲得。2023-04-2825 瀏覽 · 0 收藏 -
教師的“黑白名單”:準入查詢制度來了!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新聞:教育部表態嚴格把控教職員工的入口,以后要對擬聘用教職員工在入職前進行查詢。和朋友分享此事的時候,對方表示:“這不就是教師黑名單嗎?現在想去做老師的太多了,沒位置了還擠著去,是應該好好管理,多限制一些?!蹦敲?,準入查詢制度到底是什么呢?這對入職/已入職學校的教師會產生什么影響?01.什么是“準入查詢制度”?首先是“準入查詢制度”的發展。教師的準入查詢制度在2020年已有雛形了,當時針對一些社會案件,范圍比較狹窄。然后,對這個制度的意見,在2021年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中也有提及。2022年,教育部將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了“強師計劃”中一項重要舉措。到了2023年,教育部官網發布了《教育部關于推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工作的通知》。也就是說,像下圖中的一些網友把“準入查詢制度”,解讀成「為了給老師增加負擔」的想法是錯誤的,制度一直不斷完善,可見師德對于教育的重要性舉足輕重。圖源:網絡《通知》發布一周后,教育部還公開曝光了7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盡管公告范圍有限,我們仍能看到2019~2022年期間,2起大學的、3起中學的、1起小學的、1起幼兒園的教師違規行為。窺一斑而知全豹,從幼兒園覆蓋到大學,【學術不端、不雅行為、體罰、性騷擾、猥褻等問題】這些年屢屢出現。2023年4月26日,中國美術學院也通報了一起“教師徐跋騁作品涉嫌抄襲”事件。據悉:十年間,當事人身為雙一流高校的教師,其不少作品均抄襲自國外不知名藝術家。因其學術不端行為,最后學校采取了「降低崗位等級、撤銷專業技術職務的處分,終止聘用關系」的處理方式。所以從意義上來說,“教師準入查詢制度”能夠從源頭上將某些“問題老師”排除在外,一定程度還單純的校園一片凈土。那么,對學校和學生都是好事的同時,“準入查詢制度”會影響到正常的老師嗎?“如果在校期間,準入查詢不通過,也會撤銷老師資格?”“所有的老師都會被影響到嗎?會不會增加什么工作考核?”……關于本次《通知》的幾個重點內容,這里和大家討論一下。02.準入查詢制度是查什么?①從學校性質來說,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均包含其中。②從查詢群體來看,官方亦有明確規定。*【基礎教育】:含幼兒園、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專門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等;擬聘用教職員工,包括教師、教育教學輔助人員、行政人員、勤雜人員、安保人員等在校園內工作的人員。*【高等教育】:含普通本科學校、高等職業學校、成人高等學校、其他普通高等教育機構、從事研究生教育的科學研究機構等;擬聘用教師,高等學校擬聘用其他教職員工參照執行。③關于查詢的時間節點:入職前。有網友表示:“事業單位入職前不是都要做政審嗎?這個制度只是重復了工作?!倍鶕嶋H情況,有挺多地方的教育單位,是沒有這類要求的。也有網友表示,“光入職查沒有用,得倒查,不少人入職沒問題,進了單位后人才變了?!钡览頉]有錯。程序上來講,入職單位以后發生的師德違規行為,會先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處理。如果是大學老師,當時還可以參照《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如果是黨員,還有《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相關規定作出相應處理,比如處分、辭退、取消教師資格等。以上處理方式均實施后,該教師或許會出現換新學校的情況,此時,就適用“準入查詢制度”了?!皽嗜氩樵冎贫取币幎ǎ簲M聘用教師經查詢發現,有喪失教師資格信息和在撤銷教師資格期限內的,不得聘用。03.是否會增加對入職/已入職教師的額外考核?不會。近幾年,教師工作的穩定性吸引了不少高學歷群體趨之若鶩,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好的是,文化層次高的人從業教師行業,其成功的學習經歷可以幫助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此外也能讓一些學生在學業上有“慕強”心理,積極進取,以好導師為榜樣。不好的,某些地方引進高學歷人才的「唯學歷光環」,有時候會讓我們的教育隊伍忘記初心。一些本身品格有缺陷的高學歷人士,若不對其加強師德方面的管理,這樣的人加入了教師隊伍,只怕會對一些學生造成無法挽回的身心傷害。學識越高,越要對其正確引導,否則就像一枚毒刺,其毒性廣泛、深遠,有可能對學術界甚至社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敖逃拷處煿ぷ魉矩撠熑司汀锻ㄖ酚嘘P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的最后一句是:“隨著相關部門對查詢制度的統籌完善,對查詢內容的進一步明確,教育部將逐步拓展查詢的違法犯罪內容,不斷加強從業禁止制度的落實?!薄竼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瓜M敖處煖嗜氩樵冎贫取钡挠l完善,能夠幫助我國教育行業的未來——清源不絕,新水長流。2023-04-286 瀏覽 · 0 收藏 -
民營科技企業正成為科研創新重地
4月26日是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騰訊公布了該公司的專利數量數據。數據顯示,迄今,騰訊的全球專利申請總計6.2萬件,截至2022年底超過3萬件獲得授權。根據粗略統計,過去三年多,騰訊的授權發明專利以每天超13件的數量增長。民營科技企業一直是專利申請的主力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顯示,自2019年起,中國已連續三年國際專利申請量第一,2022年共計7萬余件申請,占申請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我國正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從量化指標看,創新型國家的共性是,科研開發投入高、專利數量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例高。結合自身優勢特點,民營科技企業正通過多種形式發揮重要作用。在科研投入上,民營科技企業展現出了一定的耐力與定力。特別是在電信、互聯網等信息領域,國際間競爭激烈,民營科技企業要鞏固自身優勢地位,就會保持高額、持續的研發投入。這直接帶動了我國社會層面研發投入結構的優化。2021年底,我國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的研發費用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如今,我國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重已超3/4。民營科技企業已成為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重要的拉動力量。在科研協作方面,民營科技企業持續探索產學研創新。企業內自建科技實驗室,招募大量科技人才;許多民營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入合作,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維度,探索產學研、科工貿融合的有效模式,這在信息領域,已經成為科技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的特色模式。以騰訊為例,就建立了以人工智能與前沿科技為基礎、面向下一代互聯網的實驗室矩陣,涵蓋網絡安全、自動駕駛、機器人、先進醫療等多個領域,并通過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成立聯合實驗室,整合優勢資源,在前沿領域探索開拓性的創新成果。企業研發投入的社會價值如何?這從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上能看出一些端倪。數據顯示,我國企業發明專利的產業轉化率接近50%,而高校僅為3.9%(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22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民營科技企業從明確的產品需求和定位出發,研發動力強、管理運行機制靈活,有利于不斷催生新成果、促進成果轉化,并積極作用于后端創新。民營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產學研聯合創新,將創新與應用的各個環節緊密銜接,會更快打通科技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當下,我國正經歷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的轉變,也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持續深入。為此,我們需要充分激發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新活力,鼓勵其在科技強國、引領科技創新中有更大作為。2023-04-281 瀏覽 · 0 收藏 -
光明網評論員:理性看待準大學生們的延畢選擇
光明網評論員:臨近畢業,去還是留,這是一個問題。在一些社交平臺上,延畢的話題正在升溫,引發不小的關注和討論。顧名思義,延畢即延期畢業,是相對于學校普遍固定的學業年限而言的。在過去不少人的印象中,延畢是一個更具否定意味的詞語,延畢的學生也多被貼上學業不勤、能力不足、缺乏規劃甚至游戲人生等負面標簽。不管主動還是被動,一旦一個學生選擇了延畢,似乎在社會化這場競賽中已經先輸一局。但就社交平臺上展露的部分現實來看,當下如此理解延畢顯然太過扁平和陳舊了。同樣的延畢結果背后,可能是不同的人生規劃和考量。當然,不排除有一部分學生由于未能通過相應的學業考核而被動選擇延畢,但不容忽視的是,有更多的學生出于理性而清晰的人生規劃而主動做出延畢的選擇,比如參加出國交換豐富學習經歷、參加實習探索職業興趣等。而就算是學業考核未通過,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出于追求更高質量的學術成果,不愿為按時畢業而降低對自我的學術要求而自愿延長學術時間,總之不宜一概而論。對于延畢的討論,人們似乎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面”,關于它的敘事,也不再只有“失敗者”這一個框架,且大有去污名化之勢。對于暫時脫離“什么時間該干什么事情”的社會時鐘這件事,人們顯然擁有更高的包容度和松弛感。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其所帶來的家庭物質財富的積累,讓這一代年輕人有底氣踐行“人生不是軌道是曠野”的信條,按照自己所愿掌控人生的節奏,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了更多緩沖的余地。對于延畢,我們大可不必談之色變,但對于其所提示的一些問題也該投以關注。比如,在當前選擇延畢的本科生或是碩士研究生中,雖大部分是權衡利弊后的主動選擇,但也是就業現實下減少試錯成本的不得已之舉。隨著就業競爭的日趨激烈,為了增加“上岸”幾率,絕大多數學生都是考研、考公考編、實習、寫畢業論文、投簡歷求職多線程行進,當所需時間和精力超過自己所能承載的負荷,延期畢業成為自然而然的選擇。對于個體來說,如此選擇下,雖然沒有按時匯入社會洪流,但成功保住了應屆畢業生的身份,穩固了之后的求學求職等優勢,而且相比待業備考,這種緩沖式軟著陸產生的消極心理感知可能更輕,心理沖擊也更小。對于個體來說,延期畢業雖然為更多可能性的實現提供了機會和條件,但未來依舊是不確定的,而且這一喘息時機也對自身的抗挫力、時間管理能力、求職技巧等提出新的考驗。對于顯現度走高的延期畢業現象以及學生可能面臨的學業、就業、心理健康等困境,學校應未雨綢繆,完善相應的引導和支持體系,提供更靈活、人性化的服務與保障,化解他們的時間焦慮,塑造更積極的學術或就業前景期待,激發他們迎接挑戰、追求卓越的斗志與膽識,更順地步入人生新階段。也正如教育學者所言,這也啟示我們加快探索學制年限彈性化的管理,針對不同學科和專業的特點制定差異化的考核標準及管理,這也是確保并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2023-04-285 瀏覽 · 0 收藏 -
貴陽貴安人才總量超過123萬
科技日報訊 (付菁 記者何星輝)貴陽貴安,貴在人才。4月26日,2023年“人才日”系列活動在貴陽貴安各地拉開帷幕。隨著人才興市戰略的深入實施,貴陽貴安以超常規舉措推進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奮力推動人才大匯聚。截至2022年底,貴陽貴安人才資源總量超123萬人,是10年前的2.5倍。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人才日”活動將陸續在貴陽貴安舉行。貴陽高新區將舉行“人才趣集市”、專家人才研修、書記專家人才走訪服務座談等活動;貴安新區將發布人才集聚十條措施,著力強化人才分類、人才卡、人才房、戶籍等政策供給;貴陽綜保區針對各類專家人才開展座談交流、走訪慰問、參觀培訓等活動,大力營造吸引人才、尊重人才、關心人才的濃厚氛圍……據悉,去年貴陽市人才吸引力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第16位,創新能力指數在全國97個創新型城市中排名第25位,貴陽貴安新增人才總量10萬人以上,14個人才領銜項目獲得政府基金投資7.83億元,兌現人才薪酬補貼、安家費等支持資金1123.8萬元,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補貼1.04億元,籌集人才房1.6萬套。2023-04-280 瀏覽 · 0 收藏 -
超8成海歸碩博就業首選高校丨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中)
上一期小編分享了《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報告中的海歸碩博人才基本情況,這期小編繼續帶大家了解此份報告中的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中)- 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 -01 高校為海歸碩博人才的首選意向就業機構在目前未就業的730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590人把高校作為首選的就業機構,占比高達80.8%。69人傾向于企業就業,占比9.5%。5.5%的人希望進入體制內,選擇了國家行政機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作為自己的意向就業方向。受到科研機構人才需求方向的制約,僅有3%的人愿意去科研機構就業。具體來看其中的389名海歸博士人才,有341人把高校作為首選的就業機構,占比高達87.7%。21人希望進入體制內,選擇了國家行政機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作為自己的意向就業方向,占比5.4%。19人傾向于企業就業,占比4.9%。僅有2.1%的人愿意去科研機構就業。02 有寒暑假、人際關系簡單、職業社會地位高為高校吸引人才的主要優勢對于選擇高校就業的原因,“有寒暑假、工作時間較為自由”被超半數的人才所看重。在730名目前未就業的海歸碩博人才中,有473票投給了這一點。而在389名未就業的海歸博士人才中,這一項也獲得了340票。所不同的是,除關注工作時間外,在未就業的海歸博士人才中,更為關注”是否有機會解決編制“。而在海歸碩士人才中,則更為關注“人際關系”。03 普通公辦本科最受人才歡迎,雙一流高校同樣受到博士青睞在傾向的求職高校類型上,綜合目前未就業的389名海歸博士人才和341名海歸碩士人才的調研情況,普通公辦本科以絕對優勢勝出,為67.7%的海歸博士和50.6%的海歸碩士所首選。除普通公辦本科外,17.9%的海歸博士關注雙一流院校,其次是985/211高校,占比11.4%。海歸碩士的就業意向則呈現出了不太相同的趨勢。意向高職院校的海歸碩士占比達到了24.5%,僅次于普通公辦本科。有4%的海歸碩士將民辦本科院校作為求職首選。04 近半數海歸碩博人才傾向于新一線城市就業根據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國內有16個新一線城市,分別為成都、重慶、杭州、西安、武漢、蘇州、鄭州、南京、無錫、天津、長沙、東莞、寧波、佛山、合肥以及青島,二線城市有30個。在目前未就業的730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345人首選這16個新一線城市作為意向就業城市,占比47.3%,其中包括204名博士。一線城市由于人口規模過大,競爭日趨激烈,釋放出來的機會、紅利存在邊際遞減的情況。而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正在加速發展,更低的入戶門檻、越來越好的福利與配套措施、更加宜居的生活節奏,都成為了吸引人才留下的理由。以上就是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下期小編帶您了解此報告的最后一部分內容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2023-04-2856 瀏覽 · 0 收藏 -
高校人才網招聘信息日報(2023年4月27日)
1、保山學院2023年引進高層次人才公告招聘人數:若干截止日期:詳見正文報名方式:站內應聘2、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碩博同招!4月28日下午3點直播引才,待遇優厚招聘人數:若干截止日期:詳見正文報名方式:站內應聘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23年度招收30名博士后研究人員簡章招聘人數:30名截止日期:2023-07-31報名方式:電子郵件4、燕京理工學院2023年人才引進計劃招聘人數:若干截止日期:詳見正文報名方式:站內應聘5、上海海關學院2023年度公開招聘公告招聘人數:若干截止日期:詳見正文 報名方式:站內應聘2023-04-280 瀏覽 · 0 收藏 -
近6成碩博人才海外經歷超過3年丨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上)
4月21日,由高校人才網主辦、海交會特別支持的“高校人才網第一屆引才節暨招才引智創新峰會”在北京西國貿大酒店隆重舉行,并在現場發布了《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報告。下面小編帶大家先了解此份報告中的海歸碩博人才的基本情況~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上)- 海歸碩博人才概況 -本次共調研了1062名已經畢業回國或計劃畢業后回國的海外碩博人才。調研的人才學歷占比情況為海外博士∶海外碩士=571∶491,男∶女=53∶47。01 高校人才網網站新增注冊海外人才占比提升2022年10-12月網站的新增注冊用戶中,海外人才占比8.98%。2023年1-3月網站的新增注冊用戶中,海外人才占比提高了1.29%,為10.27%。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的網站新增注冊用戶的絕對值在同比增長。這從側面顯示了海外人才回國求職的意愿度在提高。02 人才青睞英國留學,亞洲地區博士回國就業比例排名前列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在英國求學的人才占比最高,為21%,其次為韓國(12.4%)、俄羅斯(12%)和美國(9.8%)。前往俄羅斯求學的熱度超過美國,這可能與近兩年國際關系變化有關。具體來看其中571名海歸博士人才的求學地區分布,則呈現出不同的趨勢:就讀于韓國的博士人才占比最高,為25.6%,其次為日本(12.8%)、中國香港(10.3%)和中國臺灣(5.5%)。歐洲地區只有法國、俄羅斯和英國進入前十。一方面,這與近些年來更多人才選擇在亞洲地區求學的趨勢相關,另一方面,也與各個留學國家/地區對于海(境)外人才的居留政策相關。03 近6成碩博人才海外經歷超過3年,其中75%為博士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58.5%的碩博人才海外經歷超過3年,海外經歷2-3年的人才占比為11.3%,海外經歷1-2年和1年以內的人才占比均為15.1%。具體來看其中621名海外經歷3年以上的人才情況,其中博士占比75%,碩士占比25%。這也與大多數海外國家/地區的博士學制時長有關。04 經管類專業為博士人才海外求學首選,工學類專業次之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經管類(金融、會計、管理、營銷)專業人才占比最高,為24.9%,其次為藝術類(美術、音樂),占比19%。社會科學類((政、法、社會、心理、教育、軍事等)和工學類(機械、電子、化工、材料、建筑、土木等)分別占比17%和16.2%。具體來看其中571名海歸博士人才的學科分布情況,經管類(金融、會計、管理、營銷)專業博士人才占比最高,為23%。其次為工學類(機械、電子、化工、材料、建筑、土木等),占比21.4%。藝術類(美術、音樂)和社會科學類(政、法、社會、心理、教育、軍事等)緊隨其后,分別占比18.1%和12.5%。理學類(數、理、化、生等)占比11.8%。以上就是海歸碩博人才的基本情況下期小編帶您了解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2023-04-2744 瀏覽 · 0 收藏 -
博導的“狼性要求”:課題組瘋了一個,換了一個,延了兩個,我還在茍延殘喘!
序言:我的導師是位“狼性領導”,課題組也一直實行著“狼性要求”,到處充斥著“狼性文化”。不可否認的是,“狼性要求”有其自身的優越性,“狼性文化”或“狼性要求”并不是只包括要求嚴格,還包括團結合作。但是我們課題組只注重了要求嚴格和優勝劣汰的競爭,缺乏人與人之間的認同和合作,使得課題組瘋了一個,換了一個,延了兩個,而我還在茍延殘喘著。瘋了的劉博:課題組劉博本身性格內斂,在學術上可能缺乏有效的指導,學術水平一般,但是非常積極向上,俗話說的好,“天賦不夠,努力來湊”。導師對課題組的“狼性要求”更是一直催著他不能停下腳步。雖然很是努力,但仍達不到導師的要求,學術上仍沒有發表成果。內心的焦慮、導師的催促、性格的內斂、長期的抑郁致使其精神上出了問題,不得已被父母領回了家,進了精神病醫院治療。換導師的王博:課題組王博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睿智的人,讀博一年后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換導師。因為接受不了導師的“狼性要求”,對自己未來的研究也有自己的規劃,及時止損換了導師?,F在學術進展非常順利,也拿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獎項,每次見他都是笑嘻嘻春光滿面的,看起來幸福感很高。延畢的張博和李博:課題組張博延畢一年,李博延畢一年半,實在令人惋惜,兩人學術素養和學術水平在我們看來還是比較高的。按理說,導師的“狼性要求”,應該學術成果比較突出,但是為何到現在學術上還是寂寂無聞,只因為導師需要頂刊,導師就要求學生必須發頂刊,頂刊發表的難度極大,發不了導師就不給簽字畢業。而課題組其他人還在茍延殘喘著……我們不禁會問:讀博中導師對碩博生的“狼性要求”真的好嗎?導師對碩博生的“狼性要求”,究竟是單向壓榨,還是雙方負責任的選擇?對于這個問題,熱度一直不減,最近更有:“雙非導師招生要求:每天工作14小時,除了睡覺都要在實驗室?!庇械娜苏J為:這是不符合人性的,讀博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只是一個事業而已,這并不是生活全部,人活著的目的是生活的快樂,而非這種痛苦。有的人認為:導師要求嚴格也是為了學生將來好,可以理解。筆者認為:“狼性要求”并非適合每一個人,也并非每一個人必須接受“狼性要求”,“狼性要求”只能是一個備選項。原因有下:1. 每個人的選擇是不同的尤其是讀了博士,大家都有比較清晰的自我認知和規劃。每個人對自己適合什么或者不適合什么都比較清楚,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或者自己可接受度,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要求。大家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而不是一味地被迫接受導師的“狼性要求”,這樣是害人害己。2. 每個人的能力和抗壓能力不同科研是需要一定的天賦的,但每個人的科研能力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能力不同,所以要求也就應該不同。超出能力之外的要求,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負擔和壓力,這種壓力會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導師“狼性要求”也應該有高低之分。此外,每個人的抗壓能力不同,“狼性要求”下,抗壓能力強的學生會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或者在高壓下艱難前行。而抗壓能力差的學生可能會在這種“狼性要求”下倒下,比如焦慮、失眠、抑郁。長此以往,精神上會出大問題的,比如課題組劉博士。3. 科研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科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說是“狼性要求”下要求每個碩博生把全部時間投入到科研中,不能只有科研而沒有生活和娛樂,這樣枯燥無味的科研并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比如,之前熱議的雙非導師招學生,要求全年無休,無周末休息,每年只有過年的7-14天假期;每天實驗室工作14小時,基本上除了睡覺,其他時間都泡在實驗室里。這樣極端的“狼性要求”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取的。那么導師究竟應該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發揮各自特長呢?1. 因材施教每個人能力不同,對科研工作的接受度不同,每個人所擅長的領域也不同,沒必要所有學生要求一樣。能力強的就要求高一些,能力差的就要求低一些。不要把學生逼死,導師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才是對學生未來負責任的表現。2. 尊重學生尤其是博士生,有很多博士生已經成家立業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劃,都有自己的選擇,都希望獲得導師的尊重。導師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選擇和個性,尤其是給予學生自尊上的敬重,給學生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3. 實質指導導師本應是學生學術道路上的領路人,可現實中,卻存在“我導非導”的現象。導師在學術上不能給學生實質性的指導,對學生放任自流,不管不問。尤其是在論文寫作上不給予指導,還要求掛一作,這些都是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實質性地、有效地指導學生是每個導師的責任,也是導師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應盡的義務。4. 禁止畫餅在科研及生活中,如果導師能夠給學生一些實質性的幫助,幫助學生做好人生規劃,與學生成為很好的朋友,那么雙方都將會在這場“特殊的合作”中獲益。而不應該只是畫大餅,給學生各種承諾,最終無法兌現。結語:導師是我們學生生涯中的重要存在,導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如何處理好師生關系。導師并不需要一味地實行“狼性要求”,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才是負責任的行為。鐵打的導師,流水的學生,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被導師溫柔以待!2023-04-278 瀏覽 · 0 收藏 -
人社部:“三支一扶”計劃招募3.4萬名高校畢業生
“三支一扶”計劃是人社部等十個部門組織實施的基層服務項目,主要選派高校畢業生到基層開展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等服務。在今天(27日)的吹風會上,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3.4萬名高校畢業生,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多年來,人社部等部門組織實施了“三支一扶”計劃、教師特崗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這些項目實施以來,已經累計選派了250多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去年中央和地方共選派了14.37萬,今年中央財政擬支持基層服務項目招募10.63萬名高校畢業生。此外,部分省市將結合實際,適當擴大招募規模,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司長 張文淼:今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3.4萬名高校畢業生,招募名額向民族邊疆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傾斜,向脫貧家庭、零就業家庭畢業生傾斜。下一步,我們將扎實推進“三支一扶”計劃,為廣大高校畢業生到天地廣闊的基層大顯身手、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條件。2023-04-275 瀏覽 · 0 收藏 -
貴州從江實施兩項計劃,為畢業生就業創業“鋪路搭橋”
中國組織人事報從江訊 (通訊員 龍珍霓)近年來,貴州省從江縣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對象,由縣人社局牽頭,連續多年優化實施“青年就業見習募集計劃”和“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計劃”,通過開發基層崗位、提供實踐機會、加強能力培養、支持創新創業等,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鋪路搭橋”,提高從江籍高校畢業生“返從率”,吸引集聚青年人才。將具有從江戶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年滿16歲至24歲失業青年全部納入見習對象范圍,發揮各職能部門優勢,暢通崗位募集渠道,重點選擇行政事業單位和管理規范、合法經營、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優先提供適合畢業生的綜合類、管理類、技術類、科研類見習崗位。依托貴州公共招聘網平臺,開設青年就業見習線上服務專區,搭建見習供需對接平臺,由見習單位通過服務專區發布見習崗位,見習人員通過注冊、認證、登記見習意愿等選擇見習崗位,提高見習崗位的針對性與匹配度。綜合用好線下宣傳、線上推送等方式,強化線上線下服務銜接,于每年5月底前完成青年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與發布,10月底前完成青年就業見習上崗工作。見習期間,按照不低于全縣最低工資標準給予見習人員生活補貼,其中就業專項資金按最低工資標準的60%進行補助,其余40%由見習單位補助,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標準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與住院醫療商業保險。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計劃,為在從江縣創業或有創業愿望、創業能力、創業項目的高校畢業生給予5000元自主創業補貼,每月500元場地租賃費用補貼,可申請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由縣財政按照貸款合同簽訂日貸款基礎利率的50%給予貼息。高校畢業生創辦小微企業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的,可根據其實際招用人數確定不超過300萬元貸款額度,對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的高校畢業生創業者直接免除反擔保要求。立足鄉村振興大局,吸引高校畢業生向農業產業鏈上匯聚。持續實施“馬蘭花計劃”,打造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強化創業能力素質培養,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參與農村產業革命,到蔬菜、中藥材、食用菌等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領辦、創辦農業企業,重點圍繞農村經紀人、農產品流通、農業種植養殖、科研及深加工等領域創業,按規定給予此類高校畢業生創業者一次性1萬元創業補貼,并強化“一對一”跟蹤服務?!啊畠身椨媱潯癁楦咝.厴I生返鄉發展,提升就業能力,實現盡快就業、更好就業和自主創業提供了服務平臺和發展機遇?!睆慕h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吳萍介紹,2021年以來,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見習崗位413個,實現高校畢業生盡快就業、更好就業265人,推動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67人。2023-04-270 瀏覽 · 0 收藏 -
試用期工資隨便定?不用簽合同?職場新人必看!
試用期工資是隨便定的嗎?為什么我的工資只有老員工的一半?2023-04-278 瀏覽 · 0 收藏 -
全國首部科學城專項立法出臺:探索科研經費管理改革
26日,《深圳經濟特區光明科學城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并擬于今年6月1日起實施。據悉,這是國內首部科學城專項法規。自2019年開工建設以來,深圳光明科學城大力推進重大科學創新載體布局建設,積極探索科研經濟發展新模式,目前已進入全面鋪開建設期。此次立法,旨在發揮特區立法權在破解改革發展瓶頸難題方面的作用,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光明科學城發展規律的建設運營和管理模式,最大力度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據了解,《條例》在治理結構和運營機制、國土規劃和用地管理、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人才環境和金融支撐等重要領域,提出一系列創新制度安排,為光明科學城建設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稐l例》對光明科學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交叉研究平臺等科研載體的布局、培育和建設作出細化規定。要求市政府聚焦信息、生命和新材料等領域前沿方向,在光明科學城集中布局和建設通用型、專用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同時建設高端科研儀器研制、精密測量等前沿交叉研究平臺,以及大數據中心、國際科技信息中心等科技支撐服務平臺,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形成交叉融合、緊密協作、相互支撐的創新鏈條?!稐l例》明確支持在光明科學城探索開展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擴大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自主權,完善科研項目資金激勵引導機制。支持光明科學城從事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獨立法人科研機構探索實行財政科研經費包干制,財政科研經費包干制實行負面清單管理。這意味著,在“負面清單”之外,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稐l例》支持光明科學城探索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實施按需精準引才計劃。為打通科研要素流通壁壘促進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條例》要求推動開展自用科研物資、實驗試劑和儀器設備進出境分類分級監管,對經認定的用于科研教學、校準檢測等按照有關規定實行進出境通關便利政策,提高通關效率?!啊稐l例》體現了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把當前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有利于推進各項重大改革、落實各項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呈現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四鏈融合’的特點?!?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深圳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譚剛表示。(原標題:深圳出臺全國首部科學城專項立法)2023-04-270 瀏覽 · 0 收藏 -
高校人才網招聘信息日報(2023年4月26日)
1、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2023年專職教師招聘公告招聘人數:若干截止日期:詳見正文報名方式:站內應聘2、黑龍江科技大學2023年上半年公開招聘博士教師公告招聘人數:若干截止日期:2023-06-30報名方式:站內應聘3、云南省衛生健康委所屬單位2023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61名高層次人才的公告招聘人數:161名截止日期:2023-12-31報名方式:網上系統4、云南省衛生健康委所屬單位2023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291名工作人員的公告招聘人數:291名截止日期:2023-05-10報名方式:網上系統5、暨南大學深圳校區2023年誠聘海內外英才招聘人數:若干截止日期:詳見正文 報名方式:站內應聘2023-04-270 瀏覽 · 0 收藏 -
發生工傷,有爭議怎么辦?來看→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2023-04-266 瀏覽 · 0 收藏 -
應聘高校教師,筆試第二卻無緣面試,是內定還是另有隱情?丨高才情報局第73期
近日,一女子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報考某公辦高校的中文與傳媒學院教師崗,筆試成績第二,卻被學校以專業不符而拒絕面試,引起網絡關注。圖源網絡據該女子所述,她的專業為戲劇與影視學,屬于藝術學大類下的學科,本碩專業均符合學院招聘要求,因此懷疑有內定候選人,目前已向學校紀委和安徽省教育廳紀檢監察組反映情況。圖源網絡很快,校方也對此作出反饋,表示工作人員在二次核查材料時,發現其專業不符合面試條件?!八救藢I和我們招聘的專業不一致,再次復認的時候,工作人員給她復認了,不符合我們的專業要求,所以她不能參加面試?!敝劣趯I何處不符合標準,工作人員則沒有說明,同時有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正在調查此事。 而針對此事件,網絡上爭議主要在于:1.女生的專業究竟符不符合要求?根據高校發布的招聘,崗位需求專業為新聞傳播學和藝術學,另外需滿足條件“本科為網絡與新媒體、動畫、廣播電視編導、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由于女生自稱“本科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研究生是廣播電視專業”,從專業名字來看很模糊,專業名差幾個字,結果卻可以差很遠——廣播電視編導屬于藝術學,但廣播電視學在研究生專業里屬于文學。信息來源:研招網因而也有人指出,是女子的研究生專業不符合藝術學才被取消資格的。不過,我想除非故意搞事情,否則不太可能連自己讀的專業都搞不清楚吧。那假設女子讀的是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藝術學門類下包含戲劇與影視學,而廣播電視編導就屬于戲劇與影視學。這樣看來好像沒錯是不是?但問題是,學校招聘的是藝術學門類還是藝術學專業?如果是門類,那么女子專業確實屬于藝術學;如果是專業,可就不同了。很多人認為招聘中的藝術學泛指大類,并不存在藝術學專業,其實不準確。因為根據最新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藝術學既是門類,也是一門單獨的專業。截圖自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自2023年起實施,新版目錄對藝術學門類下一級學科及專業學位類別設置進行了調整優化,在原有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基礎上,設置了藝術學一級學科,包含藝術學理論及相關專門藝術的歷史、理論和評論研究。也就是說,同樣是藝術學,招聘藝術學(門類)和招聘藝術學(學科)是不同的,如果學校招聘中指的是專業的話,女子確實不符合要求。那么,問題又來了↓2.專業不符也能成功報名參加筆試嗎?答案是可以的。有不少網友現身說法↓但是過了筆試,未必過得了復審。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很多人專業和要求差了一個字,想碰運氣進去,結果是即使混過了初審,復審還是會被刷下來。其實引起眾多網友包括當事人不滿的是:如果專業與招聘要求不符,那為什么不提前告知呢?等到筆試完了,卻突然通知人不符合錄取條件,這不是在玩人嘛!要知道,現在很多招聘都是網上報名,教師崗又很火爆,報考人數動輒上千,這就導致了審查人員很難一個個仔細審查,要么初審先粗略過一遍,反正還有復審嘛;要么資格后審,先用筆試篩掉一部分人,再對進入面試的人進行審查。而從校方回應來看,學校至少是有兩次審核的,只不過可能初審沒有那么細致,到了復認的時候才把女子的資格排除。還有的學校資格審查貫穿招聘工作全過程,查到不符立即取消資格↓截圖自高校人才網教師招聘的資格審查細致與否,主要還是看學校。有的學校審查人員比較負責,在報考階段審核到條件不符,還會主動打電話提醒考生抓緊時間報考其他學校,避免錯失機會。但不是所有學校都能做到這種程度,所以奉勸各位參加教招的求職者,一定要對自己負責,報名的時候檢查專業要求與自己是否對口,有時候差一個字都是不行的,不要抱有僥幸心理。遇到不確定的情況,最好打電話聯系人事處進行咨詢確認。截圖自高校人才網▍往期內容>>《高校圖書館崗,月薪6千沒編制,何以吸引過百名碩博競爭?丨高才情報局第72期》>>《“與公辦學校享受同等待遇”,這樣的民辦值得去嗎?丨高才情報局第71期》>>《教師崗正在和編制“脫鉤”,未來還有編制嗎?丨高才情報局第70期》2023-04-2681 瀏覽 · 0 收藏 -
江西撫州:成立在京博士服務團
中國組織人事報北京訊 (記者 孔麗娟)4月22日下午,江西省撫州市在京博士服務團揭牌儀式暨2023年“百名博士進百家企業”首場對接活動在北京市舉行。100余名撫州籍在京專家、博士人才代表和撫州市重點企業、市屬高校負責人參會。據了解,撫州市在京博士服務團囊括200多名撫州籍在京博士,旨在打造撫籍高層次人才交流平臺,建立京撫高端連線,為兩地共享信息、項目等資源創造條件,推動撫州“揭榜掛帥”“百名博士進百家企業”引才行動,助推撫州經濟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揭牌儀式上,博士服務團與江西羅山峰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現場簽訂了科技人才合作協議。在“百名博士進百家企業”首場對接活動中,來自撫州市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現代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農林產品深加工等“2+4”產業、縣(區)“1+1”產業重點企業、市屬高校共19家單位的負責人,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華能集團等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50多位博士服務團成員深入對接洽談合作需求,現場介紹人才政策待遇。10余名博士與對接企業(高校)達成初步合作意向。2023-04-260 瀏覽 · 0 收藏
-
到高校求職,要防范這10種聘用合同陷阱
基于從教職僧多粥少到聘用合同打法律法規擦邊球等七大原因,高校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在求職時非常容易掉入聘用合同陷阱?,F在,需要進一步追問的是,到底高校聘用合同可能潛藏著哪些陷阱,而這些陷阱又究竟可能引發哪些人事爭議。借由高校教師間的交流吐槽和聘用合同糾紛的生效判決書,我們梳理發現,高校聘用合同至少潛藏著以下十大陷阱,將給教師的晉升發展和離職擇業制造極大的障礙,應當在簽訂之時多加防范。01.聘用合同的起止時間不明確聘用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合同的起止時間,例如從2020年7月10日至2028年7月10,而是使用“為期8年”或“為期至少8年”等表述。尤其在“至少8年”的表述中,“至少”是一個語意含糊且容易被人事部門操縱解釋的詞語。甚至在有的司法裁決中,“至少8年”中的“至少”被判定為“雙方對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約定”,從而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來判決,8年合同期滿才是教師解除聘用合同的條件。02.聘用合同期限過短或過長出于不同目的,高校與教師簽訂的聘用合同存在期限過短或過長的現象。短則有2年和3年,長則有8年和10年。前者表現為青年研究員和師資博士后等類型,到期通過考核才能夠留下,轉為長聘崗位。對于如此短促的合同期限,教師將面臨著極大的考核壓力,難以從容地開展教學科研,違背論文發表和項目申請的一般周期,使得通不過考核的概率大大增加。與此相對,8至10年的合同期限,雖然使得教師可以從容地開展教學科研、發表論文和申請項目或基金,但大大限制了其跳槽的可能。一旦有機會跳槽到更好的高校和城市,教師提前離職往往會與所在高校發生合同糾紛,強行留人的高??梢砸院贤谖礉M為由不予批準,使得教師喪失二次擇業的靈活性。與二者相比較,首聘期的聘用合同約定為5年到6年是比較合適的。這是因為,在6年的時間中,優秀的教師足以晉升副教授,且積累了不錯的科研成果,進而有機會考慮二次擇業。03.約定合同期滿自動續約有些首聘期的聘用合同中約定,合同期滿自動續約。在首聘期合同期滿之時,比如6年或8年已滿,教師并不一定能夠及時找到新的高校跳槽,而一旦合同中約定自動續約,則此合同很可能被追加延長到下一聘期,甚至是無固定的期滿時間。這就使得,教師如果在第二個聘期中間要求離職,高校就可以以合同自動續約為由予以拒絕,進而引發合同糾紛。由此,在簽訂首聘期合同時,應當盡力避免約定合同期滿自動續約,而是要求在下一聘期開始時再次簽訂固定期限合同。04.約定可以追加服務期很多聘用合同約定在如下情況下可以追加服務期,比如晉升職稱、學歷提升和境內外訪學等。其中,晉升職稱包括晉升副教授和教授,學歷提升包括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和做博士后研究,而境內外訪學包括訪學半年和一年;而追加的服務期可以是2年、5年或8年,甚至可以是多個被追加的服務期相互累加,最終可能在聘用合同的合同期之外追加了10-20年的服務期。與此同時,很多學校把獲得博士學位和境外訪學作為晉升職稱的限制性條件,使得教師不得不進入連環圈套。要晉升就要去攻讀博士學位和境外訪學,而后二者又要單獨簽訂補充合同,分別追加服務期,再加上晉升追加服務期,造成了教師晉升到正教授被至少追加了15年以上的服務期,連同聘用合同的合同期一起可能達到必須服務20年以上,就等于一大半學術生涯都被這所高校套牢了。由此,無論是聘用合同中約定可以追加服務期,還是約定晉升、學歷提升和訪學等按照學校內部有關管理文件執行,教師都應該謹慎對待。05.沒有載明各項入職待遇和口頭承諾入職的聘用合同應當載明各項入職待遇,包括安家費、住房補貼和科研啟動金等的具體金額,周轉房的居住年限,購買校內住房的資格,甚至優秀者還有解決配偶工作;還可以載明入職后的職稱和職級等。簽訂聘用合同要記住兩點:其一,入職前是人才、入職后是人質的現象非常普遍;其二,寫入合同的可能不會兌現,但沒有寫入合同的幾乎肯定不會兌現。人事部門的口頭承諾只是空頭支票,入職之后不兌現不僅投訴無門,想離職也不會被批準,使得教師陷入留也難走更難的困境之中。06.約定離職需要經過學校批準聘用合同都會約定違約條款,其中合同期未滿調離和辭職是最為普遍的違約情形。在其中,一旦約定離職需要經過學校批準,那就等于,把教師依法享有的單方辭職權拱手讓位給了人事部門的辭職審批權。司法裁決往往將之判定為“雙方對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約定”,使得教師難以通過司法途徑提前解除聘用合同。約定了這一條使得,高校有充足理由或說辭來拒絕批準教師的提前離職,扣押人事檔案,而教師從情理上和法理上都幾乎難以應對。由此,在簽訂聘用合同時,一定不要約定高校的辭職審批權。07.約定提前離職要支付大筆違約金作為違約情形之一,提前離職一般要求,教師按比例退還各項入職待遇,即把入職待遇按年度折算,退還尚未完成年度的部分。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些高校會要求約定:(1)只要是提前離職,就必須全額退還各項入職待遇。比如,合同期為八年,即使你提前一個月離職,也必須全額退還之前的所有入職待遇,比離婚中的凈身出戶還要殘酷。(2)在退還入職待遇之外,還要求賠償違約金,比如一年2萬或5萬元。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五條的規定,高??梢砸筇崆半x職按比例退還入職待遇,但不可以要求全額退還或另外要求賠償違約金。在生效的司法文書中,法院一般會判決,在損失賠償金和違約金兩個之間,高校不能重復主張,而只能主張其一,且只能主張其中數額較小的那個。08.約定提前離職按照學校內部有關文件辦理有的聘用合同會約定,提前離職按照學校內部有關文件辦理,但在簽訂合同時,并沒有載明或提供這些文件的具體內容,使得教師在立約地位不平等的情況下可能掉入陷阱,而等到知曉了文件的具體內容之后已經無力回天。部分高校普遍制定內部人事管理文件,以限制教師的正當離職且索要大筆違約金。甚至個別高校的做法更加惡劣,把追加服務期與索要違約金結合起來,以致于計算出幾百萬元的違約金。如此駭人聽聞,在人類三千年教育史上都從未有過。09.合同中提及其他內部文件,但未提供魔鬼總是藏在細節里。聘用合同中只要提及入職待遇、服務期、離職條款、提升學歷和出境訪學,同時提及有關事宜按照學校某某內部文件執行,都應當在簽訂合同前提供文件全文。否則,教師就可能在與魔鬼立約,在簽訂此聘用合同時等于認可這些紛繁復雜的內部文件的所有條款,以致于最后發現,自己早已經掉入這些內部文件所設好的重重陷阱。在有些情況下,高校出臺的內部管理文件并沒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而是打其擦邊球,甚至會以行政權的優勢來侵害教師的合法權益。10.短聘合同和非升即走合同沒有提供轉為長聘或實現晉升的內部文件對于短聘合同和非升即走合同,教師應該在簽訂前就了解清楚,轉為長聘或實現晉升的各種條件,高校要應當事前提供這些內部文件,并保證在聘期之中不會修改。在這些文件中,一般會規定,轉為長聘或實現晉升應當完成多少教學工作量、拿到什么級別的課題或基金,發表多少篇數和什么級別的論文,從事何種類型的行政服務,比如當一年或一屆班主任等。由于教學需要有課可上,投發論文有時間周期,申請課題或基金有運氣成分,行政服務牽扯太多精力,這些都使得,教師在簽訂合同前應當充分評估自己的現有能力和努力方向,以期在短聘期滿之時達到各項要求并實現長聘或晉升。雖然簽訂符合“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勞動合同法》第三條)原則的聘用合同是高校教師的愿望,但現實中卻不得不面臨其中可能的陷阱。一紙聘用合同,一段青春血淚!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教師打怪指南」歡迎關注2023-04-23195 瀏覽 · 1 收藏 -
“五防三要”!教育部發文提醒畢業生求職避免踩“坑”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4月20日訊(記者 張欣)4月20日,教育部向廣大畢業生發出提醒,請畢業生求職時警惕陷阱,避免踩“坑”。當前,正值高校畢業生求職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此挖“坑”設陷阱, 利用“高薪低門檻”“付費內推”“付費實習”等手段詐騙錢財,損害畢業生就業權益,甚至誤導、誘騙一些大學生從事傳銷、信息網絡犯罪等活動。要認真了解常見的就業陷阱,并做到“五防三要”,避免踩“坑”。教育部提醒,求職中提高防范意識,“五防”主動避開陷阱。一防黑中介?!昂谥薪椤笔侵阜欠C構以介紹工作為名,向求職者收取高額中介費,卻找借口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凡是在求職中遇到此類情況,應立即求助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或公安機關,拒絕支付相關費用。二防亂收費?!皝y收費”是指用人單位或中介機構以用工為名收取報名費、體檢費、培訓費、押金、崗位穩定金、資料審核費、服裝費等費用,再以各種理由拒絕畢業生入職或中途辭退?!秳趧雍贤ā返诰艞l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蛘咭云渌x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狈彩窃谇舐氈杏龅酱祟惽闆r,要謹慎應對,拒絕支付入職前要求繳納的各種非法費用。三防培訓貸?!芭嘤栙J”是指某些機構以高薪就業為誘餌,向畢業生承諾培訓后包就業,但須借貸支付培訓費。個別公司人員甚至手把手教如何使用貸款軟件。凡是在求職中遇到此類情況,切忌輕率借貸支付相關費用,要核實招聘企業的工商注冊、企業信用等信息。四防付費實習?!案顿M實習”是指某些機構向畢業生承諾提供高薪行業實習崗位,但畢業生須繳納相關服務費用。凡是在求職中遇到此類情況,不輕信無任何要求且薪資待遇異常高的招聘信息,拒絕支付相關費用。五防非法傳銷?!胺欠▊麂N”是指組織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其以購買商品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中,存在所謂“校園創業”的視頻賬號,吸引大學生付費加盟,實為不斷發展下線,收取費用。凡是在求職中遇到組織者收取入門費,讓參與者通過層層發展人員而獲取報酬的,應立即遠離。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或者被騙,立即撥打110報警。此外,教育部還提醒畢業生為確保求職安全,牢記“三要”秘笈。一要增強求職安全意識。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就業指導和安全教育課程,增強識別就業“陷阱”的意識與能力,不走所謂的“求職捷徑”。二要使用正規求職渠道。畢業生可通過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高校就業網站、國聘平臺等國家有關部門、地方和高校的校園招聘等正規途徑獲取就業信息。三要運用法律維護就業權益。了解學習就業有關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如在求職中確有遇到侵害本人合法權益情況,要積極收集并留存有關證據,及時向學校求助或向公安機關報案。原標題:教育部:畢業生求職需警惕陷阱,避免踩“坑”2023-04-2128 瀏覽 · 0 收藏 -
高校圖書館崗,月薪6千沒編制,何以吸引過百名碩博競爭?丨高才情報局第72期
近日,華中師范大學發布了一則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崗招聘公告。然而,這則招聘公告給出的條件和待遇卻引起了網友熱議。截圖自華中師范大學人事部官網據悉,學校圖書館崗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碩士月薪6千,博士月薪7千5,非事業編崗,屬于合同聘用制。截圖自華中師范大學人事部官網然而,即使沒有編制,該崗位競爭也十分激烈。華中師范大學人事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B類崗一個崗位會有100多人報名,里面有二三十個是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評論區有很多網友十分不解:碩士以上,薪資不高,沒有編制,去應聘的人是怎么想的?只能說網友們不太了解高校以及圖書館崗位的好處。01.學歷要求高嗎?首先,不排除一部分原因是高校實在太卷,招聘要求水漲船高。但,碩士學歷要求其實不算高。想進高校,碩士學歷可以說是很低的門檻了。雖然也有高校圖書館崗招聘要求本科學歷,但是對比本科崗和研究生崗可以發現,崗位要求是存在差別的。截圖自高校人才網本科圖書館崗的職責主要是檢索服務功能,維持圖書館運作;而研究生崗更強調專業素養,職責包括為院系教學科研提供專業支撐,承擔教學培訓工作等。由于高校圖書館的圖書涉及到不同學科,要為用戶提供服務,就要求崗位人員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同時,智能化時代到來,高校圖書館要從“知識儲備中心”向“智庫服務中心”發展,也需要人才有過硬的計算機技術。因此,學校引進高層次人才無可厚非。02.薪資待遇太低?對碩士而言,沒有編制,稅前6千的待遇確實偏低,但評估工作待遇還要考慮到其他方面。以華中師范大學來說,地點在國家中心城市之一的武漢,學校是211高校,工作體面且穩定。更重要的是,工作內容相對清閑,享有高校工作(雙休、寒暑假等)福利,性價比還是高的。另外,據了解,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崗的聘期在4-6年,聘期結束之后不再續簽。不再續簽的崗位,做來干嘛呢?其實這就有點類似之前延邊大學4000元招聘科研助理,同樣聘期短,薪資低,工作強度不大。(詳情可看→《博士畢業4000元/月,高??蒲兄韻徥翘暹€是大坑?》)這類崗位更多是為了方便職工一面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一面繼續深造。華師人事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確實現在同學們不好找工作,B類崗位的競爭也十分激烈。有些同學會考慮先在高校里工作,然后一邊工作一邊考公。作為過渡性工作,薪資待遇低一些似乎也就不難理解。跳開華中師范大學再看,其實圖書館崗的待遇并不差,有部分高校圖書館崗薪酬跟教師崗的差不了多少。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為例,碩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年薪10-18萬元,圖書館崗年薪也是10-18萬元。截圖自高校人才網之前《有編制,不限專業,碩士可報!高校圖書館員究竟有多爽?》一文就講過高校圖書館崗的種種好處,在博士們為了教師崗“卷生卷死”之際,高校圖書館崗已經悄悄成為了許多人的“夢中情崗”。- 入職門檻還不是很高,碩士可報,“內卷”不嚴重- 不用搞科研,壓力比較小,評職稱也不用跟別人擠一條賽道- 工作清閑,大部分可以通過系統自助完成,不用人操心- 薪資不高但還過得去,部分還提供編制進了圖書館崗后↓好消息:太閑了壞消息:因為太閑,被其他部門叫去干活了最后有人認為,讀到了碩士,最后卻去管書,是一種人才浪費。事實上,從前文就可以了解到,現在高校圖書館員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功能,絕非開門關門、看管圖書、接待讀者這么簡單。隨著時代發展,高校圖書館在與時俱進,對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策劃讀者活動,進行圖書推廣;開展教學、培訓和講座;為科研課題提供情報分析和數據挖掘服務;古籍普查、修復工作……圖書館崗的技術含量并不低。另一方面,如今碩士求職可謂“夾縫”中求生存,博士想進高校都越來越難了,更何況碩士,而跳出高校也未必有更好的選擇。超過3萬人認為在高校工作是吸引因素高校圖書館崗福利齊全,工作壓力較輕,滿足了人才所需,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美國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說:“真正的空閑不是有不工作的自由,而是在工作中有自由,而且在工作中有時間談話,有時間反復思考,有時間思考生活的意義?!倍鴪D書館崗恰恰提供了這種自由。能平靜地過一生,已然是很多人求不來的幸福生活了。▍往期內容>>《“與公辦學校享受同等待遇”,這樣的民辦值得去嗎?丨高才情報局第71期》>>《教師崗正在和編制“脫鉤”,未來還有編制嗎?丨高才情報局第70期》>>《入職高校一年多,我也成了“水課”教師丨高才情報局第69期》2023-04-191168 瀏覽 · 0 收藏 -
“與公辦學校享受同等待遇”,非營利性民辦值得去嗎?丨高才情報局第71期
近日,有博士朋友在應聘高校時,遇到民辦老師介紹稱“我們是非營利性民辦高?!?,朋友很是不解:民辦高校,非營利?強調這一點又是為什么呢?其實不止朋友有這樣的疑問,網上很多人也對非「非營利性民辦學?!贡硎纠Щ螅憾颊f民辦學校自負盈虧,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是怎么一回事?需要特別指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非營利性」。上圖中,網友分別提到盈利和營利,一字之差,意思卻大不相同。前者是經營狀況,指在扣除成本的情況下還能賺到錢;后者則是經營目的,指以追求利潤(賺錢)為目的。一般來說,民辦高校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學費收入,由于沒有國家的財政支持,學校需要自負盈虧,所以民辦高校自然是要盈利的,不盈利就意味著虧損,沒錢學校就辦不下去了。但是由于創辦者的理念不同,民辦高校是可以分為營利性和非營利的。非營利性民辦高校也就是創辦者不求回報,不以賺錢為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注:義務教育不得設立營利性民辦學校)截圖自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什么,還有民辦高校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嗎?當然有~比如吉林外國語大學。創辦人秦和堅持公益性辦學,2006年在公證下作出聲明:“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償還債務后的所有財產,在我身后,全部留給社會,繼續用于發展國家的教育事業?!苯貓D自吉林外國語大學官網回到非營利性民辦高校上,它與營利性民辦高校有什么區別,又是否具有優勢呢?· 壹 ·營利性民辦高校和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01.辦學回報不同營利性民辦學校舉辦者可以取得辦學收益,學校的辦學結余依照公司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舉辦者不得取得辦學收益,學校的辦學結余全部用于辦學。前面說到了,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創辦不以賺錢為目的,這就決定了它們的辦學回報不同??梢院唵卫斫鉃?,創辦營利性民辦高校屬于投資,而創辦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屬于捐資。截圖自廣東培正學院官網02.辦學模式不同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由學校自主決定。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因此,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也會接受更嚴格的監管。圖源:昆明市民辦教育協會官網03.政策扶持不同非營利性民辦高校會獲得更多政策扶持,例如:-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對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還可以采取政府補貼、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扶持措施。- 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享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稅收優惠政策。- 新建、擴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與公辦學校同等原則,以劃撥等方式給予用地優惠。圖源網絡綜上來看,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在公辦與民辦之間,兼備了兩者的好處,獲得國家政策支持的同時,也擁有更大的辦學自主權。在資金取用、學校建設和政策穩定性等方面具有優勢?!?貳 ·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的優勢民辦高校辦學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校將教育做成了生意,收繳學費考慮的是投資回報,而不是考慮學校建設的事情。因此,相比營利性民辦高校,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辦學理念更純粹——沒有金錢的驅動,更多是為了國家建設和培育人才。西湖大學目標愿景丨圖源:西湖大學官網而對于求職者而言,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的辦學結余全部用于所在學校的建設與發展,重視發展才會重視人才,在這樣的學校也更可能有廣闊的發展。另外,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還可享受當地公辦學校同等的人才引進政策。圖源網絡最后,怎么知道一所民辦高校是營利還是非營利呢?可以了解一下「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聯盟」。2013年12月12日,吉林外國語大學等26所民辦高校發起成立了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聯盟。聯盟由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自愿組成的協作組織。發起成立聯盟的民辦高校,均具有很好的辦學基礎,非營利性辦學方向明確。當然了,民辦高校定位營利或非營利并沒有好壞之分,更不應歧視營利性民辦高校。頭銜只是虛名,真正辦好學校比什么都重要。建議作為求職參考,而非絕對標準。▍往期內容>>《教師崗正在和編制“脫鉤”,未來還有編制嗎?丨高才情報局第70期》>>《入職高校一年多,我也成了“水課”教師丨高才情報局第69期》>>《高校大量引進博士再淘汰,如何才能避免被“割韭菜”?丨高才情報局第68期》2023-04-11463 瀏覽 · 0 收藏 -
拒絕內耗!研究生如何順利入職事業單位?
最近,聽聽的研究生師門微信群,常常深夜都會想起“叮?!钡穆曇?,一看小紅點,原來是我們導師正在發招聘簡章。在整體就業形勢嚴峻的背景下,研究生就業難也是常態,“發揮導師在研究生就業中積極的作用”不再是口號,也得落地。我們師門,從我畢業時的5人,到現在的62人,短短5年,足足壯大了12倍,這也可以看到研究生擴招的成果。本科生不再是天之驕子,碩士研究生也得跌落神壇了。碩士研究生,要想走好求職關,并不容易,因為自身的優越性,往往會讓其在求職中期待過高、求職盲目性強、求職失敗后負面情緒重等問題,研究生想要走好求職路,過好四關,很重要!01.突破思想關,避免陷入內耗解決思想問題,是第一步。一天,某高職院校招聘簡章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尤其是在說到“高校輔導員”這個職業時,有學弟學妹直接在群里說“太屈才”了。這表示在他們心目中,高職的高校輔導員仍然不是他們想要的職業,他們的期望更高:專職教師、公辦本科的教師、公辦本科的輔導員……但是我們知道,公辦本科的教師和輔導員,都已經化為“博士派”,碩士研究生想進入是困難重重?!案卟怀?,低不就”成為很多碩士研究生的內心寫照。但是面對現實環境,尤其是今年春招的嚴峻形勢,在評估自身能力的基礎上,適當降低求職期望,“不管是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在求職路上也適用。02.做好分析關,抓住核心需求分析關,是思考的過程。求職,必然要花費一番心血(詳見下圖),不管這位同學分析地正確與否,這都體現出他思考的過程。那么,到底應該如何分析呢?一是崗位分析,包括工作的時間、地點、待遇、環境、強度、人際關系、公司發展等;二是自身分析,包括自身能力、興趣、優劣勢、發展方向、生活期待等;三是雙向匹配,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沒有任何一個職業是完美的,所以要學會取舍。選擇自己所愛的,堅持自己所選的,終會有一份職業在前方等著你!03.緊扣行動關,做好落地實操光說不練假把式,當你確定了你的目標,那就一定要全力以赴。了解崗位的能力需求,有針對性地制作簡歷;關注報名流程,按時參與招聘;認真準備筆試,沉著應答;做好面試準備,多多練習口頭表達;注意面試細節,提高面試成功率……只要開始行動,一切就會有希望?!扒芭吕?,后怕虎”,你的糾結焦慮可能會讓你錯過更多機會。04.舒緩心理關,樹立再戰意識在求職的過程中,求職失敗是常有的事?!叭绾慰创舐毷 ?,特別考驗一個人的反脆弱能力。希望大家在求職中都能樹立起一個觀念:失敗不可避免,成功只是偶然;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面對失敗,不要妄自菲薄,自我否定;可以和老師同學多溝通交流,看看電影,聽聽音樂,舒緩自己內心失落的情緒。同時,一定要積極總結失敗經驗,提出改進措施,為下次求職做好準備。春招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大家積極行動起來,乘上春招的翅膀,飛向人生新階段……2023-04-06520 瀏覽 · 1 收藏 -
教師崗正在和編制“脫鉤”,未來還有編制嗎?丨高才情報局第70期
今年是陳夢進入高校當輔導員的第三年。她以為隨著時間推進,自己會慢慢習慣這份工作,但是沒有。相反的,她漸漸對工作升起了厭惡之情:一天到晚處理瑣事,出岔子了最先背鍋,想轉崗又轉不了……可每每談到換工作的事情,她都會退縮——她不敢,因為她現在的崗位有編制,這是外面多少人趨之如騖的。身邊的人也都勸她,現在高校競爭這么激烈,要是換工作,找不著編制崗了怎么辦,到時候可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坝袀€編制比什么都強?!标悏糇詈笙胪?,她不能保證自己不會后悔,既然如此,就只有接受現實?!@是許多在編制崗干得不順心的人的真實寫照。一方面厭倦現狀,難以忍受收入低、領導事兒多、工作價值感缺失;另一方面又擔心找不到比現在更好的,更害怕沒有編制的保障,到年齡大了會不會后悔。編制,指組織機構設置及其人員數量定額和職務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確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根據編制調配人員,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編制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工資待遇、穩定性、工作體驗感和各項福利上。由于編制崗工資由財政部門統一撥付,所以無論單位盈利與否,收入都有保障,更重要的是,單位不能隨便辭退有編制的員工。編制隔開的世界就像圍城,走出這座圍城,外面的世界會更好嗎?誰也不知道,只怕走出圍城最后卻感嘆:年少不知編制好,待到而立已惘然。圖源:小紅書@Juuuudy前段時間,有新聞報道,廣西一名大叔為了讓準兒媳婦進入體制內工作,托熟人“買編制”,前前后后合計花了117萬元,結果自然是被騙了。買編制固然不靠譜,但不少網友的關注點在于,都這么有錢了還要編制——花117萬也要買一個編制,不得不感嘆:果然,宇宙盡頭是編制。就業形勢復雜,大多數畢業生都抱著“求穩”的心態找工作。教資熱、考公熱、國企受青睞,無一不折射出求職者對于穩定性的追求。而現實的另一面,是想找到編制崗越來越難。據媒體報道,2023年,廈門市市屬學校及各區發布校園招聘優秀畢業生公告,共計招募1409名教師,均為非編崗位,越來越多中小學教師崗在和編制脫鉤。圖源:財新網高校教師“非升即走”,中小學教師崗正在和編制“脫鉤”,公務員也要精簡編制,未來還會有編制崗嗎?有,但你想去的就未必了。先講教師——《編制短缺、教師過剩,高校也受波及……未來“青椒”的日子更不好過了?》寫到,學生減少,教師縮編是必然的。與此同時,教資熱加劇,來瓜分蛋糕的人變得越來越多。長久以來,我國一直存在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偏遠地區教師較少且流失嚴重。發達地區學?!耙痪庪y求”,偏遠地區往往還有編制,就是為了給該地區輸送人才。再講公務員——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提到:“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收回的編制主要用于加強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笨梢钥闯?,編制在其中的作用是調配資源。編制不會取消,是因為編制具有計劃性。編制管理是一種資源配置行為,可以起到穩定的作用,一旦某些崗位沒有編制,會造成機能混亂和人才流失。就比如偏遠地區,本身待遇就不行,生活條件艱苦,沒有編制就更沒吸引力了,但這些地區總需要有人來助力發展,總不能光靠夢想讓人來奉獻吧,這時候就要拿出編制了。而對于人人向往的崗位,因為吸引力大,不管怎樣都會有人來,就像公辦高校熱門崗位,哪怕一再提升招聘門檻,該“卷”還是要“卷”,求職者仍然絡繹不絕,這類的崗位已經不需要編制來穩住人才。這就是為什么說你想去的未必有編制了,因為大概率是你想去的,其他人也想去。而且就算真的考進了編制,也不代表你可以一勞永逸↓今年2月,人社部發布新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調崗,或者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合格檔次的,可解除聘用合同??偠灾?,“求穩”是規避風險的選擇,但一味追求穩定是不現實的,因為風險無處不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亨利·柏格森曾說過:“要生存就要變化,要變化就要成長,要成長就要不斷地自我創新?!鄙顩]有絕對的穩定,有的只是不懈的努力。▍往期內容>>《入職高校一年多,我也成了“水課”教師丨高才情報局第69期》>>《高校大量引進博士再淘汰,如何才能避免被“割韭菜”?丨高才情報局第68期》>>《有編制,免筆試,為什么「人才引進」上岸的人卻后悔了?丨高才情報局第67期》2023-04-041131 瀏覽 · 2 收藏 -
從“石沉大?!钡蕉鄠€高校offer,普通碩博如何快速占坑?
感覺教師這個賽道已經是越來越不缺人了,尤其是今年「北京的碩博生比本科生還多」的新聞一出,就感覺引進高學歷人才這方面,高校已經有一個似乎是接近飽和的狀態。上層退休退得慢,未來還有延遲退休,高校似乎已經沒有坑位了。在高校老師“人滿為患”的現狀下,作為大部分群體的普通碩博,又應該如何在千軍萬馬之中,擠上一條獨木橋,然后成功上岸呢?求職狀況一簡歷多次石沉大海,沒有信心打算放棄首先,高校招人其實有一個周期。年前年后的這段時間,一些高校開始更新2023年的招聘公告,但這些新出的公告并不是高校完整的年度招人規劃,崗位數量還會不斷更新,所以各大招聘網站上顯示出來的也不是高校實際的全部需求。但是網投是最方便的。于是大部分的碩博朋友都會在這個階段,給不少高校人事處郵箱投遞簡歷,但是現狀卻是,收到回復的很少,大多“石沉大?!?。那么問題出在哪兒呢?真是碩博人才的簡歷不夠格嗎?非也。就高校人才網了解的情況,今年大部分高校老師回到工作崗位的時間是二月底,由于剛開學,學校積攢了一個寒假的待處理事情很多,所以人事招聘工作的開展基本都到了三月初。崗位的擬規劃→審核→公布→增添崗位→審核→網站發布→對接高校人才網人才直通渠道→審核報備→組織線下招聘活動……這些工作都需要時間,你覺得你投了一個月了怎么毫無回應,而高校真正開展招聘工作可能也才半個月左右。求職狀況二重心放在網投,隨緣參加線下招聘會可能是互聯網把人養“懶”了,有幾個碩士學妹和我說今年一個招聘會現場她們都沒去過,同時網投又沒回應,可能要gap一年……emmm,我表示:去年以前線上招聘會參加的人比線下招聘會多,是因為當時還有疫情影響,跨城市跑招聘會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的確會有健康風險。但是今年不同了??!各個高校開始恢復線下招聘會,大多數高校比起線上招聘其實要更加重視線下。在高校人才網的碩博交流群中,就有求職者表示“2月底投的簡歷都沒收到回復,去了2023年廣州站的招聘會后,收到了5個學校的通知”。圖源:高校人才網-深圳博碩求職交流群首先,線下的招聘是一定要去的。很多人以為網投便捷度高,線下招聘會的交通成本高,這樣的想法其實沒考慮到溝通效率孰高的問題。單位會有臨時增加的崗位,而發布一則招聘公告要經過很多級領導審批,網上信息其實沒有那么快。在求職高校的過程中,碩博人才一定要「足夠主動」地去聯系高校,在各個渠道下都“萬箭齊發”才可以提高命中靶心的幾率。不是說在某個單一渠道進行一個投遞的動作,就等著人事給我打電話就可以了。那么這又說到了一個點,就是高校是怎么篩選簡歷的?很多人以為:一直持續到公告上的截止日,高校會一直收簡歷,然后最后一天才開始看簡歷并擇優篩選。并非如此??!有的學校用人講究性價比,可能會收簡歷直到最后一天,這些學校希望能用較少的人力成本招到更高層次的人才(這也是為什么有的求職者等高?;貞?,中間可能差了幾個月)。但一些實力很強、待遇對人才很有吸引力的高校,本身就不缺優秀人才投遞簡歷,于是量變產生質變,早期人事處就能看到不少令人滿意的簡歷了。有的人才在求職高校的時候會覺得說,我等一等,會不會就有更好的單位,會不會就有更好的待遇?但其實等著等著就發現,還沒有先前的好,先前的機會也都錯失掉了。高校也會有一個想法,在招聘公告截止日期之前,等全部的簡歷都收到了,優中擇優是不是能挑出來最優秀的?可能會有這種情況,但是更多的情況是,如果這個人才真的很優秀的話,他也不會只投一個單位。所以率先聯系,率先約面試,提前給offer,這才是高校采取的更穩妥的做法。也許后面還有更優秀的,但是在當前簡歷適配崗位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給自己和單位省事兒,當簡歷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要求的情況下,高??赡芫筒蝗ベM那個勁兒查看郵箱了。求職狀況三細節決定成敗,求職渠道不夠,錯失良機如果你在求職高校時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說你好不容易看好了一個單位的招聘公告,待遇也很好,專業也合適,城市什么的都很好,但是偏偏有一些“文字游戲”你不太了解,但又不想踩坑的時候應該怎么辦?第一種方法是:你聯系到高校的人事處,但是有的人事處老師就會和你說,“先發一下簡歷過來看看”,這種細節性的科普往往不會跟你聊太多,然后你就把簡歷發過去,結果毫無回應……明明適合你,但是應聘流程卻卡住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考慮到其他的渠道了。第二種:高校人才網提供的社群服務是提供求職免費咨詢的。微信號可以直接搜索:小博老師:gzgxrcw05/小碩老師:gzgxrcw08。有專業的職業規劃老師為你免費解答關于高校招聘的問題~如果你想了解的是各地區高校的真實招聘情況和其他求職者的高校求職/入職經驗,也可以讓他們把你拉進相應的地區碩博求職交流群。第三種:不要錯過接下來的高校招聘會(線上+線下超全面)啦!詳情可點擊→高校人才網2023招聘活動總覽以上有些線下招聘會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參與的高校以及很多其他單位仍在持續收簡歷中……提醒一句:“金三”已經過去,“銀四”你還要錯過嗎?2023-03-30599 瀏覽 · 1 收藏 -
看薪資還是看前景,專業對口到底重不重要……求職路上,這些困惑怎么解?
又到了“春招”季,畢業生就業話題持續被社會關注。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穩定之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202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158萬人,這是在去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首破千萬后的又一新高。與此同時,招工難、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當前,距畢業生離校還有2個多月時間,他們此時都面臨什么困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希望得到怎樣的幫助與指導?為此,記者梳理出學生們較為關心的幾個求職問題,并邀請專業人士為其解答疑惑。1.就業最應看重契合度學生提問:找工作最應該看重什么?薪資是否是第一標準?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講師吳秋翔:衡量一份工作好不好,涉及兩方面,既包括薪資等收益,也包括個人成長、精神需求、工作環境、職業穩定等等因素。當前,大學畢業生的年齡層普遍移至95后、00后,這一群體的思想意識與行為方式愈發顯露出“原子化”社會形態的特點,更加以自我為中心,更加注重教育與就業的匹配度、個人精神需求的滿足度、親密關系的融洽度等,這些都不是一份簡單的薪酬所能衡量的。從現實情況來看,大學畢業生存在低薪酬預期與高舒適追求之間產生的就業期望分化。有報告顯示,2022屆畢業生的平均期望月薪比去年下降6%,表明學生愿意降低薪資要求,從而適應就業市場。但畢業生對工作提供的穩定感、工作環境與人際關系的融洽、居住通勤的舒適要求比以往更高,更加希望工作能夠符合個人的精神興趣與舒適追求。從職場新生代90后的就業表現來看,其離職率高于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在社會新聞中也多出現剛入職的年輕人“主動離職”的報道,體現了當前畢業生就業預期與現實工作間的突出矛盾。因此,在大學生的就業選擇中,薪資水平固然重要,但不應該也不再是擇業的第一標準。我認為,當前大學生就業最應當看重工作與個人的契合度,這種契合不僅僅單純地指專業對口,就業對口,更是從人生態度、發展預期、互動環境到生存需要的多維度契合。高契合度的工作能夠給個人帶來極大獲得感,使自己成為工作的“主人”。而低契合度的工作即使薪資待遇很高,也只會讓人淪為工作的“機器”,直至支配占據個體的全部生活。當然,每個人對自身契合性要求也存在差異,不可一概而論。一是人生態度的契合,即個人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是否與工作要求、標準保持一致,特別是個人價值能否在工作中得到實現,個人能否在工作中有精神上的收獲感與滿足感。二是發展預期的契合,應從長遠角度審視工作的意義,注重個人成長性,尤其是自己能否從初次就業中認識社會、積累經驗、提升自我,從而實現真正成長。三是互動環境的契合,重點衡量自己的性格、處事方式能否適應所選擇的行業、單位、平臺、團隊,良好的人際互動與環境將使得工作事半功倍。四是生存需要的契合,也就是個人短期內看重哪些物質回報,究竟是爭取更高的工資,還是注重職業的隱性福利,如住房、保險、假期等等,關鍵還是要認清個人的潛在付出與工作的實際價值,列出優先級,切忌貪多,做好權衡取舍。2.專業不只是人才“加工廠”學生提問:我應該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嗎?如果沒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總感覺浪費了這么多年的專業學習。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博士后、講師寇焜照:謀得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不僅僅避免了“浪費”專業學習,還能成為從校園到職場轉型階段的關鍵抓手。如能實現專業、職業同個人性情與價值目標的契合,更是今后漫長職業生涯和社會生活的一件幸事。一門專業不僅僅是憑借辛勤學習換來的工作技能,還是一條連接個人價值與社會需求的紐帶,更是塑造自我的精神家園。隨著教育體系和勞動力市場愈發健全,文憑和求職、專業和職業的相關性也越來越緊密。不知不覺中,“上大學”“選專業”和“找工作”畫上了等號,求職順利與否、薪資體面與否成為衡量學科專業價值的標準。但在用“成本收益”的眼光評判專業和職業價值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了學習一門專業、從事某項職業的“人”。專業和職業的關鍵意義在于: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勞動者必須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發揮其心智活力,進而實現自身價值。一門合適的專業、一項有意義的事業,定能激勵人專注踏實地把事做好,讓人從一項項具體工作中獲得成長和進步。只有這樣,人、專業和工作三者方能實現契合。因此,當年輕人糾結“應不應該找專業對口的工作”時,要思考的問題其實是:專業學得開不開心?有沒有信心將所學的專業發展為未來事業?求學階段,學校和家庭應為學生提供一片支持其自主探索專業興趣的天地,使其盡可能學有所好、學有所成。選擇工作崗位時,年輕人還需再度結合專業知識和工作內容進行斟酌:如果只把專業看作敲門磚,就要考慮好今后專業與工作“不對口”的可能挑戰。如把專業看作完成工作的基本技能,就還需在發揮專業能力的同時,運用工作崗位的平臺繼續探尋能力生長點、拓展事業空間。當然,如果有信心、有能力從專業領域出發建立一片值得長久耕耘的事業,就可以稱得上找到了人生志業,這定會讓人收獲一幅充實、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畫卷。即便是用“成本收益”的思維來做選擇,也要有更長遠的眼光,將短期求職同長期發展結合起來、通盤考慮。最后,專業說到底還是一種教育,它注定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年輕人的性情與思考帶來長久影響。學科專業不只是面向社會分工培養專業人才的“加工廠”,學科的根基在于人類面向自然、社會和技術領域所形成的專門知識;學科學習也并不是把具有經濟效益的知識“灌”進學生腦袋,而是將經過凝練的生活經驗與智慧傳承下去,帶給學生看待世界的一套思維體系。專業學習還是一種日復一日的訓練和熏陶,磨礪習慣性情,傳遞價值觀念。面對漫長而難免坎坷的職業路途,好的專業教育所蘊含的思想智慧和心智歷練,將會在風浪中為年輕人送去披荊斬棘的精神動力。3.大三大四開始實習時機最合適學生提問:我應該怎樣看待實習?實習是不是找到好工作的重要因素?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棟梁:實習是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實習期間,學生能夠進入到真實工作環境,了解更多具體職業要求,縮減“真實職場”與“理想職場”的心理差距;能夠了解自身職業興趣、能力與崗位的匹配度,幫助學生更好規劃職業發展;還能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所學的知識,為未來做足準備。此前,我在做就業指導工作時,經常被學生問道:“大三大四才開始找實習,會不會太遲了?”其實,在我看來,什么時候實習最合適,不能一概而論。有同學認為實習越早越好,也有很多同學會在大二或者更早時尋找實習機會,但低年級學生往往課程較滿,學習壓力大,平衡學習與實習難度大。另外,低年級學生專業知識掌握不夠深入、處理問題能力有限,不利于找到高質量、對口的實習機會。而在大三和大四時,學生對專業學習和了解更為深入,掌握了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時間安排也更靈活,這會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更有自信。此外,大三大四學生對于職業規劃和目標崗位內容也有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可以更有目的地尋找與職業目標相關的實習機會。因此,綜合考慮之下,在大三和大四找實習時機相對適合,能更好兼顧學習與實習,為后續職業生涯做好準備。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學生們一定要重視實習,這些經歷通常被視為找到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實習,學生可獲得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職業經驗,提升綜合能力素質和專業技術能力,熟悉公司文化和工作流程等等。這些經驗和技能,均是未來求職過程中的競爭力,以便從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心儀的工作機會。在企業招聘時,企業人資會看重擁有豐富實習經驗的畢業生,特別是與招聘崗位相關的實習經歷。一方面他們會認為具有這些實習經驗的求職者,能夠更快適應并完成工作任務。另一方面,畢業生擁有與招聘崗位相關的實習經歷,招聘者會認為畢業生有意在這個行業深耕,能夠長期穩定工作,給公司帶來更大效益。但需要注意,實習經歷并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還涉及如專業匹配度、個人綜合能力等等因素。因此,在找工作時,學生需將實習經歷與其他因素結合起來,并且全面展示自己能力和潛力,才能增加自己找到理想工作的機會。4.要力爭成為X型人才學生提問:如今找到稱心的工作不容易,繼續深造也很難。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選擇?同濟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教授許濤:盡管當前經濟形勢持續好轉,但就業壓力依然很大,尤其是2023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再破歷史新高。而與此同時,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達到474萬人,錄取率不超過20%,超過300萬考研學子落榜。在“就業難”和“考研難”的雙重壓力下,如何選擇成為他們不得不直面的挑戰。對此,學生首先要理解教育的本質。在奔向未來人生的賽跑中,大學為千萬學子提供了公平的機會和起點。對學生來說,學習某一專業或課程的目的不是記誦“事實”或知識,而是獲得智慧的啟迪和創造性思維習慣的養成:認識世界的自主方式和在這個世界里扮演的獨特角色,從而把自己和宇宙萬物、人類文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聯系起來,并在創造性、自主性思考的基礎上,找到生命的意義,對自己的生活和未來負責,成為想要成為的人。為此,學生們要從認知和精神的“內卷”和“內耗”中走出來,認識到未來回報豐厚的工作將是人工智能或電腦無法完成的工作。這樣的工作需要學生發展創新精神以解決從未遇見的問題或創造全新未來。學生還要超越學科限制開展活動。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在顛覆傳統的就業市場的同時,也創造了全新的工作機會,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將從事什么樣的工作。不論是考研還是就業,都要超越學科專業的限制,發現、發掘自己真正的潛能,跟隨自己的熱情和興趣,而不是被暫時的“熱點”“熱門”所局限。換言之,在專業的選擇和學習上,眼光要超越“獨木”,看見成片“樹林”,不屈從于短期潮流,更不要在“內卷”中把自己封閉在單一知識的牢籠中而成為與社會和時代脫節的“隱士”,而要通過跨學科學習的方式拓展思維、知識和能力的邊界,優先學習那些具有生活價值的東西,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驅動下,為未知而學、為未來而學,從而贏得未來的職場競爭。學生要力爭成為X型人才。鑒于當前復雜多變的就業環境,企業需要的是能夠快速適應新任務、新挑戰且具有工程師思維、商業思維、領導力和團隊精神的員工。X型人才是指具備兩門或兩門以上的學科專業知識或領域能力,同時在知識深度、能力廣度和思維創造性程度上能夠自我迭代、靈活駕馭、敢于探索的創造力驅動型人才。如對X型產品開發者來說,他們不僅具備產品開發、品牌、用戶需求等方面的系統知識和能力,還要對產品和市場趨勢具有深刻洞察、獨到見解和創新力,能夠創造顛覆性產品,引領市場變革。當然,關于“就業難”和“考研難”,從來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也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勞永逸”“一招制勝”的秘訣。每個大學生都需要在人生和事業競技場上找到或開創屬于自己的賽道,用毅力和持久的熱情把人生當作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沖刺。牢記,對卓越的追求終將帶來回報。(本報記者 晉浩天 本報通訊員 陳秋縈)2023-03-2888 瀏覽 · 0 收藏 -
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分別喜歡招什么樣的碩博?
前不久有個新聞,說今年北京的碩博畢業生比本科生還多,當年疫情的壓力之下,為了緩解年輕人就業的矛盾,高校紛紛擴招碩博。如今,入學的研究生也即將畢業,到了擇業進高校的階段。博士A:“我要去985/211高校任職”博士B:“是公辦高校就可以了”碩士C:“公不公辦無所謂,穩定的民辦高校也可以考慮,但必須是北上廣深的高?!贝T士D:“北上廣深太卷了,江浙包郵區也很適合長期發展”博士E:“經濟好的城市只能給聘任合同,都不如編制來的安心,小地方人才引進直接躺平”博士F:“未來學生人數少,還有50%中考分流,高考又要篩人,非211的一般本科估計要老師過載,看這趨勢不如找個穩定的公辦高職高專入職”……從求職者視角來看,想法很多,也各有各的道理和考慮。不過,在你想去高校時,你知道這些高校想要什么樣的人才嗎?NO.1 985/211高校正如沒有哪個學生不想就讀985/211,也沒有一個研究生不想去92的老牌名校當大學老師。對于92系的高校來說,人事處郵箱中的普通博士簡歷多如牛毛。而學校自身的學科也足夠豐富,水平也高,所以為了更高更快更國際化的發展,在招聘教職工時,對比一些應屆畢業的普通博士,他們更想要一些高層次人才和海外人才。對于高層次人才的定義,不同92院校也有所區別。不過,大部分92院校招人的共性是:強調廣闊的學術視野、扎實的研究基礎以及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等。翻譯成白話:最好有海外知名院?;驒C構的研究經歷、本碩博名校出身、含金量高的論文和專利數量越多越好等。NO.2 公辦本科除了92以外,公辦“雙一流”高校也是碩博人群求職時的“好去處”,他們招人的要求也基本對標頭部院校?!半p一流”院校全稱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高校發展的方向(招聘人才的傾向)也可見一斑。信息來源:2022年第二輪新增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以2022年年初教育部公布的新增“雙一流”的高校為例。前兩年受疫情影響,公共衛生的學科建設也被國家愈發重視,除了一些公認的“黑馬”高校以外,有自己的代表性學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被評為全國A+等級)的南京醫科大學也被納入其中。同年7月,南京醫科大學發布的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的需求學科里,果不其然的是:除了新升上“雙一流”的公共衛生與預防科學外,還有被評為B+及以下等級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藥學等學科。信息來源:南京醫科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部分需求學科(2022年)要知道現在的公辦本科高校,無一不在努力評選“雙一流”,等級越高的學科越多越好。也就是說,能夠助力學校升級“雙一流”學科建設的專業對口人才,更受公辦本科高校青睞。NO.3 公辦高職高專盡管也是公辦,但高職高專院校招人時的要求降低了不少。信息來源:《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公開招聘博士計劃表》以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學校2023年的博士需求不限專業,且年齡限制放寬到40歲以下,而公辦本科的博士年齡一般在35歲以下。之所以放寬條件是因為:一方面博士去公辦本科入職不難,哪怕一線城市比較難卷上岸,很多博士也會選擇內陸或家鄉,再或者偏遠地區給編制的公辦本科。公辦高職高專雖然也是公辦,由于平臺限制,選擇入職的博士卻不得不降低自身科研要求,轉而發展教學以及帶學生實踐就業的發展路線。另外,??圃盒W科建設對人才指標的要求也會影響公辦高職高專招聘人才。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中,明確規定:設置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的院校,其博士研究生學位專任教師比例不低于15%。雖然公辦高職高專也想招博士,但許多博士考慮自己的科研發展需要平臺,不會選擇公辦高職高專院校。這兩年,大部分公辦高職高專已經內卷到博士,一些三四線城市或者邊遠地區的公辦高職高專院校,招聘老師還是碩士起步。一般來講,??坡毿5哪繕耸牵褐笇W生更好就業,以及和企業合作,開展科研、技術研發、社會服務等項目,最好還能產生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于是,根據不同崗位的需要,如果碩士也想上岸公辦高職高專,有高級職稱,或者具有省級及以上教學競賽成績,或省級以上技能人才,或專業對口有多年工作經歷以至于能力很強的碩士會更受青睞。NO.4 民辦本科/高職高專由于民辦和公辦的財政來源不同,所以民辦在用人方面其實更講性價比。一般民辦高校招人都是看學校需求,更有針對性。比如這個學校要評估,那就看本校師資離評估標準還差多少,差的是數量還是質量,是很實際的東西。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的同事今年從某四大行辭職,去了一所民辦的商科高校。她是碩士畢業,本來她的條件按這所高校的以往要求并不好進,但是因為該高校未來要向應用型靠,所以今年招的新老師都是要求有行業經驗的人,于是她就很順利地入職了??傊?,「一切向實用看齊」,這一點很“民辦”,民辦本科和高職高專也基本適用。最后求職是一場選擇的「雙向奔赴」。雙向奔赴的意思就是——當你想求職我校的時候,剛好,我也需要你。如果碩博人才自身足夠優秀的話,能夠自上而下的兼容自然是最好的,畢竟對于求職者來說,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勝利也就近在咫尺了。2023-03-24278 瀏覽 · 0 收藏 -
高校大量引進博士再淘汰,如何才能避免被“割韭菜”?丨高才情報局第68期
最近,博士小陳遇到了一些麻煩。前些時候,學校推行了新政,雖然加大了對青年教師的激勵,但想要達到目標,并不容易。畢業后,小陳秉持著“寧做雞頭不愿做鳳尾”的理念,一心想找個輕松一點的教職,錢少點沒關系,能“躺平”也行。幾經艱辛,他找到了目前就職的大學,雖然學校層次不算太高,但是各方面待遇還是不錯的,更重要的是,學院領導跟他保證,學校人才引進分不同類別,小陳作為普通博士進來,是沒有強制的科研任務的?!斑@不就是我想要的‘躺平’嗎?!毙£愑X得,這就是自己要找的高校了??墒堑鹊胶灪贤臅r候,小陳傻眼了——合同上的要求跟當初說好的不一致,科研任務絲毫不少,這顯然違背了他當初的求職目標。然而,此時的小陳已經沒有退路了,因為在選定這家學校時,他就拒絕了其他學校的offer。小陳很無奈,當初看透“卷生卷死”的生活,如今卻還是無可避免地卷入漩渦之中。之前在《“先畫餅,再化緣”,碩博進高校要注意哪些潛在的「坑」?》曾經講過一些高?!爱嬶灐钡奶茁?,那么對于碩博人才來說,如何才能識別高校畫的“大餅”,找到真正合心意的工作呢?· 壹 ·如何識別高校畫的“大餅”?01.看人數大規模的招聘,往往讓人覺得被錄取的機會更大。有些碩博人才可能會覺得,只招一兩個人的崗位是輪不到自己的,轉而考慮招聘量大的崗位。但大量招人真的是因為學校對人才需求量大呢?未必。前幾年,有高校年均引進上千名博士,還有高校引進多名博士,結果被爆出第一個聘期的淘汰率超過九成,在網上引起許多爭議。大規模招聘,尤其針對水平中下層的博士應屆生的話,要考慮是否在“拉人頭”。因為引進大量的博士,一是可以提高學校教職人員的博士比例,達到教育部的考核標準;二是可以通過大基數選出一部分優秀的,再淘汰一部分不夠優秀的。這些高校招聘時,往往沒有設置太多的招聘門檻,讓人誤以為很容易進,等進去了之后才發現,終究是錯付了。被引進的博士是否能留校,有多少能留校,都要打個問號。換個角度來說,這樣的大基數招聘只是把“卷”的階段從校外換到了校內。如果本身條件不是特別好,恐怕很難突圍而出,而進了高校再想脫身,要付出的成本也會更多。02.看待遇相信“錢多事少離家近”是絕大多數人理想的求職標準,但是現實上,我們遇到的常常是“錢少事多”。因此,不要對薪酬有不合理的期待。正常來說,收入與工作量是對等的,結合當地收入水平,如果高校給出的待遇高得離譜,就要考慮其真實性了。一是待遇如何落實的問題;二是這種高薪背后通常會有近乎不可能完成的科研任務,實際教師是很難拿到這部分獎勵的。以開頭的博士小陳為例,當初學院領導對他說沒有強制的科研任務,同等條件下,科研任務少,待遇性價比當然更好。只是,學校愿意提供比別人多的錢,卻要求比別人低的活兒,這本身是不是不太合理呢?· 貳 ·如何避開高校面試“坑”?首先要警惕“天上掉餡餅”的事。有博士分享自己的面試經歷——一批10個博士,等候期間,大家互相聊天,發現10人之中,有海歸博士,也有來自國內top2大學的博士,還有國內比較差的大學博士,幾乎沒有成果。10人的水平相差較大,結果是有9人被錄取。沒有門檻的招聘,無論是對學校還是人才來說,都是不負責任的。人才在求職時要了解好學校給到你的指標,想清楚自己有多少把握,否則進去了,面對超乎能力的考核,等待你的將會是漫長的痛苦和煎熬。其次是了解學校的外界評價。入職前盡可能全面地了解學校的平臺和口碑,尤其是過往的招聘中是否有可參考的例子。了解渠道最好是在校工作的師兄/姐或是社交平臺(小組),比較容易打探到內部消息。合同是保障求職者權益的最后一道大門??陬^承諾不可信,寫進合同里的才是實際生效的,簽合同前,務必看清楚工作內容和待遇。關于合同注意事項,之前已經講過,詳情可以看→《青椒避坑指南,小心合同里的那些“文字游戲”!》我們愿意相信大部分高校都是誠意引才,但求職者作為相對弱勢的一方,也應為自己做好打算。祝大家求職順利!▍往期內容>>《有編制,免筆試,為什么「人才引進」上岸的人卻后悔了?丨高才情報局第67期》>>《90后女孩奮斗14年從服務員到博士生:讀不讀博,人生會有多大區別?丨高才情報局第66期》>>《高校教師“喊窮”,為什么真正辭職的卻沒多少?丨高才情報局第65期》2023-03-221554 瀏覽 · 1 收藏 -
香港開始“搶人”!內地畢業生可直接落戶,條件比大陸高校還寬松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死茁宸蛟诖箨懜咝!熬怼辈幌氯チ嗽趺崔k?一些高學歷人才開始另辟蹊徑——為了將來打算,既然只想在一線城市發展,不如去國際一線城市賺錢,最終實現“香港賺錢,內地花錢”的道路。01.關于香港的人才引進——“高才通計劃”為了吸引世界各地具備豐富工作經驗,或是高學歷的高端人才來港發展,香港公布了一份最新的地區“引才計劃”——「高才通計劃」。申請條件:在這個計劃中,只要你的本科是全球百強大學,并獲得了相應的學士學位,參加工作有三五年以上,那么你就可以申請;如果你才讀完本科不久,工作經驗不滿三年的情況下,甚至還未畢業,也能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名額配額(更多細節見官方原文)。來源:中國香港入境事務處官網那么申請成功以后呢?申請一旦獲準,就可以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地擁有2年香港居住期限,到期以后可以繼續申請延期留港,而按照香港的法律,續簽滿7年即可申請香港永居了。香港戶口帶來的住房、創業、子女教育的優勢,這里不多贅述,光是看看官方公布的數據,也能可見這項政策對高學歷人才的利好?!浮案卟磐ㄓ媱潯币唤浌?,截止2月底時就已收到超過1.4萬份申請,其中不滿50歲的申請人占絕大多數?!?2.香港房價那么貴,高學歷人才有必要去發展嗎?沒有年齡限制,沒有科研成果要求,這樣的落戶條件,相比北上廣深高?!皩W歷查三代,科研定天下,35歲是門檻,帽子類型分待遇”的條條框框,顯然要寬松許多。有人說:“條件寬松又如何?香港房價遠遠高于內地,去了又留不下來?!笔聦嵣?,從目前的政策來看,在香港工作,拿到永居權,哪怕不定居,也有諸多優勢。當國內高校還是「配偶滿足條件,可安排校內人事代理/勞務派遣工作」時,香港表示:「你只來工作,你的孩子也可以適用香港教育,不用和內地孩子激烈競爭,而且你最多可為八名隨行受養人一并遞交申請,且他們無需滿足其他條件?!箒碓矗合愀廴刖呈聞仗?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常見問題從官方的角度看,政府支持有能力的高層次人才來港工作,是希望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本來香港的人也很多,引進的人才“未來是否必須定居香港”?文件上沒有任何要求和限制。就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說:某工科博士,前段時間放棄了南方某經濟發達城市的公辦高校講師職位,而去了香港某實力高校做科研助理。這樣的決定,看似崗位不對等,但卻讓他遠離了未來教學、科研“兩手抓或許都抓不到”的苦惱,也滿足了他本身只想在更高的平臺上專心科研的愿望。光是待遇和福利,還比先前的講師待遇高了好幾倍。朋友拍的“文藝香港”——誠品書店從好的一面看——國內這么多年各方面都發展飛速,高層次人才紛紛回國就業發展,人多的好處是各方面的,比如優質資源的整合和發展有生力量的聚集。而人多的壞處呢?是“碗”不夠分。留??己艘蟾?,學歷內卷,大批海歸參與競爭……許多想要在廣深地區發展的碩士博士,一方面不想在大陸高校的內卷之下被裹挾前進;一方面,也不想背負嚴格的考核任務壓力,從而進一步內耗……因此,他們愿意選擇去香港獲取一份高薪高福利的工作,然后往返于深圳、廣州定居。香港引才優勢:地理位置與廣深一線城市挨得近,交通便利,官方政策好,科研資源富足,其后代教育也同樣享受香港優惠政策等等。03.不是什么高學歷人才都適合“高才通計劃” 香港當地環境文化不同于內地當地實行“兩文三語(中文、英文、英語、粵語、普通話)”,但粵語、英語才是主要交流語言。對于去香港工作的碩博來說,不會粵語不要緊,但當地跨國企業居多,且知名學校也都用英語教學。英語要是不好,不太建議申請。 住房問題如果你準備入職的新工作是香港的學校,且單位能提供校內住房,那還好說,問題不大。但如果不能解決住房問題,在香港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豐厚的薪資只是面上的“甜頭”,它能夠稀釋多少房租和物價上的苦楚,真不好說。 學歷問題在官方的“全球百強大學”名單中,內地滿足該條件的高校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以及華中科技大學,共9所。國內碩博第一學歷滿足條件的不算多數,而且這項要求官方卡得很死,哪怕你是碩博雙985畢業的,也不符合申請條件?!詈?,無論去哪里,都要抓住機遇,聽從自己的內心?!安幌胂抻谘矍暗钠埱?,我抱著寫詩的念頭,即將去往陌生的遠方。其實我也不知道彼岸是柳暗花明的機遇、還是兜兜轉轉的灘涂,等著我的是光明大道,還是說一腳泥濘……但是我祝福自己?!薄徒o每一個懷揣理想的碩博人2023-03-20468 瀏覽 · 0 收藏 -
“應聘高校教師,過了筆試卻敗在試講”試講應該如何準備?
高校招聘專任教師,一般分筆試、試講、面試三種考核方式。以我面試過學校為例,簡歷通過之后,考核分為兩輪:筆試,試講,分別占比60%和40%,前面兩者的總成績排名靠前的應聘者再進行最后的面試環節。有過來人對試講的評價:“不能成為你的加分項,但可能會成為你的一票否決項?!彼栽囍v環節在應聘過程中也不可忽視。不少碩博,0教學經驗,苦惱于不知從何著手準備試講,于是我熬夜整理出這份0基礎超簡單的高校試講,希望能幫助你在15分鐘的試講中脫穎而出↓· 壹 ·高校試講如何選題?很多學校的試講范圍相對比較廣,這個時候大家注意兩個關鍵詞:簡單,熟悉。千萬不要怕選題過于簡單,無法展示咱們這個實力。我們要搞清楚一個邏輯,試講的目的主要是學校領導們看看這個老師進學校以后能不能上得了課,所以重點不是你講的知識夠不夠難,而是講述夠不夠清晰。而且通常在我們試講結束之后,面試官會根據試講內容提一些專業問題。你ppt里提到的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小知識,都有可能成為面試官要問你的問題。所以你講的知識點一定是你非常熟悉的!建議大家可以結合你的論文選題,或者是從業經驗來選試講的內容。比如說我當時選擇的居住區景觀設計這門課程,講的是健康社區這個熱門話題,在講居住區景觀設計要點的時候,結合我做過的一個健康社區的項目進行講解,這樣面試準備起來就輕松很多,因為項目的內容我已經非常熟悉了?!?貳 ·有沒有常用的課程框架?常見授課框架:導入→知識點講述(結合案例,設計互動,結合思政)→課堂小結→課后作業。01.導入環節導入形式通常有播放視頻,展示圖片,以及提問的形式。導入的方法有:(1)溫故導入法,即在講述新知識前先溫故上一堂課學習的知識點。(2)設疑導入法,即根據講課的內容精心設計問題向學生提問,啟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3)情景導入法,教師根據講述內容,設置一個情景,讓學生融入情景當中,引發學生的共鳴,營造一種真實感。我講健康社區的內容時,在授課前會播放一段疫情相關的視頻,將同學們帶入疫情的場景中,引發學生的共鳴。然后通過一系列引導性的提問,將話題引到健康社區這個內容上,從而完成導入環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我小紅書主頁大學老師干貨合集里的導入篇,里面有我當時試講導入環節的內容及注解供大家參考~02.知識點講述環節在講述知識點之前,最好能夠有一個簡單的授課目錄,并且標注出重難點來,這樣可以營造一種層次清晰主次分明的感覺。講述知識點的過程中,如果能夠適當結合自己寫的學術論文,或者以自己參與的實際項目作為案例,可以減輕你的備課壓力。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如果你能在課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話,會是非常加分的一點!另外,在講述的過程中不要忘了與臺下的“學生們”交流互動,可以結合一些信息化的手段,比如使用超星學習通、雨課堂等教學平臺讓學生參與搶答和討論。比方說,課前你可以展示一個超星學習通的課程二維碼,讓學生使用超星學習通簽到,然后課中間互動的時候可以說,請同學們使用超新學習通搶答問題等等。當然啊,臺下觀眾是不會理你的,所以這里你需要自問自答。03.課堂小結在課程的最后一分鐘,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回顧一下課堂知識點,然后結合講述的知識點布置作業。04.課后作業在課程的最后布置一個跟課程內容相關的作業使你的課程設計更加完整,比如說我當時就是選出了居住區景觀設計當中的兒童活動區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設計方案?!?叁 ·如何準備試講?01.從模仿開始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優秀展示課。推薦大家的網絡平臺有:中國大學mooc網,網易公開課,愛課程,全國高校微課平臺。純新手老師可以記錄一下名師們課程邏輯,模仿他們的語音語調,肢體語言,眼神表情等。02.準備好PPT建議不要用wps下載的模版,面試官會審美疲勞??梢宰约涸O計一個簡單好看的模版,但要注意顏色統一,少用文字,多用圖片,字體最少要12號,太小了坐后排的同學會看不清楚。ppt中適當加一些動畫,但不要加用時過長的動畫,也不要加音效。03.充分準備講稿最好是逐字稿,并且設計好動作。講課時候需要調動課堂氛圍,要有一定的激情,跟大家平時做匯報還是很不一樣的。從站上講臺開始,你就是一位演員了,用什么肢體動作和表情都是可以設計的。大家練習的時候,可以通過對鏡練習和錄視頻練習來鍛煉自己的“演技”。當然你也可以找幾個觀眾來聽你的課,提前適應上課的氛圍。04.準備好教案試講的時候,如果能帶上教案分發給面試官會顯得你比較專業,我當時試講的時候就有提前準備好教案。教案最好打印出來,提交給面試官。這樣他們可以從你的教案提前了解你的授課內容以及課程設計的邏輯,就算你試講的時候有一些發揮失誤,一份優秀的教案可以幫你找回一些分數哦~05.考前心態調整試講的時候一定注意調整好心態,不要緊張,很多小伙伴準備的時候講得挺好的,卻無法正常發揮。記住以下這幾點可以幫助大家穩定發揮:1.你不需要做到完美,只需要比其他人好一點就能脫穎而出;2.想象你是來上課的,不是來面試;3.就算這次沒通過也沒什么大不了,后面還有很多機會。最后,金三銀四招聘季,祝大家都能收獲心儀的offer~- 關于小羅老師 -英國碩士畢業,從地產轉行進民辦高校。是一個愛工作也愛生活的非典型大學老師。持續分享大學老師日常Vlog&教師干貨,更多大學老師干貨,在小紅書賬號:小羅老師在高校,點擊主頁的“大學老師干貨合集”就可以收看啦!2023-03-161221 瀏覽 · 16 收藏 -
顛覆認知!我為什么勸博士去高校人事代理崗?
在講干貨之前,先講個我朋友的真實案例。當事人,某人文學科的博士,今年先是參加了幾場北上廣高校招聘會。但由于本碩學歷不是92,在親眼見證幾次“神仙打架”后,反復失意、心神俱疲(聽說去的北京某高校的招聘現場,最后進面的只有清北和美利堅海歸)……于是她下定決心:不卷了,回某中部地區省會建設家鄉!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該中部地區由于高校眾多,公辦高校同樣競爭激烈。于是這位文科博士在綜合考慮高?!敬?、發展,家附近高校優先、堅決不卷】等因素后,又慎重地下一個決定——入職一所滿足她要求的民辦本科高校。不過,民辦和民辦之間是有差距的。在被某些民辦高校的教授年薪都不過十萬的招聘公告“刺激”后,某則“博士22萬年薪,一次性發放安家費20萬元,科研啟動費同時到位,提供校內公寓,副教授待遇,六險一金,另有各項補貼福利”的民辦本科招聘公告,瞬間抓住了她的目光?!斑@學校離我家特近,家門口就是單位,還有寒暑假,哎喲,想想就很爽?!睂Σ┦縼碚f,這樣的待遇吸引力不算大。但對于文科來說,以及該地區平均薪資水平的襯托,她表示:“這單位很好,很適合我躺平?!本驮谒龑φ諐徫缓驼衅敢蟠蛩惆l簡歷時,公告里一句“全員人事代理”,讓她及時止住了手?!澳阌植幌肴ダ??”“我可以接受民辦,但我不能接受博士去民辦的人事代理崗?!薄啊??”“咋了嘛,雖然公辦編制我卷不動了,但是我博士去民辦的人事代理豈不是太沒追求了?我還不如去公辦當合同工呢?!薄啊璭mmm,我和你講一下民辦高校和人事代理的關系?!标P于民辦高校與人事檔案的管理——先說說民辦高校,大致分為:普通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公有民辦二級學院。作為共性,民辦性質的院校,除了一些早些年依附公辦高校辦學下的部分老員工還有編制外,如今的民辦高校招人,由于并非國家財政撥款,所以也就不存在編制一說。那么,現在民辦高校比較有保障的用人方式是哪種呢?比如和學校簽合同,建立正式的勞動關系——人事代理。朋友表示:“我看很多民辦高校招聘公告都是聘任合同啊,沒標人事代理,二者看起來區別很大啊……啊,是區別很大,是吧?(懷疑)”其實吧,這得看用人單位的性質——假設是公辦高校的聘任制和人事代理,的確是兩種用人方式;但民辦,二者幾乎可以混為一談。在公辦院校,聘任制是教職工與學校形成直接的人事關系,公辦學校對教職工的管理適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管理條例》。也就是說,此時勞動關系+人事管理關系都在公辦高校,公辦高校的聘任制老師是正兒八經的“合同工”;相對的,由于公辦高校人事代理崗的教職工檔案被托管在人才中心,單位有權力接收卻不接收,只有勞動關系在高校,哪怕“同工同酬”,也有很多人稱其為“臨時工”,指不定學校哪一天就不續聘了。?但是在民辦高校就不一樣了……民辦高校并非傳統事業單位,且具備盈利性質,許多民辦高校的背后都是XX教育集團,所以可以把其看做是私企,但民辦高校又因為其高等教育的性質,不能完全按照私企管理。且私企(這里指民辦高校),并沒有接收(劃重點,接收≠管理)人事檔案的權力(學生檔案不屬于這種情況)。對此規定,有些具備大廠經歷的朋友:“沒有呀,XXX是上市公司,之前就接收過我們檔案呀?!边@里解釋一下:某些公司名義上的‘接收檔案’,實際上是合作了第三方的專業檔案管理機構,或者當地的人才中心。在接收檔案以后,他們也不是自己管理,而是及時放到人才中心托管。ps:非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國企的單位想要檔案管理權限,需要經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授權。而且,即便有了權限,很多單位自己的檔案管理部門也并不能保證員工檔案的【及進及出】,這可能會導致人員檔案成為死檔狀態,并且還有丟失的可能。同樣的道理。由于民辦高校人員流動性高,且大多數不會招聘專業的檔案管理人才,而是采用某些行政員工兼職管理檔案的方式。并且這些行政人員本身也具備不穩定性,甚至比“青椒”流動性更強。此時,檔案管理的專業性和可靠性就會大打折扣,給學校增加工作負擔不說,還會給教職工檔案也增加就職風險。所以,民辦高校往往會采取人事代理的方式,把教職工檔案托管到人才中心,既對人才好,也方便學校,自然而然成了其主要的用工方式。盡管一些民辦高校招聘公告并未標明是不是人事代理,僅僅只寫簽聘任合同,但實質上默認采取這種人事管理方式。這一點可以詢問一下人事處的老師,“學校教職工檔案是如何管理的?”如此,不要像這位博士朋友一樣,差點因為對高校用工方式的誤解,錯失了入職心儀高校的機會。綜合以上,如果實在理不清高校檔案關系,就記住一點——公辦的人事代理崗往往對外宣稱和編內“同工同酬同發展”,而在民辦高校,因為不存在編內編外,所以聘任和人事代理其實也就沒什么區別了。最后,還是祝我的博士姐妹入職順利,盡管「民辦高校人事代理」的檔案小知識鬧了一個烏龍,好在家門口的offer沒錯過。2023-03-15319 瀏覽 · 0 收藏 -
“金三銀四”春招季,求職就業有妙招
今年春招,哪些行業偏好有海外背景的學生?學子如何備戰方能在競爭中嶄露頭角? 近日,春季校園招聘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不少中國留學生踏上了求職之路。本報記者對話了幾名中國學生和職場領域的專業人士,為學子們送上一份求職指南。01.選擇合適行業李一諾在加拿大學習大氣科學和物理學專業,不久前她畢業回國加入了春招隊伍。李一諾說:“春招我主要投遞了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分析師、咨詢師等崗位。我對可持續發展很感興趣,同時了解到國內相關政策支持ESG領域的發展,比如碳中和、碳達峰等目標的提出正引導著企業減排二氧化碳,我看好ESG領域的前景?!鳖I英中國產品總監陳怡靜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隨著國內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等行業蓬勃發展,具備‘綠色技能’的留學生也成為企業重點關注的人選。此外,領英的調研結果顯示,技術研發類、數據分析類崗位對人才需求高,掌握先進技術、技能的海外學子在求職這類崗位時較受歡迎?!睂Υ?,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余洋有所體會。她說:“瀏覽招聘信息時,我看到不少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行業的前沿科技崗位偏好有海外背景的學生。據我了解,這些崗位對應聘者的專業能力、開放思維較為看重,留學生在海外學習能在迥異的環境里學到更多思考方式,激發出創新思維,因此被雇主青睞?!敝锹撜衅笀绦懈笨偛美顝娊ㄗh,中國學生畢業求職時可根據國內行業政策變化,選擇專業對口、政策趨好或者感興趣的行業投遞簡歷,尤其要發揮語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突出的專業背景等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02.拓寬信息渠道“我把求職城市選定在上海后,就通過各種渠道搜集上海的招聘崗位信息?!迸盱o怡畢業于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找工作時她做了不少功課。彭靜怡說:“我關注了大量上海校招的微信公眾號,這些公眾號不僅發布崗位信息,還包括各大企業的網申節點、面試題目合集等實用攻略?!贝送?,彭靜怡認為校友網絡對找工作的幫助不可忽視?!拔业膶W姐在一家券商工作,她告訴我公司正需要實習生,實習后有轉正可能,對我而言這也是難得的求職機會。已入職的學長學姐在不少校友微信群中發布公司崗位的需求信息,我覺得作為校友有‘近水樓臺’的優勢?!迸盱o怡說。畢業于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的王玥分享了自己的求職經歷:“找工作時,我想回到家鄉河南省漯河市,因此,我主要關注家鄉招聘動態。當時,漯河市的相關負責人將面向高校畢業生的人才引進就業機會信息發在了校友群、老鄉群等,我就是在微信群里得知了信息,參加了后續選拔?!薄傲魧W生獲取國內就業信息的渠道相對集中,絕大多數會通過職業網站、企業官網、校友資源等尋找機會?!标愨o說,“過去幾年,不少中國企業以空中宣講會、視頻面試等方式面向海外留學生實行線上招聘。隨著出入境政策的放寬,更多企業會赴海外院校開展線下的招聘活動,為留學生求職提供更加準確、及時的信息,這值得中國學生多加關注?!?3.放大留學優勢李一諾認為,外語能力是留學生應聘時的強項。她說:“由于很多新能源的研報是英文的,因此企業招聘時希望求職者有較強的英語能力。一次,我面試了一家能源咨詢公司,面試官是新加坡人,當我和他用英語對話時,我明顯感受到他對我自信的英語表達表示欣賞,這次面試我收到了不錯的反饋?!薄傲魧W經歷讓我具備了較強的自我認知,知道自己喜歡做什么,這一點對于職業發展很重要?!崩钜恢Z說,“留學前撰寫個人經歷的文書就是一番自我剖析,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特長。同時,國外的學習環境給予學生較大空間去發掘自己的興趣點,建議同學們利用好學校的學術論壇、學生俱樂部等來開拓視野、明確目標,培養更強的綜合能力?!睂Υ?,在美國學習傳媒專業的馬雨秋有相同看法。她說:“留學時,我把日常生活做成Vlog上傳到網絡,這讓我發現了自己對做視頻的熱愛,求職前我已經明確了目標,不再花費精力盲目撒網。此外,中國學生在國外能夠觸及到不少國際平臺的實習機會,比如我有同學去了聯合國實習,這些經歷既為簡歷加分,又能實現個人提升?!薄按龠M自我成長、培養國際視野是許多學子留學的初衷,與之相應,企業招聘時也會看重留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海外學習經驗以及全球化視野?!标愨o建議,“學子在簡歷撰寫、面試過程中,要學會放大自身優勢,突出展現留學時積累的組合技能、國際化視野、跨文化溝通能力等競爭優勢,并根據不同應聘職位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同時,學子要重視來自招聘人員、職場前輩的反饋,接納他人的建議,把握好春招求職的關鍵時刻?!?2023-03-15147 瀏覽 · 0 收藏 -
有編制,免筆試,為什么「人才引進」上岸的人卻后悔了?丨高才情報局第67期
小A,雙非碩士,sci發表量0,核心期刊發表量0。畢業前考過3次公務員,2次事業編,然而,沒有一個考上。馬上就要畢業了,小A還在為找工作而焦頭爛額,直到那天,他看到了某四線城市人才引進公開招聘:“大專教師崗,限專業,限碩士研究生,限應屆畢業生,限35周歲,招3人,免筆試?!闭衅咐锏拿恳痪湓挾挤路鹗窃诎凳拘:你的機會來了。于是,他立刻提交報名,隨即參加了面試。這次,幸運之神仿佛站在了他這邊,面試成功了。接下來更是順利得不可思議——領畢業證,到人事處報道,入職體檢,進入部門開始上班……入職一個月后開始上編制。圖源:知乎碩士可報,有編制,免筆試……人才引進真有那么“香”嗎?這篇我們就來講講,「人才引進」的那些事兒……· 壹 ·人才引進和普通招聘有什么區別?01.對象人才引進,顧名思義,主要面向的是高層次人才,以研究生為主,背景院校也會有一定要求。但這也跟單位的人才隊伍建設需求有關,像開頭提到的例子——大專教師崗,相對其他高校教師崗要求就沒有那么高。02.方式很多人才引進只需要面試,不用筆試,部分單位還會在面試后當場宣布結果,對于應聘者而言,整個過程更加高效。截圖自高校人才網《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高層次人才引進(高職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干事)公告》03.待遇一般來說,人才引進都會有購房補貼、安家費、科研啟動經費等各方面的福利待遇以及額外的人才補貼,轉正考核合格還可入編。具體可以看→《聽說「有編又有錢」,高校的“人才引進”和外面的有何不同?》截圖自淮南師范學院官網《2022年高層次人才引進類別及相關待遇》· 貳 ·人才引進進去后,為什么后悔了?另一面,也有不少人,通過「人才引進」進入事業單位后卻后悔了。圖源:知乎有人真香有人后悔,「人才引進」是機會還是大雷?其實,分析后悔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由于:01.小縣城無法滿足人才通過「人才引進」進入事業單位后悔的,大多進入的不是高校,而是小縣城的事業單位。近幾年,越來越多城市加入搶人大戰,但是在這些人才引進政策背后也有不少坑,一旦跳進去,想再出來就難了。比如去年鄭州“670名碩博業主被爛尾樓套牢”的事件,頻頻推出政策招攬人才的鄭州被網友揶揄為:“真真正正把人才留下了?!保ㄊ录斍榭煽础?70名碩博人才被坑,虛假的人才引進有多惡心?》)有業內人士指出,編制是吸引年輕人前往三四線城市的一個重要因素。但縣城缺少人才培養和成長的環境,即使有編制,也難以留住人才。02.事業編進行政科室首先,要搞清楚,編制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行政編制>>是我國黨政機關使用的人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各黨派和部分社會團體使用的人員編制,其經費由行政經費開支。公務員屬于行政編制。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溉瞬乓M」給的是事業編制。然而,很多人拿著事業編制,并不是進入事業單位,而是進入了行政科室。帶來的結果,一是干的事跟事業單位沒什么關系,非常沒有價值感;二是你加班加點做得再好也無法晉升,因為你根本不屬于人家那兒,提拔你就不符合規定?!@種情況正是大多數后悔的人所抱怨的。所以想走「人才引進」,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進了哪兒。另外,「人才引進」事業編還分成管理崗和專技崗。專技崗可以評職稱,通過職稱晉升提高待遇,但是管理崗只能走職務,而職務晉升非常依賴“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建議盡量選擇專技崗。結語有人形容,人才引進就是利益交換,用一個穩定的編制,換來人才學歷寫進材料里。話糙理不糙。我們常說編制行業是“鐵飯碗”,但是隨著人才,各種改革隨即而至,“鐵飯碗”也未必那么“鐵”了。期望拿到編制換未來大半輩子的安穩,在今時今日已然不現實。對于人才來說,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危機意識,只有技術才是你的安身立命之本。▍往期內容>>《90后女孩奮斗14年從服務員到博士生:讀不讀博,人生會有多大區別?丨高才情報局第66期》>>《高校教師“喊窮”,為什么真正辭職的卻沒多少?丨高才情報局第65期》>>《多地高校降薪,官方允許教師兼職,意味著什么?丨高才情報局第64期》2023-03-152170 瀏覽 · 0 收藏 -
“0基礎,月入過萬元”“輕松開啟‘薪’技能”……火熱的“副業培訓”背后套路重重
閱讀提示配音、短視頻制作、網店運營……近來,一些求職者被花樣繁多的線上技能速成培訓課程所吸引,這些課程打出低門檻、高回報的誘人廣告招攬學員,但卻存在課程內容質量低、誘導消費、退費難等問題。專家認為,破除“副業培訓”陷阱,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同時幫助青年群體客觀認識自身興趣、需求、能力特征等,通過正規渠道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項目。正值“金三銀四”,春招求職氣氛熱烈?!癙PT制作免費試聽、上手快、好賺錢”“零基礎學配音,月入過萬元”“輕松考取營養師證書,下班后輕松賺錢”……找工作過程中,一些求職者被花樣繁多的線上技能速成培訓課程所吸引,想學一門手藝傍身。這些培訓機構將目光瞄準擇業過渡期的年輕人、全職媽媽、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打出低門檻、高回報的誘人廣告招攬學員。但實際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副業培訓”套路重重。有學員高價購買的課程內容質量低劣,有機構不斷誘導學員購買軟件和設備,還有機構宣傳“不過退費”,但后續卻不履行退費承諾。01.年輕人渴望一技傍身火了“副業培訓”學習工商管理專業的宋楠去年大學畢業,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她看到“00后靠副業月入上萬元”的新聞,很感興趣?!霸絹碓蕉嗳丝孔约旱呐d趣愛好發展一門副業,既培養工作以外的技能,還能利用零散時間接單賺錢,充實錢包?!蓖g人的經歷讓宋楠感受到一技傍身的好處,決定嘗試一下。因為喜歡聽書,她通過播客平臺報名了一項招募配音的課程?!靶麄黜撋险f不需要相關經驗,也不用聲音好聽,有手機或平板就能配音。1元就能試聽,還有資料可以領取?!彼伍f,“老師還展示了一些學員的收入明細,告訴我們學完1個月的培訓課程就可以接單賺錢,讓我十分心動?!背伺湟粽n程,視頻剪輯、自媒體運營、證書考試、平面設計……多種多樣的“副業培訓”抓住年輕人的需求,應運而生。記者在搜索網站上搜索“副業培訓”一詞,“2023年,找到你的賺錢機會”“緊急尋找200位對配音感興趣的普通人”“下班后也能搞的靠譜副業”等文章就出現在推薦首頁,十分吸引人眼球。通過搜索,記者看到某機構關于短視頻剪輯課程的介紹,宣傳免費提供剪輯軟件下載體驗。掃碼后,記者加入了名為“短視頻剪輯學習4群”的群聊,進群后立刻獲得一個網盤鏈接,打開可以看到軟件下載地址和一位“大V”老師錄制的視頻教程試聽課?!叭绻欣^續學習需求,繳納68元即可獲得全部視頻資料,包括30節教程,還有練習素材,我們也隨時在群內輔導解疑?!痹撊旱闹汤蠋熃榻B說,還有小班直播課程報名鏈接,學費需咨詢助教分階段購買。記者加入群聊時僅有45人,當天下午該群就超過了百人。02.“副業培訓”套路重重“副業培訓”多種多樣,但一不留神就容易被割韭菜。年輕人對掌握技能的現實需求和急迫心情,成了一些不良培訓機構獲利的籌碼。采訪中記者發現,“副業培訓”存在重重套路?!霸嚶犝n和報名繳費后的課程質量完全不同。一共60多個課件,聽了一個后發現質量很差,聯系客服退貨,客服卻以電子商品不退不換為由,拒絕退貨?!眻竺四匙悦襟w運營課程的代思思對記者說。在中消協2月發布的“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培訓服務的投訴在具體服務投訴中居于第3位。多省市消費者協會近日公布的信息中也多次提及非學科類技能培訓、職業資質等特殊培訓仍屬于投訴重點對象。寶媽小希參加了一個“淘寶無貨源小白訓練營”課程,宣傳說零成本就可以月入上萬元。想著有個副業能減輕家庭負擔,小?;?元報名為期5天的課程?!暗秸n程最后兩天,報名老師想方設法哄騙學員報6888元的技能課程,承諾學不會可以復學?!毙∠8嬖V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副業培訓”,有1232條記錄,投訴原因多為“不予退款”。根據投訴者的情況說明,大多是被“免費試聽,贈送工具資料”吸引,到高價報課,再到發現機構虛假宣傳,個人試圖退課無果只能嘗試投訴解決。一些培訓機構宣傳“不過退費”,并與學員簽訂相關協議,但后續卻不履行退費承諾。還有部分培訓機構編造學成后可獲取高薪兼職等虛假承諾,誘導學員辦理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貸款,購買高價培訓課程。03.破除“副業培訓”陷阱需多方共治記者在裁判文書網上看到,多條個人對教育培訓機構的上訴均因簽署的協議中已做出規定被駁回。學員不僅很難通過上訴退回報名費,還可能需要多付一筆仲裁申請費用。此前,消費者協會也發布過相關提醒,一些培訓機構因經營不善或資金鏈斷裂倒閉、跑路后,預付費用難追討。因此,在簽訂培訓合同前,要仔細查看合同條款,特別是涉及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的條款,不要一次性繳納高額費用,謹防停業跑路風險。針對這些“副業培訓”亂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童天表示,問題的根源不是“培訓”本身,而在于不良機構利用網絡信息平臺的監管漏洞,抓住勞動者掌握一技之長的迫切需求,通過“虛假宣傳”和“虛假培訓”進行牟利。如何破除“副業培訓”陷阱?童天認為,針對教育培訓類廣告要細化專項法規、細則,加大監管力度,提高違法成本,由網信、公安、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合監督落實信息平臺的審查職責,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同時,要加強職業指導的針對性、有效性,特別是幫助青年群體客觀認識自身興趣、需求、能力特征等,通過正規渠道選擇適合自己的培訓項目。此外,童天建議,要通過不斷拓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領域的就業創業機會,引導青年群體到急需緊缺的領域就業創業,適應產業發展趨勢開展正規、專業且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勞動者增強職場適應力。2023-03-1354 瀏覽 · 0 收藏 -
求職旺季,這些新“坑”要避開
“公開招聘兇宅試睡員,日薪2000元,工作內容包括在兇宅試睡并勘察有無異常等?!苯?,浙江杭州一公司開設崗位招聘“兇宅試睡員”,豐厚的報酬和輕松“躺賺”的工作內容引來不少關注。然而,有專業人士表示,這類招聘多為騙局,應聘者可能陷入購買對方設備、交家具家電押金等連環詐騙。伴隨著“金三銀四”求職旺季的到來,各地線上線下招聘活動陸續開展,很多求職者想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然而,火爆的求職市場中也混雜著部分虛假信息,求職者需謹慎甄別這些新“坑”。01.名為招聘,實為詐騙近期,上海靜安區人社局向來滬務工人員發放自制的務工提示,提醒廣大務工者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其中就包括“流竄”招聘詐騙:不法分子打著虛假單位的旗號,在人員流動量大的熱鬧地段租賃臨時辦公地點,以豐厚的待遇條件為誘餌,大張旗鼓進行招聘。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小劉在參加一場校園招聘會時,就遇到過“流竄”在場地周邊的假公司。擺放著招聘傳單的辦公桌、精美的宣傳海報、穿著套裝的工作人員……據小劉介紹,這些“蹭熱度”的企業將展位擺放在招聘會場周邊,往往給出聽上去極為豐厚的待遇條件,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在上前了解后,對方卻表示需要交納“報名費”,小劉和同學意識到不對勁,果斷離開了展位。在和同學的交流中,小劉還得知,部分展位在臨近結束時,又換了另一波招聘單位。她對此表示擔憂:“在動輒上百個展位的招聘會現場,尤其是人員流動量極大的露天招聘場所,哪些是通過正規流程注冊參會的企業,哪些是打著招聘旗號的假企業,一時間真假難辨?!?2.交保證金后就沒了下文近幾年,直播帶崗、短視頻招聘、AI面試等以網絡平臺為主要渠道的線上招聘形式被許多企業采用,招聘入職手續全流程均可實行線上辦理。隨著線上招聘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一些騙局也露出馬腳。此前媒體報道的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通過模仿某中學的教師招聘公告,將其中的聯系方式更換后重新發布。招聘信息顯示,符合條件、考試通過后入職有事業編制。求職者向其郵箱投遞簡歷后,收到符合條件的答復,并要求提交100元考務費。而對方收到費用后,卻以各種方式推脫說沒收到,要求重發。該案被查明的涉案資金達100多萬元。此外,還有部分求職者通過網絡發帖表示,自己通過了招聘面試流程,交納保證金后等待線下辦理入職,卻被各種借口推后。一段時間后,該求職者仍未等到入職和開工通知,聯系當初應聘的企業也沒有音訊,才意識到被騙。深圳市人力資源服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梁雨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醒,求職者要提高警惕并拒絕用人單位收取不合理費用或押金、保證金等行為。03.明確招聘主體信息記者留意到,無論是虛假包裝、內容嫁接,還是拖延入職,這些招聘新“坑”的目的,都是向求職者以各種名義收取費用,例如報名費、培訓費、考試費、介紹費、保證金等,再通過其他方式脫身,讓求職者尋覓無門。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蔡葉林向記者介紹說,《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合法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一般需要具備兩類證照:一類是機構本身的主體資格證明,如營業執照或者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另一類是根據機構所從事的具體業務類型辦理的許可或者備案?!扒舐氄邞x擇參加正規部門組織的招聘活動,如高校、公共人才就業中心、有資質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辈倘~林提醒,要學會識別虛假的招聘信息,尤其是要問清楚招聘主體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務派遣單位,可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用中國等官方渠道以及經有關部門備案的企業征信機構,查詢主體存續狀態以及相關信用信息。此外,蔡葉林建議,求職者可主動對招聘單位、招聘崗位等進行背景調查。在求職過程中,求職者對填寫的資料和招聘單位出具的資料或資質許可等,均可進行掃描或拍照,以便事后進行查證或作為相關證據資料進行保存。2023-03-1353 瀏覽 · 0 收藏 -
“參加完一堆招聘會后,我總結了4個真相……”
首先,本文的目的不是傳播就業焦慮。這里整理了一些碩博求職信息,可以給一些今年開始找工作的碩士博士們打個“預防針”,幫助大家對2023年碩博求職現狀有一個大概的背景了解。碩博求職箴言:你不要“草木皆兵”,但最好“有備而來”。招聘會的第一個事實——畢業生人數增超10倍,“半夜也會爬起來投簡歷”,但碩博還是少數人。研究生剛畢業,簡歷修修改改還沒完全改好,手機就一波一波地推送“千萬高校畢業生涌入市場,就業有多難”的新聞……相信很多人這樣的經歷。根據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4年里畢業生增長了超過10倍的數量。但看圖上的數據可知:研究生依舊是少部分人。圖源:界面新聞此前,“211文科男碩士吐槽招聘會均薪5500”的話題火上微博熱搜,引起大眾焦慮:“211碩士在上海都只有五千的月薪了?和本科有什么區別?”但這里其實是一個標題誤解。該文學碩士后續發視頻解釋道,他是吐槽招聘會上所有崗位(包括本科崗位及以下)的一個薪酬均值,并非是自己作為211文學碩士去應聘崗位的均薪。在求職市場中,碩博群體的薪資水平還是偏高的。招聘會的第二個事實——簡歷全無回應,不是學歷不值錢,可能崗位沒投對。某雙非碩士在過年前的秋招就已經投了接近40家的單位,進面的就三家。圖源:澎湃新聞《“半夜也會爬起來投簡歷”,千萬高校畢業生涌入市場,就業有多難》但仔細看名單,該碩士多是投遞簡歷去一些連985/211碩博都會爭搶的優質單位中的“香餑餑”崗位??陀^上看:這些崗位招人少,競爭激烈,簡歷篩選只會更加嚴格;不少崗位還是帶編制的,這就直接增加了和自己競爭的人數。要知道,“撿漏”一般是熱門公司冷門崗位,本身就供不應求的崗位,如果不是特別優秀的簡歷,沒有回應也屬正常。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同樣接受采訪的某三本畢業的女生,因為目標清晰和定位準確,同樣投了40多個崗位,她卻收到了12個面試,6個offer(其中包括2家國企1家央企)。招聘會的第三個事實——80%高校只招博士不收碩士?可能求職思路有問題。最近各個單位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招聘會的工作,作為應屆985碩士,周迪只要一聽說招聘會上有高校,而且招碩士,就火急火燎地收拾簡歷和裝備就往招聘會趕……參加了幾次以后,她表示:“不是招碩士嗎?怎么我去了以后都要博士呢?”其實,筆者非常支持應屆畢業生多參加線下招聘會。第一,你要走出去見見市面,了解一下求職市場,有一個大概的求職預期是必要的。在家里待著是沒用的,求職不是空想,不見識一下有多少人和你競爭,是什么樣的人在你競爭,就容易對自己的條件認知不清;第二,線上信息的優點是快速,但線下招聘會更及時,而且是真的可以“撿漏”的。比方說單位會有臨時增加的崗位。就在會議開始前一天,領導剛批下來說要“新增幾個崗位,招聘會上收些簡歷回來”,此時網上的招聘公告是沒有更新的,尤其是公辦單位,發布一則招聘公告要經過很多級領導審批,網上信息其實沒有那么快。第三,了解完第二點后,你可能能夠想明白,明明某些好單位公告招碩士,現場卻不招了。(多是剛放出來不久,郵箱已經爆滿,簡歷收到不少滿意的了……)所以,去一次現場,直面人事處的老師了解招聘情況,是非常有必要的。招聘會的第四個事實——沒有100%就業的專業,也沒有100%入職的優秀畢業生,普通人也不必焦慮。張易一名本碩博都是985的農學博士,此前他們同學很多人認為這個專業不好找工作,所以本碩畢業后紛紛“轉碼”走向互聯網。但是就在今年,他那些轉碼的碩士同學有的被公司裁員后,想要進高校卻死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崗位;而張易因為早就堅定了進高校的目標,并且堅持讀到了博士,所以當他報名某公辦一本的農學專任教師崗時,很輕松就上岸了……優秀如人均碩博的醫學生,也是如此。大部分學醫的碩博都喜歡往大城市的三甲跑,但越是熱門城市的熱門單位,就越不僅僅看你的最高學歷。應屆往屆的海歸和國內博士一起競爭,本碩學歷、導師、科研經歷、成果論文……都要比個底朝天。這種扎堆內卷的行為,讓盡管名校醫學博士出身的朋友也一崗難求,被動失業……而其他小一點的城市的三甲醫院,盡管福利好,也始終無人問津。最后,面對招聘會現場時——沒有100%就業的人才,即便沒去到心儀的崗位,也不代表人生的失敗,每個人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即便屬于同一家單位,不同地方的環境也會造就不同的人,“好單位”的定義是相對自己的情況而言的。有的人可能第一年入職所謂的“理想單位”,但是第二年就發現不適合自己而選擇離開,并且還失去了應屆的優勢……分享一個粗淺的道理:專業有“熱”有“涼”,但就業看得遠不止這些。2023-03-07233 瀏覽 · 0 收藏 -
@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這些補貼別忘申領!
2023-02-2862 瀏覽 · 0 收藏 -
九成高校門檻提到博士,碩士如何“撿漏”上岸公辦本科?
最近看到幾篇高校招聘信息,不禁有些感慨,2023年的內卷程度又是“地獄”級的?!熬懦筛咝U衅傅拈T檻已經提到了博士”的說法,其實去年就有了,但很多人不以為然。畢竟全國三千多所高校,其中民辦也有接近700所,內卷至此?不至于吧!近一年里,多少高校招聘門檻已經升級?一起來看↓1.上半年還招碩士的高校,時隔半年,同崗位就已經「只要博士」。信息來源:某公辦本科高校官網2.許多高職高專以及獨立學院,部分專任教師要求已經提到了博士,或者直接標明“碩士崗位,但博士優先”。信息來源:廣東省某獨立學院人事處發布的2023年招聘公告3.前幾年對碩士十分友好的民辦高校們,二月還沒過,新崗位的招聘要求一出——“只要博士”四個大字,給剛做好簡歷的碩士求職者們迎面潑上了一盆涼水。4.甚至博士學歷都不太夠了。部分高校新規定:應屆博士想來做大學老師,先做幾年博士后再說……信息來源:北京某公辦本科高校人事處官網以上種種現象,讓人想問一句:高校的招聘門檻集體升級,普通碩博該何去何從……01.為什么高校招人門檻集體升級?各方面其實有跡可循全球大廠裁員,全國經濟放緩,高學歷人才群體紛紛把求職目標望向體制內。一些高校的招聘公告雖然門檻是碩士,但是真正報考的人中,光博士的數量就已經超出了計劃不少?!巴搿本瓦@么大。碩士博士說:“你就不能換個大點的「碗」嗎?”高校說:“不能,學校預算就這么多?!庇谑呛?,為了節省篩簡歷的時間優化人才結構,高校決定:反正最后優中擇優大部分選上的也是博士,那我干脆門檻就定博士!高校招聘博士人才的好處——- 既不需要學校額外花錢花精力,培養本校碩士教職工去讀博;- 也不用擔心引進的碩士老師哪天想提升自己留崗深造,原來的工作還要找其他老師頂上;- 一旦現有的碩士老師有了更好的去處,學校需要再花一筆預算招納新人;- 博士數量夠了,以前叫“學院”的高??梢愿麨椤按髮W”;- 博士學歷的專任教師在70%以上,高校能更快申請碩士點博士點;……于是,當碩士還在焦慮“怎么我能報的高校崗位這么少?”高校人事處的老師已經擬好了新的招聘公告,就等領導審核通過……“能選博士還得選博士,安家費一給,人買了房又不好跑,“青椒”穩定,學校省心,多邊共贏,簡直贏麻了?!币恍┕k高校招聘,光學歷是博士還是不夠,教職落實的前提是博士后工作經歷。究其原因,還是博士后帶來的科研成果能直接有利于高校。與其和博士們拉長戰線,給了教職以后學校還要等待沒有“出生”的科研成果。一些高校的做法是——“你(博士)先產出,質量數量達標了我再給你教職,至于編制到時候再談?!庇捎诟咝徫皇窍∪辟Y源,占主導地位的高校屬實把“用人之道”玩到了極致。用最少的成本招到最好的人,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精英中,高校只需要提提門檻,就幾乎把最優質的資源都收入囊中。既然如此,作為高校求職者群體中的大部分人群,普通碩士還能去高校工作嗎?02.想去公辦高校工作,普通碩士如何成功上岸?普通碩士想要去高校工作,最多的選擇是民辦高校,而入職民辦高校難度相對較低,所以,公辦高校的“撿漏”機會,碩士們一定不要錯過。在之前高校人才網V發布過的《雙非碩士,如何入職公辦本科的教師崗?》一文中提過:“公辦本科高校的碩士教師崗,其中一個特點就是單位有人才引進碩士計劃?!迸e個例子,比方說,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在《2022年第二次公開招聘碩士層次人員公告》中,計劃招入的碩士總共是49人;該校招聘崗位有:專任教師崗、輔導員、行政管理崗;招聘專業范圍:很廣。既有化學生物這種冷門的,也有計算機工程等熱門專業,會計馬克思等人文學科的人才也有需求;年齡要求:除了輔導員是30歲以外,其他崗位40歲以前就可以;其他要求:除了舞蹈老師和公管老師有證書要求,其余崗位都是無。待遇:寫明了“參照在編在職人員管理,工資待遇、晉升機會與實名事業編人員完全一致”。要求不高,待遇不錯,應該會有不少碩士都符合報名要求。但是!根據后面學校官網發出的《資格審查合格名單及考試安排》的公告顯示,僅有75人報名審核通過,直接證明報錄比連2比1都沒有。報名即上岸。信息來源: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官網這么來看,普通碩士如果只想上岸公辦,也不是沒有機會。03.最后今年還是要給繼續卷高校的碩士博士們提個醒兒——高??游辉絹碓缴?,盡早上岸得到不僅是一個工作,還有比人家多的高校教學經驗和工齡。要和時間賽跑,高校去年招人要碩士,今年招人要博士,也不知道明年會不會是博士后了。如果選擇很多,挑挑揀揀沒有問題,如果求職過程很被動,不如先就業再擇業,總比空耗光陰要好。再分享一個碩士求職公辦高校的經驗:有些朋友已經想好了未來要發展的城市,那么相應的,可以搜索一下這些城市中和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類似情況的高校。高校發展有固定要求,如果學校去年沒招滿計劃數量碩士學歷專任教師的情況下,今年大概率還會繼續招。你比人家關注得早,提前聯系,提早準備,比「被動撿漏」更好。上岸高校能否成功?其實方向和執行力最重要。2023-02-27696 瀏覽 · 1 收藏
-
試用期工資隨便定?不用簽合同?職場新人必看!
試用期工資是隨便定的嗎?為什么我的工資只有老員工的一半?2023-04-278 瀏覽 · 0 收藏 -
發生工傷,有爭議怎么辦?來看→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對經辦機構確定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服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2023-04-266 瀏覽 · 0 收藏 -
對話高校老教授,原來大學老師還能這樣晉升!
1953-2021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從2632萬增至2億,占比從4.4%增至14.2%,人口老齡化程度在全球已處于中上水平。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如何選好一份理想的職業成為了年輕人的當務之急。相較而言,教師是大部分人想要進入的行業。尤其是大學老師,在人們眼里是既有錢又有閑的理想職業。那大學老師職業及其發展究竟是怎樣的呢?本期通過對話一位老教授,為大家揭開這個神秘面紗。01.新教師(年輕教師)發展我:教授,我剛畢業就進高校工作了,從學生秒切換到老師,該如何調整好狀態,展開工作呢?教授:作為青年教師,首先要做好“吃苦挨餓”的準備。為什么呢?我們那個年代,大學畢業就有工作分配了,甚至還分房,一下子解決了幾件大事。你們碩士畢業出來,二十六七歲了吧,沒車沒房,加之年齡也到這,并且青年教師沒職稱加成,工資不高,自然少不了節衣縮食。對于授課內容不熟悉,要花費大量功夫備課,苦頭也要咽。我:教授提到的職稱,之前也聽說過,那我們這些青年教師該怎么快速晉升發展呢,這樣子工資也能提高。教授:你要明白,職稱晉升急不得。我記得現在的職稱等級是這樣,助教:具備碩士學位,或本科學歷,見習1年期滿且考核合格。講師:具備博士學位;或具備碩士學位,并擔任助教職務滿2年。副教授:擔任講師職務滿5年或具備博士學位后已任講師職務滿2年。教授:擔任副教授職務滿5年。條條框框寫得明明白白,除了年限,各個學校還有自己的科研成果作為重點考核。我:哦哦,我明白了。上課和科研是年輕教師發展的兩大項。那現在感覺自己大部分時間都在備課上,教授有沒有一些備課的小技巧和我們分享一下呢?教授:有個“三段式備課法”,你們可以試一試。哪三段呢?第一段:下周的課本周備好,這樣心比較踏實,備課會比較充分;第二段:第二天有課,前一天晚上一定空出時間重新仔細思考過一遍;第三段:早上醒來后在床上再想一想今天講課內容的要點。02. 職業中期教師發展我:怪不得辦公室有些老師都不用備課的樣子,看他們每天在忙的不是帶學生參加競賽就是申請項目課題。教授:是的。到這個年齡段,大家不僅要工作,也開始成家了,各方面花銷增加。不像我們那個年代,幾十塊、幾百塊都可以結婚,現在結個婚十萬塊嗖的一下就花出去了?;旧系竭@個教師中期階段,發展的重點就是科研。我:是呀,評職稱也需要科研成果。所以聽說有的老師不想搞科研會申請轉崗,那還能往哪些崗位發展呢?教授:那無非就是教輔崗和行政崗。像輔導員、學生處這些,就是教輔崗。輔導員也分等級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對接學生,與人接觸的工作講究高情商,因為學生會有很多事情來找你,未必見得就是輕松的活兒。還可以去教務處從事一些教務工作。行政崗就是像人事處、學校辦公室這些,負責學校的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03.終身職后教師發展我:原來如此,看來教師這條路發展下去還是挺漫長的。能熬到教授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那我就在想,是不是評上教授,用現在的詞,就可以躺平了。教授:年輕人動不動就想不勞而獲,這個思想還是不好的。評上教授,證明了你在教學科研方面是很有水平的。學?;ㄟ@么多錢,養這么多年,不就是想讓你發揮更大的用途嗎?我:哈哈哈,是我是我,思想覺悟有待提高。那教授不都是天花板了嗎?如果再往上發展,會是什么樣的呢?教授:這個時候就開始直接或間接參與學?;驅W院管理等相關工作了。比如關于院系的組織管理、專業學科的培養計劃等等。甚至有的教授上升到校級組織,往校長助理、副校長等職務晉升,統領全校的各項工作。04.職業晚期教師發展我:哇,這個我想都不敢想。只想向教授您多學習多提高。那當一輩子大學老師,會不會出現職業的瓶頸期或倦怠期呢?教授:這個會有的,因為專業課程來來回回就是那些知識內容。由最開始的辛苦備課,到后面教材都不用看就能講,講來講去就容易疲倦。還有副教授到教授的晉升壓力也相當大,最后很多人評上副教授就上不去了。并且隨著年紀的增長,像我,準備退休啦,說實話一下子閑下來還不懂干什么。我:教授你有點凡爾賽了。很多人不就是盼望著早點享受上退休的美好時光嗎?教授:等你到這個年紀就知道啦。孩子長大有自己的工作了,孫子也上學不需要怎么照顧了,就會閑得慌。所以這個時候,學校會安排“傳幫帶”的任務給我們,多指導指導你們這些年輕教師,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們好像又煥發新生了,從你們的身上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回憶起年輕歲月??偨Y非常感謝教授的傾囊相助!這對于剛剛入職大學的年輕老師,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了大學老師這條路的發展脈絡。借用《圍城》里的一句話做結,“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2023-04-2594 瀏覽 · 0 收藏 -
高校聘任制老師,被辭退的可能性有多大?
「即便是大學老師也會有違反規定被學校辭退的時候,有時候是因為自己,有時候是因為別人,還有一些比較模糊,可能是對規則的理解不深刻?!菇鼛啄?,我們總能看見“某某高校的XX老師因XXX原因,在高校工作XX年后,被校方辭退……”的新聞。無編相當于浮萍,先例在前,難怪碩博人群為高校編制擠破頭。在此,本文將討論一些大學老師可能會被高校解除合同的情況。01.青椒出國深造,辭退“重災區”現在,很多高校鼓勵青年教師(尤其是碩士老師)出國訪學、讀博深造。無論你是自費還是公費,高校和大學老師之間常有或因費用、留學時間、政策理解等細節問題,產生矛盾而鬧得不歡而散,直至損傷雙方利益的案例。案例2012年,太原理工大學103名教師因出國逾期不歸被開除公職。2020年,因自費留學逾期未歸,四川外國語大學4名教師被辭退,2名教師被解除聘用合同。2022年,清華博士月工資僅372元,還倒欠高校7萬被迫辭職?揚大回應:教師延期回國不管有什么原因,一般來說:「長期擅自離崗」、「連續曠工超過15日或者1年累計曠工超過30日」,高校都可以按照事業單位的相關規定,解除聘用合同。02.“非升即走”雖然嚴格,但具備彈性很多青年教師對“非升即走”談其色變,去年一則“50歲副教授因沒有通過考核,且合同到期而離開北京大學”的新聞,更是加深了這一制度的負面色彩?!巴瓴怀煽己?,高校一定會要你走嗎?”其實“非升即走”的后面往往跟著“非升即轉”,達不到考核條件并不意味著就此失業。只要滿足條件,「轉」的方向可以理解成兩種意思——①校內轉崗考核條件沒有完成,青椒和學校說“分手”就“分手”,不僅會給原高校的教學科研團隊增加不穩定性,同時也會帶來“怎么我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優質人才,就這么被其他高校瓜分”了的既視感。為了留住這些人才,高校也會提供一些崗位,希望老師們轉換賽道繼續發力。比如,某些高校在引進人才時就會允諾“非升即轉”——如果講師升不上副教授,可以轉為實驗教學崗/師資博士后崗/專職科研崗/具備科研性質的實驗崗位/行政崗等。②他校轉聘有人覺得他校轉聘和高校要你“走人”沒什么區別。但換個角度想,如果你上一家單位的平臺很高,有這段工作經歷的鋪墊,其實退路也會多很多。有些“青椒”甚至早早做好了去頭部院校鍍金的打算,就職期間,利用大平臺積累科研成果和人脈資源,以尋找更好的其他高校發展機會?!赣械娜耸潜唤獬贤?,有的人則是新世界的門鎖被解開?!笴CG特邀研究員黃日涵副教授說過:“我對青椒的忠告,你不一定要跳槽,但必須具備隨時跳槽的能力?!绷硗?,轉聘其他學校一定是“向下兼容”嗎?案例201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數院的郇真教授此先因教學原因和中山大學解聘,后入職華中科技大學擔任副教授一職;2022年,她的文章在世界數學四大頂刊之一上發表。這說明什么?如果你在985院校教學做不好,你可能會被辭退;同時你科研做得好,你可能會被其他985高校轉聘。前者是情理之中,后者是識人之明。03.教師個人問題某些大學老師為了追名逐利,存在“論文造假”等學術問題。根據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高校有權對教師處以:“降低崗位(職稱)等級,取消研究生導師資格,取消評獎評優、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申報人才計劃、申報科研項目等資格的處罰”。當然,也包括解聘和辭退。道德問題不用多說,也屬于自己把路走窄了的情況。信息來源:新華社04.如何避免被高校辭退?目前來說,高校辭退教師的大部分原因都和師德以及考核指標有關,不過,有一些教育風向要注意下。圖源: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的通知如今全國高校都在大力發展優化人才結構,增加博士老師不說,還在發展一部分學科,砍掉一份學科。未來高校學科有20%的優化 ,這對一些冷門專業、“天坑”專業的高校老師會不會有影響呢?也需要我們保持關注。關于青椒如何留校,筆者有幾點建議——身為高校老師,我們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在學校里,最關鍵的考核指標是什么。- 如果是科研,教學能力再強,學生口碑再好,科研硬指標沒過,“出局”是必然;- 如果是教學,學校給的科研資源現在薄弱,以后也大概率不是高校重點,盡快認清現實,想留校就抓好學生教學與管理。如何弄清楚呢?比方說在應聘高校時,可以問負責招聘的人事老師這個職位的規劃路線是什么;或詢問院領導,最希望這個位置的老師在哪方面的工作先作出成績,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理想目標。調整好心態,高校里也有很多人長期停留在“講師”一職,一直需要依靠他人資源和幫助才能堪堪完成自己的工作。但那又如何呢?殊不知溫水煮青蛙才是最可怕的。最后,希望所有的“青椒”都有在職場危機到來時,都有當機立斷的勇氣。2023-04-24725 瀏覽 · 0 收藏 -
輔導員的“三線晉升”都是怎么升的,能升到哪兒?
正所謂眼睛一眨,小青椒變成了老苦瓜。不知不覺,我在高校輔導員的崗位上已經耕耘了5年?;仡欉@5年的光榮與夢想,我感慨萬千:我是不是又該考慮晉升的事了!之所以會說“又”,是因為我去年參加學工辦主任競聘被發了一張好人卡,失敗的原因也很簡單:老大哥等這個機會等了多少年了,人家十多年的努力憑什么比不過你的區區學歷和小小成績。學院領導也好言相勸:“不要激動,不要挑撥,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要說,沒當上主任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你把路走窄了?!币徽Z道破夢中人。輔導員晉升從來都不是只有競聘行政干部這華山一條路,至少有長期做輔導員、競聘行政干部、轉崗專任教師這三條路。年輕人才做選擇,而我選擇都試試?!?壹 ·輔導員的晉升路徑01.堅守輔導員崗位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49號文):高等學校應當制定輔導員管理崗位聘任辦法,根據輔導員的任職年限及實際工作表現,確定相應級別的管理崗位等級。換句話說,高校輔導員也參照公務員進行職級管理,可以申報非領導行政職務,然后享受相應的待遇。就我所在的高校而言,輔導員主要分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三級,分別對應九級、八級和七級科員。碩士畢業生入職后,通過考核試用期即定為管理九級科員,工作滿7年可以申報主任科員。據了解,部分沿海地區高校已經出現了一些副處級輔導員,盡管鳳毛麟角,但終歸是多了一項選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可以申報非領導行政職務的一般為本科類高校,職業院校還沒有發現有類似的規定。比如想要競聘輔導員崗位,這也是值得考慮的因素。02.走職稱序列同樣是49號文規定:高等學校應當制定專門辦法和激勵保障機制,落實專職輔導員職務職級“雙線”晉升要求。也就是說,除了職級晉升外,輔導員還可以走職稱序列。一般來說,輔導員的職稱分為4個檔次:思政助教(初級)、思政講師(中級)、思政副教授(副高)、思政教授(高級)。隨著國家對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的愈發重視,輔導員職稱晉級的機會將大大增加。另外,由于輔導員可以“雙線”晉升,輔導員轉崗到管理崗位可以直接評管理崗職稱(即研究員序列),在輔導員崗位已經評上職稱的,在轉崗到管理崗位后也可以認定為同級職稱。03.競聘管理崗人員一般來說,輔導員競聘管理崗人員有2種選擇,一是校級黨政職能部門,如黨委辦公室、人事處、教務處、校團委等。二是學校下屬的二級學院,職位主要有學工辦主任、教學辦主任等。就我所在的學校而言,輔導員工作滿5年可以申報科級管理崗位,如果已經獲得中級職稱的,獲中級職稱滿2年也可以申報科級管理崗位。04.讀在職博士轉崗專業教師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專項計劃工作的通知》要求,輔導員可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如博士就讀專業同學校開設專業一致,就可以轉崗為專業教師。在專任教師崗位也可以進行職稱晉級或轉為管理崗走職務晉升?!?貳 ·我們要奔著哪些方向努力?說句很讓人不爽的話,我們大部分人的發展境遇,其實已經命中注定了,決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性格、環境等。大部分人的進步只是因為整個社會在進步,我們被大環境推著走,區別只在于有的人起步早、走得快、一直走,而有的人走著走著就不想動了。那么,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奔著哪些方向努力呢?01.要保持調查研究的能力前面說過,輔導員可以“雙線”晉升,評職稱自然需要需要調查研究能力,競聘管理人員也同樣需要。一方面,管理崗的競聘條件中往往要求輔導員獲得中級職稱,另一方面,能在繁雜的工作之余產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這本身就是能力的體現。另外,高校工作的本質就是教科研,不論是專任教師還是領導干部都需要科研成果,哪個領導會不喜歡既能干活又能發文章的下屬呢?02.要在思政領域再提升再發力輔導員有九大職能,這九大職能就是我們的發力點。當然,這里并不是說要大家每一項都過硬,而是要重點掌握一項獨門絕技。就我視野所及,對輔導員來說,思政工作能力是未來一段時間最亟需的能力,思政做得好,既可以快速做出成績,為競聘加分,也可以積累實踐經驗,為讀思政方向的博士,將來專任成為思政教師做準備。目前主講理論的思政教師仍有缺口,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思政教師則少之又少,這對輔導員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但又稍縱即逝的機會。03.要保持隨時跑路的能力也許是近些年就業壓力過大,在各類媒體的引導下,大家普遍感覺求職不易,一旦考編上岸,整個人就會變得松弛下來,變得厭惡變化。同時,我對身邊的同事們有一個觀察,發現大家一旦開始獨立負責一塊業務或者獨自帶一個年級的學生,就會被具體而繁雜的工作占用大部分注意力,大部分人的生活會越發變得像單線條,很難靜下心來去做除了工作和娛樂之外的事,尤其是與本職工作關系不大,且需要費腦子的事,久而久之面對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即便有心追求,卻也很難保持斗志了。其實,隨著機構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務員隊伍已經面臨縮編的壓力,鐵飯碗被打破雖仍很遙遠,卻也能看到些許影子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絕不能抱著鐵飯碗的心態不放,真正的鐵飯碗不是崗位的穩定,而是不論在哪都有吃飯的本領。2023-04-20106 瀏覽 · 0 收藏 -
單位與勞動者簽兩份合同約定兩次試用期,法院指出單位此舉違法
工人日報訊(記者王偉 通訊員王凡 王翔)法律規定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日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約定兩次試用期的勞動爭議糾紛,確認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簽兩份合同約定兩次試用期違法。孫某于2016年3月入職蘇州某鋼繩公司,雙方簽訂了期限三年的書面勞動合同。2019年2月,雙方簽訂第二份期限為三年的勞動合同,該兩份勞動合同均約定了為期180天的試用期。后孫某與鋼繩公司發生勞動爭議,孫某要求鋼繩公司支付違法約定兩次試用期賠償金3.6萬元。該案訴至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法院審理后認為,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相互考察,以決定是否建立勞動關系的期限。勞動合同法第19條第2款規定:“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钡?3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北景钢?,鋼繩公司與孫某簽訂的兩份勞動合同均約定了180天的試用期,違反了法律規定,但經審理查明鋼繩公司并未在第二份勞動合同約定的試用期對孫某進行試用期考核等,工資待遇較正常履行勞動合同也未有降低,應該認定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并未實際履行。據此,法院依法判決鋼繩公司不支付孫某違法約定兩次試用期的賠償金。該案審理中,勞動爭議專審法官對用人單位進行了企業勞動用工合規指引,明確指出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約定兩次試用期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該公司也及時對相關合同文本進行了修改,避免再次發生與同一勞動者約定兩次試用期的情況。2023-04-209 瀏覽 · 0 收藏 -
“一份競業協議把我的求職路堵死了”
閱讀提示一些企業通過擴大競業協議范圍、無差別設定簽署人員等方式,限制員工自由流動。專家指出,勞動合同法中對企業“秘密”的規定沒有細化,這就使得用人單位有很大決定權,競業限制就有可能被濫用?! 叭f萬沒有想到,我被這份競業限制協議困住了,職業選擇受到很大限制?!?月17日,湖北武漢的秦美鳳(化名)無奈地告訴《工人日報》記者。秦美鳳今年2月份從原公司離職時被告知,要履行入職時簽署的競業限制協議。多家公司因不想承擔風險拒絕了她,導致她至今沒有找到新工作。根據勞動合同法,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協議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然而,《工人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一些企業通過設置高額賠償金、擴大競業協議范圍、無差別設定簽署人員等方式,限制員工自由流動,競業限制協議存在被濫用的現象。本是用來保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的規定,反成部分企業損害員工權益的工具。01.覆蓋全部員工、同行業所有關聯企業“入職時,公司要求必須簽競業限制協議,并且不分崗位和級別,如果不簽意味著無法入職。簽競業限制協議在我們這行很普遍,但沒想到這份協議會影響到我以后的職業發展?!鼻孛励P表示?!拔覍儆诩夹g類崗位,不掌握客戶資源,并不接觸公司的核心利益?!鼻孛励P告訴記者。然而,她在離職時,被告知因為接觸到了公司客戶資源,要履行入職時簽署的競業限制協議。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簽署競業協議是很多公司在入職時對員工的硬性要求,協議范圍甚至覆蓋全部員工。協議中羅列的競品公司幾乎涵蓋本行業所有關聯企業,這就意味著員工如果從原公司離職,只能按照協議規定支付違約金或者徹底轉行。北京市聞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范澤華表示,競業限制協議中的條款中包括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經濟補償、違約責任等。為了舉證和操作之便,有的競業限制協議會列舉與用人單位有競爭關系的企業名單。記者從秦美鳳簽署的競業限制協議中看到,協議除了列舉了競品公司,同時規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企業”?!盁o論是公司還是具體崗位,競業限制協議都有這條‘包括但不限于’,一份協議幾乎把我的求職路都堵死了?!鼻孛励P說。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研究室副主任王天玉認為,競業限制的本質是保密制度,因此對于“秘密”的規定需要有明確的細則?!澳壳吧虡I秘密和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并沒有實施細則或者司法解釋予以界定,因此話語權轉移到用人單位一邊,勞動者的權益就容易受到侵害?!蓖跆煊窠忉屨f。02.不簽新協議就不給開離職證明江蘇南京的岳然(化名)因為一份競業限制協議轉了行。去年1月份,岳然因為不滿公司降薪規定提出離職?!半x職申請當天就通過了,但離職一周后我收到了前公司寄來的一份新的競業限制協議?!彼f。岳然在入職時已經簽過競業限制協議,經對比后發現,這份新的協議新增了多家競品公司?!靶略龅墓局?,其實有一些與原公司并無業務關聯,目的就是限制我的自由流動?!倍屧廊桓鼩鈶嵉氖?,原公司明確表示如果不簽新的競業限制協議,將不會給她開具離職證明。岳然提請勞動仲裁,仲裁機構敦促原公司開具了離職證明。在這期間,有幾家競品公司向岳然拋出橄欖枝,都被她婉拒了?!半m然通過仲裁開具了離職證明,但在這個行業繼續工作阻力會很大。直到去年4月份我才入職新公司,從事著和之前完全沒有關聯的工作?!彼硎??!案鶕趧雍贤ㄒ幎?,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因此,如果員工不簽競業限制協議,企業就不簽發離職證明,這種行為是違法的?!狈稘扇A說。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程陽律師認為,競業限制協議的目的是保護企業的商業利益,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濫用競業協議對待員工。如果企業試圖通過不合理的方式來限制員工的擇業自由是不公平的,也是違法的。03.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邊界亟待厘清“勞動合同法中對‘秘密’的規定較為簡略,沒有細化,這就使得用人單位對‘秘密’有很大決定權?!孛堋秶鷶U大的同時,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范圍也隨之擴大,就有可能導致接觸過相關業務的人都被納入競業限制的范圍,競業限制就有可能被濫用?!蓖跆煊裾f,“因此競業限制制度需不斷完善?!薄斑@就需要從司法實踐中不斷積累對‘秘密’的判斷方法,依靠司法共識制定司法解釋,不斷完善司法對競業限制協議濫用的限制?!蓖跆煊裾J為。王天玉建議,針對競業限制協議的審查不應只停留在雙方通過合意締結成的條款,而應根據員工所從事的崗位是否負有保密義務,來判斷競業協議是否正當。同時,需要通過總結經驗形成指導性案例,不斷厘清“秘密”的邊界。如果法院審查認為勞動者掌握的信息并非“秘密”,那么競業限制協議要按無效處理,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范澤華表示,法院需要平衡用人單位保護商業秘密、勞動者的擇業自由和市場主體的公平競爭秩序等相關方的利益?!皩τ谟萌藛挝欢?,一般是基于業務需要設定競業限制協議的主體范圍,約定合理的競業限制期限、地域以及違約金等。勞動者在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時,應明確競業限制范圍,協商確定自身可承受的違約金、合理的經濟補償金額和支付方式等?!狈稘扇A說。程陽認為,員工在簽署競業協議前,應認真閱讀協議內容,還可以在簽署協議時與企業協商,就協議條款進行商議和修改,盡可能減少對自身職業發展的限制。2023-04-2011 瀏覽 · 0 收藏 -
高校碩士“青椒”的幾大辛酸,你經歷了哪些?
PART 01 收入太低,穩定地窮博士還有安家費的納稅問題,碩士的辛酸是:收入達不到納稅起征點。圖源:高才碩士求職交流群本科同學:你們碩士畢業后,收入肯定比我們當初高很多吧?碩士同學:實習三千多,轉正五千多。本科同學:???你這是去哪里高就了,這么夸張……碩士同學:哈!哈!高?!璓ART 02 學歷最低,校內鄙視外面說得很好聽,“xxx是大學老師”。由于高校在城市里自成一個小型社會,青年教師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里生活工作,有的碩士還長期住在校內職工宿舍,于是來自各方面的歧視現象仿佛放大了,想聽不進碩士老師們的耳朵里都不行……1.來自怨種學生——“xx老師只是個碩士而已,比我們大不了幾歲,不用怕他/她?!睂W歷和大學生的差距不大,導致一些學生工作比較難做,比如我曾經帶學生畢設,學校有硬指標的情況下,可是學生完全不怕我,還嬉皮笑臉說要不我都幫他做了(?)。2.來自無情老板——“這些項目碩士做不了的,你就把這些資料整理一下,寫個材料,做個ppt,那還有有些文檔的工作有空你也干了,再去把實驗室器材檢查一下,看看有什么要維護的……”工科的碩士老師跟著做項目,核心內容只有同組的博士會做,當不了科研骨干,分給自己的部分就純屬打打雜。3.來自博士同事——“你來這里是為了讀本校博士?”畢竟日常工作都會來往,人家平時不會說差別對待的話,但是當我表達過我沒有讀博打算以后,起初關系再好也淡了。很明顯能感覺到融入不了博士們的交流圈,對方可能也覺得碩士提供不了多少資源,所以十分默契地“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企業的求職市場里,如果你是碩士,你大概率是同崗不同薪的那個“高薪”。但如果你去高校,似乎不得不接受碩士學歷是大環境的最“底層”。PART 03 工作繁雜,純純內耗如果說高校是“象牙塔”,那碩士老師們就是筑起白墻的“壘磚”。為什么這么打比方呢?因為“哪里需要哪里搬”。不管是博士還是碩士,剛進高校都需要準備大量的備課工作,但是高校對博士碩士的發展規劃區別很大,給碩士老師分配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幾乎是高校通病了。舉個例子,筆者有個碩士朋友,在小城市的高校里當老師,按理說她應該實現“錢多事少離家近”了,但現實是包括寒暑假在內,她都要經常加班,做些明明不屬于自己的工作?!邦I導,請問一下,這些不是X老師負責的嗎?”“他博士啊,學校對他有別的工作安排?!薄啊绵??!睂Ρ饶切┎┦坷蠋?,雖然大家都很累,但人家忙科研忙項目,做完了成果擺在簡歷里。碩士老師寫啥呢?總不能把占了大部分時間的,那些冗雜的流程性管理工作步驟寫上面吧……PART 04 晉升渺茫,無奈躺平碩士剛去高校是真的沒錢(字面意義上),大學老師想漲薪酬只能評職稱+資歷+能力。而碩士去民辦高校的先不提(民辦職稱和公辦職稱基本不互認),說說碩士去公辦的晉升之路有多難。根據筆者所了解,挺多公辦高校里的新來的碩士專任教師一開始都是沒有職稱的。等到初次評定時,可以認定為“助教”,一般三年后可以申報中級職稱,也就是“講師”,再過五年有申請高級職稱的資格。但也僅僅是有申請“資格”而已了……你要是博士,多發表核心,還有人脈資源,還能奔一奔“非升即走”成功后說好的編制。而碩士能進的公辦高校,本身提供給碩士的平臺和資源就已經擺在那里了。多年工作下來,能沉淀科研成果的碩士老師少之又少,加上競爭力又大,最后更多是無奈躺平。所以大部分碩士的理想是:好好工作,試著能不能和高校轉長聘合同……最后,什么樣的碩士合適入職高校?- 家庭條件還可以的,至少不需要靠自己養一個家庭,因為錢真的不多;- 想要穩定工作,碩士畢業后還打算給自己增值讀博,出于先占坑的目的選擇高校(比如碩士老師工作幾年后想停薪留崗去讀博深造,某些高校也是支持的);-主業躺平不打算追求更高“天花板”的發展了,更傾向有休息時間開展副業或培養興趣愛好;- 想做教書育人方面的工作,但認為小學生教出來沒有成就感,初中生難管,高中生壓力太大的話,大學老師其實還蠻合適的,雖然錢不一定有前者多,但是壓力小很多。ps: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高校,給碩士“青椒”的待遇區別比較大。也有一些待遇還可以的offer,想去高校的碩士們還是不要喪失信心!以免踩坑浪費應屆身份,建議多和“高校人才網”的地區碩博交流群的碩士博士們,了解相應的高校情況,再做打算噢!2023-04-19134 瀏覽 · 0 收藏 -
我在“三四流”高校當老師,辭職倒計時……
“當初是鐵了心想進高校,如今反倒有點豬油蒙了心的諷刺?!庇行┤擞X得學校不出名,層次不高,這就是“三四流”高校。過來人表示:學校層次一般、各種設施資源一般這些倒也還好,畢竟普通學校是大多數,管理不行的高校才是真正的“三四流高?!?。那么,在大家眼里的“三四流”高校當老師,到底是怎么一種體驗呢?(本文所舉例子均來自網友案例,無特指某一類型高校)01.“極其心累,都想跳槽”圖源:知乎有些偏遠地區的高校缺乏人才,地理位置受限,經濟發展一般,存在引才難的現象。加上學校提供的待遇和資源對人才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某些高校就會采取一些“硬手段”,來留住好不容易招來的一線老師們。比如:“合同制定嚴苛,教師難以脫身”、“動輒開會,批評教育”、“教師地位低于行政甚至學生”、“要求老師上交各種原件資料,如果不給,后續無法評職稱”等。在這樣的高校中,哪怕是教學和科研的壓力不大,各種行政上的事情也能讓老師們疲于應付,在這種高校工作生活的老師即便擁有編制,也普遍很想跳槽。02.“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關于發論文的門檻,無論是什么層次的高校都一樣,無非限制專業和職稱,某些高校提供給老師的實驗條件不夠、則會導致論文進度難以推進。這種困擾常常會讓老師們覺得“選擇這樣的高校,意味著放棄科研”。圖源:知乎答主“李月亭”不過從另一個角度,這些科研資源“三四流”的普通高校,人員考核普遍壓力也小,許多大學老師入職后紛紛利用閑暇時間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反正主職“卷”不起來,不如開啟副業。在周圍普遍「躺平」的情況下,如果你是那種入職以后想做出點成績的大學老師,就需要看下學校有沒有重視人才科研能力的領導,能對有理想的老師以足夠的項目和資金的支持。如果這些條件高校都提供不了,且自己又是希望在專業領域、教學成績、科研成果上有所建樹的人。本身就不甘于“躺平”,也看不慣已經“躺”得徹徹底底的人(同事)事(項目)物(資金),那么即便入職了這類外人眼里「舒服」的高校,大學老師們也時不時會想要跳出“圍城”。03.“尾大不掉”那些層次還行、預算也足的高校,一些大學老師還是會被某些高?!叭牧鳌钡墓芾砟芰ν虾笸?。有些高校地處經濟發達的地區,錢多,待遇好。但學校急于求成,拿錢砸來不少人才,僅僅是為了學校項目變現和方便學科評估,對引進的人才卻沒有后續配套的科學管理機制?!皩W校只想讓老師單方面出成果,至于后續怎么培養是不在意的,老師想要深造全靠自己?!比瞬湃チ诉@樣的高校也只能空空消耗自身,權當以能力換錢,但自己并無任何能力的提高。如此管理能力“三四流”的高校,其實也不利于人才后續的發展。04.所以,“三四流”高校不值得去嗎?首先,“三四流”的定義因人而異。很多高校并不是真的“三四流”,只是因為碩博人才對單位的預期與自我追求的不匹配,所以才覺得它不夠好。待遇好的高校,科研資源可能是稀缺的;科研好的高校,行政管理能力可能是尾大不掉的;待遇、科研、行政都還不錯的高校,也可能生源差了些意思,使得老師在教學上總是事倍功半。高校隊伍既有“排頭兵”,也自然會有“吊車尾”,很多人是更好的去不了所以退而求其次。既然如此,碩博人才“想當大學老師”的愿望始終不改,不如提前預想到將要面臨的困難,評估自己是否能接受,然后坦然入職,未嘗不是一種心態自洽的選擇。大部分高校其實都不能算是“一流”高校,世上沒有完美的“蘋果”,事物都有兩面性,甚至多面性。一流高校是好,但是留下很難,平臺再好,如果沒有匹配的條件,最后也可能無福消受;而一些大家眼里的“三四流”高校,雖然挺多方面都不如前者,平臺也遠遠不及對方高,卻能夠提供穩定的事業編制,做一輩子的大學老師,不必擔心中年就業危機;對比之下,誰會更香呢。如果只是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心態自洽的前提下,碩博人才綜合考慮一下自己對科研、教學、城市、未來發展的規劃,有所側重后再去高校,管它是幾流呢,與己來說,它或許就是最合適的。2023-04-14291 瀏覽 · 2 收藏 -
辭退待崗一年員工,是不可抗力還是惡意推責
閱讀提示公司出于內部經營策略調整的需要,與勞動者協商調整工作地點,被勞動者明確表示拒絕后,又以“等待下一步工作安排”為由使其長時間“待崗”,工資按最低生活保障費發放。一年多以后,公司辭退勞動者時,賠償金該以待崗工資為標準還是以正常工資為標準? 為減少賠償數額,公司長期不給張女士安排工作,讓其在家等待下一步安排,“待崗”期間,勞動報酬標準下降,而這一待崗便是一年多。張女士等來的卻是公司單方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在北京市總工會法律援助律師的協助下,張女士成功挽回包括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在內各項損失4萬余元。01.待崗一年多后被辭退張女士是北京市順義區一家公司的員工,早在數年前就入職了這家公司,主要負責公司內部流水線上的工作,通過計件的方式計算工資收入。張女士與公司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公司也依法為其繳納了社會保險費。在效益穩定的情況下,勤勞上進的張女士在職期間經常受到公司負責人的表揚,多次拿到過公司的額外獎勵,一度成為公司工作的標兵。但受到新冠疫情及公司內部經營策略調整的多重影響,公司于2020年初便將生產重心從北京區域逐漸規劃到外省市。公司曾與張女士協商過是否同意前往外省市繼續工作的事宜,考慮到家庭、路途等多種原因張女士對公司的工作調動安排明確表示了拒絕,并表達了希望繼續留在原來工作崗位的想法。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公司的生產經營只能用“磕磕絆絆”來形容:干半個月、停半個月、有活就來、沒活就只能待著。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女士依舊按照公司的規定正常上班打卡直至公司在北京工廠的生產經營完全停止?!霸诠景胪I階段,所有員工的社保標準均按繳費下限繳納,所發放的工資實際上就是最低生活保障費?!睆埮空f,2022年1月4日,她收到公司發來的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02.是“待崗工資”還是惡意拉低賠償系數無奈之下,張女士向勞動人事爭議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公司支付工資差額、未休年休假工資、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等。張女士就近來到北京市順義區總工會尋求法律幫助。順義區總工會在了解了張女士的情況后,第一時間上報北京市總工會法律服務中心,并按照規定受理了張女士的法律援助申請,指派援助律師韋志陽作為其法律援助律師協助其進行勞動維權。韋志陽結合張女士的案情陳述,在翻閱公司單方下發的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中發現,雖然公司正式出具解除勞動關系文書的時間是2022年初,且公司主張的解除理由是“公司運營生產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但事實上早在一年多之前公司的生產情況就已經幾乎“停擺”。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張女士每月到手的生活費用僅為國家規定的“待崗工資”,即上年度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韋律師認為,公司之所以在一年之后辭退張女士,目的就是惡意拉低賠償系數、間接躲避法律規定的賠償義務。仲裁庭審中,針對案件的爭議焦點“勞動關系解除情況”,雙方進行了激烈地博弈。公司方堅持認為是因為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公司的運營情況已經無法維持張女士原有的工作,才不得已進行的勞動關系解除,因此同意按照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對應年限的經濟補償金。03.用人單位應考慮長遠并依法用工援助律師對此進行了反駁:公司方在庭審中明確提到工廠早在一年多之前就將生產的主要工作逐漸轉移至外省市,已在慢慢縮小職工的工作范圍,該事由并非客觀不可抗力,而是公司內部運營調整,且由于張女士從入職起即在北京市某區工作,且家庭日常生活均在某區,對于當時公司的調崗安排明確表示拒絕,因此被公司轉為“待崗狀態”且沒有任何正式調令。另外,張女士待崗一年多,之后公司方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時間距離職工的待崗起點時間明顯超出了合理必要限度,有惡意降低補償標準之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同時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該案中,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不論從時間跨度還是工作區域調整上均有明顯不符合常理之處。最終仲裁委員會采納了援助律師的意見,認定公司的解除勞動關系行為并不屬于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情形,且行為明顯超出公眾認知的正常必要限度,應支付職工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等費用4.3萬多元。北京市總工會法律服務中心工會勞模法律服務團成員曹智勇律師表示,出于經濟效益的考慮,有的用人單位對職工進行調崗、降薪、甚至解除勞動關系,以彌補損失。但從用人單位長遠利益考慮,建議依法履行勞動關系、依法與工會或職工協商工資支付等問題。廣大職工群體在遇到類似情形時,一定要注意留心備存解除勞動關系相應證據材料,以便為維權做準備。2023-04-1325 瀏覽 · 0 收藏 -
被領導說服了到高校新校區上班,真香!
前些天,一則《北京4所高校將疏解到雄安》的消息在我所在的高校引起了激烈討論。討論的原因是1年前我們剛剛搬進遠在郊區的新校區。既然校區要搬,人員自然也要流動,那么問題來了,誰要去新校區辦公呢?有人認為去搬新校區肯定是好事,且不說工作和住宿環境的改善,新校區的領導職數和職稱名額肯定會增加,這不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要積極爭取。也有人認為,新校區好是好,就是搬得太遠,四舍五入相當于換個城市工作了,我父母要照顧,孩子要上學,還是讓年輕人去拼一拼吧。相信看到這里大家也能猜到了。沒錯,第一批去新校區辦公的人里就有我?!?壹 ·領導們說服我的理由還記得有好幾位領導找我談話,先表揚我的成績,再安利去新校區工作的好處,類似于“現在辛苦以后甜,發展眼光要長遠,多發補貼和福利,將來院長就是你”之類的話。然后我就被說服了。其實領導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去新校區的好處主要有以下三點:01.領導職數和工作崗位會增多能搬進新校區,必然是離不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包括新校區的用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等。之所以會獲得支持,也必然和學校未來良好的發展勢頭強相關。這也就意味著學校在領導職數、職稱名額、專技數量會有明顯的增長。以我所在的高校為例,搬進新校區之后,黨政職能部門編制數幾乎增加了一倍,學院教師的招聘名額也增多了不少。最明顯的是輔導員崗位,在老校區時,輔導員并沒有細分職責,而搬到新校區后,我們招聘的輔導員崗位數量變得更多,工作職業也更為細分,如學業輔導員、宿舍輔導員、心理輔導員、思政輔導員等。隨著學院教職工的增加,領導職數也相應變多。最明顯的是提拔了一批85后甚至90后副處級和科級干部。同時為吸引人才,高級職稱名額也增多了。這就意味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02.新環境下更容易干出成績搬進新校區只是開始,后續仍有許多新問題新情況需要解決。一般來說,受制于原先老舊的校區工作模式和固化的行政管理體系,很多富有創造性的教學科研和學術活動難以進行,而新校區的建立必然意味著學校發展整體規劃有了新的動向,這對于年輕教職工來說就是一次施展的好機會。比如如何安撫學生情緒,讓學生盡快適應新校區的環境;如何在新校區開展創新性的學生活動,讓領導們眼前一亮;如何利用新校區的新資源和新設備快速提升自我,在年輕人中脫穎而出。03.工作環境和配套福利更好新校區最大的特點就是“新”。除了新的辦公環境外,由于新校區往往會被安置在遠郊區,學校會給在新校區辦公的教職工安排住宿,最常見的是安排班車接送,或者在新校區安排教職工宿舍,最好的是在新校區周邊購置福利住房,費用由學校和教職工按比例分攤。另外,在新校區辦公的教職工也會享受交通補貼等補貼福利,評獎評優也會有相應傾斜?!?貳 ·領導的話也不能全信盡管好處多多,但只有親身經歷后才知道新校區的“苦”。01.工作肉眼可見地繁忙盡管會招聘一批新輔導員,但仍會有一段時間會出現工作無人接手的問題。再加上新校區在遠離城區的遠郊,學生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學生心理疏導和輿論引導的工作也變得更多且復雜。再加上工作地的變動,家庭安置和個人生活安排也需要費些心思??梢哉f,剛到新校區工作的前三個月是異常痛苦的。02.考核壓力增大對于輔導員崗位而言,進入新校區辦公之后,輔導員的工作內容也變得更加專業且細分,比如我到新校區后成為了思政輔導員,除了一般輔導員的工作外,還承擔更多了思政課程教學和科研的任務,在年底考核中的比重也加大了很多,這對于我這個非馬列專業出身的年輕輔導員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03.家庭生活不便新校區距離城區較遠,盡管有通勤班車,但上下班的時間仍變得很長,工作體驗變得很差,再加上新環境的不適應和工作壓力的增加,一度讓我產生了離職的念頭?!?叁 ·是驚喜還是驚嚇?就我個人而言,到新校區工作還是驚喜多一些。一方面,由于各項福利和評獎評優的傾斜,我的收入有了小幅度的增長。另一方面,新校區也確實給我提供了職位晉升的機會。對于已經在高校就職的老師來說,新校區是機會與困難并存的,如何選擇既要考慮自身發展需求,也要顧及家庭因素做出合理選擇。對于想要在高校求職的年輕人來說,能搬進新校區的高校絕對是就業的好選擇,既能提供施展的廣闊天地,也很有可能解決住宿問題,建議不要猶豫,果斷出手,越是空曠的賽道越適合高速的奔跑。2023-04-10162 瀏覽 · 0 收藏 -
天坑專業工作五年后的深刻思考,告訴你高??蒲泻推髽I研發的區別
剛剛過了春招,看了很多小伙伴在討論今年的就業形勢有多么嚴峻,隨著研究生報考人數再創新高,現在研究生的就業形勢也越來越嚴峻了。小編是某211農業大學碩士畢業,所在的實驗室近幾年發了一篇Nature和一篇Science(均為正刊),自己也混了一個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二作,畢業之后沒有選擇繼續讀博而是進入了企業搞產品及工藝開發,現在在某國內飲料頭部企業中做產品開發。以上介紹了一點自己的背景,不是為了炫耀,只是讓大家了解一下我的背景,學生時期我接觸的應該也是本領域內的國際前沿研究,現在做產品也是在國內的龍頭企業,感覺自己的經驗還是有一定參考性的。有的同學可能比較關注的是學校和企業的科研條件的不同,覺得學校投入的更多一點,企業少一些,其實學校里也有窮實驗室,企業里也有頂尖的實驗條件,但是科研院校和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思維是不受物質條件影響的。經過這幾年的工作和學習,小編在學校時期的科研思維和工作后產品開發的要求產生了比較激烈的碰撞,同時我也是在不斷地探索中總結了一些心得,自覺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這里分享給大家。01.科學家與工程師的角色轉變做科研尤其是做基礎研究的,主流的研究思路都是發現現象,然后查閱文獻,產生最初的想法,然后開始設計一個邏輯嚴謹的實驗方案,執行實驗后獲得數據,通過數據驗證自己的猜想。而后再根據提示進行深入的探索,直到獲得充分且互相印證的實驗數據,用來解釋這個現象背后的機制,最終利用這個機制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實現想達到的目的。這就好比水燒開了之后會頂起壺蓋,瓦特用這個原理發明了蒸汽機,進而出現了汽車;同樣的原理也被應用在發電當中,無論是煤炭還是核能也都是將水加熱成水蒸氣推動渦輪轉動來發電,從而出現了火力發電廠或者核電站。水開了會頂起壺蓋→水汽化體積膨脹產生壓力→壓力轉化為動力→動力用于驅動交通工具、發電其實這就已經包含了我們今天要講的兩種角色了。從水開頂起壺蓋研究出是因為水汽化體積膨脹產生了壓力,這個過程就是科學家完成的工作,而利用這個原理開發出蒸汽機進而研制出汽車,這個過程就是工程師需要完成的工作了。 從學校出來進入企業就是要完成從科研工作者向工程師的角色轉變。思維上的沖突也是在這個角色轉變中不斷地發生。02.學??蒲信c企業研發的思維碰撞? 碰撞1 研究思路不同在科研的時候,我們的最高優先級就是搞清楚背后的原理、機制,越詳細越好,越基礎越好,至于之后的實際應用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能很快實現生產力的進步最好,實現難度比較大但是可以發文章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做產品的時候就恰恰相反,做產品需要的是實現穩定可靠產品的量產,只要可以低成本地完成產品的量產,那么在生產路線中的技術原理清不清晰并不是那么重要。這里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Ken Kocienda是負責第一代蘋果手機觸屏鍵盤代碼的工程師(當時蘋果手機還是一個秘密項目,對公司內的人都保密,當時項目代號為purple)。當時觸屏鍵盤有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你以為你按的是“n”,但實際上你的手指頭是很大的,你很可能是按的n旁邊的任意一個字母,比如b(在鍵盤n的左邊)等等。因此,當你想打“apple”這個詞的時候,你可能實際打出來的是“sookw”。Ken需要寫一個糾錯算法,讓用戶打了“sookw”的時候,顯示出來是“apple”。但他不是算法專家,他應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他找到領導,問我能不能去問NLP(自然語言處理專家),領導說你可以問,但是你不能明著問,現在這個項目還是保密期。Ken只好找了個公司內的專家,拐彎抹角地問。專家給他講了概率和構建電子詞典等等NLP的算法。但Ken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理解,一無所知。沒辦法,他回家想了一個新的思路。能不能通過打字的路徑來猜測詞?雖然“sookw”跟“apple”差的很遠,但是在鍵盤上的運動路徑是很像的。如果他構建了英文大多數常用詞在鍵盤上的運動路徑,糾錯算法不就有了嗎?于是他就按這個思路搞,于是很快就做完了鍵盤算法,實際應用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蒲芯褪菑默F象或者idea出發,然后不斷深入仔細的探究其中的機制,是一個線性的過程。而產品則是在技術、市場和成本三重壓力下妥協的產物。? 碰撞2 研究目標不清晰剛才說到產品則是在技術、市場和成本三重壓力下妥協的產物。技術代表的是解決方案,成本代表的是實現目的的資源上限,而市場代表的是我們要滿足的產品需求。但是市場是復雜和不斷變化的。學校搞科研的時候我們的目標都是比較明確的,我就是要解決某個難題,可能其中有很多崎嶇,但是終點是明確且穩定的。但是產品研發是面向市場需求的,這個非常復雜且多變的。就好像我們用的智能手機,一部手機有很多零件組成,每個部件又都有很多的選擇,屏幕有LCD有OLED,電池有快充有大容量電池,指紋識別有屏下有側邊有背后等等,每個人想要的都不一樣,全部零件都要最好的,那手機厚度重量和價格大部分人又接受不了,所以手機廠商才會根據目標用戶將手機分為入門、低端、中端和旗艦機幾種檔次,每個檔次又有很多的排列組合。而想要賺錢就必須打造一個市場中大部分人都喜歡的產品,但是誰也不敢說自己能夠洞察這部分人的需求具體是什么樣的。所以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都是根據市場的反饋不斷地調整目標甚至改變目標,所以就會遇到本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產品開發突然就被喊停,自己投入非常多精力做的一件事突然變得毫無意義,然后從頭開始另一個全新的開發過程,這是讓早已習慣學??蒲兴季S的同學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碰撞3 研發周期長與需求頻繁調整的矛盾正如剛才所說,產品開發的過程中都是根據市場的反饋不斷地調整目標,有可能會隨時被喊停,在實際工作中喊停是存在的,但是更頻繁的是不斷的調整,正所謂船小好調頭,但是遇到那些開發周期比較長的專業就顯得比較痛苦了。小編是做微生物發酵的,有了解的小伙伴可能知道,微生物發酵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而且不同的微生物之間的特點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有的微生物生長周期短一兩天就可以培養出來做實驗了,但是有的可能需要一周或者幾周才能剛剛培養出來,再加上后期的研究時間,整個實驗周期很長。除了微生物之外肯定也有很多專業具有類似的特點。這就產生了另一個碰撞,市場是在不斷的變化,大眾的喜好變化也是在實時變化的,這時候為了保證產品不一開發出來就過時,那么在開發的時候就要實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自己的開發目標,所以就會頻繁出現開發過程的校正,經常會出現在開發過程中被打斷,停下來根據目標的調整來調整自己的方案。雖然做的是同一款東西,但是做著做著就發現最后的成品跟自己一開始想象的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共同點:Demo的重要性以上這三點就是我這幾年工作中總結到的學??蒲泻推髽I開發中的不同點,也是從一個科研工作者向工程師轉變過程中需要克服的思維定式。說了這么多的不同點,這里說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你的領導/導師根本不理解你在說什么。為什么呢?導師尤其是那種大導師,他們離開一線科研很長時間了,對于現在的研究技術只了解一個大概,詳細的細節根本沒有時間去了解,而且你研究的內容肯定是更加細致深入的,導師不懂也是正常的。導師都聽不懂就更不要說可能都不是一個專業的領導了,他們并不是特別關注你匯報時的技術細節,他們只關心自己提的要求完成地如何。那么我們要怎么才能讓他們明白我們做了什么呢?一個是匯報時要更宏觀一點,避免鉆入某個技術細節的牛角尖,另一個就是要注意提高Demo的重要性。不是專業的人聽不懂也不會花費精力了解技術細節,他們只有用眼睛看見Demo,才能明白你要做什么,看不見Demo,你說得再清楚,他們也不會花時間聽的,他們也聽不懂,想象不出來??偨Y最后,我在這里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也是我自己一個階段性的感悟,在學校和在企業做研究沒有優劣之分,只是各自的目標不同帶來的方法論不同罷了,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的面試和以后的工作。2023-04-04105 瀏覽 · 0 收藏 -
新任教師如何站穩講臺
“初登講臺,很緊張,再加上教室后面坐了很多領導和老師,之前備課所做的準備在大腦中瞬間消失,一時還不能適應這樣的上課方式?!边@是北京教育學院附屬大興實驗小學的王瑜老師第一次上課時的情形。在新教師身份轉變期,一些緊張與不適實屬正常?!皠偖厴I的學生走上講臺成為一名老師。雖然身份轉變,但是他(她)未必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難免會出現很多不適應?!北本┦杏W校高中學部副校長吳波瀾坦言,10年時間,自己已從一名新任教師成長為一名高級教師。近年來,新課標修訂、“雙減”“新高考”改革等教育政策的變革直接影響著教師的課堂教學,給教師的教學管理、專業素養和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給青年教師成長帶來了新的挑戰。那么,新任教師如何跨越個人心理、教學工作和學校組織環境等方面的現實困境,站穩講臺、站好講臺,度過這個轉變期成長起來呢?1、站上講臺,盡快完成身份轉換入職階段(通常指0—3年)是一位新教師從大學畢業生到成熟教師的過渡階段,面對充滿變數的課堂情境、有待熟悉的工作環境,新教師不可避免感到壓力?!盀轱@得老成,開家長會前,會專門穿上職業裝;遇到問題容易急,上火,嘴巴常會起泡;遇到有的學生不守紀律,明知故犯,一時不知道該怎樣處理,和學生的距離感怎么把握?!眳遣懼v述自己的經歷。專家總結,新教師在開啟教師生涯之時,常會遇到的現實問題有:教材不熟,重點、難點把握不準;教法不靈活,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會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能力處理班級偶發事件而不知所措;擔心難以適應與家長、學生等之間的人際關系,無法建立信任等。面對隨時可能遇到的新問題,在開啟教師生涯之始,新教師該如何應對?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宋萑教授告訴記者,教師職初階段的突出特點是“驟變與適應”,根據教師專業發展周期的相關理論,新教師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滿足專業發展結構中的最低要求即教育教學活動的“生存”技能,重點是要盡快完成身份的轉變。在北京教育學院人文與外語教育學院院長邸磊看來,教學是教師的首要任務,能把課上好,就能在家長和學生心中樹立威信,也能增強個人的專業自信。在把握學情時多了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重點針對學生的學習困難,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關愛,也就能減少一些學生的紀律問題。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是教育部門和各級學校的重要工作。王瑜一入職,就在市區教師發展中心統籌下,加入到新教師培訓中。學校也成立了新教師成長聯盟工作坊,為新教師量身定制了“成長1+N”師帶徒校本研修計劃。在師傅們的引領下,王瑜的課堂逐漸褪去了職初的青澀;北京教育科學院附屬石景山學校教師黃麗進入市、區、校聯合的新教師培養基地項目,從專家老師們身上學習新教師成長所需的專業技能和班級管理技巧;北航附小昌平學校教師陳欣欣在上課之余,加入教師培訓中去,反復觀摩優質課堂汲取優秀的教學經驗,課后及時反思改進,在不斷思考實踐中攻克難題?!澳贻p教師是在實踐、學習和反思三者的結合中成長起來的?!北本┙炭圃焊毖芯繂T冉乃彥說,正是在反反復復的實踐、學習和反思過程中,年輕教師得以練好基本功,掌握基本功。2、站穩講臺,抓住變化之中的不變“這幾年教育改革的大事,我全趕上了——新課標修訂、“雙減”政策出臺等?!眲倓側肼氁粋€月,王瑜就感受到了壓力?!霸偌由弦咔?,線上跟線下教學模式的切換以及副班主任工作,這些對我來說都是挑戰?!钡拇_,新任教師面臨著外部環境的多重變化?!爸R傳遞的方式正在從傳統的‘單向傳遞’轉變為‘多向互動’;一些機構、學校研發了‘雙師型’課堂教學模式即名師線上直播教學+線下輔導老師服務,‘共享名師’成為可能,學生對教師的期望也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發展給教育帶來的新變化,要求教師能夠探索參與式教學、探究式學習,探索翻轉課堂,積極研發網上課程,參與線上教學尤其是要把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互融合等,教師還需具備信息素養、媒介素養?!彼屋缺硎?,不斷變化的環境改變了人類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顛覆著傳統的學習過程?!皣翌C布家庭教育促進法,學校層面和教師層面要和家長加強溝通,這也對新教師提出挑戰,要努力提高專業能力素質來應對困難和挑戰?!臂±谘a充。冉乃彥常常會提起自己的幾何老師?!吧险n從來不帶圓規和三角尺,畫幾何圖形全憑自己的一只手,橫平豎直自不待說,最妙的是畫圓。一揮手,一個標準的圓圈就出現在黑板上?!边@就是能力的體現。冉乃彥認為,教師除了具備淵博的知識和完整的知識結構外,還需要具備教育專業能力,包括認知能力——對教學情況的感知、理解、判斷、決策;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能力,語言能力,寫作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無論面對怎樣的問題,吳波瀾清楚,一位教師要贏得學生的佩服或者說讓學生心服口服,專業能力非常重要?,F在和學生處于一種怎樣的關系?“介于嚴和溫柔之間,學生們說這是溫柔的堅定?!眳遣懜杏X。曾經的難題在實踐中一一化解,她已摸索出自己的解決之法。在不斷努力和反復試講之下,王瑜也變得更加自信。對于非科班出身的她來說,剛踏上講臺時不知道該如何確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甚至有時候上課會講偏。但她知難而上,沒有退縮,在北京市新任教師“啟航杯”教學風采展示活動中,榮獲市級一等獎。宋萑表示,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今天,教師作為具有能動性的“人”的主體性、獨一性和價值性在也越來越得到凸顯。宋萑表示,教師要善于抓住變化之中的“不變”,圍繞著立德樹人的核心任務,關注自身的專業發展,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同時抓住教育改革的契機,重構自己的專業能力體系,增強自身專業認同和專業情感,借助信息技術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擁抱和迎接這些新變化和新挑戰。3、站好講臺,需要專業的支持和引領成悅所在的北京市房山區南尚樂中學,位于房山區西南角,是一所鄉村學校。這份工作讓她“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可以影響到學生,初嘗了作為一名教師在學生獲得成績時的喜悅和滿足?!薄皩W校有‘師徒結對’傳幫帶計劃,跟隨有經驗的語文教師,我的教學在模仿中不斷創新、不斷進步?!背蓯傉f,學校每學期開展校級公開課,積極鼓勵新任教師參與,脫穎而出的教師會被推薦參加區級教師基本功大賽?!啊畮熗街啤瘜δ贻p教師迅速成長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比侥藦┱f?!皫熗街啤笔琴Y深教師與新手教師合作的形式,通過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師徒,師傅對徒弟“傳、幫、帶”,引領和指導新教師走上專業化道路,是一種目標性、實踐性和實效性很強的培養模式?!靶陆處熢谌肼毘跗跁龅椒N種困難與挑戰,如果沒有系統的帶教,在專業發展上會走不少彎路?!彼屋缺硎?,現在學界越來越關注包括指導教師在內的教師教育者專業性問題,強調教師教育者要理解把握好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的內在規律——即“學教”,更要通過多元的方式來傳授教學以幫助教師學會教學——即“教教”。因此,在未來師徒帶教制度中,更需要關注指導教師“學教”理解和“教教”能力的發展,這樣才能為新教師發展提供更專業的支持和引領。目前大多數中小學校沒有專門的新教師專業發展管理部門。宋萑建議,學??烧辖萄刑?、教務處等相關部門的工作,設置專門的新教師專業發展管理部門,專門負責新教師入職培訓和管理工作;同時,學校也應關注新教師的心理狀況,給予新教師充分的鼓勵,營造良好的“師師互助”的校園文化,發揮好組織激勵的作用。新教師階段對于教師來說是專業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過渡時期,初始階段的經驗積累、形成的心智模式、自我效能以及職業認同等因素決定著教師專業發展的基調和底色。宋萑表示,教師專業發展需要政府、學校、教研機構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將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學校與社區進行資源整合,幫助新教師應對入職初期面臨的壓力,促進其專業發展。(本報記者 靳曉燕)2023-04-0463 瀏覽 · 0 收藏 -
補稅才是有錢人?匯算年收入后,大學老師哭了
近日,在打工人的生活話題里多了一條熱搜:“你退稅了嗎?”2022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3月1日開始,有的人可以領到國家的退稅“紅包”,也有些人需要補稅。大家都在享受“開盲盒”般的快樂,對自己年度收入是退稅還是補繳并沒有太多了解。還有圈友發文稱,“本來以為要補稅,沒想到今年還給退稅了,開心!”在眾多行業中,有一群人也徘徊在是能退稅還是要補稅的境地,那就是大學老師。一方面,這份職業帶來的收入神秘感讓很多人以為大學老師工資很高;另一方面,大學老師的收入并不像許多職業那樣“明碼標價”,會有一些“隱形”的收入。所以近年來,畢業生開始往高校教師這條路擇業發展。01.為什么來高校在退補稅的背后,熱議的話題就是薪資。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1076萬人,較2021年增加了167萬,同比增漲18.37%。2022屆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增量創歷史新高,嚴峻就業形勢下,“畢業起薪”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據中國薪酬網202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下圖),按不同的學歷層次、不同學校類型,得到如下的薪資水平分布??梢钥闯?,要想提高收入,兩條路子,好學?;蛘吒邔W歷。以本科學歷為例,薪資中位數在6198元;以研究生學歷為例,薪資中位數在8320元。如果即將畢業的你,拿著這個工資,雙休,外加帶薪寒暑假,上完課還可以自由活動,在校園這個充滿青春氣息又景色優美的工作環境,職業誘惑力相當大!這也是現在高校對于本碩學歷普遍開出的薪資條件。高校漸漸進入畢業生的未來就業規劃中。02.高校教師的工資構成上面的薪資統計數據具有一般性,但在具體的某個城市或地區,它表現得就不是那么準確。尤其高校的特殊性,不同學歷背景、不同學校層次、有沒有職稱,直接影響著高校教師群體的年收入。那高校老師們具體的工資構成又是如何的呢?有以下幾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基本工資?;竟べY的定薪標準通常是學歷學位,有的高校還會結合畢業院校。按照學歷學位直接劃分檔次,學士、碩士、博士對應不同的檔。第二部分,崗位工資。按崗位分,行政崗位如輔導員的崗位工資主要來源是帶班學生,按照人頭數計算崗位工資。專任教師的崗位工資就是上課的課時費,多勞多得。第三部分,帽子工資。主要就是指的各種職稱、學者、專家等頭銜所附加的工資。與多勞多得不一樣的是,它屬于越老越香型。第四部分,科研績效。按照科研成果,搞科研發論文、帶比賽等,給予一定的津貼。第五部分,年終獎。又稱年終績效,按學校要求完成相應的工作安排,沒有發生重大的工作失誤或者教學事故,都可以全額拿到。工資雖然看起來分門別類,但實際匯總出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以廣東部分高校招聘薪資為例,本科6-8萬,碩士10-12萬,博士15-20萬。所以到了年底匯算的時候,本碩出身的大學老師紛紛落淚,“我也想多交稅,奈何臣妾工資不高”……03.高校教師也有“斜杠青年”夢俗話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能補稅,證明你收入高呀!收入不高不要哭,“搞副業”成了一些高校老師的口頭禪,尤其是高校青椒們,夢想成為斜杠式青椒。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很多月入一萬的年輕人,一個月能攢下來2000塊錢,就算不錯了!那么,高校教師的“斜杠青年”夢里,都有啥增加收入的方式呢?筆者就說說本人身邊的吧。比如說我高中同學A,某師范類碩士,現在在老家省城當老師,他的副業就是在閑魚、考研論壇、知乎等平臺售賣他的考研資料,還接一些師范類考研咨詢規劃;比如說我大學同學B,汽車專業碩士,在廣東某個三線城市當專任,副業就是在朋友圈里當微商,還銷售汽車保險,近期還開了個汽修店;再比如說我大學朋友C,藝術類專業畢業,她的本業是藝術系專任,副業是家教,還經營小紅書,搞搞自媒體,拍教學視頻。斜杠的背后,是因為時間自由。很多職業每天打卡坐班式的,根本抽不出時間精力。大學老師在這一方面就有一定的優勢。與其抱怨收入低,不如想想辦法搞副業,未嘗不是一個致富的好路子。04.總結在退補稅的背后,可以看到各行各業的收入差別是相當大的。高校教師是一份教書育人的職業,而非升官發財的門路。收入也并非衡量工作的唯一指標,幸福值、成就感、滿意度這些東西在工作中也很重要。當你陪著一屆又一屆的孩子們畢業,看著他們成長,流下的更應該是幸福感動的眼淚。2023-03-29119 瀏覽 · 0 收藏 -
入職高校一年多,我也成了“水課”教師丨高才情報局第69期
下午兩點,是小婉最后一節課,只要把這一章教材講完,今天的課就算結束了。這不難,她不是第一次帶這門課,只不過是把內容再復述一遍罷了。相比上課照讀PPT的老師,小婉認為自己不算敷衍,不過也算不上用心就是了。旁人可能很難想象,剛畢業的時候,小婉曾對教育工作充滿激情,每天思考著如何深入淺出地給學生傳授知識,如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事情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的呢?小婉想,可能是從發現“上課無用”開始。第一年,小婉花費了許多精力在教學上,費盡心思備課,想辦法跟學生互動,從學生的反應來看,她覺得自己的教學評價應該很不錯,然而那年的教學質量優秀獎并沒有她的份。小婉雖然失落,但想到自己作為新人,還有很多要追趕的地方。真正擊垮她的,是年終的時候。因為精力都花在了教學上,小婉的科研目標沒有達標,為此被扣了好幾千塊,差不多是她一個月的工資。辛辛苦苦上課,卻落得個吃力不討好的結果。從那時候開始,小婉就明白了,課上得再認真,學院領導也不會看見,學校在意的始終是科研成果。但是只要搞科研,就沒辦法像之前那么細致地備課了,漸漸地小婉也失去了對上課的熱情。小婉并不是學校里唯一“水課”的老師,在她辛苦備課的時候,就有同事看她這么累,勸她別太花心思在教課上了,但是小婉沒有聽,她覺得那樣挺對不起學生的?!暗乾F在入職一年多,我還是成了水課老師?!毙⊥衿降恼Z氣中,似乎也有些遺憾,畢竟,她曾經是那么躊躇滿志地想要當好一名教師。事實上,高校存在不少“水課”教師,甚至有人認為“對照歐洲的標準,中國大學80%的課堂是水課”。所謂“水課”,是指那些內容乏味、管理寬松的課程。表現在教師身上,就是授課的時候照本宣科,照著PPT來念,期末的時候就在考試上“放水”讓學生過。造成“水課”的原因有很多:(1)教師不負責任,教學態度不端正;(2)教師怕說多錯多,照本宣科是最安全的;(3)教師考評制度重科研輕教學……而其中,科研壓力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有教師表示,上課備課大大壓縮了自己科研的時間,如果新開一門課程,要占用的時間就更多了。在《非升即走危機:高校教師抄襲論文系“無奈之舉”,你怎么看?》中,曾經提到,高校對教師要求嚴苛的現象,以及部分高校教師作出論文抄襲、造假的行為。雖然抄襲造假的行為不可取,但另一個角度看,高校教師的工作壓力確實存在。2010年發布的《中國高校青年教師調查報告》顯示,72.3%的高校青年教師直言“壓力大”,其中36.3%的人認為“壓力非常大”。一方面,論文通常影響著教師的職稱評審和經費支持等??蒲姓撐牡亩嗌?、水平體現了一所大學的科研實力,更影響著大學的知名度,這也就倒逼教師要產出高質量論文。另一方面,教學成果是難以量化的,你的講課水平如何是很主觀的事情,而科研成果就直觀得多,只要看你發表了多少論文,有多少項目就可以了。這就使得很多高校都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情況,甚至有學校評教學型的職稱,教師編的教材都不能被認定為成果。沒有論文項目,不僅要扣錢,還可能過不了學校的考核。但是教學嘛,不犯錯就行,反正績效都一樣?!皩懻撐捻椖烤蜎]那么多精力備課,照著教案念念就完了,又不影響工資和績效”圖源:知乎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霍爾巴赫說,利益是人類行動的一切動力。為了考核,大多數教師都選擇將科研擺在第一位。有人說,教學是一件從自我實現角度收益極高,但從功利的角度收益極低的事,當教師是個良心活兒。常常有人問道:教學科研,孰輕孰重?“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枯”,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兼顧教學和科研。但科研和教學就像天平上的兩端,想要平衡何其艱難。就像小婉,曾經想要兩手抓,結果是兩邊都抓不住。也許我們真正要討論的,不該是教學和科研孰輕孰重的問題,而是兩者應該如何平衡。▍往期內容>>《高校大量引進博士再淘汰,如何才能避免被“割韭菜”?丨高才情報局第68期》>>《有編制,免筆試,為什么「人才引進」上岸的人卻后悔了?丨高才情報局第67期》>>《90后女孩奮斗14年從服務員到博士生:讀不讀博,人生會有多大區別?丨高才情報局第66期》2023-03-27660 瀏覽 · 0 收藏 -
大學教師“跳槽”有多難
高校人才流動已經成為越來越常見的現象。人們更多地看到“帽子”學者們“跳槽”后待遇翻番的光鮮、人才流失單位竭盡全力也留不住人的無奈。然而卻很少有人關注普通大學教師的正常人才流動經常遭遇集體圍堵的痛苦。很多大學教師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依法合規辦理離職手續,開啟新的學術生涯,本應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他們跟院系領導匯報情況,并主動承諾一定配合做好離職工作的銜接,將離職所可能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院長和書記一方面表示挽留和遺憾,另一方面也祝福他們在新的崗位上能取得新的成就。然而,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麻煩才剛剛開始。教師當事人一般都會在第一時間聯系院系人事秘書辦理離職,人事秘書往往面露難色,表示事情必須經過院系黨政聯席會議討論通過后才能啟動。不難理解,院系人事秘書是啟動不了這項程序的。教師當事人只能再去找院長和書記。兩位領導面帶尷尬表示,院系壓力也很大,一方面,手頭的離職申請不止一個,很難平衡;另一方面,學校人事部門也已經下了禁止輕易啟動離職程序的死命令。最終,院系領導告知教師當事人:“只要人事處同意,我們隨時可以啟動程序?!碑斀處煯斒氯藖淼饺耸绿帋熧Y科,師資科科長直接兩手一攤,表示此類事情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職權范圍。人事處分管副處長則表示,這個事情很難,學校層面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挽留所有的人才。如果教師們對學校哪方面服務做得還不到位,請多多提寶貴意見。教師當事人表示,學校服務得很好,在校期間盡己所能為學校做貢獻,學校也力所能及保障了教師的發展。最終,人事處分管副處長表示,自己職責權限能夠做的就是竭力挽留,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在學校愉快地工作,并沒有權限批準院系層面啟動教師當事人的離職程序。無奈之余,教師當事人只能約見人事處長。處長非常熱情地對教師表示,人才難得,希望能理解學校層面挽留的一腔熱忱。如果不是人才,申請了肯定就批了。正因為是人才,學校才盡力挽留。處長甚至也會提醒教師當事人:“如果您離職,學校一點都不挽留,您心里也不好受吧?”教師當事人只好把話說到底:“衷心感謝學校的挽留,只是此番離職必定是深思熟慮,希望學校能讓教師帶著愛離開,今后必定繼續關心學校和相關學科的發展?!比耸绿庨L表示,如果去意已決,望其理解這個程序可能會比較漫長?;蛟S到這個時候,那些對新的學術生活充滿期待的教師當事人才感受到了事情的難度。仔細一打聽,原來身邊有很多教師的離職程序卡著呢。再進一步打聽,原來這其實是各種類型院校的普遍現象。究其原因,無非是人才流失太多會損傷高校核心競爭力,必須采取一切措施減緩這種負面效果。教師當事人進一步了解,那些已經離職成功的教師們所花去的時間還真不短,一年、兩年是常態,能夠用半年離職成功的已經是“幸運兒”。過來人所叮囑的策略有這樣幾條。首先,“校長—分管人事副校長—人事處長—院長、書記”這條線上的每個主體都必須盯緊,時常進行必要的溝通。其次,動員所有的社會關系,層面越高越好,向有關的關鍵人物施加影響。第三,大幅降低時間預期,求快不得,最終總能離職,把矛盾交給時間。第四,保持良好的心態,絕對不能因為其中的艱辛而焦慮、抑郁??傊?,高校對待優秀教師離職的策略,無非是設置各種卡點,如果能夠讓教師當事人望而生畏固然更好,即便不行,能多留幾個月便是幾個月。我國是個人情社會,打招呼一定會去嘗試。如果認為高層公關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錯了。主管部門領導、高?!耙话咽帧币恢蓖ǜ邔雍芸赡軙鸩槐匾年P注而讓事情變得更糟糕。高校分管人事的副校長之間存在“公約”,互相之間禁止打招呼。至于師長校友、親朋好友層面打招呼,所能換來的只是熱情接待和承諾預期而已。有的教師當事人說:“我們正常離職,合法合規,實在不行鬧僵了就走法律途徑吧?!备咝_€真不怕,高校分管人事副校長和人事處長們真正預期的只是讓每個教師走得不順暢,盡可能地延長對師資人才的保有時間而已,并不是真的鐵了心要卡住誰。2014年,《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實施以前,如果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未能與聘用單位協商一致的,受聘人員應當堅持正常工作,繼續履行聘用合同。6個月后,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仍未能與聘用單位協商一致的,才能單方解除聘用合同?!稐l例》實施以后,除了有特別約定,高校教師提前30日書面通知事業單位的,就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然而,一些高校人事處長仍會非常有底氣地對教師當事人說:“我們是真心誠意地重視人才,挽留人才。如果您實在不接受,那就去告學校吧!”這種底氣主要還是拿準了高校教師不愿輕易對簿公堂,目的就是實現高校對即將流失師資保有時間的大幅延長,并對其他潛在的離職師資形成震懾。但是,學術殿堂理應率先垂范,守牢合法合規底線。既然高校人才流動早已是常態,就尊重個人權利,讓他們帶著愛離開吧。(作者系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2023-03-16394 瀏覽 · 0 收藏 -
從輔導員到教師崗,我的高校轉崗之路
Hello,大家好!我是聽聽。上一篇,我們講了輔導員轉行政崗的彎彎繞繞(詳情請看→《成功轉崗!高校輔導員轉行政,需要哪些準備?》),今天我們來講講輔導員轉教師崗的秘密。當你說你是一名高校教師,我想很多人都會投來艷羨的目光。每天工作單純,只需要備課上課,不參與其他繁雜事務;每天工作自由,上課按時去,下課到點走;每天工作輕松,只需要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耕耘,地位高,還能積累專業能力……不像輔導員或行政人員,每天要坐班,要面對各式各樣紛繁復雜的事務,要和各類型的人打交道,真是理不清,人已亂。因此,許多人暗暗定下目標:轉崗,一定要轉崗!那高校輔導員如何才能順利轉教師崗呢?01.追尋:教師崗的苦與樂當我們在圍墻外時,教師崗魅力無窮,吸引著無數有志之士前仆后繼。確實如此,在高校中,教師一定算是核心部門中的核心崗位。在這個崗位上,職業發展路徑明晰,人的潛力能夠得到極大發揮,能得到學生的高度認可,成就感爆棚。但在圍城里,我也聽到很多不一樣的聲音:備課備到深夜,PPT課件做到手酸,講課講得冒煙,答疑搞得崩潰,論文看得眼花,課題做得頭疼……毫無疑問,這份工作也是全年無休。要成為一名好老師,絕不容易。你要面對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所以,當你立志成為一名高校老師時,一定要做好苦與樂的雙重準備。02.硬性準備:輔導員轉教師崗的秘密高校輔導員要想順利轉教師崗,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因為教師和輔導員工作的差異性,當你提出轉崗需求時,教學部門考察必然嚴格,硬性要求一定要達到。具體如下:一是證書。當你進入高校后,你需要參加省級高校教師資格證培訓,順利拿到高校教師資格證。輔導員可取得專業相關的教師資格證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資格證。這個需要你提前和負責高校教師資格證培訓的老師對接好,避免在教師資格證上出現問題。另外,高校教師資格證培訓是一年一次,從培訓、考試、認定、發證有一個很長的周期,一定要克服萬難,爭取一次性過關,不要拖延。二是學歷。在高校,學歷必不可少。要想做高校教師,現在最基本的學歷要求是碩士研究生。如果你這一項還未達標,又想走高校教師之路,你一定要提升學歷。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在職研究生、國外研究生或全日制研究生。早做安排早做打算。三是職稱。很多高校要求輔導員轉教師,必須要達到中級及以上(講師)職稱。在輔導員崗上,你也是可以參與教師序列的職場評定的。根據學校職稱評定的要求,一定要做好準備,完成中級以上職稱評定,為自己轉崗增加籌碼。四是上課。走上教師崗,須經千錘百煉。最好提升的方式是上課。尋找機會,多去上和自己專業相關的課程,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創新教學設計,提高授課能力。教師的基本能力,絕不可缺。03.軟性準備:不打無準備的仗除了硬性準備之外,軟性準備也不可或缺。要想順利轉崗,你必須得到原部門和教學部門的雙重認可。具體如下:一是多溝通。當你有轉崗的意愿時,你一定要及時和你的現任領導溝通。輔導員負責200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事務,當你轉崗后,必然會出現人員空缺。如果你事先沒有和領導溝通,領導沒有心理預期,沒有后續安排,你轉崗成功的概率就會很低。同時,你提前和領導溝通,領導也能幫你打通一些關節,提供一些建議,提高你轉崗的幾率。二是多代課。要想讓教學部門接受你,認可你,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在其眼皮子底下好好表現。當你在教學部門代課后,優秀的工作能力和端正的工作態度會成為敲門磚,幫助你打開教學部門的大門。三是多增值。多發表論文,多申請課題,多參加教學競賽,多指導學生參加比賽等,這些是你增值加分的方式,也是你個人能力的證明。當然,你的論文、課題等一定要遵循相關性,和你所授課程息息相關。結語教師崗充滿魅力和誘惑,如果你真的想成為一名高校教師,那么準備工作宜早不宜遲。很多人入職輔導員后,往往只會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缺少對周圍環境的判斷和內心期望的梳理,白白浪費準備的時間和機會。成為一名高校教師后,你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會不小。但是沒關系,選擇自己所愛的,堅持自己所選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自己職場中披荊斬棘,笑傲江湖!2023-03-16309 瀏覽 · 0 收藏 -
“大無語!想躺平擺爛的我被高校領導提拔了……”
前段時間,國內知名專家儲殷教授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成年人有權做個“廢物”。過了35歲以后做“廢物”還是挺舒服的。直播中,儲殷教授語重心長地說道:中年人要安于做個“廢物”,到了老年不要因為自己是個“廢物”而心懷愧疚。老了沒用就沒用了,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言論一出,讓圍觀網友們一片嘩然。隨即被瘋狂轉發,一度登上熱點榜。在高校,如果不想提拔,是不是就可以躺平了呢?我和新入職的小伙伴們聊了一下,發現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想法,比如“我來高校上班就是為了寒暑假”“我就干好自己的事,其他的我一概不問”“只要能定期發工資,提拔晉升什么的不敢想也不去想”。實際上,我在剛入職時也有這樣的想法,那時候我先是考上了某高校的輔導員,度過前兩年激情燃燒的歲月后,肉體和心靈都不自覺地躺平了。后來因為和跟某位教授混的比較熟,機緣巧合下讀了博士,轉聘當上了專任教師,立刻就遭到了“非升即走”的毒打,于是又懷念起了做輔導員時摸魚躺平的歲月。不過,當我幾次被上級教委借調,做了一段時間行政工作之后,我發現至少對于高校的大部分打工人來說,不想提拔和被提拔并不沖突,被提拔和躺平也并不矛盾??傊痪湓?,在高校,個人的想法雖不能說是毫無作用,但也僅僅是聊勝于無。01.在高校真的能躺平嗎?體制內之所以被稱為鐵飯碗,主要是因為在體制內想要裁員是非常麻煩得,光是走程序就已經很讓人心煩了,所以在體制內除非違反了法律或者犯了重大錯誤,一般不會被辭退,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會討論在體制內躺平的原因。實際上,盡管高校也屬于體制內,但卻是比較特殊的單位。一方面高校并不是所有崗位都是鐵飯碗,比如高校專任教師就有“非升即走”的壓力。去年9月一位在清華大學工作了9年的50歲副教授,就因為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太少,不夠簽訂長聘合同的標準而被辭退,前車之鑒恐怖如斯。另一方面,隨著高校體制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不少高校也開始打破“鐵飯碗”,逐步探索起了“末尾淘汰制”。比如我所在的高校規定:“輔導員、行政管理人員試行聘期制,聘期內連續2年考核不合格的,不予續聘?!闭б豢此坪鯖]什么問題,畢竟大家都知道考核是怎么回事,最多有幾個優秀,其他人都是合格。不過,近兩年的形勢變了,考核長出了牙齒,我的兩位同事因為考核不合格真的不予續聘,寒氣果然傳遞給了每一個人。02.我們真的想躺平嗎?拋開前面提到的客觀因素強迫我們不能躺之外,據我觀察,很多想躺平的往往是兩種人。一種是有躺平的資本,這里的資本既包括人脈、關系、財富、背景等軟實力,也包括能力的不可或缺、資源的不可替代,甚至是單純的長相出眾。對于這類人,他們既有躺平的資本,也有上升的機會,就看他們自己如何選擇。另一種則是偶爾遇到挫折,間歇性地心灰意冷想要躺平,但既因為沒有躺平的資本,沒辦法躺得名正言順,又因為不甘心屈居人后或者放不下那一份責任,也沒辦法躺得心安理得。對于像我一樣的普通人來說,第二種才是常態。尤其是高校輔導員和行政人員,作為和學生打交道最多的群體,一名教師往往要對接很多學生,日常工作就足以讓他們焦頭爛額,即使想躺平也無法從繁雜的日常工作中脫身。另外,據我觀察,凡是說想要躺平的,基本上都在伺機而動,要么等待某位教授的博士名額,要么等待晉升崗位空缺,甘心在一個崗位干一輩子的畢竟是少數,如果入職之初就抱著躺平的想法,很可能既失去了上升的能力,也沒有了躺平的溫床。03.我們能決定不被提拔嗎?隨著高校管理愈發規范,在高校提拔干部往往參照適用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基本程序,依次要經歷民主推薦、考察談話、綜合研判、人選公示等環節。請注意,咨詢考察對象的個人意愿并不是必經程序,也就是說,個人意愿并不是是否提拔的必備條件。盡管有些高校會提前與考察對象談話,但更多的是勸說個人服從組織安排。也就是說,一旦進入考察名單,是否被提拔就不是個人能決定的了。那么什么能決定我們能否被提拔呢?我認為有2點,一是干好本職工作。沒錯,干好本職工作非但不是躺平的條件,反而是晉升的條件。在體制內能干好本職工作就已經非常難得了,尤其在高校,干好本職工作意味著既熟悉辦事流程,有處理問題的能力,又能讓領導、同事和學生都滿意,在高校工作過的人都清楚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在思維活躍的學生、既想要成績又想要穩定的領導、還有性格各異的同事之間走好鋼絲、搞好平衡,智商情商逆商缺一不可。至少在我身邊這樣的人少之又少。二是直屬領導。這個非常好理解,畢竟能否被列入考察名單往往直屬領導的意見最有分量。我想強調的是另一個邏輯:如果直屬領導不能被提拔,往往也就意味著我們自己不能被提拔,當然也有例外,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對于高校輔導員和行政人員來說,除非轉聘到專任教師,否則晉升的渠道基本上是固定的,這也就意味著只有干好本職工作才能出成績,只有出成績才能讓領導晉升,只有領導晉升了才有我們晉升的空間。反過來說,一旦有了領導崗位的空缺,是否被提拔就不由我們自己的主觀意愿了。04.別把躺平當真我依舊持有這樣的觀點:沒有像真正想躺平。天天把躺平掛在嘴邊的,要么已經具備隨時換個地方工作的本錢,要么只是單純的對繁雜的工作發發牢騷。從大環境來看,不管是否在體制內,未來肯定是要過一段時間苦日子的,大批的優秀畢業生涌進高校,既帶來了內卷的壓力,也意味著體制內也將不再穩定,畢竟一所高校的編制是有限的,所能容納的人員也是有限的。對于管理者而言,保持活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有新鮮血液加入,可以預見,未來高??己藢⒃絹碓絿栏?,末位淘汰也成為常態,想到這,我們還能躺平,還想躺平嗎?寫在最后當我再次瀏覽最開始的那個問題時,我看到了一條高贊回答,他寫道:“所謂鐵飯碗,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在哪都有飯吃”。當我們沉溺于眼下的歲月靜好,幻想自己能一勞永逸時,往往緊握著的鐵飯碗隨時都有被挪走的可能。如果我們真把躺平當成職業追求,很可能既無法躺得安穩,也可能失去人生的價值。2023-03-06284 瀏覽 · 0 收藏 -
目前青椒的困境,有辦法解決嗎?
青椒困境,指的是收入少,壓力大嗎?其實全世界的青椒壓力都挺大的,只不過咱們國內的青椒這種情況更嚴重一些,因為我們的房價高,占收入的比例高。比如在美國,青椒一樣壓力大,年薪大概8~10萬美金,六年的助理教授,就要考核是否能夠tenure,這六年壓力是挺大的,很多助教也是沒有節假日的工作,和創業差不多。但他們在經濟上的壓力沒有那么大,在一個大學城,一個房子30萬可以買到手,車子3萬左右就可以買一輛,生活還是比較富足的,主要壓力來自于工作。在國內,去大城市工作,資源多,但競爭壓力大;去二三線城市,壓力小,但資源也有限,發展潛力小,也是一個矛盾。由于社會的發展規律,導致青年往往沒有什么實力,資源和話語權大都掌握在40-60歲年齡階段的人的手里,手里的資源越多,會拿到更多的資源,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馬太效應”。青椒,沒有資源和話語權,所以,收入也就少,壓力也就比較大。但這就是社會的運行規則,看似不合理,也是合理的,誰會把資源給一個剛出道,沒有證明過自己能力的毛頭小子呢。解決辦法,肯定是要發展壯大自己,讓自己變成未來有資源和話語權的那個人。那么青椒怎么發展自己呢?我覺得可以考慮做好以下幾件事情:1. 有條件出國,就出國深造一番,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出國可以快速提升你的學術水平,人脈,還有生活能力?,F在在中國有話語權的這波人,基本上都有海外留學經歷。出國途徑很多,可以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可以自己聯系出國做博士后,甚至可以自費出國學習。2. 傍大樹。有的青椒是大樹(院士,長江,杰青,實驗室主任,院長)的弟子,這是先天優勢,但有這種優勢的畢竟是少數。如果不是大牛的弟子,那就要盡量和大??可?,比如開會的時候,主動認識,慢慢混個臉熟。當然,認識是不夠的,要能建立真正的聯系才行。比如,合作發表文章,參與大牛的大項目。大牛為什么要讓別人參加自己的大項目呢,因為你要對他有用,所以,還是要自己有兩把刷子,才能得到大牛的青睞。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雖然這話不好聽,但這是事實。3. 要發文章。文章是學術圈的硬通貨,要小文章和大文章都發,不能總在低水平灌水,但也不能為了憋大招幾年才發一篇文章,風險很高,可能幾年都發不出來,壓力會很大。如果想發文章快,可以借助科研服務公司(比如投必得)科研繪圖,論文潤色等,都可以大大提高科研效率,加快文章發表進程,而且也是學術規范允許的。4. 有了文章,也就基本上有了項目。有了項目,就進入了良性循環,可以慢慢像滾雪球似的滾起來了。5. 培養人才,獨木難成林。一定要培養人才,如果你想成為大佬,要有自己的隊伍,你的學生將來混出名堂,也對你成為大佬有幫助。青椒并不會永遠是青椒,總有一部分人會在10-20年后變成大佬,就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塊料了。體制是一樣的,我們也一時半會改變不了體制,就不要抱怨體制。要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到最后受益的肯定也是你自己。我一直都強調,從自身找原因,外部的環境很難改變,能改變的也最容易做到的,就是完善、提高自己。2023-03-01150 瀏覽 · 0 收藏 -
高校教師“喊窮”,為什么真正辭職的卻沒多少?丨高才情報局第65期
近日,有網友發文“各種說大學老師收入高的,窮得有圖有真相!”并附上了自己的到賬記錄(見下圖)。其他網友回復:“你這個都算多了,我們這邊5k多”。之前《多地高校降薪,官方允許教師兼職,意味著什么?》中提到,在高收入的教師群體下,還有一部分青年教師處于“吃不飽,餓不死”的生活水平。受職稱等級、工作年限、績效等因素影響,很多教師的收入其實并不高。某高校教師調研顯示,受訪大學教師中,年收入在10萬元以內的占比54%,10萬至14萬的比例為24%,14萬至18萬的比例為11%,18萬以上的比例為11%。其中,青年教師薪資大多在10萬元以下,占比66%。收入不高,壓力不小,還是有那么多人擠破頭進高校,究竟圖什么?01.薪酬福利雖然高校教師到手工資不高,但如果算上五險一金和其他福利,那么收入也還算過得去。尤其是高校不用坐班,按工時計算平均工資的話,其實高校收入很可觀。而且除了表面的薪酬收入,還有一些隱形的福利,例如:解決住房和子女教育問題。以南通大學為例,學校提供全裝修的過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或提供1000~3000元/月的租房補貼;協助解決四類以上人才家屬工作,協助解決引進人才子女入學問題。圖源:截圖自高校人才網《南通大學2023博士及緊缺碩士人才全國巡回招聘會》雖然未必用得上,但是對于正值成家立業之際的博士群體來說,很可能幫助他們省下一大筆錢。有教師分享,自己就職的學校有附屬幼兒園到附中,學校指標優先入讀。幼兒園各方面都很不錯,一學期不用3000,而自己家附近幼兒園一個月就要3000了。02.職業發展相比企業和其他事業單位,高校工作內容主要在學術科研上,更能夠發揮碩博所長。只談工作本身,企業招聘要招的是能實際解決問題的人,這就意味著研究方向/專業對口很重要,所以博士想找企業工作非常受限于課題方向。而對于事業單位,有博士表示,雖然事業單位人才引進機會多,但是很多碩士、博士進去了不一定能從事自己專業匹配的工作,更多是有坑就把你安置過去。有計算機專業人才工作內容就是圍繞材料、報告等文書工作轉,時常感覺自己在“打雜”,工作價值感不高。03.生活質量亦舒在《異鄉人》寫道,一份職業而已,應當盡力做好工作,但也不用做得鬼上身,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工作是為了生活,如果因為工作而犧牲生活幸福感可謂是本末倒置。一些高校人性化的福利就雖然都不是什么大錢,卻可以大大提升員工的工作體驗。比如廣州南方學院為人才提供探親路費、健康檢查、健身場所、用餐補貼等。圖源:截圖自高校人才網《廣州南方學院2023博士及緊缺碩士人才全國巡回招聘會》還有一部分學??梢詤f助解決落戶問題。圖源:截圖自高校人才網《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23博士及緊缺碩士人才全國巡回招聘會》“參照事業單位標準,青年教師薪資不高,而且與企業相比短時間內漲薪空間較小。但綜合工作量來看,在高校上班具備一定的幸福感?!辈贿^,最重要的是,衡量一份工作是否值得做,不能只看薪酬。有人說,沒職稱的高?!扒嘟贰惫べY很低,有的甚至比不上一線城市外賣員?!钱斖赓u員意味著放棄科研這條路,背離專業初心。有人說,去企業比高校賺得更多?!墙處煹纳鐣匚桓?,學校里關系簡單。有人說,非升即走盛行,如今高校內卷的程度不一定比企業低?!歉咝]^少因大環境裁員,抗風險能力更高?!魏芜x擇都有兩面性,選擇一種工作也是選擇一種生活。有的人想做學術科研,有的人喜歡教書育人,有的人追求安逸穩定……不是所有人都是為了賺錢。當然,我們說教師眼里不能只有錢,但也不能讓教師靠情懷工作。大多數教師抱怨收入低,其實是在抱怨收入與付出不對等。從考研到讀博再到進高校,青年教師們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同時他們也是支撐著研究事業發展的基石,值得更多的支持和更好的待遇,托舉他們在職場乃至人生道路中不斷成長。教育是國之大計。青年教師可以窮,但不能一直窮,否則,即使青年教師再有理想和熱情,最終也會消耗殆盡。▍往期內容>>《多地高校降薪,官方允許教師兼職,意味著什么?丨高才情報局第64期》>>《博士找對象和找大學教職哪個更難?丨高才情報局第63期》>>《持續擴招!找教職難度加大,普通博士還有機會進高校嗎?丨高才情報局第62期》2023-02-28947 瀏覽 · 1 收藏
-
海歸碩博人才也存在“就業難”?丨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下)
前面兩期小編分享了《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報告中的海歸碩博人才基本情況以及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報告中的最后一部分↓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上)- 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 -01 海歸碩博人才也存在“就業難”問題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591人正在找工作,占比高達55.8%。309人已就業,占比29.2%。尚未畢業的人才139人,占比13.1%。22人自己創業,占比2.1%。具體來看其中571名海歸博士人才,有304人正在找工作,占比高達53.2%。182人已就業,占比31.9%。尚未拿到畢業證但已回國的人才5人,占比0.9%。02 海歸學歷“內卷”,海歸碩士就業難度高于博士在參與調研的491名海歸碩士人才中,有287人正在找工作,占比高達58.5%。127人已就業,占比25.9%。尚未畢業的人才54人,占比11%。22人自己創業,占比4.5%。對比海歸博士和碩士的就業情況,正在找工作的碩士占比為58.5%,高出博士5.3%;已就業的碩士占比為25.9%,低于博士6%。更有22名碩士選擇自己創業??梢钥闯?,海歸碩士的就業難度要高于海歸博士。03 已就業人才就業滿意度不足4成,薪資福利和預期存在差距是主因在已就業的309名海歸碩博人才中,只有38.7%的人才滿意目前的就業現狀,61.3%的人才對現有工作不滿意。究其原因,“薪資福利和預期有所差距”是主因,其后依次為“職業上升通道不夠清晰、晉升太慢”和“不太適應該機構的工作氛圍”。對比未就業與已就業海歸人才的期望薪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才的期望薪酬和實際薪酬均在8000-12000元之間。有39%的未就業海歸人才期望薪酬在12000-30000元之間。在已就業海歸人才中,實際薪酬在此區間的比例為24.3%。此外,還有2.9%的已就業海歸人才實際薪酬低于5000元。04 超9成人才認為海歸經歷對求職有幫助,4成人才回國就業主因是“看好國內發展前景”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 50.3%的人認為,海歸經歷對求職“很有幫助,41.2%的人認為”部分有幫助“,另外6.6%的人認為”沒多大幫助“,還有1.9%的人認為”完全沒有幫助”。談及“沒有幫助”的原因時,“國內人才多、競爭激烈,海歸優勢不明顯”、“專業不對口、就業崗位少”、“經濟下滑、企業要求高”、“缺乏職業規劃”、“文科專業不好就業”等被頻繁提及。在選擇回國就業的原因時,“看好國內企業/機構的發展前景”票數最高,其次為“海外缺乏文化認同感”。05 超6成人才認為國內就業形勢嚴峻,主要劣勢在于“缺乏參加招聘的機會”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64.4%的人認為國內就業形勢嚴峻,19.6%的人認為”形式一般,談不上難或者容易“,另外15.2%的人對國內就業形勢“不了解”,僅有0.8%的人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多數人才認為”回國時間與國內招聘時間錯位、缺乏參加招聘的機會“為國內求職的主要劣勢。隨后依次為“不了解國內的就業形式和企業需求“、“所學專業在國內的就業匹配度不高、應用領域較少”。選擇“其他原因”的人才中,“國內人脈資源缺失”、“海外導師無法像國內導師一樣能提供就業幫助”、“博士畢業年齡較大,國內就業有年齡限制”和“缺少實習機會”也是被較多提及的劣勢。06 “專業的招聘機構”是海歸碩博人才獲取國內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 本次調研顯示,“專業的招聘機構”是海歸碩博人才獲取國內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后依次為“國內主要社交平臺”、“意向企業的官網”和“學校就業信息網站”。海歸社群、協會、學聯“也被一些人才提及。到這里《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報告就全部分享了很感謝參與此次調研的眾多海歸碩博人才如需獲取完整報告,請關注“高才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號:gczph01)并回復《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即可獲得。2023-04-2825 瀏覽 · 0 收藏 -
超8成海歸碩博就業首選高校丨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中)
上一期小編分享了《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報告中的海歸碩博人才基本情況,這期小編繼續帶大家了解此份報告中的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中)- 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 -01 高校為海歸碩博人才的首選意向就業機構在目前未就業的730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590人把高校作為首選的就業機構,占比高達80.8%。69人傾向于企業就業,占比9.5%。5.5%的人希望進入體制內,選擇了國家行政機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作為自己的意向就業方向。受到科研機構人才需求方向的制約,僅有3%的人愿意去科研機構就業。具體來看其中的389名海歸博士人才,有341人把高校作為首選的就業機構,占比高達87.7%。21人希望進入體制內,選擇了國家行政機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作為自己的意向就業方向,占比5.4%。19人傾向于企業就業,占比4.9%。僅有2.1%的人愿意去科研機構就業。02 有寒暑假、人際關系簡單、職業社會地位高為高校吸引人才的主要優勢對于選擇高校就業的原因,“有寒暑假、工作時間較為自由”被超半數的人才所看重。在730名目前未就業的海歸碩博人才中,有473票投給了這一點。而在389名未就業的海歸博士人才中,這一項也獲得了340票。所不同的是,除關注工作時間外,在未就業的海歸博士人才中,更為關注”是否有機會解決編制“。而在海歸碩士人才中,則更為關注“人際關系”。03 普通公辦本科最受人才歡迎,雙一流高校同樣受到博士青睞在傾向的求職高校類型上,綜合目前未就業的389名海歸博士人才和341名海歸碩士人才的調研情況,普通公辦本科以絕對優勢勝出,為67.7%的海歸博士和50.6%的海歸碩士所首選。除普通公辦本科外,17.9%的海歸博士關注雙一流院校,其次是985/211高校,占比11.4%。海歸碩士的就業意向則呈現出了不太相同的趨勢。意向高職院校的海歸碩士占比達到了24.5%,僅次于普通公辦本科。有4%的海歸碩士將民辦本科院校作為求職首選。04 近半數海歸碩博人才傾向于新一線城市就業根據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國內有16個新一線城市,分別為成都、重慶、杭州、西安、武漢、蘇州、鄭州、南京、無錫、天津、長沙、東莞、寧波、佛山、合肥以及青島,二線城市有30個。在目前未就業的730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345人首選這16個新一線城市作為意向就業城市,占比47.3%,其中包括204名博士。一線城市由于人口規模過大,競爭日趨激烈,釋放出來的機會、紅利存在邊際遞減的情況。而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正在加速發展,更低的入戶門檻、越來越好的福利與配套措施、更加宜居的生活節奏,都成為了吸引人才留下的理由。以上就是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下期小編帶您了解此報告的最后一部分內容海歸碩博人才就業現狀2023-04-2856 瀏覽 · 0 收藏 -
近6成碩博人才海外經歷超過3年丨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上)
4月21日,由高校人才網主辦、海交會特別支持的“高校人才網第一屆引才節暨招才引智創新峰會”在北京西國貿大酒店隆重舉行,并在現場發布了《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報告。下面小編帶大家先了解此份報告中的海歸碩博人才的基本情況~2023海外碩博人才歸國就業趨勢洞察(上)- 海歸碩博人才概況 -本次共調研了1062名已經畢業回國或計劃畢業后回國的海外碩博人才。調研的人才學歷占比情況為海外博士∶海外碩士=571∶491,男∶女=53∶47。01 高校人才網網站新增注冊海外人才占比提升2022年10-12月網站的新增注冊用戶中,海外人才占比8.98%。2023年1-3月網站的新增注冊用戶中,海外人才占比提高了1.29%,為10.27%。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的網站新增注冊用戶的絕對值在同比增長。這從側面顯示了海外人才回國求職的意愿度在提高。02 人才青睞英國留學,亞洲地區博士回國就業比例排名前列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在英國求學的人才占比最高,為21%,其次為韓國(12.4%)、俄羅斯(12%)和美國(9.8%)。前往俄羅斯求學的熱度超過美國,這可能與近兩年國際關系變化有關。具體來看其中571名海歸博士人才的求學地區分布,則呈現出不同的趨勢:就讀于韓國的博士人才占比最高,為25.6%,其次為日本(12.8%)、中國香港(10.3%)和中國臺灣(5.5%)。歐洲地區只有法國、俄羅斯和英國進入前十。一方面,這與近些年來更多人才選擇在亞洲地區求學的趨勢相關,另一方面,也與各個留學國家/地區對于海(境)外人才的居留政策相關。03 近6成碩博人才海外經歷超過3年,其中75%為博士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有58.5%的碩博人才海外經歷超過3年,海外經歷2-3年的人才占比為11.3%,海外經歷1-2年和1年以內的人才占比均為15.1%。具體來看其中621名海外經歷3年以上的人才情況,其中博士占比75%,碩士占比25%。這也與大多數海外國家/地區的博士學制時長有關。04 經管類專業為博士人才海外求學首選,工學類專業次之在參與調研的1062名海歸碩博人才中,經管類(金融、會計、管理、營銷)專業人才占比最高,為24.9%,其次為藝術類(美術、音樂),占比19%。社會科學類((政、法、社會、心理、教育、軍事等)和工學類(機械、電子、化工、材料、建筑、土木等)分別占比17%和16.2%。具體來看其中571名海歸博士人才的學科分布情況,經管類(金融、會計、管理、營銷)專業博士人才占比最高,為23%。其次為工學類(機械、電子、化工、材料、建筑、土木等),占比21.4%。藝術類(美術、音樂)和社會科學類(政、法、社會、心理、教育、軍事等)緊隨其后,分別占比18.1%和12.5%。理學類(數、理、化、生等)占比11.8%。以上就是海歸碩博人才的基本情況下期小編帶您了解海歸碩博人才求職趨勢2023-04-2744 瀏覽 · 0 收藏 -
湖北:發布2023年博士后科研平臺崗位
中國組織人事報武漢訊 (通訊員 別春妮)日前,湖北省發布2023年湖北博士后招聘公告。發布崗位涉及80余家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涵蓋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等5大優勢產業及數字經濟、節能環保、現代農業等重點領域。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湖北省將重點聚焦擴大博士后進站規模、博士后留鄂規模,全力為博士后搭建平臺、做好服務。聚焦重大戰略、重點領域、重要學科、優勢產業建設急需,遴選4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省內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每名博士后每年資助20萬元、資助2年。在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立博士后創新研究崗位,每年擇優遴選200名在站優秀博士后從事基礎性、創新性、前沿性、公益性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工作,每個崗位資助6萬元;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崗位,每年引導50名優秀博士后到科研和產業一線從事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工作,每個崗位每年資助10萬元、資助2年。常態化開展博士后揭榜領題工作,對發、揭榜雙方予以10萬元以上支持獎勵。加強跟蹤。每年擇優資助10名期滿出站并在國家重大戰略、重大科技專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取得成績、富有潛力的優秀博士后人才,每人每年資助10萬元,跟蹤培養3年,納入“楚才卡”B卡服務范圍;每年遴選100名當年期滿出站來鄂、留鄂工作的博士后,給予安家經費補助,進行跟蹤培養,每人每年資助5萬元、資助3年。強化服務。開展“五共”活動,即常態化開展“共襄荊彩”博士后揭榜領題活動、每年開展一次“共創荊彩”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活動,獲獎項目最高獎勵50萬元;每年開展一次“共建荊彩”博士后服務團基層行活動,每半年開展一次“共筑荊彩”博士后引才活動,每季度開展一次“共話荊彩”博士后學術交流活動,提升博士后制度的競爭力,促進博士后事業高質量發展。2023-04-260 瀏覽 · 0 收藏 -
江蘇常州:政校企合力打通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通道
◎過國忠 通訊員 季 華 吉芷曉4月22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105家新能源領域企業,來到設立在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人才供需洽談會現場,面向常州科教城6所高校畢業生,通過線上線下提供4500多個工作崗位。其中,現場收到3269份應聘簡歷。這是今年以來常州在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深化政校企三方合作、構建創新型政校企協同育人模式、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上,推出的有力有效舉措。常州市政協副主席、常州市科教城管委會主任祝正慶介紹,20多年來,常州科教城作為全市的“創新之核”,主動把握新一輪發展時與勢,全力實施“五大工程”,打造“六個新高地”,認真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其中,6所高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并與人社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積極聯動,加強就業服務,為全市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夯實的人力資源支撐。在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楊勁松看來,常州建設“新能源之都”,離不開各類人才的支撐。地方要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用最優的政策吸引人才,以最優的服務留用人才,集聚更多新能源領域青年人才。近年來,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黨建引領,產教融合,服務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工作理念,對標校城融合、校地融合、產教融合的“三融合”發展要求,完善“思政+就業”三全育人體系,先后與常州地區企業成立了20多個企業學院、產業學院,開設40多個“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班”“現代工程師班”,將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進行項目化運作,打造高技能高素質的工匠型技能人才。同時,該校還制訂《校領導攜二級學院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方案》,制作《工作手冊》,校領導靠前指揮,主動作為,親自帶隊訪企拓崗。今年以來,已走訪企業40余家50余次?!扒嗄暌虺鞘卸?,城市因青年而興。當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設新時代人才強市,大力培育戰略‘帥才’、產業‘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聚力打造共建共贏的平臺支撐體系,用情營造安居樂業的人才服務環境,人才政策力度和溫度始終走在前列?!背V菔腥肆Y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常州市人力資源和就業創業管理中心主任蘇葉說。據了解,常州始終堅持全力做足做好人才集聚這篇大文章,除推出生活居住雙資助政策外,日前又專門成立全市畢業生就業聯盟,以政府、高校、企業“三位一體”,共同促進畢業生就業,鼓勵支持在常高校畢業生留常就業創業。眼下,常州各級圍繞產業發展、人才需求和確保畢業生就業,正在全力實施“青春留?!比瞬庞媱?,推行“訪企拓崗”工作機制,組織企業主動赴高校開展“百家企業校園行”“名城名校合作行·創新創業贏未來”等專項引才、校園招聘活動,全面提升高校人才“雙選率”和“留用率”。此次人才供需洽談會啟動式上,人才引育校企合作基地、人才工作站、新能源產業鏈校政企人才合作聯盟等一批合作平臺集中揭牌,將更有力地促進校地校企就業聯動,切實幫助畢業生更快速、更精準就業創業?!跋乱徊?,我們將在引導企業用最大的誠意、最大的決心和最大的力度來提供合適的崗位、極具吸引力的待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不拘一格招人才、真心實意留住人才的同時,充分發揮科教城、園區高校和有關部門的作用,進一步搭好溝通交流的橋梁平臺,始終如一當好‘店小二’,念好‘服務經’,為大學生就業創業創造更優條件,為企業用人服務提供重要保障?!弊U龖c表示。2023-04-252 瀏覽 · 0 收藏 -
八方英才匯江海:江蘇南通首屆“人才日”活動舉辦
中國組織人事報南通訊 (通訊員 通組軒)4月20日,江蘇南通市首屆“南通人才日”活動舉行,面向廣大人才發出“谷雨之約”,釋放出真心愛才、誠心聚才、傾心留才的強烈信號。從今年起,南通將每年的“谷雨”設為人才日。人才日發布儀式現場,近200家用人單位提供5000余個就業崗位、2300個見習(實習)崗位,為廣大應屆畢業生提供了諸多選擇。作為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南通盯住“關鍵小事”,推出系列暖心舉措:建立從大專到博士畢業生的全覆蓋綜合津貼和保障體系,今年將在通購房的青年人才生活津貼享受期從3年延長至5年;加大人才安居力度,“十四五”期間新建、籌集人才公寓10萬套,打造15個精品人才社區;來通回通的應屆畢業生,可申請一年兩次、最多14天的“青年人才驛站”免費住宿……“留下來,不走了?!睉獙卯厴I生趙敏鄭重作出選擇。南通還將在政策和平臺兩端發力,完善推出集人才政策、創新載體、科技金融、產教融合、人力資源、樂享生活于一體的“六大服務體系”;規劃建設“南通國際青年人才港”,打造青年人才集聚地、科創企業聚集谷、高端海外人才回國第一站。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封春晴介紹,如今南通已成“近悅遠來”之城,2021、2022兩年新增高校畢業生近10萬人,年均增長8%,從曾經的人口凈流出城市逆轉為人才凈流入城市,全市人才總量突破157萬名,其中高層次人才13萬人,高技能人才52.89萬人。2023-04-242 瀏覽 · 0 收藏 -
理工類人才缺口明顯,更多激勵勢在必行
不久前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表示,近年來我國理工科學生比例呈下降趨勢,存在學生對“熱”專業蜂擁而上、“冷門”專業門可羅雀的結構性問題,并直言我國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有待提高。從去年以來,筆者所在團隊圍繞理工科人才培養進行了深入調研,發現隨著1999年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我國理工科畢業生規模穩中有升,但數量增加的同時,占畢業生總量的比重卻在不斷下降。與很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理工科畢業生的絕對數量依然相對較高,但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理工科人才仍然存在缺口。01.人才數量:規模占優,比例不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程教育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匯聚發展新動能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但隨著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如何提升理工科人才的培養質量已成為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從歷史上看,隨著1999年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我國理工科畢業生規模穩中有升,其中普通本科理工科專業畢業生規模從1994年的17.8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168.4萬人,但在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的背景下,工程技術人才仍有較大的潛在需求。同時,我國理工科畢業生數量雖然在增加,但占畢業生總量的比重卻在不斷下降。根據教育統計年鑒數據,近些年博士、碩士和普通本科理工科畢業生比重都呈下降趨勢。以普通本科為例,1994年理工科畢業生占總畢業生的比重為57.5%,但2021年卻不足40%。盡管如此,我國理工科畢業生在絕對量上依然高于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從規模上看,2020年我國理工科畢業生約342.31萬人,遠超其余經濟體。這反映了我國工程技術人才的規模優勢。然而,從占適齡人口(25~34歲)的比重看,我國僅有1.58%,仍處于較低水平。這說明我國理工科人才供給仍然不足?!吨圃鞓I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中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過1900萬人,2025年將接近3000萬人,缺口率高達48%。這可能成為未來制約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因素之一??傊?,與很多發達國家相比,盡管我國理工科畢業生比重較大,但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人才缺口依然明顯,依然需要擴大高質量的理工科人才供給規模。02.主要原因:就讀意愿、從業意愿均下降全國調查顯示,盡管80%以上的受訪家長表示支持孩子參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學科的學習,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相關學習興趣明顯減弱。究其原因,很難排除功利性教育對孩子興趣培養的負面影響——部分學校和家長受應試教育和升學壓力的影響,對STEM相關課程學習的功利色彩濃厚,希望通過短期培訓使學生在科創比賽中獲獎,拿到升學或自主招生的“通行證”,對培養學生發現、探究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重視不夠,也忽視了對其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造成學生就讀理工類專業意愿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理工科學習難度遠高于人文社科專業。很多專業要求學生具有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在物理和數學方面的天賦。因此,即使我國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但理工類專業的學習門檻依然較高,難以通過增加招生比重擴大人才供給。在就讀意愿下降的同時,理工科專業學生就業時能獲得高收入的比重卻相對較低。雖然理工科領域的工作機會更多,且與其他職業相比,從業者享有更高的工資溢價,失業概率也更小,但人文社科專業的就業市場存在顯著的贏家通吃特性,薪資收入最高群體的比例要高于理工科專業。數據顯示,文科畢業生月收入超過9000元的比例較理工科畢業生高0.68個百分點,這說明后者的學習成本高,但獲得高收入的比例相對更低。同時,一些基礎性學科(如材料、生物等)需要大量研發資金投入,導致企業難以承擔研發風險,市場需求較小,而這些專業往往是解決我國“卡脖子”難題的重點領域。就業預期與市場需求的差距進一步降低了青年人就讀理工科專業的意愿。數據表明,我國每年僅有約37%的本科理工科畢業生從事理工類相關職業,并且有下降趨勢。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例,據《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7—2018)》統計,至2020年前后,國內該行業人才需求規模預計約72萬人,截至2017年底的人才缺口為32萬人。然而,在2017年畢業的20萬名集成電路專業畢業生中,僅有不足3萬人進入本行業就業。此外,大量理工科專業畢業生選擇到高收入的壟斷行業,導致人力資本的錯配。綜上,缺乏興趣導向、學習難度大、畢業后高薪資相對更低、從業意愿下降等原因導致了理工科專業的吸引力正在下降。這可能造成理工科人才供給不足,削弱我國產業升級的動力,需要引起重視。03.多渠道提升學習興趣和就業意愿在筆者看來,目前增加理工類人才供給的關鍵,在于激發相關人才的學習興趣和就業意愿。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首先,兼顧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學習者個人利益訴求,為愿意學習STEM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生提供更多條件和激勵。在這方面,要在學齡前兒童階段系統地將數學和科學啟蒙納入日常教育中,為他們在學校系統學習STEM專業知識奠定興趣和認知基礎,同時要改革中學STEM課程的學習模式,更側重技能教學,逐步增加技能測試在考試中的比重,并在高考中體現科學、工程以及數學方面的技能得分。在高等教育階段,建議擴大跨學科學習,鼓勵本科生文理兼修雙學位。邀請國內外高水平學者開設學術和科研講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信心。其次,改變現有教育機構很難滿足STEM教育要求的現狀,為愿意在STEM領域工作的學生提供機會。比如,可以試點遴選建立一批重點學習STEM課程的示范性高中,鼓勵高中為優秀學生開設“STEM先修課程”,并選拔愿意從事STEM領域工作的人才,向新型的STEM高校推薦,幫助學生獲得大學認可的學分成績。同時,創建新型STEM高校,將STEM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轉變成為更具互動性、跨學科的STEM教育模式,吸引更多學生學習,提高STEM教育的質量。第三,改變現有STEM教育領域信息缺乏的現狀,讓教育消費者在市場上獲得更完善的信息。通過加大對STEM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力度,讓學生和家長更了解國家對STEM教育的重視、給STEM課程學生的資助政策、STEM畢業生就業情況,幫助他們進行職業決策。要加大向STEM學生提供獎學金、助學金的力度,并讓學生廣泛知曉。第四,改變傳統教育系統相對獨立的特點,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促進教育與產業部門開展合作。通過教育界和工業界的共同努力,鼓勵更多學生攻讀STEM專業、畢業后留在相關領域工作。同時推動企業、協會、學會、高等學校、教育組織開展合作,建立良好的STEM教育生態,通過物質投入、多方動員、廣泛宣傳等各種途徑大力支持STEM教育。此外,近年來我國通過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拓展評審范圍等措施,拓寬了理工科人才的職業發展空間,這對發揮用人主體積極性產生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建議進一步加強對工程技術人員的激勵,持續營造尊重和重視工程人才的社會氛圍。在這方面,我們應著力消除抑制理工科畢業生從事工程類職業意愿的障礙,如提高工程類崗位收入,消除高學歷工程技術人才參評不同系列職稱的待遇與福利差異。同時,制定工程師相關法律,對工程師需接受的考核和注冊作出規定,明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與工程服務范圍,保護“工程師”的職業稱謂。最后,還應充分發揮工程協會、科技協會、行業協會等機構的作用。這些機構在政府的監管下,應承擔維護工程師合法權益和社會地位等的職責??梢酝ㄟ^設置獎項、增加宣傳等手段增加工程師的榮譽感,提升社會對工程師的認可度。(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2023-04-2323 瀏覽 · 0 收藏 -
上海一季度新增就業崗位15.31萬個
工人日報訊(記者裴龍翔)日前,記者從上海市人社局獲悉,該市一季度就業規模進一步增加,新增就業崗位15.31萬個,超過既定節點目標任務;全市戶籍城鄉登記失業人數始終控制在年度目標內,就業形勢持續回穩向好。據介紹,上海市人社部門于2022年12月下旬提前啟動春季促進就業專項行動,錨定“就業有支持、用工有保障、滿意有提升”目標,全力確保重點工程和重點企業的用工需求以及重點群體的就業需求。實施“滬”崗行動,強化“3+X”組合式用工服務,及時提供代理招聘、“對崗推人”、用工余缺調劑。截至3月底,各級人社部門已累計為近9000戶重點企業解決缺工問題。針對企業和求職者的實際需求,上海精心舉辦2020年以來全市規模最大的線下招聘會,1.78萬人到場求職,近1萬人達成意向。同時,“上海公共招聘新平臺”等載體也得到應用,組織開展“千企萬崗云聘會”系列招聘活動,打造人社局長“直播帶崗”招聘品牌。截至3月底,上海各級人社部門累計舉辦1100余場招聘會,2.56萬家企業參加,提供崗位超過48萬個。此外,上海還提前打響就業“招工戰”,元旦后即與中西部地區開展密集對接,各級人社部門帶著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工企業、招聘崗位赴中西部多批次開展駐點招聘,以包機、包專列、包車等多種形式,支持更多外省市人員來滬就業。截至3月底,組織開展相關招聘會260余場、逾8萬人次參加,幫助近6000人“點對點”返崗復工。據悉,今年4月,上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主題為“服務民企促發展,擴大就業惠民生”的民營企業服務月活動?;顒悠陂g,各區、各級人社部門將深入民營企業調研走訪,了解招聘企業用工需求,強化政策宣講,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提供政策落實、用工指導服務,幫助民營企業緩解招聘用工困難。2023-04-214 瀏覽 · 0 收藏 -
甘肅啟動高校青年博士教師“入企入園”行動
近日,甘肅省教育廳、發改委、科技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甘肅省高校青年博士教師“入企入園”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在全省開展高校青年博士教師“入企入園”行動?!叭肫笕雸@”行動對象為甘肅高校青年博士教師,根據青年博士教師科研方向、科研團隊、研究課題、學術專長、社會服務等情況,明確高?!叭肫笕雸@”產業對接方向。有關方面將圍繞國家、甘肅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研究分析全省和本地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分門別類形成行業企業、園區的“入企入園”崗位需求清單。自2023年起,甘肅省每年將組織高校選派100名左右青年博士教師開展“入企入園”行動,赴專業對口的行業企業進行實踐?!叭肫笕雸@”選派對象原則上為全省高校45周歲(含)以下青年博士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研發創新能力和綜合協調能力,熟悉相關政策和行業發展情況,能夠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和對接單位優勢條件,幫助企業、園區解決實際問題。該《方案》明確,接收單位根據自身技術需求及技術難題優先與“入企入園”派出教師開展合作研發,提供項目支持。對于“入企入園”派出教師與企業簽署的20萬元及以上技術合同,認定為省級科技項目;省科技廳的各類項目立項向“入企入園”派出教師傾斜;省教育廳支持高校以青年博士支持項目為依托開展“入企入園”行動,優先支持在“入企入園”實踐中形成的科研項目立項;鼓勵高校組團開展“入企入園”服務,并在相關項目立項中予以優先支持?!斗桨浮饭膭钆沙龈咝<敖處熍c接收單位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按規定享受有關補償政策支持,科技成果在當地企業成功轉化的,可按照有關規定提取技術轉讓所得收益。鼓勵接收單位對做出貢獻的派出教師實施多種形式的激勵措施。對入駐實踐博士教師從高等學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中取得的股權形式獎勵、現金獎勵以及作為員工從任職受雇企業取得的股票期權、股權期權、限制性股票等獎勵所得,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依法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在獲得分紅或者轉讓股權時,按照相關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據介紹,在綜合統籌資源條件的基礎上,甘肅省教育廳將優化集成人才資源,注重創新性、適用性和實效性,立足當前、布局長遠,發揮省內各高校優勢特色構建科技創新團隊,真正實現科技創新頂天、社會服務立地。同時,支持各高校通過“入企入園”行動,加強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加強大平臺、大基地等科研基礎條件建設,加快突破性創新成果產出,打造服務品牌。2023-04-212 瀏覽 · 0 收藏 -
山東菏澤定陶區:實施“歸雁興陶”人才回引行動
中國組織人事報菏澤訊 (通訊員 定組軒)近年來,山東菏澤市定陶區不斷優化創業和人才發展環境,促進人才工作良性發展,加速形成資金回流、產業回鄉、人才回歸的“雁陣效應”。實行“動態建庫+精準聯絡”。建立“黨政、高校、創業、管理”四類人才信息庫,由專人對入庫人才信息動態更新,目前已入庫人才5225名。實行返鄉人才“一對一”聯系服務機制,常態開展電話問候、發展問計、家屬問需“三問服務”。在北京、深圳等地建立返鄉創業服務站、招才引智工作站,確保每一位在外人才精準對接、精準聯系、精準服務。堅持“人才返鄉+項目招引”。積極推進人才工作與返鄉創業項目招引的有機結合,圍繞生物醫藥和農副產品加工優勢產業,以“產業鏈”布局“引才鏈”,著力推動人才項目良性互動、雙促雙贏。開展返鄉人才“鄉村振興合伙人”和“城市治理合伙人”招募行動,讓回陶人才做鄉村振興和城市治理的主人翁,目前已有1.2萬名返鄉創業人員積極投身家鄉建設,領辦創辦經濟實體5350個,落地過億元返鄉創業項目15個,貢獻稅收7500余萬元。開展“典型宣傳+表彰激勵”。通過線上線下常態化宣傳報道在外人才典型事跡,擇優推薦優秀人才代表擔任“兩代表一委員”,增強人才的榮譽感、自豪感。2023-04-186 瀏覽 · 0 收藏 -
【光明時評】破除就業歧視,提升就業質量
【光明時評】人社部近日下發通知,部署開展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推動青年高質量充分就業,其他部委亦有相關聯動政策,為促進高質量就業提供國家層面的機制與政策支持。促進高質量就業,事關民生,事關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必須重視的重要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流動的體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在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時期,更應調動多種機制綜合作用、及時制止就業歧視現象,促進就業機會平等,為畢業生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引導社會形成科學理性認知,鼓勵多元化人才來源。實踐中,很多地方與用人單位總結、改進了一系列舉措,特別是政府與國有企事業單位帶頭,有效消除用人招聘中的歧視性條款。比如,今年多地將公務員招錄考試年齡限制放寬至40歲,這一舉措就釋放出了破除年齡歧視的積極信號,有利于引導社會各方形成科學的選人用人意識。加大對就業歧視行為的監管和處罰力度,完善就業成本分擔機制。推動反就業歧視立法是保障求職者權益的重要方式,應加快立法進程,對就業歧視的法律責任、糾紛處理機制、司法救助等作出明確規定。為防止“政府請客,企業買單”等現象導致歧視現象在實踐層面越來越隱蔽地發生,要在立法保障的前提下,為企業分攤相關政策帶來的成本。從勞動力供需兩側發力,破解結構性矛盾。在人社部下發的開展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的通知中,首要一條就是推進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政策落實行動。民營經濟解決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能挖掘出更多崗位需求。高校應改革培養機制和評價體系,廣泛開展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與就業機會,尤其要加強高職畢業生技能培訓,使學生掌握適應市場需求的知識技能,以畢業生實力的提升推動其在勞動力市場上主動性的增強。建立健全就業服務體系,構建服務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信息不暢通、不對稱是造成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處于劣勢地位的重要因素。高校應通過與勞動力市場建立持續性溝通機制來促進畢業生與企業之間的信息匹配,充分展示畢業生就業能力,減少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就業歧視現象。另外,從決策層面看,高校畢業生擇業涉及在特定時間窗口內、存在最低期望、含有優先級的一系列問題,應設計更加合理的時間結構。如政府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招錄要盡可能提前開展,高校也應盡早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技術進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極大縮短了勞動者技能折舊的周期,這也是年齡歧視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終身學習”浪潮之下,應通過在職教育培訓不斷更新勞動者知識體系。只有在職業安全感得到保障時,才能培養起勞動者在自己工作的領域深耕下去的信心,并激發更多創新動力。(作者:蘇麗鋒 侯楠楠,分別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2023-04-182 瀏覽 · 0 收藏 -
“天坑專業”變“香餑餑”!這些專業人才招聘需求持續回溫
每年的四月是校園春招的高峰期,以往,“生化環材”因為就業環境不佳被戲稱為大學專業里的“四大天坑”?!吧h材”,指的是生物工程、化學工程、環境科學、材料科學這四個傳統工科專業。在今年的招聘季,理工科背景的高學歷人才十分搶手,以往的所謂“天坑專業”也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趙桐是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她所學的材料專業是所謂“天坑專業”之一,不過趙桐告訴記者,這種說法只是網友的一種調侃。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 趙桐:開始入學的時候其實是有這種想法的,可能工作條件比較艱苦,或者是薪資不夠理想。但是在我碩士期間,身邊同學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從傳統材料方向轉變為更加偏向新能源、半導體這樣的企業,整體的薪資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我們專業的就業環境是越來越好的。目前,趙桐已經與一家新能源車企簽約,今年6月畢業后將從事新能源電池相關的研發崗位。她計劃在實踐中學以致用,積累經驗,未來如果能找到深耕的方向,還要繼續攻讀博士。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理工科專業的人才需求正在持續回溫,但不同賽道之間依然存在偏差,對比前兩年大熱的醫藥、互聯網、新零售等領域,今年的人才需求會更多地聚焦能源、環境、新材料等硬科技行業。某人力資源企業中國區負責人 李潔:學理工、學技術這些方向的招聘,明顯是有回升的。無論是在我們原先所熟悉的像自動駕駛、汽車這樣一些行業,還包括一些科技行業、能源行業,這些都是今年我們能夠看得到的增長。同濟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 王凌凌:我們跟企業在進行交流互動的時候也越來越發現,有的集團成立的研究院,或者是科研中心,對人才儲備有非常大的需求。無論從他們的政策引導,包括實際的培養路徑,對高層次人才都有非常高的需求和未來的規劃。01.創投圈爭搶理工科碩士博士,高質量人才依然稀缺不愛經濟學背景,鐘情理工科出身的人才,這也是創投行業的最新招聘趨勢。一些投資機構也都要求候選人對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產業有豐富的專業研究和項目儲備。理工專業的人才又該如何融入創投圈呢?張江所在的投資機構是去年剛剛成立的,主要投資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以及新能源材料和高端裝備等領域。目前,他的投資團隊中,90%都擁有碩士或博士學歷,80%都是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這類的理工科專業背景。某投資機構創始人 張江:在相對比較早期的階段,還沒有太多的財務數據可以看,所以對項目的判斷更多來說是對創始人團隊以及他技術的判斷。另一方面,現在的創始人越來越多也是科學家、工程師,或者是行業背景出身,未來的長期合作也需要有相關背景才能懂。今年以來,投資機構爭搶理工科博士的情況屢見不鮮,對創投行業而言,理工科人才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能夠減少信息誤差,降低溝通成本,具備明顯的優勢,但這并不是做好投資的充分條件,理工類人才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開拓視野,迭代自己的認知。某創投資本董事總經理 甄燦明:理工背景的人轉做投資,想把投資做好,他可能需要更多維度的東西。有一定技術知識,同樣條件去比,它是個加分項。但是投資是很綜合的事情,除了有技術之外,行業經驗,對金融、投資的理解也很重要。目前,理工科人才的薪酬總體上高于其它專業,在一些硬科技的熱門賽道,高出30%-50%也是有可能的。供給方面,理工科背景的人才數量有一定保證,但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的高質量人才依然稀缺。某人力資源企業硬科技團隊負責人 吳偉:整體上需求是不錯的,但需求是集中在高質量人才這一塊。比如說一些非常資深的學科帶頭人,年薪一百萬元甚至幾百萬元都會有。技術中堅力量這一塊,年薪在五十萬元到八十萬元之間會比較多。2023-04-1422 瀏覽 · 0 收藏 -
“就業夜市”讓畢業生求職“零距離”
“剛在文昌門逛街,微信朋友圈刷到漳州古城在舉辦招聘會,我和同學專門過來看看有沒有比較好的崗位?!眮碜越髌监l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小林表示,“漳州產業基礎好,文化底蘊足。如果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很想留在漳州?!薄岸潭虄尚r,我們就接待了20多名求職者,單位郵箱也收到多名求職者發來的簡歷?!被顒蝇F場,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分行的企業代表介紹,整體效果比預期要好,他們已經和其中幾位求職者約好了進一步面試。白天招聘會部分求職者難以安排時間,容易錯失就業機會。為破解這一難題,漳州把招聘活動搬到了夜市?!熬蜆I夜市”定時定點“開市”,不僅對求職者來說時間更靈活、氛圍更輕松,也給更多用人單位提供了“觸手可及”的招聘平臺?!皼]在漳州本地,您也可以通過直播間找到適合的崗位!”漳州古城北廣場“就業夜市”直播間里燈火通明,主持人和企業工作人員一同在鏡頭前介紹著當晚招聘的崗位?!坝形咫U一金嗎?”“崗位升職空間怎么樣?”通過直播間的互動,高校畢業生不僅可以隨時向招聘企業提出自己的疑惑,還可以在線向心儀的崗位投出簡歷?!斑@樣的招聘會可以讓更多大學生找到如意的工作!”“這類直播對我們很有用!”……在直播間,不時能看到網友們為“就業夜市”和“直播帶崗”留言點贊?!俺顺R幥舐氄衅腹δ?,‘就業夜市’同時也是一個‘政策咨詢點’,每次提供不同板塊的政策咨詢服務,從人才政策到勞動權益保護,都有工作人員進行詳細解讀?!被顒酉嚓P負責人說。截至目前,漳州市“就業夜市”已累計組織339家次企業參與,提供6000多個崗位,線上線下吸引超過123萬人次。2023-04-128 瀏覽 · 0 收藏 -
浙江衢州:進鄭州校園招賢納士
中國組織人事報鄭州訊 (通訊員 衢仁軒)近期,浙江省衢州市人社局主辦“南孔圣地·衢州有禮”2023鄭州·衢州人才周暨“才聚江山·共創未來”萬千賢士匯江山活動在鄭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和河南工業大學隆重開幕,活動廣邀鄭州各大高校學子,提供近50家企事業單位包括機械工程、材料工程、化學化工等專業在內的462個崗位需求,期間累計收到簡歷861份。 在鄭州大學專場招聘會上,畢業生王浩宇發現不少企業的招聘崗位與他的專業匹配度很高,嘗試著向現場幾家中意的企業投遞了簡歷?!拔沂菍W材料的,想找專業對口的工作,聽說衢州近幾年在大力發展鋰電、新能源一類的產業,我覺得衢州會是我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地方。衢州的政府、企業不遠千里到我們學校,帶來很有誠意的薪資待遇和住房補貼政策,我非常樂意去這樣一個尊重人才的地方工作?!?此次專場招聘會招聘單位中既有機關事業單位,也有民營企業、上市公司,呈現出單位質量高、崗位多樣化的特點。招聘活動現場前來咨詢登記、投遞簡歷的畢業生絡繹不絕。衢州市多家重點企業,如研一新能源、科潤智能、科力車輛的負責人親自到場為企業站臺,給大學生們推介崗位、解答疑惑。 “我們為鄭州的優秀學子們帶來了多樣化的崗位和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誠摯邀請大家成為‘新衢州人’,來我們這里成就一番事業?!苯绞腥瞬藕途蜆I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會不斷加強青年大學生的招引、培養,積極搭建高校人才交流、供需對接大平臺,做好人才“引育留”工作,系統有效地破解企業引才難的問題。 為吸引高校畢業生來江就業創業,江山市人社局近年來不斷優化完善人才津貼、住房保障、人才服務等人才政策,涵蓋了支持人才在江創業就業、安居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才在衢創業有資助、工作有補貼、租房有人才公寓、買房有購房補助、子女就學有“教育券”等,還可憑“人才碼”免費坐公交、免費游景區。特別是對新引進的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未購房時給予每月2000元至4000元的住房補貼,購房的給予最高每人120萬元的購房補助。本次人才周活動,鄭州大學和江山市政府校地雙方就引才合作內容舉行座談,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并建立長效機制、簽訂人才合作框架協議。 人才周活動還邀請了鄭州大學的江山籍學子舉行座談會。會上,大家提出許多關于回江就業的問題,到場市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及企業老總們分別一一作答,并推薦合適的企業和崗位。江山市領導為齊琪、楊宇辰兩位同學頒發“引才大使”聘書,希望他們以青春的力量號召更多青年人才回歸家鄉。 “人才的招引工作應該是互相成就的雙向奔赴,我們舉行這個座談,就是想了解這邊學生的想法和需求,才能為他們帶來更合適的人才政策、企業崗位以及后續的發展規劃,有利于他們個人成長,帶動我們城市的發展?!苯绞腥松缇窒嚓P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會對達成就業意向的畢業生持續跟進、提供就業服務,對有來江意向但暫時未找到合適崗位的畢業生,將認真分析其專業特長、就業需求,與企業建立溝通對接的橋梁,將就業信息和崗位資訊及時推送到畢業生手中。2023-04-114 瀏覽 · 0 收藏 -
沈陽多渠道引才育才留才
張雄是一名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現任沈陽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他也是沈陽多措并舉引入并留下來的眾多人才之一。近年來,沈陽市高度重視人才發展,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措施,為人才干事創業、施展才華提供了舞臺。沈陽以實現“人盡其用”為目的,堅持在“引才、育才、留才”方面聚力用勁,為沈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蓄能。實施“興沈英才計劃”,推進產業人才支撐工程,緊扣沈陽產業鏈發展需求,編制《沈陽市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產引才,以才聚產,獎勵企業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努力促進人才與產業相適應,產業與人才相融合?!渡蜿柺挟a業急需緊缺人才獎勵實施細則》明確,對沈陽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領域重點企業,按照《目錄》引進的各類人才,擇優給予6萬元、9萬元、15萬元、30萬元獎勵。獎勵惠及汽車及零部件、通用機械裝備、航空、智能傳感器等15條重點產業鏈上企業。獎勵的人才均為企業引進的核心崗位人才,包括掌握核心技術專家及具有產業技術革新潛力人才?!澳壳?,‘興沈英才計劃’逐項落實,特別是在人才評價中給予了用人單位自主評定權,這大大提升了政策配置的效率和精度。同時,我們從北京、上海等城市吸引來的人才,成功入圍沈陽市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獎勵人選。這些人才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區域汽車制造業創新發展?!比A晨寶馬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如是說。據沈陽市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沈陽還積極開展“候鳥型”人才服務工作,2020年至2022年,依托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等載體建設了27家“候鳥型”人才工作站,吸引“候鳥型”人才常來沈陽、常留沈陽、常駐沈陽。2023-04-107 瀏覽 · 0 收藏 -
西藏在京發布157個高層次人才引進需求
科技日報訊 (記者華凌)4月4日,“英才匯聚·志向高原”2023年西藏首場招才引智政策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行。據悉,該活動圍繞高原生態、地質、醫藥、農牧、高新數字、清潔能源、教育等重點領域,發布高層次人才引進需求157個。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賴蛟向廣大人才發出邀約。他說,近年來,西藏深入實施人才“育、引、用、留”四大工程,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西藏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試行)》,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快推進高原特色人才基地建設。據了解,此次西藏引進高層次人才劃分為四類,分別是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及其他高層次人才。通過調入、創新創業方式引進的人才最高給予200余萬元的個人補助,及200萬元科研補助,并給予職稱評聘、住房政策、醫療保障、家屬安置等多項專屬優待服務。此外,西藏還通過鼓勵引進人才申報“珠峰英才”計劃、支持引進人才創新創業、激勵引進人才成果轉化、實行配套表彰獎勵政策等,多措并舉幫助引進人才取得成就。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子分子納米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家明表示,愿盡己所能為西藏在眾多領域的研究中提供支持和幫助,在參與和服務國家戰略中作出貢獻。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社科學院教授何茂春先后55次進藏,他表示,隨著國家投入力度不斷增大,西藏的交通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而且西藏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資源豐富,在生物研究、物理研究、地質研究乃至人類學、歷史學等領域都具備獨特優勢。2023-04-075 瀏覽 · 0 收藏 -
杭州西湖區:讓博士后在產業創新中挑大梁
近年來,杭州市西湖區委人才辦、區人社局始終把博士后群體作為戰略性人才資源儲備,不斷健全完善政策、服務、平臺“三位一體”支撐體系,全方位、多層次推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實做強,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01.讓博士后站點“開枝散葉”西湖區把博士后平臺建設作為重要抓手,突出“優質企業引才”導向,通過打通高校學科鏈、專業鏈與龍頭企業優勢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加快引進和培育博士后青年人才群體,進一步提高載體對高端人才的承載力。積極聯絡街鎮平臺建立廣泛“聯絡網”,選準優質企業設站。剛結束對轄區內區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杰華特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調研的博士后工作相關負責人說:“只有在設站布局的前端做好充分的評估考量后,把確有能力招引高端青年科研人才且愿意為人才提供高薪聘用崗位的設站機會交給意愿設站的企業,才能更好地科學布局博士后站點建設,為西湖區產業鏈升級提供高校引才供需平臺?!苯涍^不懈努力,西湖區目前博士后站點已涵蓋理、工、農、醫等重點學科行業、范圍涵蓋全區重點產業。2022年,西湖區有螞蟻科技集團、浙江省環境科技等8家知名行業龍頭企業先后獲批設立省級博士后試點站,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成功升格為國家級博士后站,全區博士后工作站數量達到了25家,目前在站博士后超過340人,日漸壯大的青年科研隊伍不斷為西湖區科技創新和人才培育注入動力。02.讓創新主體“龍騰虎躍”“西湖區的博士后資助力度大且兌現非常迅速,為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經費支撐,也解決了我生活和家庭的后顧之憂?!币匀斯ぶ悄転檠芯糠较虻奈骱叩妊芯吭涸谡静┦亢髼盍忠撞┦勘硎?。西湖區遵循“省市有疊加、地方有配套”原則,大力推進博士后制度優化和政策集成供給:對國家級和省級博士后試點站分別兌現最高100萬元和50萬元的建站資助;每招引一名博士后,對站點兌現26萬元的科研經費和站點日常經費資助;對新進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每人兌現24萬元的一次性生活補貼;對出站后留西湖區工作的博士后更是提供一次性40萬元的大額引才補助。過去三年已累計撥付相關資助補貼超2.5億元。為幫助站點多方引才,西湖區堅持剛性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結合,通過定期收集統計設站企業博士后引入需求情況,積極幫助企業與獵頭牽線搭橋,引導鼓勵同領域已設站單位強強聯合,探索建立“一企連多校、一站一獵頭”的招引模式。同時,鼓勵企業有針對性地推出產學研合作項目和博士實習崗位,推動校企人才共建共享,促進資源雙向涌流和科技成果轉化,切實改變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被動狀況,實現人才與崗位的精準對接與合作共贏??v覽西湖區近幾年的博士后風采,這些成績光彩奪目:在首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上,區博士后斬獲1金1銀的優異成績;西湖高等研究院白蕊博士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0年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國家級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入選135人,省級博士后科研擇優項目入選32人;由西湖區設站企業的博士后承擔的科研項目超160項,成果轉化新增產值累計超過4.8億元。03.讓博士后感知“西湖溫度”為全面完善保障服務體系,西湖區定期召集全區博士后站點管理人員座談,面對面了解博士后招引和管理過程中的點滴問題,全力協助解決博士后站點的所求所需。建立西湖在站博士后人員庫,實行“一人一檔一助手”,定期跟蹤走訪,在博士后職稱評定、人才計劃評選、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定向服務,解除后顧之憂。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出站博士鄭曉清對此感受頗深:“博士后時期是創新思維最活躍、精力最旺盛、自主性最強的階段,是創業創新的黃金時期,有了政府和企業對博士后工作的支持,只要抓緊機遇,必能大展宏圖?!碑厴I于浙江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的他,于2016年進入博士后工作站,在政府和企業的雙重關懷下,科研創新能力和項目管理水平獲得了快速提升。出站后,他以專業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建筑設計師等角色陸續完成了西湖大學、浙江大學海寧國際校區等一大批具有全國行業影響力工程項目的設計,產生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跋乱徊?,我們將繼續拿出最高的禮遇,打造最佳的環境,搭建最好的舞臺,支持博士后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形成以人才帶動創新,以創新帶動發展,以發展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蔽骱^人社局副局長高宇紅說。2023-04-033 瀏覽 · 0 收藏 -
北京舉辦京津冀專場招聘會,百家企業提供2000余個崗位
中國組織人事報北京訊 (通訊員 京仁軒)3月26日,“就業在北京”春風行動暨京津冀2023年通州—北三縣專場招聘會在通州區西集鎮文化廣場舉辦?;顒右浴熬┘秸衅嘎撁舜倬蜆I 春風送崗政策暖人心”為主題,面向通州區和廊坊市三河市、大廠縣、香河縣城鄉轉移勞動力、大齡人員、登記失業人員、進京務工人員等重點就業群體,京冀兩地100家優質企業提供熱力運營專員、清運車司機、保安員、服務員等2000余個就業崗位。本次招聘會由北京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通州區人社局,廊坊市三河市、大廠縣、香河縣人社局等共同舉辦?,F場設置了職業指導、政策解讀、人社服務等多個功能區展臺,以“現場招聘+就業服務+直播帶崗”聯動模式,打造京津冀公共就業服務示范樣板工程。為進一步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市人社局深入促進就業崗位信息資源共享,在局官網“就業超市”欄目設立勞務協作專區,內含“家政服務企業招聘”“勞務協作招聘”“東西部協作結對情況”等模塊,方便勞務協作地區求職者獲取信息。市人社局每周向河北省石家莊、張家口、承德和雄安等地區定期推送就業崗位,截至目前,共推送招聘崗位信息近9萬個,聯合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32場,積極引導京津冀地區勞動力有序流動。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市人社局還將加強“就業在北京”品牌建設,以專項活動為載體,持續開啟京津冀聯合招聘,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洽談,拓寬供需對接渠道,推進三地重點企業用工保障和重點群體就業服務。此外,還將進一步推動《公共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服務規范》地方標準向京津冀,特別是北三縣地區延伸落實。2023-03-2915 瀏覽 · 0 收藏 -
光明網評論員:何不對“慢就業”多點寬容
光明網評論員:正值畢業季,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昨天(6月29日),有媒體報道稱,近年來,大學畢業生“慢就業”現象較為普遍,給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和挑戰。在傳統觀念中,“畢業即工作”是絕大部分大學生的選擇。但隨著社會觀念逐漸多元,選擇“慢就業”的大學生數量正逐年增多。得看到,“慢就業”并非不就業,也不是“畢業即失業”,而是大學生對于自己的人生有著非傳統的規劃。但從現實反映來看,社會對大學生“慢就業”的現象仍是報以不理解的態度?!坝行┤丝佳惺Ю?,但不甘心,選擇繼續‘二戰’;有些人則為了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一心在家復習;也有少數學生單純躲避就業?!泵襟w報道中,某高校輔導員對導致大學生“慢就業”常見原因的歸納,就可窺探出人們實則并未真正了解大學生就業心態的變化過程。上述原因確是造成大學生“慢就業”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原因。人們狹隘地將“慢就業”歸納為上述原因,顯然是受到了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這種傳統就業觀念,不僅對“慢就業”不理解,同時也對大學生的職業選擇不理解。通常,與“慢就業”對應的是找一份“好工作”。直到今天,“努力考個好大學,將來畢業找個好工作”之類的話語,依舊是長輩們對于年輕人的期許。在這樣的話語體系下,人們對年輕人“慢就業”產生憂慮,也就不難理解了。就如在互聯網行業發展初期,符合傳統就業觀念的“有工作”是進體制、進國企,進互聯網公司、自主創業都會被長輩們歸結為“不干正事”。直到互聯網行業真正無縫融入人們的社會生活后,人們對年輕人選擇創業或進互聯網行業的態度才有所改觀。但時代發展之快,直播主播、自媒體運營、職業電子競技等新的一批“不干正事”的職業正在涌現,也正在吸引年輕人加入其中。大學生“慢就業”與時代變化不無關系,他們面對遠比大學生活更為豐富多彩的世界,自然會想要擁有更多人生規劃。規劃需要時間,也就將促成“慢就業”。這顯然說明了,當下社會對就業觀念的理解依然不夠多元和開放。就業觀念多元化的社會,是能夠包容任何“干正事”或“不干正事”的職業存在,也能夠給予大學畢業生充足的時間來讓他們自己做好人生規劃。年輕人的成長需要時間,這離不開寬松寬容的社會環境,當然也需要全社會形成多元開放的就業觀念。同時,也要避免行政手段對大學生就業率有剛性要求,不能讓就業工作壓力層層傳導下去。用單一就業觀衡量、形塑甚至“著急勸說”大學生就業的做法,都是不合時宜的。還得看到,當下大學生之所以敢于選擇“慢就業”,與社會發展水平提高不無關系。物質相對充裕,社會保障相對完善,給予大學畢業生以安全感。他們自然敢于在人生規劃上,留出更多試錯機會,通過“慢就業”來找尋適合自己的生活。(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2023-03-2911 瀏覽 · 0 收藏 -
廣東:382家企事業單位為畢業生提供近2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莉敏 趙宇清 記者 劉盾)近日,廣東省2023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系列供需見面活動(師范類粵西專場)線下招聘會在嶺南師范學院舉行?;顒佑蓮V東省教育廳主辦、嶺南師范學院承辦,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382家企事業單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近20000個,8000多名畢業生報名參加了招聘會。招聘會現場,帶編制中小學教師崗位、上市企業等提供的崗位,受畢業生青睞。嶺南師范學院校長陽愛民走訪招聘會現場,勉勵應聘的畢業生將個人理想與社會需要相結合,抓住就業機會,用所學回饋社會。招聘會現場設置就業指導服務區,包括簡歷指導、就業政策宣傳、征兵入伍、西部(山區)計劃項目和基層就業等咨詢臺,為畢業生提供簡歷修改、政策咨詢、職業生涯指導等全面的就業指導服務?!皩W校就業工作的成效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是檢驗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是展現學校辦學實力的標準之一?!睅X南師范學院黨委書記蘭艷澤表示,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切實做好服務,為用人單位與廣大應聘學子提供優質、全面的服務和幫助。參加本次師范類粵西專場招聘會的用人單位,包含事業單位、民辦學校與企業單位。其中來自珠三角地區的企事業單位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二?!皫X師是培育優秀教師的搖籃,畢業生確實踏實肯干、能力強,有干事創業的激情?!眮硇U衅傅娜A南師范大學附屬茂名電白區學校小學部校長郭永權介紹,該校小學部在職教師中,約20%教師來自嶺南師范學院,有些教師已成為學校、學部的中堅力量。據介紹,2023年,嶺南師范學院將有本??飘厴I生8500余人,其中本科生6700多人,??粕?700多人,師范生約占51%。春季開學前后,學校招生與就業處就通過電話、郵件等形式,加強與各相關企業溝通對接,緊鑼密鼓籌備招聘會相關工作。下一步,學校將持續落實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常態化舉辦各類校園招聘活動,廣泛開展就業宣傳活動,做實做細就業指導幫扶,全力促進2023屆畢業生順利就業、盡早就業。2023-03-2912 瀏覽 · 0 收藏
-
教師的“黑白名單”:準入查詢制度來了!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新聞:教育部表態嚴格把控教職員工的入口,以后要對擬聘用教職員工在入職前進行查詢。和朋友分享此事的時候,對方表示:“這不就是教師黑名單嗎?現在想去做老師的太多了,沒位置了還擠著去,是應該好好管理,多限制一些?!蹦敲?,準入查詢制度到底是什么呢?這對入職/已入職學校的教師會產生什么影響?01.什么是“準入查詢制度”?首先是“準入查詢制度”的發展。教師的準入查詢制度在2020年已有雛形了,當時針對一些社會案件,范圍比較狹窄。然后,對這個制度的意見,在2021年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中也有提及。2022年,教育部將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了“強師計劃”中一項重要舉措。到了2023年,教育部官網發布了《教育部關于推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工作的通知》。也就是說,像下圖中的一些網友把“準入查詢制度”,解讀成「為了給老師增加負擔」的想法是錯誤的,制度一直不斷完善,可見師德對于教育的重要性舉足輕重。圖源:網絡《通知》發布一周后,教育部還公開曝光了7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盡管公告范圍有限,我們仍能看到2019~2022年期間,2起大學的、3起中學的、1起小學的、1起幼兒園的教師違規行為。窺一斑而知全豹,從幼兒園覆蓋到大學,【學術不端、不雅行為、體罰、性騷擾、猥褻等問題】這些年屢屢出現。2023年4月26日,中國美術學院也通報了一起“教師徐跋騁作品涉嫌抄襲”事件。據悉:十年間,當事人身為雙一流高校的教師,其不少作品均抄襲自國外不知名藝術家。因其學術不端行為,最后學校采取了「降低崗位等級、撤銷專業技術職務的處分,終止聘用關系」的處理方式。所以從意義上來說,“教師準入查詢制度”能夠從源頭上將某些“問題老師”排除在外,一定程度還單純的校園一片凈土。那么,對學校和學生都是好事的同時,“準入查詢制度”會影響到正常的老師嗎?“如果在校期間,準入查詢不通過,也會撤銷老師資格?”“所有的老師都會被影響到嗎?會不會增加什么工作考核?”……關于本次《通知》的幾個重點內容,這里和大家討論一下。02.準入查詢制度是查什么?①從學校性質來說,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均包含其中。②從查詢群體來看,官方亦有明確規定。*【基礎教育】:含幼兒園、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專門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等;擬聘用教職員工,包括教師、教育教學輔助人員、行政人員、勤雜人員、安保人員等在校園內工作的人員。*【高等教育】:含普通本科學校、高等職業學校、成人高等學校、其他普通高等教育機構、從事研究生教育的科學研究機構等;擬聘用教師,高等學校擬聘用其他教職員工參照執行。③關于查詢的時間節點:入職前。有網友表示:“事業單位入職前不是都要做政審嗎?這個制度只是重復了工作?!倍鶕嶋H情況,有挺多地方的教育單位,是沒有這類要求的。也有網友表示,“光入職查沒有用,得倒查,不少人入職沒問題,進了單位后人才變了?!钡览頉]有錯。程序上來講,入職單位以后發生的師德違規行為,會先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處理。如果是大學老師,當時還可以參照《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如果是黨員,還有《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相關規定作出相應處理,比如處分、辭退、取消教師資格等。以上處理方式均實施后,該教師或許會出現換新學校的情況,此時,就適用“準入查詢制度”了?!皽嗜氩樵冎贫取币幎ǎ簲M聘用教師經查詢發現,有喪失教師資格信息和在撤銷教師資格期限內的,不得聘用。03.是否會增加對入職/已入職教師的額外考核?不會。近幾年,教師工作的穩定性吸引了不少高學歷群體趨之若鶩,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好的是,文化層次高的人從業教師行業,其成功的學習經歷可以幫助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此外也能讓一些學生在學業上有“慕強”心理,積極進取,以好導師為榜樣。不好的,某些地方引進高學歷人才的「唯學歷光環」,有時候會讓我們的教育隊伍忘記初心。一些本身品格有缺陷的高學歷人士,若不對其加強師德方面的管理,這樣的人加入了教師隊伍,只怕會對一些學生造成無法挽回的身心傷害。學識越高,越要對其正確引導,否則就像一枚毒刺,其毒性廣泛、深遠,有可能對學術界甚至社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敖逃拷處煿ぷ魉矩撠熑司汀锻ㄖ酚嘘P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的最后一句是:“隨著相關部門對查詢制度的統籌完善,對查詢內容的進一步明確,教育部將逐步拓展查詢的違法犯罪內容,不斷加強從業禁止制度的落實?!薄竼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瓜M敖處煖嗜氩樵冎贫取钡挠l完善,能夠幫助我國教育行業的未來——清源不絕,新水長流。2023-04-286 瀏覽 · 0 收藏 -
光明網評論員:理性看待準大學生們的延畢選擇
光明網評論員:臨近畢業,去還是留,這是一個問題。在一些社交平臺上,延畢的話題正在升溫,引發不小的關注和討論。顧名思義,延畢即延期畢業,是相對于學校普遍固定的學業年限而言的。在過去不少人的印象中,延畢是一個更具否定意味的詞語,延畢的學生也多被貼上學業不勤、能力不足、缺乏規劃甚至游戲人生等負面標簽。不管主動還是被動,一旦一個學生選擇了延畢,似乎在社會化這場競賽中已經先輸一局。但就社交平臺上展露的部分現實來看,當下如此理解延畢顯然太過扁平和陳舊了。同樣的延畢結果背后,可能是不同的人生規劃和考量。當然,不排除有一部分學生由于未能通過相應的學業考核而被動選擇延畢,但不容忽視的是,有更多的學生出于理性而清晰的人生規劃而主動做出延畢的選擇,比如參加出國交換豐富學習經歷、參加實習探索職業興趣等。而就算是學業考核未通過,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出于追求更高質量的學術成果,不愿為按時畢業而降低對自我的學術要求而自愿延長學術時間,總之不宜一概而論。對于延畢的討論,人們似乎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面”,關于它的敘事,也不再只有“失敗者”這一個框架,且大有去污名化之勢。對于暫時脫離“什么時間該干什么事情”的社會時鐘這件事,人們顯然擁有更高的包容度和松弛感。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其所帶來的家庭物質財富的積累,讓這一代年輕人有底氣踐行“人生不是軌道是曠野”的信條,按照自己所愿掌控人生的節奏,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了更多緩沖的余地。對于延畢,我們大可不必談之色變,但對于其所提示的一些問題也該投以關注。比如,在當前選擇延畢的本科生或是碩士研究生中,雖大部分是權衡利弊后的主動選擇,但也是就業現實下減少試錯成本的不得已之舉。隨著就業競爭的日趨激烈,為了增加“上岸”幾率,絕大多數學生都是考研、考公考編、實習、寫畢業論文、投簡歷求職多線程行進,當所需時間和精力超過自己所能承載的負荷,延期畢業成為自然而然的選擇。對于個體來說,如此選擇下,雖然沒有按時匯入社會洪流,但成功保住了應屆畢業生的身份,穩固了之后的求學求職等優勢,而且相比待業備考,這種緩沖式軟著陸產生的消極心理感知可能更輕,心理沖擊也更小。對于個體來說,延期畢業雖然為更多可能性的實現提供了機會和條件,但未來依舊是不確定的,而且這一喘息時機也對自身的抗挫力、時間管理能力、求職技巧等提出新的考驗。對于顯現度走高的延期畢業現象以及學生可能面臨的學業、就業、心理健康等困境,學校應未雨綢繆,完善相應的引導和支持體系,提供更靈活、人性化的服務與保障,化解他們的時間焦慮,塑造更積極的學術或就業前景期待,激發他們迎接挑戰、追求卓越的斗志與膽識,更順地步入人生新階段。也正如教育學者所言,這也啟示我們加快探索學制年限彈性化的管理,針對不同學科和專業的特點制定差異化的考核標準及管理,這也是確保并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2023-04-285 瀏覽 · 0 收藏 -
應聘高校教師,筆試第二卻無緣面試,是內定還是另有隱情?丨高才情報局第73期
近日,一女子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報考某公辦高校的中文與傳媒學院教師崗,筆試成績第二,卻被學校以專業不符而拒絕面試,引起網絡關注。圖源網絡據該女子所述,她的專業為戲劇與影視學,屬于藝術學大類下的學科,本碩專業均符合學院招聘要求,因此懷疑有內定候選人,目前已向學校紀委和安徽省教育廳紀檢監察組反映情況。圖源網絡很快,校方也對此作出反饋,表示工作人員在二次核查材料時,發現其專業不符合面試條件?!八救藢I和我們招聘的專業不一致,再次復認的時候,工作人員給她復認了,不符合我們的專業要求,所以她不能參加面試?!敝劣趯I何處不符合標準,工作人員則沒有說明,同時有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正在調查此事。 而針對此事件,網絡上爭議主要在于:1.女生的專業究竟符不符合要求?根據高校發布的招聘,崗位需求專業為新聞傳播學和藝術學,另外需滿足條件“本科為網絡與新媒體、動畫、廣播電視編導、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由于女生自稱“本科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研究生是廣播電視專業”,從專業名字來看很模糊,專業名差幾個字,結果卻可以差很遠——廣播電視編導屬于藝術學,但廣播電視學在研究生專業里屬于文學。信息來源:研招網因而也有人指出,是女子的研究生專業不符合藝術學才被取消資格的。不過,我想除非故意搞事情,否則不太可能連自己讀的專業都搞不清楚吧。那假設女子讀的是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藝術學門類下包含戲劇與影視學,而廣播電視編導就屬于戲劇與影視學。這樣看來好像沒錯是不是?但問題是,學校招聘的是藝術學門類還是藝術學專業?如果是門類,那么女子專業確實屬于藝術學;如果是專業,可就不同了。很多人認為招聘中的藝術學泛指大類,并不存在藝術學專業,其實不準確。因為根據最新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藝術學既是門類,也是一門單獨的專業。截圖自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自2023年起實施,新版目錄對藝術學門類下一級學科及專業學位類別設置進行了調整優化,在原有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基礎上,設置了藝術學一級學科,包含藝術學理論及相關專門藝術的歷史、理論和評論研究。也就是說,同樣是藝術學,招聘藝術學(門類)和招聘藝術學(學科)是不同的,如果學校招聘中指的是專業的話,女子確實不符合要求。那么,問題又來了↓2.專業不符也能成功報名參加筆試嗎?答案是可以的。有不少網友現身說法↓但是過了筆試,未必過得了復審。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很多人專業和要求差了一個字,想碰運氣進去,結果是即使混過了初審,復審還是會被刷下來。其實引起眾多網友包括當事人不滿的是:如果專業與招聘要求不符,那為什么不提前告知呢?等到筆試完了,卻突然通知人不符合錄取條件,這不是在玩人嘛!要知道,現在很多招聘都是網上報名,教師崗又很火爆,報考人數動輒上千,這就導致了審查人員很難一個個仔細審查,要么初審先粗略過一遍,反正還有復審嘛;要么資格后審,先用筆試篩掉一部分人,再對進入面試的人進行審查。而從校方回應來看,學校至少是有兩次審核的,只不過可能初審沒有那么細致,到了復認的時候才把女子的資格排除。還有的學校資格審查貫穿招聘工作全過程,查到不符立即取消資格↓截圖自高校人才網教師招聘的資格審查細致與否,主要還是看學校。有的學校審查人員比較負責,在報考階段審核到條件不符,還會主動打電話提醒考生抓緊時間報考其他學校,避免錯失機會。但不是所有學校都能做到這種程度,所以奉勸各位參加教招的求職者,一定要對自己負責,報名的時候檢查專業要求與自己是否對口,有時候差一個字都是不行的,不要抱有僥幸心理。遇到不確定的情況,最好打電話聯系人事處進行咨詢確認。截圖自高校人才網▍往期內容>>《高校圖書館崗,月薪6千沒編制,何以吸引過百名碩博競爭?丨高才情報局第72期》>>《“與公辦學校享受同等待遇”,這樣的民辦值得去嗎?丨高才情報局第71期》>>《教師崗正在和編制“脫鉤”,未來還有編制嗎?丨高才情報局第70期》2023-04-2681 瀏覽 · 0 收藏 -
去年高校撤銷專業925個,“絕版”學生、老師何去何從?
去年高校撤銷專業925個4月中旬,高校學科專業調整的話題頻上熱搜,相關新聞顯示:2022年,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1641個、新增審批專業176個,撤銷專業925個。透過數據的增減,我們可以從中窺見學科專業生長和發展的規律。改革不斷推進。那么,高校學科專業的調整,給學生和教師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記者采訪了相關高校教師、學生,一起聽聽普通人的故事。 學生 努力尋求轉型“90所大學撤銷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詞條上熱搜時,在浙江一家國有企業上班的劉禹忍不住跟評:大冤種專業畢業生在此!2007年,劉禹在浙江縣城參加高考,分數高出文科重點線17分。在連報三個學校沒被錄取后,她被調劑到北方一所“雙一流”高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像劉禹這樣的高考生,適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中國高校異軍突起。21世紀初,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被引入中國,僅2000年到2004年,開辦該專業的院校數量就從57所增至300多所,年均增長率超過40%。進入大學后,等待劉禹的是知識“大雜燴”,幾乎整個學院的基礎課都得學。與如火如荼的專業開設情況相比,另一端卻是學生“所學無所用”的落差。劉禹連續幾次在畢業面試中碰壁,泛而不精的管理學科并不被人力市場買賬,企業HR明確告訴她,“更想要文秘或中文專業?!蹦强脊珓諉T呢?劉禹發現,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可報的崗位有限,要么就是“三不限”崗位,競爭激烈。揣著這份“萬金油”文憑,劉禹又輾轉做過記者、私企文職,直到在一家國企的黨辦站穩腳跟。華中科技大學就業與服務指導中心曾發布就業建議,認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辦學規模和發展速度,已超出我國公共管理體制、公共事業單位改革的步伐,供大于求”“該專業的主干課程核心競爭力不強,就業方向不明確,缺乏不可替代性?!蓖瑯釉谖錆h高校就讀管理專業的張琪,有著和劉禹頗具鏡像版本的故事。2014年畢業季,班里多數同學找工作非常曲折,“校招時,同學連續面試二十多家公司,最后入職某旅游平臺,而且工作內容是做活動、與商家對接。其他同學,所做工作和本專業也基本不相關?!睆堢髯罱K去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一直到現在都留在西藏的事業單位。剖析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興衰史”,可以窺見一些高校在專業設置中呈現的規律。它們往往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開辦,堪稱當時的“現象級”網紅專業;辦學成本較低,在高等教育擴招背景下成了競相追逐的熱門專業,但后期,這些專業對經濟社會結構人才需求變化的“靈敏度”不夠、前瞻性不足,因供與需脫節而被淘汰?!拔彝ㄟ^學習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最終順利轉型?!焙邶埥髮W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土木專業研究生畢業的李帆,在地產行業工作一年后,2022年順利轉行,他現在是地鐵、隧道等工地智能信息系統的開發人員。 教師 重新找到自己位置近日,教育部等印發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將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的專業布點,力度之大可想而知。在優化調整學科的浪潮中,專業課教師是最受沖擊的人群之一,有人積極擁抱變化,做出調整,也有人仍在苦尋出口。2021年畢業季,烈日灼灼。國內某地應用型高校80后副教授鄭文斌,遠遠望著操場上,畢業生們拋起學士帽、拍照合影,心頭百味翻涌。有學生跑來問他:“老師,以后我們回母校,再也看不到化學專業了?”化學專業被撤銷,不過是久懸的靴子終于落地。早在5年前,學校就有風聲傳出。在校領導和教職工溝通會上,鄭文斌意識到這是學校辦學定位及專業困境博弈的結果。鄭文斌翻出一條今年3月份江蘇省某市的招聘啟事對記者說,“各地高中化學教師招聘條件中,本科生不再具備競爭力,有些招聘中已明確要求研究生?!痹撔.敵蹰_設化學專業,本意是培養高中化學教師,但成為高中化學老師的畢業生連續多年不過寥寥幾人,這違背了專業設置的初衷。此外,國家相關文件提出“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主要聚焦應用型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明確不同類型的院??梢圆扇〔煌母母锓较?。2017年,該校停招化學專業學生;2021年,該專業最后一批學生畢業;按照教育部規定五年未招生的專業需予以撤銷,2022年,這個專業“消失”了。需要說明的是,只是整建制的專業課撤銷,但教師可以繼續開設基礎學科的公共課程。2022年7月,鄭文斌隔壁學院,教授某專業課的90后博士、講師張秦,正式送走他所在專業課的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畢業生。學生離去,教師何去何從?經歷短暫的心理落差后,張秦重新找到自己位置——擔任公共課教師,“講課內容和我原來專業相關,我花了一個暑假備課、制定教學計劃,很快適應新身份?!编嵨谋髣t接到了另一個學院伸來的橄欖枝,成為同學科相近專業課程的老師。2023-04-254 瀏覽 · 0 收藏 -
光明網評論員:女大學生們的就業現實需要正視
光明網評論員:當下正值“金三銀四”春招季,大學生就業問題正進入關鍵階段。近來,多地發起專門針對女大學生就業的扶持計劃及行動,讓人們聚焦女大學生群體,從性別視角重新審視青年就業議題。眼下,女大學生就業專屬地圖已火熱上線。據媒體報道,在天津,天津婦聯等組織發起“奮斗有我 國聘行動”促進女大學生就業專場活動,集中為女大學生群體提供優質的就業崗位和職業指導;在甘肅,當地婦聯聯合省人社廳等舉辦面向省內女大學生的就業專場招聘,涵蓋25個行業的190多家用人單位虛位以待;在武漢,“女大學生興業安家計劃”新鮮出爐,職業規劃輔導、創業指導服務等將面向女大學生群體提供,以幫助她們及早順利完成就業創業。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邊連著萬家燈火,一邊關涉經濟社會發展與穩定。這兩年,不斷刷新紀錄的應屆畢業生數量,疊加考研考公熱造成的大規模就業時間差,尤其是崗位供給的疲軟,讓本就存在的就業市場矛盾更加凸顯。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不斷優化完善相關穩就業政策,加大對吸納高校畢業生數量多的企業的政策、資金支持,深入實施“三支一扶”等計劃,推動應屆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多地也先后出臺穩就業促就業政策,發力化解畢業生就業難。由政策的頻度和力度,不難感知到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程度。大學生整體就業形勢嚴峻,其中女大學生就業難度更加突出。此前,有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女普通本???、成人本??频恼急染€定超過50%。另有統計顯示,2022年高校畢業生中,女大學生的比重也超過50%。這些都意味著,應屆大學生求職大軍中,女性人數“略勝一籌”。然而,持續在教育中保持性別優勢的女性,在求職時卻不得不面對顯性和隱形的性別歧視。一松一緊之下,是略帶冷感的女大學生求職現實。面對可能的性別歧視和就業壓力,為了盡可能避免失業,“退而求其次”成為不少女大學生求職時的策略。而這種教育失配,更準確地說是“高能低就”,不僅影響女大學生當下的經濟收入、身份認同等,而且這道工作履歷上的“疤痕”還可能持續影響到其未來的職業流動。而對整個社會來說,當已積累的工作技能未能完全轉化到勞動力市場中,是明顯的人力資本浪費。因此,雖然共享“大學畢業生”這個標簽,但顯然不同性別都有各自要面對的就業困境和難題,尤其是女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多地多主體聚焦女大學生群體、有傾斜性地開設各種專場招聘和專門就業服務,當然是一種紓困或賦能,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平等的就業平臺,但其更大的意義在于,它讓女大學生的就業困境被更多看見。只有她們面對的就業現實不再隱形或半隱形,也才談得上改善和提升。要承認,隨著整個社會性別平等觀念水位的不斷抬升,以及公平就業政策及法治環境的改善,由性別帶來的就業歧視乃至分層已有顯著改善。但在實打實的用人成本經濟賬面前,如女大學生未來可能因生育而帶來的損失或不便,不少用人單位明知不宜為、不可為而為之——將女性部分移除出理想員工名單。誰說生育懲罰只發生在“媽媽”們身上,還未生育的育齡女性也遭受著超前生育懲罰。僅靠對大搞性別歧視的用人單位開“罰單”,雖必要,但恐無法徹底解決包括女大學生在內的所有女性勞動者的就業難題。如何適應勞動力市場日益顯著且不可逆轉的“半邊天”趨勢,適時創新用工機制,探索生育成本社會共擔,已箭在弦上??上驳氖?,就在這兩天,廣東省人社廳發布《關于推行“媽媽崗”就業模式促進婦女就業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探索女性彈性工作新機制。這個齒輪的轉動,將帶來怎樣的傳動,我們拭目以待。(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2023-04-234 瀏覽 · 0 收藏 -
高校內卷失去理智?給博士勞務派遣!
一般來說,高校的勞務派遣崗位,通常會招聘一些本科、碩士的編外人員,有的則是專門提供給博士配偶安置工作的。相對同高校其他崗位來說,學歷要求不算高。有個應屆畢業的博士朋友最近也在看高校招聘,看到有的學校安家費少了,他吐槽道:“博士瘋了才會去……”,結果沒看多久,他給我發來一則招聘公告的截圖:“好吧,可能不是博士瘋了,是高校失去理智了,居然給博士勞務派遣?”真是高校姿態太高,現在連勞務派遣崗都「只要」博士了嗎?· 壹 ·其實高校招博士去勞務派遣,這兩年并不少見經查證,這位博士朋友發來的圖片信息屬實,該高校在2022年發布的勞務派遣崗位中的確有要求過博士。不過在該高校2023年的最新招聘公告中,勞務派遣崗大多還是招聘碩士的。圖源:高校人才網官網而且,高校的勞務派遣崗錄用博士,其他學校也有類似案例。圖源:網絡2022年,華為一女博士跳槽到了上海一所公辦??祁愒盒5膭趧张汕矋?,不僅如此,根據公示錄用信息來看,這所公辦大專的勞務派遣崗最后實際招到了4個博士。那么就有兩個疑問了:1、高校勞務派遣為什么招博士?2、為什么有博士真的會去?說到公辦單位的勞務派遣崗位的設置,離不開當前的編制大環境。由于當下編制管理嚴格,某些單位需要合適的人去做這個工作,但是做這個工作又沒有相應的人工預算和人員編制。這時如果用“勞務派遣”的方式用人,就無需占用員工預算,而計入業務外包的費用。對單位來說,勞務派遣崗位有其設置的必要。另外,既然崗位有需求,自然就會有匹配的人才去,而博士學歷的人才,為什么甘愿去一個“勞務派遣崗”呢?除了人才自己“占個坑位先”的想法外,一些公辦單位勞務派遣招人時,還會承諾員工工作幾年后可以“轉正”。(據筆者了解,某些高校也會在招人時有此口頭允諾。)我們都知道,由于勞務派遣的性質,一般來講無論多少年,勞務派遣都很難轉為正式工。在現實中,一些國有企業、公辦單位里,的確會有一些勞務派遣員工在入職幾年后“轉正”成功。不過這種挺看運氣,有的是和當初說好的一樣,到了時間就轉;有的則是拖了不少年,以考核沒過、暫時沒有位置等為由,至今沒有解決正式工問題?!皠趧张汕厕D正”這個說法是否靠譜?從人事關系上看,如果簽了勞務派遣合同就自然屬于勞務派遣公司的員工。此時,勞務派遣公司是和你簽了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而實際接受你的勞動服務的單位,比如高?;驀笫恰赣霉挝弧?。先不說單位履行承諾的可能,哪怕法律支持白紙黑字的“轉正”承諾,也頂多是在勞務派遣公司內轉正,其實和作出“轉正”承諾的用工單位沒什么關系?!?貳 ·體制內單位的勞務派遣趨勢最近的一個新聞,江西那邊近兩年要逐漸把合同工轉為勞務派遣?!敖饕舜海簝赡陜?,單位自聘編外用工逐步調整為勞務派遣?!眻D源:江西宜春市委編辦從《各地清理編外人員,合同工無一幸免!》一文中提到了:各地的趨勢都是在精簡編內、清理編外,現在漸漸地連編外的“勞務派遣”都在逐漸嚴格,只要事業單位需要設置新用工崗位,單位也要“先批后用”。同樣算是體制內的高校自然也無法幸免,于是也會給碩博求職者一個感覺——“怎么連高校勞務派遣都內卷到招博士了?”不過它招歸它招,畢竟博士的選擇很多,這家公辦進不去,換一個要求稍微低點的公辦高校也不算難,最終還是要考慮崗位適不適合長期發展?!?叁 ·最后,高校勞務派遣崗可以去嗎?筆者認為,即便高校工作比其他事業單位要更穩定,但是勞務派遣的內核是不變的。勞務派遣崗位通常會有以下風險:1、社保低,甚至不交公積金沒有公積金就無法公積金貸款,有的高校會給勞務派遣崗交公積金,但是基數不高也用處不大。這種用工方式進高校也不可能有安家費這些東西,長期以往會導致職場收入“沉沒成本”高。(有的公辦高校的“正式工”老師,其公積金繳納額度可能比每月工資還高。)2、競爭大,收獲小有些人可能會沖著老牌高校的名氣去勞務派遣崗,希望幾年轉正的愿望實現,畢竟以自己的能力可能終身無法進入這類高校任職。但是要注意的是,高校的勞務派遣人員多,考核方面多,加上如今精簡編制,縮減編外,就連一些簽了長期聘用合同的“正式工”都沒有安全感,“兩年”轉正的承諾能否兌現還需要打個問號。再者,即便真“轉正”了,也大概率是合同制用工,如果能給編制,那聘任制的老師們早就搶著去了。以上看來,那些「退而求其次」接受了勞務派遣的崗位博士,大概率是有自己的“特殊考慮”。比如從新環境跳出來,借個臨時去處,擁有一段短期的老牌高校的工作經歷,借在頭部高校的項目做勞務派遣的時間,死磕科研,以便隨時跳槽之類的。2023-04-21257 瀏覽 · 0 收藏 -
年輕醫生成了“投標能手”? 別讓“功利科研”異化醫院職責
誰能發更多“高影響因子”論文,誰就有“話語權”;誰爭取到的科研基金項目多,誰就上進快;誰能快速地在“科研”上出成果,誰就受人艷羨……這些聽上去像發生在科研單位里的事,卻是某些三甲醫院的日常。半月談記者調研了解到,受不合理的考評機制影響,有些中青年醫生全力搞“科研”,臨床診療忙得過來就兼顧,忙不過來就“隨便應付一下”。01.中青年醫生忙于“投標”每年3月,是一些大醫院醫生特別是中青年醫生一年中最忙碌、最緊張的時候。湖南一家三甲醫院的李醫生告訴半月談記者,他和身邊很多同事從1月份開始就成天琢磨如何“中標”科研基金項目?!拔易\的時候都在思考標書制作,3月份醫院最濃厚的‘氛圍’,就是‘投標氛圍’?!薄澳瓿跞壕驼匍_了申報科研基金動員大會。會上院領導明言:你們愛醫院的表現就是要投標、拿課題,不投標就是不愛醫院?!崩钺t生說,醫院要求每個醫務人員都要申報科研基金,“中標就是達標,中標率就是硬指標”。有醫生表示,誰能夠在投標中“奪標”,誰能發更多有“高影響因子”的論文,誰在科室就有話語權。如果沒有論文,干得再久,做再多手術也只能是主治醫生,評不了副高、正高職稱。不止醫生,有的大醫院護士也忙于寫論文、搞課題。采訪中,半月談記者發現幾乎每個大醫院臨床醫生的手機里,都有一些“另類”推銷信息,內容是“論文經銷商”“科研基金中介”兜售“科研服務”?!鞍巡∪酥委煹煤?、護理得好,手術等各類診療操作熟練、成功,服務患者贏得好口碑,激勵作用都不太大?!北本┑鹊匾恍┐筢t院年輕醫生、護士告訴半月談記者,醫院規定醫生轉正、評職稱,都需要發表英文論文。有醫院還規定,主治醫師升副高必須要有國家科研項目。如果課題、論文達不到醫院考核要求,輕則不能晉升職稱、職級,重則面臨轉崗、轉正延期甚至“末位淘汰”。在此背景下, 有些大醫院年輕醫生入職以后做“博士后”,工作頭兩年專門幫導師做“科研”,其實主要工作就是寫論文、做標書,接觸病人不多。不少中青年醫生一邊申請和開展不在行的“科研”,一邊兼顧完成臨床診療任務,成天忙得不可開交。02.各有“一本難念的經”有大醫院受訪醫生告訴半月談記者,在“科研”考評壓力下,他和同事很羨慕那些能夠快速出科研“成果”、實現“鯉魚跳龍門”(職稱、職級快速晉升)的同齡人,覺得專注臨床診療費力不討好。有人為了全力搞“科研”,臨床診療忙得過來就兼顧,忙不過來就“隨便應付一下”。多位受訪醫生說,自己和同事申請的科研基金項目多為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一些課題不僅同質化嚴重,而且沒什么臨床應用價值。一些研究成果、論文缺乏真實和充分的基礎數據、病案實證,內容往往靠“借用”一些數據庫的資料。一些人為了更好地“湊”出科研基金項目標書材料,或求助導師“搭車”“沾光”,或采取“灌水”、抄襲等方式,甚至有人花錢買“現成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張宏冰每年都會輔導年輕醫務人員寫科研基金投標書。他表示,現在醫生面臨巨大的科研壓力,主要緣于醫院的評價導向。而醫院管理者同樣要面對上級部門評價、同級醫院競爭、社會輿論和患者選擇等方面的壓力,各有“一本難念的經”。對于醫院、???,社會上每年都有一些排行榜發布。排名提升了,喜大普奔。沒上榜或排名下降,就如墜深淵。臨床診療的評價指標難以量化,醫院之間主要比拼科研成果、科室美譽度等指標?!白鳛獒t院管理者,不能不看重這些排名,這是無形的壓力?!币晃淮筢t院院長說。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從一些“非官方”但頗具影響力的醫院“排行榜”設置的評價指標看,診療質量、患者口碑等帶有主觀色彩的評價指標,要么權重不高,要么難分伯仲。湖南一家醫院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排行榜對醫院的??拼蚍?,主要看??坡曌u,依賴專家打分。為了追求排名,醫院成立專班,研究了一些排行榜的打榜“秘籍”,還制定了“打榜規劃”,包括“充分利用現有評委”“與行業內權威專家積極建立聯系,積極參與或主辦行業內的學術交流活動”“充分利用邀請講座、來訪座談等方式與具有投票權的專家建立密切聯系”等,獲得評委好感。03.“醫、研、教”相輔相成才是正途“醫生的主業應該是治病救人。相比發了多少篇論文、拿了多少個科研基金,在排行榜上排名第幾,我更關心他們能不能給我治好病、做好手術?!庇谢颊呓Y合自身經歷表示,希望醫院增加對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能力和服務態度的考評,引導醫院和醫生持續提升醫術、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湖南省衛生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說,大型公立醫院開展科研是必要的,但臨床、科研、教學應該良性互動、相輔相成。張宏冰等專家建議,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引導醫務人員開展以健康為中心的臨床研究和轉化研究,讓科研的成果能指導臨床、服務患者、造福社會。一些醫生認為,對醫生的臨床診療應給予更多科學評價。比如,通過大數據精確評價臨床醫生看病的準確率、手術成功率,追蹤病人就醫后的疾病緩解率、生活質量;對醫生的手術資格,按訓練要求、實踐經歷、定期考核情況給予授權和認定;不能忽略臨床診療和服務患者搞“科研至上”,更不能因為科研成果欠缺就對一個優秀的臨床醫生搞“一票否決”。還有醫務人員建議,積極探索醫療職稱與教學職稱分離??蒲兄笜丝捎糜诮虒W職稱(副教授、教授或副研究員、研究員)評價,醫療職稱(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可按醫療工作指標來評價;臨床診療與科研分設崗位,醫院??埔耘R床崗為主、科研崗為輔;一個科研崗可以參與多個治療團隊,合作從科研角度解決臨床問題。各司其職,相輔相成,才是推動醫療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正道。2023-04-203 瀏覽 · 0 收藏 -
各地清理編外人員,合同工無一幸免!
在這個幾乎全民考編的時代,曾經有人問過這么一個問題:“你知道一個街道辦事處有多少正式編制嗎?”答案是:按街道大小、工作任務等因素,5~100個不等。(具體看是城市還是區或者縣城,不同單位區別很大)而在整個街道辦事處的人員系統中,除去有公務員行政編制(某些領導干部)的、事業編制的,剩下的合同工,很多地方實際占半數以上。既然有編外招聘需求,說明單位有活兒,缺人干。然而今年全國多地開始清理編外人員,有的單位合同工甚至“無一幸免”,全部解聘……01.今年哪些地方開始清理編外人員了?3月20日,哈爾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發布消息:“用人單位要制定編外用人員額年度精簡計劃,市直機關編外用人原則上5年內精簡完畢,每年精簡不少于本單位編外用人員額的20%……”哈爾濱對【編外人員】的定義也很明確。涉及單位除了普通事業單位,其中還包括了醫院、高職高專這些碩博人群含量高的單位。除了省會城市在帶頭清理“合同工”,三四線城市同樣也在緊鑼密鼓……4月7日,湖北十堰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發布文章《規范總量,嚴控增量 探索編外聘用人員管理“十堰模式”》。文章提到:“全面摸清市直編外聘用單位涉及67家主管部門,177家單位,鎖定編外聘用人員3400人。通過清理規范,比上年同期減少326人,節省財政成本約1500萬元?!眮碓矗汗枴笆邫C構編制”這樣的清減規模,還延伸到了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偏遠地區,比如內蒙古。信息來源:中工網風向轉得太快,前幾年政府為了緩解就業壓力,考研擴招,博士擴招,公考擴招……今年官方才宣布“縮編5%!”,沒喘兩口氣,各地又開始紛紛精簡編外,這樣的變化把和事業單位簽了聘任合同的員工們,搞得心里一慌——“這官方的飯碗,怎么不管鐵不鐵,也說沒就沒???”02.清理編外人員的原因有哪些?事業單位清理編外員工,目的是好的,主要為了解決“人浮于事、機構臃腫”的問題。本來各地官方都有文件規定:機關事業單位聘用編外人員正常情況下不得超過10%。來源:惠州市人民政府官網但現實是什么呢?有的地方,單位的編外人員成了“關系戶”的自家領地;圖源:微博用戶尤其在小城市,錄不錄用可能就是領導一句話的事兒。有的地方單位的編外人員數量甚至在20%以上。當關系戶多時,不管是編內編外都吃財政,其中很多人還領著財政發的工資和五險一金,卻不干正經事兒。這種環境下,如果你是沒有任何背景的編外人員,不僅活要多做,隨時被辭退也很常見。有的地方,一個編外合同工的崗位幾百人報名,好不容易考試通過了,一旦編內招到人了,考來的合同工由于工作重復,也有被清退的可能。還有的合同工踏實工作十幾年,沒有犯過錯,因為單位人事改革,也說辭退就辭退了。圖源:知乎有句俗語怎么說來著,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順應形勢的時候,你會走得飛快。當變化來臨時,風水輪流轉輪到自己頭上了,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去應對,便是哭也來不及。除此以外,各地解聘編外人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財政壓力。根據網傳的數據統計:①我國近兩年的財政供養人數約在6000至7000萬人;②我國2022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薪資106837元;③財政部公布的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26萬億。(以上數據可參考《中國統計年鑒2022》《2022年財政收支報告》)有人算過,這些單位財政供養人員(在編+編外)大概要用掉全國24%的財政支出。在巨大的財政支出壓力之下,連公認“財大氣粗”的深圳體制內單位都降薪了。來源:網友投稿,圖源見水印當新的一輪“降薪”浪潮來臨,全國編制內外無人幸免。03.編外合同工還值得去嗎?值得去。目前來看,公辦單位的穩定性仍然高于其他私營單位。大部分人都能看出來,在經濟大環境不好的各個產業運行循環里面,被波及最小的就是非私營單位,畢竟有官方背書,能起兜底作用。不過能夠提供大量編外合同工崗位的不同事業單位,層次高低和環境區別很大。尤其在小城市的事業單位,如今普遍存在因財政不足,工資績效發不出來的情況。而在眾多事業單位的類型中,屬高校的聘任崗位較穩定、空閑時間多、同事知識層次高(相比同城其他事業單位)。所以,如果有上岸體制的想法,還是盡早上岸,畢竟目前來看高校的坑也不多了。2023-04-1865 瀏覽 · 0 收藏 -
跨越“三十五歲就業門檻”,期待各界合力
編者按就業,是關乎民生福祉的基礎性工作,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黨中央高度重視并全力推進就業優先戰略,為進一步實現高質量就業提供了根本保障。近年來,“35歲就業門檻”現象引發熱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呼吁破除“大齡就業偏見”。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各地公務員省考招錄中,多地將部分崗位的年齡要求放寬至40周歲,釋放出積極信號。如何糾正就業中的不合理限制,讓求職者安其事、樂其業?我們請專家答疑釋惑、建言獻策。嘉賓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教授 趙忠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系教授 于海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 李長安1.是認知偏見,還是職場優勢記者:近日,“35歲就業門檻”現象再次引發關注,破除求職就業中對年齡的不合理限制呼聲強烈。在您看來,35歲以上的求職者在職業發展中具備哪些優勢,又可能面臨怎樣的難題?趙忠:我們一般把16歲至60歲這個年齡段的群體稱為勞動年齡人口,其中24歲至54歲的群體又被稱為“壯年”或“核心勞動年齡人口”。35歲左右的群體年富力強,工作經驗比較豐富,是很多單位的中堅力量,在員工隊伍中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同時,35歲左右的群體不再是新員工,他們的職業表現會受到更為嚴格的審視。這一群體的職業發展也處在一個關鍵節點,開始出現分化:部分員工能繼續進步,部分員工進入職業發展相對穩定期,也有員工面臨職業轉換,或者職業發展出現下滑趨勢。另外,來自職場和家庭的壓力通常會交織在一起,加重了他們面臨的挑戰與困難。于海波:35歲左右的青年群體上進心強烈,多數懷揣夢想、心存壯志,希望通過多方面努力實現人生規劃與職業夢想;在能力發展上處于高峰階段,思維活躍、知識豐富,能夠較好勝任工作要求;精力比較旺盛,積累了一定社會經驗,可以應對急難險重的突發事件,能夠解決問題、應對挑戰、勇于創新,努力推動各項事業順利發展。當然,這些青年也面臨一些職業難題。一是承擔多種人生角色的壓力。35歲是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多種社會角色集于一身,如何協調、平衡不同角色之間的關系成為一項人生課題。二是工作和社會經驗還在逐步積累階段。雖然有了一定經驗,但還遠遠不夠;對社會有了一定理解,但還未形成穩定的社會認知,價值觀還需要再強化,以妥善應對各種人生際遇。三是準確尋找并定位終生事業的困惑。對于職業選擇,有的還未完全確定,有的還在尋找,有的已經找到但尚不明確。以上困惑,成為不少該年齡段青年在求職就業、事業發展中面臨的隱憂。李長安:有些用人單位偏向于招錄年輕員工,認為35歲左右的求職者年齡偏大,需要較高的薪酬待遇,缺乏活力和創造力,職業發展道路較為狹窄。其實這是一個誤解,35歲左右年富力強,又具有一定經驗,創造力依然處于活躍階段。當前,如何從認知角度破解年齡偏見,是人力部門引才、用才的關鍵。2.年齡緣何成為就業門檻記者:35歲年齡限制產生的社會背景是什么?您認為這道“門檻”為何存在,其內在原因有哪些?于海波:類似現象已存在多年,限制應聘者年齡有其現實原因。早年間,我國勞動力供給充足,人口紅利顯著。比如,2011年,我國社會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5年,這就意味著個體步入社會后普遍年齡不大,基本在35歲以下??陀^情況下,年齡限制在招聘中成了一種自發的潛在要求。但是,如今社會背景發生了變化。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3.5年提高到14年”,勞動力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年齡出現了明顯增加,以往的普遍標準隨之變成了一種條件限制。趙忠:給求職者設定年齡門檻,受到制度、資源和技術變遷等因素的影響。從制度方面來看,我國勞動力市場還不健全,對勞動者權益保護還不夠完善,勞動力市場上仍然存在著包括年齡在內的一些限制條件。從人力資源數量來看,改革開放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勞動力市場上供大于求,用人單位選擇面較廣,勞動者處于被選擇的位置。同時,隨著產業革新與技術迭代,人力資本折舊率不斷加速,一些勞動者確實在技能、培訓、學習等方面存在不足,職場競爭力未能隨年齡增加而提升,這種現象在技術密集型企業中尤為常見。李長安: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勞動力特別是青年勞動力數量龐大。當市場勞動力充分甚至過量供給時,用人單位有了更多選擇,招錄年輕人成為一種思維慣性。但是,我國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狀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自2012年以來,城鎮新增勞動力出現了凈減少的趨勢。事實上,不少行業勞動力短缺,招工難、用工荒問題不斷加劇。此外,一些用人單位片面認為35歲左右員工可能會遇到技能提升的瓶頸,還可能面臨家庭負擔,難以為工作分配過多精力,但薪資要求卻不低,從人力成本上看并不劃算。實際上,這種認知是片面且短視的。3.招聘標準當因時而變記者:我國勞動力市場正在發生趨勢性變革,唯有適時而變,才能順應潮流。這種變革體現在哪些方面?這道年齡“門檻”又會對個人、單位、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趙忠:當前,我國勞動力相對豐富的狀態正在發生轉變,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比2010年減少了4000多萬。用人單位會面臨勞動力緊缺的問題,勞動者的選擇權和話語權會逐步上升。與此同時,勞動者的教育、健康水平和預期壽命都有了顯著提升。教育時間增加使得勞動者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齡推遲,健康水平和預期壽命提高客觀上為勞動者延長工作年齡創造了條件。這兩方面的影響使我國勞動群體的平均年齡不斷增大??萍及l展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也在持續增加。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會對勞動者的技術技能、知識結構提出新的要求,當供求雙方存在錯配時,就會出現勞動力供需結構性失衡。通過年齡限制來滿足招聘需求最多起到揚湯止沸的作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于海波:從社會層面看,這道“門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勞動力自由流動,妨礙了勞動力市場的有序發展,與“就業優先”的戰略導向不符。從用人單位層面看,這種現象局限了對人才的選擇和使用,可能會導致單位人才斷檔,無法更好發揮這一群體的才能潛力。從個人層面看,可能帶來職場心態的改變:35歲以下的人急于“趁年輕”找到能夠長時間工作的單位,不排除形成急功近利的就業心理;35歲以上的人則安于現狀,不再基于個人理想興趣、人崗匹配程度等因素考慮調整職業選擇,這些都可能阻礙個人成長成才。李長安:職場中,35歲左右遇到的并不都是危機,也可能是機遇。這個年齡段的很多青年思想趨于成熟,職業路徑明晰,對某項事業的心理認同度較高,再加上業務熟練,完全可以成為可供發掘重視的人才。從國家層面看,我國勞動力的平均年齡已經達到了38.4歲,相較而言,35歲左右正是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黃金年齡,需要給予高度關注。如果因為年齡限制將一些勞動者排除在外,對個人、企業與社會而言都是一筆不小的損失與浪費。4.跨過這道“坎”要他助更要自助記者:據悉,一些省份已將公務員考試部分崗位年齡從35歲以下調整為40周歲以下,為就業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您怎么看?從個人、用人單位以及社會層面來看,如何跨越這道“坎”,為就業市場注入更多活力?于海波:部分省份在公務員考試中所做的相關調整,實際上是人事管理中招錄制度的創新和改革,是落實“就業優先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滿足用人單位用工要求,符合地方實際發展需要。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相關人才、就業政策的調查研究,既要考察各種政策之間的協同性,又要考察政策落地的實效性。用人單位也需在理解把握國家相關政策的前提下,對人才招錄做相關調整:一是認真分析本行業、本領域和本地區的人力資源狀況,深入準確了解本單位的人力資源需求,做好人力資源規劃;二是以事業發展為原則,調整年齡限制等不合時宜的條件,以積極、開放、包容的姿態吸引、使用和保留本單位所需要人才,暢通單位內外人才自由流動機制;三是積極采取各種用人措施,強化本單位用人理念和用人標準宣傳,以各種激勵措施完善引才、留才與育才相關環節。同時,求職者也要積極作為。一是要有準確的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正視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二是對職業和就業形勢要有準確分析,及時研究行業發展趨勢,把握行業發展規律和特點,全面學習分析各種就業政策和法規,了解勞動力市場的基本規范;三是明確職業發展目標,設定短期、中期、長期職業目標;四是確定實現目標的各種策略,確保靈活多樣、隨時調整;五是不斷總結,根據主客觀情況,調整和優化前面四方面內容。趙忠:用人單位應該改變在年齡等方面“一刀切”、增設就業門檻的用人方式。要把自身發展目標與員工的職業發展統籌考慮,適應勞動力市場變化趨勢,適時調整招錄、培訓和激勵員工的策略,增強員工隊伍的穩定性和向心力,創造良好、公平的就業環境。對個人而言,無論身處怎樣的人生階段,都要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這才是提升人力資本競爭力的關鍵。還應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打造適應高質量發展、新業態的職業教育體系,建立健全終身教育制度。當勞動者不斷更新技能,就可以有效減少由于年齡增長、技能老化和人力資本折舊造成的職業發展受阻等現象。李長安:要消除就業市場的不合理年齡限制,首先就要進一步完善勞動法律法規體系?,F行法律中禁止就業歧視的范圍較窄,還沒有專門的反就業歧視法律法規。對于違反就業公平法律法規的行為,也缺乏強有力的執法手段。因此,應加快專門的“公平就業法”或“反就業歧視法”的立法工作,擴大反就業歧視的范圍以消除歧視行為。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強化對勞動力市場的規范與約束。此外,用人單位也要轉變觀念,拓寬勞動者職業發展渠道,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本報記者 李曉)(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李曉、王斯敏 本報通訊員 徐夢玲)2023-04-186 瀏覽 · 0 收藏 -
【網言】高校招奧運冠軍當體育老師沒毛病,但也要警惕功利化
近日,一條高校招聘教師的帖子火了。網友發布的圖片顯示,杭州師范大學發布的招聘啟事,其中一個體育教師崗位的具體要求是“獲得過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實際上,這次杭州師大共招聘四名體育教師,而獲得過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只是對其中一個崗位的要求。而且,這次招聘屬于“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招聘”,必然比一般的招聘門檻更高。今年2月,國家體育總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在學校設置教練員崗位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退役運動員等體育專才進校園。一方面,有利于學校體育教育和研究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更多運動員在過了職業巔峰期之后擁有一個合適的去處。因此,只要程序合規,優秀退役運動員進校園可以說是一種值得肯定的趨勢,無所謂“蘿卜招聘”,更談不上內卷。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各地推進優秀退役運動員,尤其是冠軍級別的知名運動員進高校的過程中,也要防止出現一些華而不實的傾向。要知道,學校引入優秀退役運動員,根本目的還是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價值,提升校園體育氛圍和體育教學、研究水平。這背后還涉及從運動員到教師的身份轉換,考核標準和培訓體系搭建等具體問題。如果這些配套制度不完善,就會弱化這項工作的積極意義,也是對人才和資源的浪費。還要看到,要避免部分學校為了沾沾名氣就盲目爭搶奧運冠軍,甚至將有無“奧運冠軍”教師作為學??己藰藴?。在這個問題上,學校還是要因地制宜,從實際需求出發,千萬別把招“奧運冠軍”教師弄成了“追星”行為。(原載于光明網 作者:朱昌俊 摘編:金凌冰)2023-04-173 瀏覽 · 0 收藏 -
從中專生逆襲成大學副教授!33歲考上碩士也不晚
近日,央視報道了這樣一件特別的故事:河南農業大學的余紅衛教授分享了一段自己是如何從中專生成為大學副教授的故事。余紅衛教授的經歷她15歲考上中專;18歲回到村里當了一名中學老師;23歲自學考上河南大學的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同年結婚;25歲時參加高招考試,被河南教育學院錄取,期間考取了BEC二級劍橋商務英語證書;27歲畢業后成為了縣里的高中英語老師;2001年,31歲的她迎來了可愛的兒子;33歲時,她又考取了廣西師范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還獲得了廣西省級獎學金;36歲碩士畢業后來到了河南農業大學,成為了一名大學英語教師,2013年晉升為副教授。輕描淡寫的幾句話,總結了她人生關于教師行業的幾個重點轉折。而這段余紅衛教授的個人經歷,同時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看法:某律師網友表示:不要拿特殊和共性比,不要拿很久以前的與現在比。但這個故事重在比較的嗎?對于這個觀點,也有網友表示了不同意見——“她這個例子既特殊又有共性,共性是即便放在現在只要你肯上進,從??频酱T士研究生依然可以。努力提升自己,在什么年代都是能走通的大道。個例是有這種信念和執行力的人真不多,自己不努力不要抹黑別人的努力,也不要用時代發展存在的問題掩蓋自身缺乏行動力的事實?!睆挠嗉t衛教授的故事來看,她每一次的學習都是自主的,而不是外界的壓力,也不是隨著大流趨勢。在那個教育資源缺乏的年代,余紅衛的家庭條件并不是所謂的書香門第、高門大戶,然而環境認知的局限,也沒有限制住這個普普通通的村里小姑娘。盡管起點不夠,但是她足夠堅持。如若不是那份堅定,70年代生人的余紅衛,也不可能在自己還是中專學歷的時候,就想象到她36歲時會成為大學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她還作出了不少和當時的觀念相悖,甚至有些“叛逆”的行為:- 在經濟水平低的年代,放棄可以拿事業編制待遇的教師工作,再苦讀求學了將近7年;- 6年教齡,學了漢語言文學快三年,但是25歲時轉行去考了BEC,成了高中英語老師;- 在工作還沒有落實的情況下,她選擇一直支持和陪伴自己多年的男友結婚。但如果我們不假設某一個觀念絕對正確(絕對適合每一個人),同時把計算得失的思考方式放一放,我們就會發現:以上這些,都只不過是對方從心的選擇。而后面的那些故事,也不過是這些選擇的共同作用下自然而然的結果。于是,我們回頭再看,“那個年代碩士當大學老師簡單”一句話,看起來是如此姿態高高的結果論。不妨多問一句,“那個年代又有多少普通村里的孩子,能堅持讀到碩士呢?”說到這里,我們可以問自己一句,“換做是我,我會勇敢做出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決定,在絕大部分不理解的目光下,做那個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的少數人嗎?”誠然,大環境是內卷的?!氨究飘厴I就要考研,考研最好一戰成碩,碩士畢業順利申博,導師最好是業內大牛,博士畢業之前發表多篇核心,沒有延畢,然后順利進雙一流高?!苯裉斓拇T博學子,在學術和求職的方向上,不管是主觀還是被動,幾乎沒有給自己留下喘息的時間,總是想著必須一路坦途,按照自己目標的時間節點,完成一個又一個選項,最后獲得一份高薪滿意的工作。一旦有個別的差異,或者時間浪費,就會深陷焦慮之中,有的同門甚至為此抑郁,仿佛人生就走錯了軌道,或者從此變得灰暗無比……讀博抑郁,不是少數。就在前幾天,有一個博士在交流群里詢問:“讀博抑郁嚴重,醫院檢查出精神問題,是否可以找學校和導師要求賠償?”我們每一個人,環境、經歷、性格、能力……都是那么的不同。但現在的研究生卻普遍出現了一些心理健康的問題,甚至身體健康的問題。我們謀求的不過是一份滿意的工作,外界和自己都不斷加壓力,把每個人的人生都畫成一個圈,一條軌道,最后一些人在獲得過后才突然發現——原來這樣的結果并沒有想象中得那么好……一直以來把自己逼得緊緊的,也沒有好好享受過人生。難道人生真的是不能晚點的火車嗎?難道人生一定要走既定軌道嗎?不是。曠野的風,遠比火車頭更自由。堅持上進與奮斗的同時,不如學習余紅衛教授,放下一些焦慮、內耗、和蠢蠢欲動的功利心,讓自己的心態更加松弛。人生短短幾十年,《兒女英雄傳》中有這么一句話——“便是有那福命,計算起來,也吾生有限,浩劫無涯,倒莫如隨遇而安?!薄覆徽撎幱谑裁礃拥沫h境,愿你我都能安然自得?!构裁?。2023-04-1742 瀏覽 · 0 收藏 -
【前沿觀察】多方發力打造女性友好型職場環境
一直以來,結婚、生育等問題為女性職場發展帶來不小困擾,因性別導致的就業不公平也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某招聘網站發布的《2022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61.2%的女性在求職中被問婚育情況,38.3%的女性表示婚育影響職場前景。女性在職場上面臨的就業不公平現象,本質上是女性勞動者平等就業權與用人單位用工自主權之間產生的沖突,也是女性勞動者生存利益、發展利益與用人單位經濟利益的沖突。女性的平等就業權保障女性與男性獲得相同的勞動機會,而勞動機會又是保障女性獲得與男性相同生存利益與發展利益的前提條件。法律對于雙方所具有的權利邊界界定不清晰,導致了用人單位在行使用工自主權的同時與女性平等就業權產生矛盾。不可否認,用人單位可以享有用工自主權,追求實現經濟利益,但當職工生存利益、發展利益與經濟利益相沖突時,后者對前者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渡,也是現代社會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立法對女性平等就業問題進行了密切關注并采取了積極措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五章針對女性勞動權利和社會保障權利作出規定,從女性就業歧視、同工同酬、休息休假、職稱晉升、社會保險等方面對女性進行全方位保護。同時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詢問或者調查女性求職者的婚育情況。此外,北京市近日出臺的《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表(涉及婦女權益保障法部分)》明確, 用人單位在招錄(聘)過程中,以性別為由拒絕錄(聘)用婦女或者差別化地提高對婦女錄(聘)用標準或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降低女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等行為,最高可處五萬元罰款。但法律法規并沒有完全消除職場對女性的隱性歧視。要破解這一難題,不僅需要立法不斷細化、完善規則,還需要慎重考量勞動關系雙方的利益需求,適度分擔用人單位的用工成本,建立家庭、單位、社會三位一體的保護機制,打造女性友好職場環境。對于家庭而言,應鼓勵男性承擔更多育兒責任,建立特定權利女性與男性共有的機制,夫妻雙方可內部進行協調并確定行使權利的主體。如哺乳期法定假期間,規定夫妻雙方可共享此假期,雙方對于在家看護子女的人選可根據家庭實際情況自行決定,或設置強制性的男性育兒假,以此來提高女性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對于用人單位而言,立法既要夯實其由于性別原因實施隱性歧視的法律責任,又要引導用人單位實施正向措施,將“重懲輕獎”轉為“獎懲并用”。一方面,應堅持舉證責任倒置原則,由用人單位承擔差別對待具有合理性的舉證責任,如其無法提供客觀有效的證據對合理性進行證明,則需要承擔差別對待具有歧視性的不利后果。另一方面,應對女性平等就業權落實到位的企業建立獎勵制度,適當分擔其因招用女職工所產生的額外成本,以期進行正向引導,提升企業招用女職工的積極性。如建立因女職工生育而使企業額外負擔的成本,部分可沖抵稅收的機制。對于社會而言,應加大力度為女性就業解決后顧之憂。女性生育除實現自身價值、家庭價值外,更多的是實現社會價值。因此,應對生育影響女性進入職場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解決其中的關鍵問題,幫助女性實現外出工作。有調查表明,如果嬰幼兒的看護問題能夠得到妥善解決,大部分職場女性是希望并能夠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政府應加大對嬰幼兒看護的托幼機構設置力度,并對看護質量形成有效監督。同時,大力推廣家政行業,對有意愿從事育兒工作的人員進行職業培訓,滿足育后家庭的看護需求。(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2023-04-143 瀏覽 · 0 收藏 -
年輕人就業話題屢成網絡熱點,解決的突破口在哪?
就業難的背后,有更復雜的社會因素、轉型因素,但個人的能量不容小覷,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輕視自己。年輕人就業,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在網上此起彼伏縱橫交錯。起初,“孔乙己的長衫”讓一群年輕人找到了共鳴,大學畢業的他們,因種種原因沒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無奈只有聚在互聯網上吐槽;接著,“年輕人愛逛寺廟”成了新話題,引發熱議;然后,“95后夜市夫妻檔日入9000元”以及“擺地攤一年還債100萬”的新聞,又引發新一輪討論。這些新聞的評論區,一度成為年輕人的聚集地。彼此抱團取暖,相互打氣;有人發泄不滿,尋求認同;有人吐槽,并不是我不努力;也有人質疑,別忽悠我,地攤不是那么容易干的……總之,在這樣一個不確定的迷茫時期,他們進退兩難。面對此情此景,高高在上地勸說都是徒勞,粗暴地指責更是添堵。身處此時此刻,我們更應該站在他們的角度,處在他們的立場,尋找一個解決的突破口。先來看看年輕人最關注的幾個問題:學歷是不是成了枷鎖?放下身段是不是忽悠?奮斗的青春是不是雞湯?相關討論中,他們似乎都有一種看透現實的無奈,也有一種不屈從于現實的倔強。在這看似消極的狀態中,其實也醞釀著積極的能量——內心深處,他們還是希望成就自我、實現自我,而不是隨隨便便放棄自我。只是,現實并非簡單明了,因與果的關系也非想當然。國家統計局消息,今年2月16-24歲、25-29歲勞動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8.1%、4.8%。過去三年疫情,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用人需求縮減,加劇了就業市場上的供需矛盾。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158萬人,龐大的畢業生規模給就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學歷的含金量。更不可忽略的是,我們正經歷由移動互聯網時代向人工智能時代轉型的階段。隨著5G技術的深入應用和“工業4.0”的逐步發展,近年來興起的“黑燈工廠”逐漸席卷全國,社會對一般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尤其是不斷刷新我們認知的ChatGPT,正在醞釀一場生產力變革……換句話說,年輕人以為看到的現實,可能并非全貌。就業難的背后,有更復雜的社會因素、轉型因素。但倘若將問題完全歸咎于外在環境,何嘗不是不負責任地自我開脫呢?不妨看看前幾天在美國聽證會上,被議員不斷發問的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在艱難的外部大環境之下,他以冷靜應對眾議員的咄咄逼問,贏得了全世界的關注,也受到了美國年輕人的喜愛。所以,個人的能量不容小覷,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輕視自己。在求職時,年輕人首先要做的,是認識自己。成就自己的前提,是客觀理性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喜好、特長,并由此進行職業規劃。當下一些年輕人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干什么。在一些人的認知里,讀書就意味著未來有一份工作,但自己到底適合什么樣的工作,該怎么獲得喜歡的工作,卻是茫然的,這也是一些人在求職過程中處處碰壁的原因之一。得與失之間,還是需要花點時間與心思,進行一次深入的自我觀照,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目標。其次是認識這個世界。個人行動與時代脈搏同振,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傳統崗位不斷減少,但與之對應的是,新崗位在誕生。以董宇輝和東方甄選團隊為例,在一些人因“雙減”政策嘆息之際,他們及時轉換賽道,投入了被一些人認為沒技術含量的直播帶貨,卻也開創了一種新的帶貨風格。這不僅在于他們作為新東方的老師,知識儲備豐富,表達能力突出,更在于他們看到并順應了時代的轉向。如今,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超級生產力,隨著這一波技術更新已經破土而出,身處當下的年輕人,不妨多在這個領域尋找出路。最后是相信自己并邁出第一步。曾經有一句話頗受歡迎,大意是“你煩惱的根源,可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再多的想法若不付諸實踐,終究只是空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年輕人都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也都有理想有動力,但又有對未知的顧慮與擔憂。躊躇之際,只有破除“心魔”,朝目標邁出第一步,實習也好,深造也罷,才會有收獲,才會在現實的充實感和獲得感中慢慢治愈自己,成就自己。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評論員 黃靜2023-04-134 瀏覽 · 0 收藏 -
兼職賺了150元傭金,卻欠下50多萬元稅款
工人日報北京3月30日電(記者時斕娜)3月31日是小徐作為“個體工商戶經營者”被通知處理稅務問題的最后期限?!皞€體工商戶在我不知情下被注冊,已欠繳稅款50多萬元。如果稅務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我就會被列為風險納稅人,不僅可能被稅務稽查,還會對個人信譽造成影響?!苯裉?,小徐焦急地告訴記者,她已于昨日從上海趕到深圳,奔走于市場監管、稅務、公安等部門,希望能注銷成功。小徐的遭遇源于一次兼職。從陜西老家到上海打拼、從事教育機構行政工作的小徐,平常會利用休息時間做兼職。去年,經常給小徐推薦兼職的中介發來一單線上任務:“關注公眾號,搞定后給傭金150元?!毙⌒彀凑諏Ψ揭蟮牟襟E,只花費了十幾分鐘便完成了這一“高性價比”的兼職。150元的傭金帶來的是50多萬元“從天而降”的稅款?!耙婚_始我以為是被冒名注冊,后來通過市場監管部門查到,我是通過刷臉進行過實名注冊,才想起來去年做這份兼職時確實配合刷過臉?!毙⌒煺f,由于注冊、開票過程自己都沒有到現場,如果不是收到稅務部門的通知,完全不知道自己名下還有一個已注冊半年有余的個體工商戶。小徐了解到,要想注銷,只能補繳50多萬元稅款,或有足夠證據證明她是因被欺詐完成的注冊程序。這一證明之路困難重重。同樣因線上兼職被注冊個體工商戶的立志曾向市場監管部門提供與中介溝通的微信聊天截圖、微信群中發布兼職消息的截圖等,但這些都難以對抗本人親自刷臉認證的效力。目前,立志名下的個體工商戶因為注冊方提供了虛假地址無法取得聯系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但尚在存續。而經過多次向公安部門反映情況,小徐才終于拿到一份報案回執。此前,公民因遺失身份證等原因導致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冒用,“被法人”“被股東”的現象屢有發生。為有效防范這種行為,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部署,自2019年起多地實行企業登記身份管理實名驗證。如今,線上兼職刷臉便可注冊個體工商戶這一情況,給監管帶來新的課題。北京市東衛律師事務所律師王瑋琨建議,市場監管部門應對注冊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或重要人物負起實質性審核責任,盡可能避免因弄虛作假或冒名頂替帶來后續問題。同時,勞動者也應提高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不要輕易刷臉、注冊無用的網站,如果發現個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應盡快與主管部門聯系,并向公安機關報案?!耙院笪乙欢ú辉匐S意刷臉、泄露個人信息了?!苯刂劣浾甙l稿前,小徐仍在辦理注銷手續。2023-04-133 瀏覽 · 0 收藏 -
光明網評論員:這一代年輕人,一邊喊著“躺平”一邊努力奮斗
2022年4月27日,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上海信息安全與社會管理創新實驗室、嗶哩嗶哩公共政策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青年網民社會心態調查報告(2009-2021)》。此次調查在社交媒體通過分層抽樣抽取了4556個出生于1990年至2005年的來自不同區域、年齡層和教育層級的活躍青年網民作為研究樣本,爬取其2009年至2021年發布的貫穿其電子生命周期的所有博文近千萬條展開基于監督型機器學習(SVM)的大數據分析。此份報告得出的一些結論與大家印象有所出入。首先,青年網民群體總體上持非常積極的奮斗意愿,對“躺平主義”持明顯的摒棄態度,可以說當代青年是呼“躺平”之名,行“奮斗”之實;其拒絕躺平、支持奮斗背后的動力在于他們普遍相信“努力有用”,并具備較高的社會流動預期。數據顯示,高達75.0%的青年樣本都表達出積極的奮斗取向,鞭策自己不斷努力,反對“躺平”;只有極少數的青年樣本支持“躺平”;還有21.3%的青年既表達過奮斗意向,也表達過相似頻率的“躺平”意向,屬于混合態度偏好。并且隨著時間推移,青年網民的“奮斗主義”傾向變得更強。反對“躺平”的比例從2010-2016年間的45.0%上升為2017-2021年間的74.1%。其次,青年網民渴望經濟獨立,不甘愿當“啃老族”,部分青年網民對收入分配不滿意,期盼社會分配狀況改善。數據顯示,在所有被研究對象中,反對“啃老”的青年網民占比67.6%,贊同提早經濟獨立的青年網民占比69.1%。通過比較2010-2016與2017-2021兩個時間段青年網民的就業觀數據,可以發現:隨著年齡增長,青年網民更希望擺脫對父母的經濟依賴。反對“啃老”者占比由32.5%上升為52.9%,且有35.1%由未表達轉變為反對“啃老”。該報告的一些數據也支持了大眾的既往印象。例如,在就業觀方面,調查顯示青年網民對體制外工作更傾向正面態度,但在就業選擇中,傾向體制內工作的比例更高;00后較90后更傾向體制內工作;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青年網民的吸引力仍然處于上升階段。在婚戀觀方面,青年群體在戀愛、婚姻議題上仍然表現出積極和渴望的心態,但其結婚意愿與戀愛意愿之間存在明顯差距,不婚、晚婚的情勢逐漸抬頭。如何看待這樣一份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調查報告?筆者認為,豐裕一代塑造了當代青年群體以自我承擔生活機遇和自我價值放大為特征的個體化,追求超越溫飽的自由、舒適和成就感。喊著“躺平”,只是用來擺脫外部責任束縛的姿態,這樣的“口是心非”并不罕見,也不難理解。要求外部給予更寬松的環境和降低長輩期待的做法,其實會出現在任何時代的青年中。只是當代的青年,更有勇氣把它表達出來。正如報告中所提到的那樣,盡管“躺平”的言論在網絡上甚囂塵上,但它更多的是當代青年的一種情緒表達,而非真正決意躬行的內在信念。當代青年崇尚奮斗的工作倫理,依然發揮作用。普遍相信“努力有用”(占總數的73.2%),具有較高的發展效能感(占總數的62.8%),折射出青年網民群體對自身發展的信心與對未來的憧憬。只是除了在體制內尋找穩定感外,當代青年還會從以個人價值和興趣為基礎的圈層中找到精神滿足和價值來源,這也就是斜杠青年頻繁出現的原因。當然,我們也看到,伴隨當代青年成長的,不僅是中國經歷改革開放、經濟經歷高速增長,大規模的高等教育擴張以及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普及,而且也有社會分化不斷加劇,社會階層日益僵硬板結的現實。面對一個既定的社會格局,改變現狀似乎困難重重,這是每一代年輕人所面臨的相同的課題,只是悲觀的人想消極躺平,樂觀的人會積極奮斗。我們要做的是,盡一切可能理解、體恤他們,盡一切可能為他們在未來社會中激發個人能動性創造條件。畢竟未來是屬于當下年輕人的。(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2023-04-134 瀏覽 · 0 收藏 -
讀書和創業,在校大學生可以兼得嗎
“女大學生邊讀書邊創業營收1800萬”的消息近日上了熱搜,令人驚嘆。曾幾何時,在很多人心目中,學生就該一門心思做學問,不好好學習就是不務正業?,F如今,這種觀念還符合社會發展潮流嗎?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讀書和創業是否能夠兼得呢?問題1 國家鼓勵在校大學生創業嗎?大學生創業園免租金入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團委書記 莊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國務院近年來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從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加強服務平臺建設、落實財稅扶持政策和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和具體措施,推動各級各類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產業園等全鏈條基地平臺面向大學生傾斜支持開放,千方百計暢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渠道和資源條件支撐。北京立足首都功能定位,把握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新使命,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出臺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16條措施。團市委成立青年創新創業工作專班,探索出創業項目培育、孵化、融資、場地、激勵的“五個聯動”創業服務工作體系,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始終走在前列:項目培育方面,搭建創業“大舞臺”,將“挑戰杯”“青創北京”等大賽作為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和首都發展的重要品牌,2022年共吸引全市74所高校的1.8萬個學生創業團隊報名參賽,項目總量創歷史新高;孵化落地方面,創建“青創北京-中關村U30”品牌,通過創新創業大賽、創業訓練營、創業私董會等形式,吸引了15000余位青年創新創業者參與,219位創新創業大賽年度優勝者獲得再融資110次,再融資金額超125億元;融資補貼方面,加強了大學生創業板、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組織子基金對接大學生創業項目,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等資金支持;場地支持方面,將大學生創業園最長免費服務年限由2年延長至3年,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其中30%左右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激勵機制方面,鼓勵高校綜合運用允許休學創業、創業成果計入學分、參賽獲獎推優推免等政策予以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探索出“一院一園一課堂、平臺激勵全保障”的創新創業支撐體系。作為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學校開設了63門校內創新創業課程,打造“實驗室開放日、微課題、科研導師”三位一體的“科研課堂”,連續33年組織“馮如杯”競賽,基本實現了本科生科創實踐全覆蓋;選拔、培育、孵化創新創業團隊參加高水平競賽,是唯一連續十七屆捧得全國“挑戰杯”競賽優勝杯的高校并三次捧得最高榮譽“挑戰杯”,奪得“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首屆全國總冠軍及兩屆亞軍;打造北航學生創業科技園,為學生創業提供強有力保障,學校的柏彥大廈、世寧大廈、唯實大廈、致真大廈對學生免除或降低入駐費用,積極推動學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學生創業孵化培育;建設學生創新創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學校在科技部、工信部、北京市科委等支持下,建成科技資源開放查詢平臺、創新方法公共服務平臺、小微企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和科技成果概念驗證平臺,助力學生實現創新創業信息找得準、查得全、用得好;實施一系列激勵保障政策機制,如面向學生創業項目設立專項支持基金,學生在校就讀期間可以申請休學創業,在兩年內保留學籍,無任何負擔和影響。問題2 在校大學生有創業積極性嗎?多數學生樂于“練手”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學工部副部長 李浚大學生創業一直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各級政府和各高校也都給在校生創業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資源保障服務。雖然“女大學生邊讀書邊創業營收1800萬”等熱門話題會受到很多人關注,但實際上,大學生創業并非蜂擁而上,大多數學生還是比較理智和慎重的。首先,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穩步升級,創新精神培養越來越得到重視。2014年起,高校就陸續全面開設了納入學分管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隨著課程內容的不斷升級和教育理念的不斷完善,大家越來越感受到,高?!半p創”教育更應聚焦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上,而不是簡單地鼓勵、指導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教育部牽頭舉辦的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市積極構建的“一街四園多點”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孵化體系以及高校校內建設的“創業園”等競賽、實踐平臺,讓學生在選擇創業的過程中更好地培育了自己的創新精神。其次,大學生對創業項目的選擇更加慎重,“練手”心態超越“事業”心態。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21屆本科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的占比只有1.2%。同時,這份報告還顯示:自主創業群體的生存挑戰持續增加。2018屆畢業后選擇創業的本科畢業生中,三年內超過半數退出創業,仍在堅守的比例只有41.5%。越來越多有創業意愿的高校在校生發現: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類的創業項目展現出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加良好的發展態勢。單純以在校同學為受眾的簡單服務類創業項目,很難有效輻射到社會面。因此大家的選擇更加慎重,盲目地選擇休學創業等方式,不如在校期間利用學校資源和小微項目去“練手”,積累創業經驗、捕捉創業機遇。第三,大學生對創業夢想的實踐路徑更加理性,“先就業再創業”成為更多學生的選擇。雖然政策支持、投資環境和社會氛圍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輕人還是普遍存在工作經驗欠缺、資源積累不足等情況,因此先在計劃創業的領域找一份工作成為更多有創業意愿學生的選擇。隨著近年來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的逐年攀升,就業壓力凸顯?!跋染蜆I”既解決了個人生計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實踐中鞏固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了解行業生態,為將來自己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創業成功的光環很美,但在追尋創業夢的過程中,大學生們應當更加理智。創業是人生的一種歷練,但選擇如何創業更是對自己的考驗和鍛煉。問題3 孩子邊讀書邊創業是不務正業嗎?創業要與學業相得益彰學生家長 冀希當今時代,在校大學生創業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趨勢性現象,作為家長,我認為我們應順應趨勢,予以鼓勵,同時也要和學校一起,引導孩子穩妥處理好創業與學業、專業之間的關系,做到相互促進,防止顧此失彼。首先,同中小學生一樣,學習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學業是大學生的首要工作。如果大學生在校期間不認真學習,不努力鉆研,導致完不成學業,甚至因此不能畢業,決不是一個合格的大學生。至于放棄學習、荒廢學業而去創業,即便開了公司、辦了企業,掙了大錢,也決不應該成為倡導的榜樣。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并不鮮見,這也是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在大學期間去創業是“不務正業”的隱憂所在。其次,與中小學階段不同,大學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特殊階段,門內是校園,門外是社會,大學生從大學畢業、走出校門就進入了社會;由學堂進入到職場,身份也就由學生變成了社會人,進入社會就要找工作、就業。而要更順利地實現這個身份的轉變,更好地就業,找到心儀的工作,客觀上要求大學生在校期間完成好學業的同時,要積極主動投身創業,以便為隨之而來的職場生涯做好準備。事實上,鼓勵大學生在校期間投身創業、大學畢業后自主創業,通過創業帶動就業,是國家行之有效的一項政策,各級政府也出臺了很多的優惠政策和激勵舉措。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教育部等組織的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八屆,越來越多的高校和大學生參與其中,也有很多大學生通過這個平臺成功孵化出了創業項目,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找到了自己的就業之路。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壓力,各高校也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積極為創業學生提供場地、經費、政策、服務等支持,鼓勵學生申報項目,開展創業實踐,通過創業實踐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為日后就業積累經驗,打下基礎?,F在,無論是高校還是大學生都越來越認識到,大學階段既要注重知識性學習,也要強調技能性訓練,還要加強實踐性鍛煉,三者雖各有側重,但不可偏廢。再次,大學生在校期間開展創業實踐,除了可能孵化成功項目、找到就業方向、落實就業去向外,還有很多的益處,特別是能夠得到多方面的鍛煉。比如有助于更好地樹立就業觀念、發掘自身潛能、培養市場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加強人際交往、了解相關政策、增強法紀觀念與誠實守信美德等。紙上得來終覺淺,況且這些都不是書本上能夠學到的,而這些對于大學生在日后的職場中少走彎路、少受挫折,則具有很好的導引作用。當然,作為家長,最希望的還是大學生要將創業與學業、特別是專業結合起來,依托所學專業來培養創業興趣、發掘創業項目,通過運用專業知識來實現成果轉化,提高實踐技能。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用有所得,也才能真正實現創業就業與學業專業的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和相得益彰。問題4 讀書和創業矛盾嗎?善讀書者創業可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創業受到更多人關注,于是大學生一邊讀書一邊創業的信息就更吸引人,而在習慣于傳統方式讀書的人看來,這似乎是天方夜譚。當舉出比爾·蓋茨、喬布斯、馬斯克等人就是邊上學邊創業的例子,有人可能說那是外國的例子,而且是極少數人的例子。而根據一項調查,中國讀書最多的人群不是教師和學生,而是在商界打拼的人。這一統計結果說明,在中國確實存在一個讀書兼創業的人群,而且是讀書較多、創業較好的人群,他們為了應對創業中的各種問題,自覺地通過讀更多的書來拓寬視野,提升能力,進而說明在基本原理上,讀書與創業是可以兼行的,而且需要兼行。事實上,邊讀書邊創業才是高效閱讀,才能更好地創業。追溯歷史,這樣的例子還不少,明清的讀書人經商,比未讀書的人經商不只是略勝一籌,他們經過一段時間洞明事理又超過僅僅讀書而不實踐的人。曾考中狀元的張騫,正是看清其中的內在關系,放棄一千余年讀書做官的老路,轉而從商辦實業。陶行知辦工學團,闡明“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的道理,也是認識到追求并實現幸福生活的有效路徑在于工學結合?,F實當中,受思想觀念、學校管理體制與機制、教育評價標準與方式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產生了大量只顧讀書、罔顧踐行,不想將自己所讀的書拿到實踐中檢驗一下,未能想到將所讀之書與所行之事放在自己所確立的人生目標之下融為一體,未能找到客觀上存在的閱讀變現最直接的路徑等問題,于是出現了一些信息化時代的書呆子、網呆子,他們幾乎永遠不會嘗試在上學的同時去創業。對于人生而言,任何書都僅僅是個工具,讀書或上大學則屬于通向自己人生目標的途徑與過程,那些將途徑與過程當作目標的人,或將上什么大學當作目標的人,不僅在大學里不會創業,即便大學已經畢業了,找到某個崗位就業了,也很難走上真正屬于自己的路。善于讀書者,僅僅把書當作自己探求真理的參考,解決問題的材料,追求自己理想人生提升智力的原料。讀書與練習、踐行從起點到全過程都需要深度耦合,才能體會到實操過程中的起起落落,才能激起內心真實的改變、激情和動力,才能檢驗出書的真偽,才能有效選擇自己接下來需要讀什么書。只有所有這些環節都是自主、明確的,書才能讀得更有效,讀書才不會僅僅是為了拿一紙學歷文憑,在讀書期間創業就會成為不足為怪的常態。真正用心想做一件事、實現一種目標的人,就必須切身體驗過、感受過、失敗過、探索過,才能深刻理解做這件事的規律,才能認清自己,才能理解和包容別人。這些都不是看書聽課就能學會的,在這個過程中不讀書與讀書之間的差別在于能否獲得體驗以外的資源支持自己,善讀書與不善讀書之間的差別在于將讀書與踐行各自放在什么位置,產生什么樣的效能。學任何東西,讀任何書,缺少實踐都是殘缺不全的。由此可見,把讀書跟創業結合,不僅僅能更好地實現變現,還能將書讀得更深更精,讓市場驗證和實踐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這一方面能夠快速改進自己,提升能力,讓自己不斷增值;另一方面也讓自己長久保持熱情,擁有源源不斷的行動力,不斷成長。創業故事在校大學生創業不是夢北京建筑大學學生 李藝之我是一名在校就讀的研三學生。我的母親是陜西省渭南市剪紙非遺傳承人,受她影響,我從小就熱愛剪紙藝術,學會了許多剪紙技藝。大學期間,我就讀于西安美術學院學習中國畫。到北京建筑大學讀研后,我在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主攻“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有幸師從現代剪紙大師趙希崗教授。在他的啟發下,我對剪紙藝術的創新發展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我尋找了有優秀設計能力的同學共同加入到“新剪紙”現代藝術的創新中,我們以傳統非遺剪紙文化為精神內核,以現代藝術為表現形式,通過創作新剪紙文創和繪制新剪紙插畫,設計了涵蓋海報、畫冊、裝飾、生活用品等多種類型、累計達到50余種的文創產品,希望讓傳統剪紙煥發時尚的生機與活力。最初,我們試著通過舉辦展銷會的方式將自己設計的文創產品在校內銷售,但我們對銷售毫無經驗,只有寥寥幾名同學來參觀,銷售額近乎為零。后來我們改變銷售策略,通過校園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進行宣傳,同時提供部分定制服務,銷售情況迅速改善。這次銷售經歷讓我們明白,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然而,受疫情影響,很多業務無法順利開展,線下見面常常困難重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迅速調整了方向,開始線上召集繪畫、設計能力優秀的人才,通過網絡居家辦公的方式為有需要的人群和企業定制設計服務,包括插畫、品牌視覺、宣傳畫冊、游戲設計等業務。因為辦公方式靈活、設計質量良好,不到一年時間,我們團隊的收入達到數十萬元。如今,我們的團隊已發展到30余人,其中,20多人是設計師,多數人畢業于美術院校,具有一定的藝術設計能力和文化修養。我打算畢業后成立一家工作室,在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結合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如果籌備順利,今年4月中旬就可以完成注冊。2023-04-124 瀏覽 · 0 收藏 -
光明時評:“就業下沉”將何以終結?
“就業下沉”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之前,清華北大學生賣豬肉、下街道、進小學等新聞均引起一陣陣輿論“轟動”,近來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最新的一例是,人大、武大等名校畢業生進香煙廠當工人。對于作出如此選擇的當事人來說,這是在對教育投資回報率以及個人現實情況進行利弊權衡后的結果,無可厚非。但脫離個體的微觀語境,“事出反?!钡默F象仍有值得思考之處。2019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大關,標志著中國高等教育自此邁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而且隨著研究生招生的不斷擴容,此時的高學歷不再可與高等教育精英化階段“天之驕子”的定位進行捆綁。這意味著,當大批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進入勞動力市場,一方面,由于供過于求,他們無法全部被以往人們傳統認識中的“高大上”的工作崗位所吸納;另一方面,他們的培養目標及質量也已與傳統意義上的“高大上”智識工作存在一定偏離。這導致的結果就是職業擠占,沒能在主要勞動力市場謀求到理想職位的人,不得不在次級勞動力市場尋覓機會,人們所謂的“高分低就”“就業下沉”由此出現?!案叻值途汀?,本質上屬過度教育,也即受教育者的知識和技能超出了工作本身所需。有研究發現,在不同世代中,過度教育存在的比例和程度不同。越晚出生的世代,因為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家庭教育投入普遍提高,激烈競爭下更容易出現對高學歷的過度追逐,反映在就業市場上就是就業人群學歷上移明顯,高文憑者擠占低文憑人群崗位現象突出。過度教育不僅對個體來說具有持續的“疤痕效應”,將承受較為持久的薪酬懲罰,而且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也是一種教育資源的浪費。不過,值得指出的是,前述所提及的過度教育,并不是總量上的過度,更多的是一種結構上的失配。具體到前述香煙廠招聘個案,“卷煙”“包裝”的流水線工作,熟練的技術工人完全可以勝任,以此為代表的制造業崗位也曾是接受職業教育的勞動者的“主場”。但如今,這個“主場”上的選手們變了。教育失配下,低文憑者在勞動力市場中顯然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而與之同時出現的情況是,一些制造企業長期遭遇“用工荒”?!按蟛男∮谩迸c“無才可用”不過是教育失配的一體兩面。避免“大材小用”,經濟增長是根本之道。唯有不斷實現產業升級、加快推進新經濟發展,方能創造足夠多能吸納高學歷勞動者的工作崗位。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多層次的人才支撐,尤其是離不開金字塔底部數量龐大的職業技術教育接受者。近年來,國家層面接連出臺新政,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發展,對職業教育作出的“與普通教育不同類型、同等重要”的定性更是堪稱“定心丸”。然而現實中,職業技術教育持續遇冷,“普職分流”遭家長抵觸,一些在地化應用型本科院校雖在職業教育轉型升級方面作出有益探索,不過影響力依舊有限。一些學生和家長明知選擇普通教育的投資回報率不及職業教育,但仍義無反顧選擇前者。這固然與職業技術教育目前在教學質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關,但更為根本的,則與當前的社會評價體系有關。在當前的社會評價中,職業教育意味著低人一等,被認為是“無奈之下的被動選擇”?!鞍最I”一詞即便已在“996”“打工人”等的敘事中被不斷祛魅,但仍被認為穩居勞動力鄙視鏈上游。如此僵化單調的評價體系一日不變,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失衡就無以緩解,“就業下沉”“用工荒”也將持續存在。而由一個個被錯配的人生所拼湊起的,也將是一個失去彈性的社會。2023-04-129 瀏覽 · 0 收藏 -
從入學到授課涉嫌造假,這個在職海外碩博項目如何圈錢?
為了足不出國就能獲取所謂海外知名大學碩士或博士學位,不少白領不惜花費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結果發現掉進了一個忽悠的“大坑”。近期有學員向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反映,一家名為“學威國際研究院”(以下簡稱“學威”)的機構人去樓空,課程中斷,退費無門。據不完全統計,該機構停課一事涉及上海、深圳、成都等地的學員超過千人,學費上億元。記者調查發現,學威是一家從事留學中介、信息咨詢等服務的企業(即上海學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在全國其他地方的分公司),其聲稱與海外多所院校合辦工商管理碩士等在職學位項目,以“學威國際研究院”為品牌進行招生。而與之合作的海外院校有的已經關停,有的已終止合作,有的雖有合作,但不涉及授課和學位授予。在學威“一條龍”包裝之下,“免考就拿文憑”的戲碼一再上演,甚至線下機構跑路了,線上招生仍在繼續。01.花13萬元上了兩節課 機構“跑路”了來自上海的阮先生去年9月通過學威報名了西班牙圣安東尼奧天主教大學(又名“武康大學”)的在職心理學博士學位項目,并為此支付了13萬元。根據學威網站上的介紹,該項目免試入學,入學后共修心理學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等10門課程,順利完成所有課程修讀以及論文研究即可獲頒“心理學博士學位證書”。阮先生付費后分別于去年9月和11月上了兩節課,課程名分別為“企業人事心理學”和“心理行為與領導”,上課地點在上海市中心的酒店內?!爱敃r竟有幾個學校的學員在一起上課,甚至博士和碩士同上一門課,除了武康大學的博士項目外,還有其他學校的碩士項目?!比钕壬f。今年2月,學威突然通知課程中斷。項目班主任發布通知說:“學威近期遇到資金鏈斷裂問題,上海教務團隊被拖欠工資,希望公司會給出恰當處理。老板鄒某某一直處于回避狀態,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和解決方案?!蔽挥谏虾P靺R區一寫字樓內的學威上??偛咳巳强?。同樣,在廣州、深圳、無錫等城市的學威辦公室都處于關門狀態。記者多次聯系學威負責人鄒某某但無果。另一方面,學威的招生卻仍在進行,其官網和官方抖音賬號依然在銷售海外碩士、博士項目課程,并可登記試聽?!吧虾W威碩博教育”的抖音號客服在招生時說:“我們現在有工商管理等幾十個專業,具體詳情可留下聯系方式……”學員們自發組成“維權群”,向學威要說法,但無論是上課還是退費事宜,都得不到實質性回復。據不完全統計,維權學員已超千人,所在地遍及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無錫等10多個城市,涉及的合作院校還有馬來西亞的亞洲城市大學、美國布魯克斯學院等。02.繳費半年卻無學籍 與海外高校合作存貓膩記者采訪發現,在學威停課之前,相關項目就疑點重重,學威聲稱的所謂海外合作存在貓膩,學籍注冊本就難以實現。阮先生從學威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包括他在內的很多學員并沒有在武康大學注冊學籍?!鞍肽炅?,我們都還不是武康大學的在冊學生,怎么可能拿到學位?”多位維權學員也向記者證實了學籍“打水漂”一事。一位學員說:“繳費已經快8個月了,12節課上了一半但還沒有學籍,如今機構‘跑路’了,學籍恐怕更沒戲了?!笔聦嵣?,學威并不具備自行授課和發放學歷的資質。根據工商部門的登記信息,學威在各地的機構屬于企業性質,經營范圍包括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等,也就是說,學威在明知自己不可能發放學歷的情況下與武康大學進行合作,其自行授課行為也涉嫌超范圍經營。更令人咂舌的是,與學威合作的海外院校有的早已與其終止合作,有的早已關停,但學威仍舊在招生廣告中打著這些院校的牌子。位于馬來西亞的亞洲城市大學去年3月26日就發布撤銷授權通知書:“自即日起,解除亞洲城市大學與上海學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之間的代理關系,撤銷對上海學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授權?!比欢两?,該校MBA學位班的招生廣告依舊掛在學威官網上。學威聲稱合作的所謂美國布魯克斯學院(Brooks College)在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上查詢不到任何信息。據了解,該校曾真實存在,但已于2008年關閉。03.從入學到發證“一條龍”包裝既然學威與海外學院的所謂合作存疑,那它又如何一步步忽悠學生繳費上課的?首先,學威的課程被包裝得“高大上”,所宣傳的授課團隊幾乎清一色是來自中國知名院校的學者。但名單中多位學者表示,自己并非學威的導師,“對學威用自己的形象進行招生表示震驚和憤怒”?!皩嶋H上課程很‘水’?!睂W員王女士說,她報的是法國克萊蒙高等商學院的健康管理碩士項目,卻有很多不同專業的人在一起上課。另有學員告訴記者,學威的不少線上課都是多年前錄制的,“當授課者說‘今年是2018年’,我就感覺被忽悠了?!逼浯?,在學籍問題上,學威通過“做手腳”,讓學員相信自己已被海外高校錄取。參加武康大學項目的一位學員給記者看了他的“學生卡”,上面印有武康大學的?;?、一串6位數的“學號”和本人護照號,但將這些信息輸入武康大學官網上卻查詢不到任何結果。此外,學威還會應學員要求開具所謂“在讀證明”,但只有學威一方的落款和蓋章,沒有武康大學官方的認可。在學位認證上,學威始終強調與其合作的海外大學的合法性與正規性,并將此與學位的正規性混為一談。一位已在學威拿到所謂“境外院校學位”的學員告訴記者,“學位”無法通過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對此,學威的工作人員稱,可通過人社部設在各地的“人才評估鑒定服務中心”進行認證,并出示了“認證結果”。記者發現,出具結果的是一家私營企業,與人社部無關,更無權限進行學位認證?!艾F在看來,學威早已對學員有諸多欺瞞,希望消費者以此為鑒,擦亮眼睛,謹慎看待市場上的‘免試海外深造’項目?!比钕壬f。(本報記者潘旭、吳振東 新華每日電訊)原標題:從入學到授課涉嫌“一條龍”造假 這個在職海外碩博項目如何圈錢過億?2023-04-128 瀏覽 · 0 收藏 -
“企業編”試點會給高?!叭ゾ帯睅砩?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印發了《2023年高等教育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在這份4000多字的文件中,有三個字引起了公眾的關注——企業編。該文件提到,未來該市將深化高校教師編制管理改革,擴大企業編試點高校范圍,完善學校崗位設置和職稱評聘管理。然而,當《中國科學報》記者就此事詢問上海當地某高校的一位教師時,對方卻有些迷惑地反問:“啥是‘企業編’???”01.“企業編”一直沒走對于這位老師的反問,《工作要點》沒有作過多說明。但據記者了解,在事業單位中的企業編制通常有兩種情形,即在事業單位工作但不占用事業編制,按企業用工對待,以及在與事業單位有隸屬關系的企業性質單位工作?!翱偟膩碚f,‘企業編’可以簡單理解為大家熟知的‘體制內的編外人員’?!笔茉L時,青海師范大學國家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研究員包萬平說。在媒體報道中,上海市教委此舉被形容為“企業編來了”,然而事實上,企業編一直都“沒有走”。在網絡平臺“知乎”上,有高校畢業生稱自己收到上海某高校的錄取通知,校方承諾可以將其納入企業編,人事檔案也放在學校,但不可能轉成事業編,他想征求網友對這份工作的意見。從網友的回復時間看,這已是2020年的事情。除上海市外,早在2001年,南京大學就曾出臺《企業編制人員管理辦法》,其中詳細規定了管理辦法的適用范圍、企業編制人員的管理機構以及福利待遇等。而幾乎就在上海市發布《工作要點》的同時,在相鄰的浙江省,浙江萬里學院發布了招聘30位企業編制工作人員的公告,其中既涉及行政崗位,也涉及部分教學崗位?!霸谖覈?,高校工作人員通常都是事業編制,但隨著近年來高等教育規模擴大,傳統的編制數量已經遠不能滿足高校的正常需求。此時,高校就需要通過增設非編制崗位的方式增加‘人手’?!卑f平說。不久前,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徐剛選取國內某省的10所高校,對各校2016年至2020年非編聘用常態化現象進行了跟蹤觀察。結果發現,相比2016年,2020年10所高校各類編外教師數量平均增加了492人?!霸诠⒏咝揽鼐幹频拇笮蝿菹?,目前國內高校存在著較為明顯的非編聘用常態化現象。上海地區所進行的企業編試點也是這一大背景下高校進行相關制度探索的具體表現?!苯邮堋吨袊茖W報》采訪時,徐剛表示。02.更加強調自主權下放在包萬平看來,公眾對于企業編的關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近年來我國對于高校教師編制的收緊?!靶轮袊闪⒊跗?,在計劃管理體制下,只要是享用國家財政資金的人員都屬于國家干部,一旦錄用為高校教師,就自然擁有編制,并由國家財政進行終身補貼?!卑f平說,然而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為解決落后的用人制度與市場經濟相脫節的問題,有關部門甚至不少高校自身便已開始探索人事制度改革。直至2015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對外宣布,2018年大學和公立醫院不再納入事業單位編制管理。然而,這是否意味著編制已經在高校消失了呢?至少在徐剛看來,問題并不是這么簡單?!皬陌l展看,高校教師的去編制化也許是大勢所趨。不過在現階段,特別是在中央提出‘放管服’改革以來,我們更加強調的是用編自主權的下放問題?!毙靹傉f??v觀近兩年各地的相關政策調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印證徐剛的這一論斷。比如,2022年,陜西省出臺《支持新時代我省高等教育機構編制激勵辦法》,對省屬高校引進某些類型的優秀人才給予編制支持,并可以采取特事特辦、隨報隨辦原則,及時研究下達有關編制;山東省明確各市引進某些碩士學位人員時,可申請使用省級周轉編制;湖北省則在湖北大學等10所省屬高校開展機構編制及人員總量管理改革試點,支持試點高校引進高層次人才時增加人員總量……徐剛告訴《中國科學報》,在“人才強國”的大方向指引下,要想實現人才自主活力的提升,賦予地方更多編制自主權已經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搬槍δ承┑貐^的特殊情況,我們甚至不一定非要‘去編’,而是要賦予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最合理編制政策的自主權?!痹谶@方面,目前各地方以及相關高校已經探索出了一些不同的“解決方案”,比如編制備案制、周轉池制度,也包括上海市此次試行的“企業編”制度。對此,徐剛表示,未來可進一步發揮高校用編自主權,改變現行由行政機構為其確定編制的做法,由高校自主決定是否將國家編制轉變為單位編制,或是將事業編制更替為事業員額。03.如何保證“內外平衡”每每談及高校的去編制化,很多人都擔心——在人才爭奪日益激烈的當下,當編制不存在后,高校還拿什么吸引優秀人才?在此前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蔣凱就曾直言,不主張取消高校教師編制,更不主張在較短時間內取消高校教師編制。因為“如果取消高校教師編制,大量高校教師會缺乏工作安全感。從事學術職業需要一定的職業穩定性,保證教師安心工作。短期內迅速取消編制會讓高校教師失去工作安全感”。然而,也有人對此表達了不同看法。比如包萬平便對記者坦言,在高校工資待遇方面難以和某些企業相比的情況下,“去編”的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的人才吸引力,但他相信很多優秀人才依然愿意到高校工作?!耙驗閺谋举|上講,高校無須注重所謂利潤的最大化,更不是以經濟收益為根本追求。因此高校的工作相對單純,并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壓力,這對于真正有學術志趣的人來說,要比所謂的‘編制’更具吸引力?!敝档靡惶岬氖?,隨著高校相關制度的調整,編制本身帶來的“安全感”也在減弱。比如不久前,南京郵電大學就在招聘公告中明確將招聘人員“納入編制管理”,但同時也申明“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資格,解除聘用合同”。事實上,近些年來,高校采用的很多編制形式,如報備員額制、周轉池編制等,與傳統事業編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在崗不在人”,有此類編制同樣可以“非升即走”。對此,包萬平表示,相較于“取消編制便招不到人”的擔心,高校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保證“編內”與“編外”之間的公平?!爱斍?,高校在處理‘去編’問題時,往往會采取‘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這很容易導致編內人員與編外人員之間產生差別?!彼忉屨f,比如在工資待遇方面,某些“編外人員”的工資有時會高于在編的“老人”,但在一些單位,“編外人員”在職稱評定等方面又可能具有一定的劣勢。對此,徐剛強調,廣泛存在的編內、編外差別會因為在工資收入、津貼補貼、福利保險、職務消費等方面的差距形成“同值不同酬”的現象,甚至因社會地位、工作權利等方面的“編制分層”而導致“公平價值”被漠視。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僅為追求“效率價值”而廢除事業單位編制?!霸诟咝5木幹聘母镏?,如何在平衡不同教師群體之間關系時做到公平、公正,成為一個比較難處理的問題。這也是很多學校處理不好相關矛盾的一個深層次原因?!卑f平說。2023-04-1210 瀏覽 · 0 收藏 -
光明網評論員:年輕人選擇“躺平”,也是在傳遞信號
光明網評論員:最近有個詞在互聯網上興起——躺平。顧名思義,所謂“躺平”,就是癱倒在地,不再雞血沸騰、渴求成功了。從個案采訪看出,能描摹出“躺平”的輪廓畫像:有人受夠了大企業的996,抱起了大專專職教師的鐵飯碗;有人逃離了職場“假模假式”的人際關系,跑去麥當勞打零工;有人創業失敗,躺平在家等待繼承家產;有人看清了真實的自己,三次離職后,回到四線城市當咖啡店店員;也有人拒絕升職加薪,找了個養老的差事舒舒坦坦……選擇躺平的年輕人有多少?這很難統計。但躺平迅速引發共鳴,成為讓眾多年輕人豁然開朗的“精神歸宿”,這本身足以說明他們的精神狀態?!疤善健逼鋵嵰参幢厥嵌嘈迈r的概念,從“喪”到“佛系”,癱軟的姿態也在不斷翻新。當“內卷”一詞席卷輿論,“躺平”于是也被高調祭出,二者抗衡周旋。躺平看似是妥協、放棄,但其實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選擇最無所作為的方式反叛裹挾。即便996的加班模式、勾心斗角的職場文化、露骨直白的成功崇拜在輿論層面廣受批判,但得承認,年輕人一旦選擇進入某種職業體系,便很難抗拒大趨勢,那些在價值層面被否定的生活模式,又會自然地變成一種選擇。因此,年輕人選擇躺平,就是選擇走向邊緣,超脫于加班、升職、掙錢、買房的主流路徑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環境對個體的規訓?!盁o法改變環境便改變心態”,這種雞湯式的自我解脫,不用專門教育,年輕人在社會的摸爬滾打中自然也就學會了。躺平現象也非哪國獨有,英國有尼特族(NEET),日本叫低欲望社會,美國也有歸巢族(Boomerang Kids)。大體上,一個經濟體在達致一個階段后,就具有一定的社會保障功能,經濟機會選擇相對多元,加班加點的邊際效益降低,自然會產生一批“扶不上墻”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的躺平,事實上也是在傳遞一種信號:社會環境、生活成本、成長路徑,對于年輕人來說不夠舒適,相比而言,躺平雖然頹廢,但至少相對不累?;ヂ摼W上不乏討好年輕人的營銷話術,但具體到現實場景,很多“門墻”對年輕人可沒有那般笑容滿面,這才更是一種社會的真實。從宏觀層面看,我們當然期待年輕人始終有一種昂揚向上的姿態,保持社會競爭性,這也是達成很多宏大議題的必要條件。但也要看到,具體到微觀場景,個體往往會將主觀感受置于價值排序之上,從“狹隘”的視角進行人生規劃,很多年輕人面對重壓,自動滑向邊緣化的解決方案。年輕人的姿態,事實上也有助于社會發展目標的清晰化:如果說人本身就是發展的意義所在,那么讓人舒適本身就是目的。我們的政策導向,其實也不妨回過頭來,更多側重于年輕人的舒適感受,讓他們主觀上感到愉悅與放松。當生活本身充滿樂趣,年輕人心頭沒有那么多和輿論裹挾相對抗的張力,那么,很多孜孜以求的發展目標、社會遠景,或許也在不經意之中得到了解法。(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2023-04-123 瀏覽 · 0 收藏
-
博導的“狼性要求”:課題組瘋了一個,換了一個,延了兩個,我還在茍延殘喘!
序言:我的導師是位“狼性領導”,課題組也一直實行著“狼性要求”,到處充斥著“狼性文化”。不可否認的是,“狼性要求”有其自身的優越性,“狼性文化”或“狼性要求”并不是只包括要求嚴格,還包括團結合作。但是我們課題組只注重了要求嚴格和優勝劣汰的競爭,缺乏人與人之間的認同和合作,使得課題組瘋了一個,換了一個,延了兩個,而我還在茍延殘喘著。瘋了的劉博:課題組劉博本身性格內斂,在學術上可能缺乏有效的指導,學術水平一般,但是非常積極向上,俗話說的好,“天賦不夠,努力來湊”。導師對課題組的“狼性要求”更是一直催著他不能停下腳步。雖然很是努力,但仍達不到導師的要求,學術上仍沒有發表成果。內心的焦慮、導師的催促、性格的內斂、長期的抑郁致使其精神上出了問題,不得已被父母領回了家,進了精神病醫院治療。換導師的王博:課題組王博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睿智的人,讀博一年后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換導師。因為接受不了導師的“狼性要求”,對自己未來的研究也有自己的規劃,及時止損換了導師?,F在學術進展非常順利,也拿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獎項,每次見他都是笑嘻嘻春光滿面的,看起來幸福感很高。延畢的張博和李博:課題組張博延畢一年,李博延畢一年半,實在令人惋惜,兩人學術素養和學術水平在我們看來還是比較高的。按理說,導師的“狼性要求”,應該學術成果比較突出,但是為何到現在學術上還是寂寂無聞,只因為導師需要頂刊,導師就要求學生必須發頂刊,頂刊發表的難度極大,發不了導師就不給簽字畢業。而課題組其他人還在茍延殘喘著……我們不禁會問:讀博中導師對碩博生的“狼性要求”真的好嗎?導師對碩博生的“狼性要求”,究竟是單向壓榨,還是雙方負責任的選擇?對于這個問題,熱度一直不減,最近更有:“雙非導師招生要求:每天工作14小時,除了睡覺都要在實驗室?!庇械娜苏J為:這是不符合人性的,讀博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只是一個事業而已,這并不是生活全部,人活著的目的是生活的快樂,而非這種痛苦。有的人認為:導師要求嚴格也是為了學生將來好,可以理解。筆者認為:“狼性要求”并非適合每一個人,也并非每一個人必須接受“狼性要求”,“狼性要求”只能是一個備選項。原因有下:1. 每個人的選擇是不同的尤其是讀了博士,大家都有比較清晰的自我認知和規劃。每個人對自己適合什么或者不適合什么都比較清楚,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或者自己可接受度,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要求。大家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而不是一味地被迫接受導師的“狼性要求”,這樣是害人害己。2. 每個人的能力和抗壓能力不同科研是需要一定的天賦的,但每個人的科研能力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能力不同,所以要求也就應該不同。超出能力之外的要求,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負擔和壓力,這種壓力會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導師“狼性要求”也應該有高低之分。此外,每個人的抗壓能力不同,“狼性要求”下,抗壓能力強的學生會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或者在高壓下艱難前行。而抗壓能力差的學生可能會在這種“狼性要求”下倒下,比如焦慮、失眠、抑郁。長此以往,精神上會出大問題的,比如課題組劉博士。3. 科研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科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說是“狼性要求”下要求每個碩博生把全部時間投入到科研中,不能只有科研而沒有生活和娛樂,這樣枯燥無味的科研并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比如,之前熱議的雙非導師招學生,要求全年無休,無周末休息,每年只有過年的7-14天假期;每天實驗室工作14小時,基本上除了睡覺,其他時間都泡在實驗室里。這樣極端的“狼性要求”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取的。那么導師究竟應該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發揮各自特長呢?1. 因材施教每個人能力不同,對科研工作的接受度不同,每個人所擅長的領域也不同,沒必要所有學生要求一樣。能力強的就要求高一些,能力差的就要求低一些。不要把學生逼死,導師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才是對學生未來負責任的表現。2. 尊重學生尤其是博士生,有很多博士生已經成家立業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劃,都有自己的選擇,都希望獲得導師的尊重。導師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選擇和個性,尤其是給予學生自尊上的敬重,給學生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3. 實質指導導師本應是學生學術道路上的領路人,可現實中,卻存在“我導非導”的現象。導師在學術上不能給學生實質性的指導,對學生放任自流,不管不問。尤其是在論文寫作上不給予指導,還要求掛一作,這些都是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實質性地、有效地指導學生是每個導師的責任,也是導師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應盡的義務。4. 禁止畫餅在科研及生活中,如果導師能夠給學生一些實質性的幫助,幫助學生做好人生規劃,與學生成為很好的朋友,那么雙方都將會在這場“特殊的合作”中獲益。而不應該只是畫大餅,給學生各種承諾,最終無法兌現。結語:導師是我們學生生涯中的重要存在,導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如何處理好師生關系。導師并不需要一味地實行“狼性要求”,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才是負責任的行為。鐵打的導師,流水的學生,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被導師溫柔以待!2023-04-278 瀏覽 · 0 收藏 -
回國后科研產出斷崖式下降!985教授靠快樂科研走出低谷
把《西游記》經典故事“三打白骨精”搬上頂刊封面,是一種什么體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石虎兵的回答是:“‘皮’這一下很開心!” 不久前,石虎兵與課題組副教授馬學磊等人在Cancer Cell發表封面研究論文,闡明了從原發灶腫瘤脫落的循環腫瘤細胞(CTCs)逃避宿主免疫監視的新機制。這樣晦澀難懂的研究內容,他們腦洞大開,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演繹了這一復雜機制,插圖登上當期Cancer Cell封面。石虎兵告訴《中國科學報》,偶爾“皮”一下是他在課題組為大家解壓的一種方式?!爱吘箍蒲泻苄量?,科研之外的生活就要輕松一些?!笔⒈?受訪者供圖(下同)石虎兵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從讀大學到拿到教職,花了整整20年。20年里取得過“觸動到靈魂”的成就,也曾因調整研究方向“科研產出斷崖式下跌到歸零”。但他一路走來,學會了朝著目標前進的同時“也能欣賞沿途風景”,并最終成為了今天這個“當老師的風格是嘻嘻哈哈”、用諧謔態度對待科研、生活和人生的科學家。 01.科研版“三打白骨精”講了個什么故事?在那幅登上Cancer Cell封面的插圖中,面對偽裝成美女的白骨精,孫悟空舉棒要打,卻被受了蠱惑的豬八戒和唐僧擋在面前,急得孫大圣面紅耳赤,卻又對妖精奈何不得?!叭虬坠蔷钡巧螩ancer Cell封面這幾乎就是“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內核,跟石虎兵他們的科研有什么關系?原來,白骨精指代的是CTCs,孫悟空就是能夠識別和殺滅腫瘤細胞的自然殺傷細胞(NK 細胞);唐僧是不明就里的“血小板”,豬八戒則是稀里糊涂的人類白細胞抗原-E(HLA-E)。石虎兵為該研究撰寫的文案是這樣的——白骨精(CTC)偽裝成美女從白骨洞(胰腺)中出來為禍人間(轉移到肝臟),被孫悟空(NKs)識破,并要嘗試將其殺死。這時,白骨精裝得楚楚可憐,喚起唐僧(血小板)的悲憫之心來保護她,豬八戒(HLA-E)也被唐僧誤導,阻礙了孫悟空除妖降魔……“這個‘腦洞’是馬學磊副教授最先想到的,這幅畫也是出自我們課題組學生之手?!笔⒈诮邮堋吨袊茖W報》專訪時說,他們當時想用最形象的方式,把復雜的科學故事表現出來,幫助人們抓住論文“最精髓的思想”。大家一拍即合,人人都非常享受這個過程?!拔覀冊趧撟鬟@張圖時非常歡樂?!笔⒈f,學生們穿上白大褂可以做科研苦行僧,但脫掉白大褂個個都是才藝青年,“至少有很高的繪畫技能和審美水平”。類似的圖片能發揮圖片摘要的功能:通過形象的圖示,讓大家更快地了解這項研究到底講了什么故事。石虎兵說:“我個人不希望研究成果最終變成保險箱里的藏品、書架上的知識,我更愿意讓大家更了解我們做出了什么新東西,如果有幸轉化成產品、能造福人類就更好了?!边@種說法聽似“起高調”,不過在石虎兵科研生涯早期,他的一項研究成果真地被轉化被成了產品,造福了人類。這就要從他在博后期間發的那篇Nature論文講起了。02.博后Nature論文的故事2007年,石虎兵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后,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做博士后。剛進組,合作導師Roger S. Lo教授和Antoni Ribas教授就給他畫了一張“大餅”:研究黑色素瘤靶向分子藥物治療的耐藥性機制。當時,他們實驗室才剛剛開始這類靶向分子藥物的臨床試驗。導師信心滿滿地告訴石虎兵:“這個藥肯定有效,但是根據以往經驗,這種靶向治療很快就會產生耐藥性。你去做耐藥性機制,等一期臨床試驗結束的時候,病人也差不多要陸陸續續耐藥了,你的成果可以直接指導他們(后續)的臨床治療?!?雖然覺得像“畫餅”,但石虎兵還是欣然領命。沒想到,他還真做出了名堂。他在耐藥性研究中發現一個新的突變——它在自然條件下不可能與腫瘤原來的突變共存,但在耐藥條件下二者發生了共存。也就是說,原來的靶向治療,治著治著就出現了一個新靶標。這個發現突破了理論認知,同時也找到了病人通過靶向分子藥物治療產生耐藥性的原因。 他們乘勝追擊,馬不停蹄地找到了一種藥物——這是一種被FDA批準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藥物。石虎兵記得有位職業是電氣工程師的患者,聽懂了他們對新方案用藥機制的解釋,馬上同意接受“雙靶”用藥治療。這也是第一個嘗試該療法的患者。 結果非常給力:幾周后,患者的腫瘤越來越小,“幾乎消失了”?!爱敃r我第一次感覺到可以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如此直接地去幫助一位患者,那種成就感真的是一種觸及靈魂的感動?!笔⒈貞浾f。青年時代的石虎兵 后來,藥業巨頭葛蘭素史克(GSK)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開啟了一項雙靶治療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相比單靶治療,雙靶能夠大幅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臨床上的成功,直接改寫了黑色素瘤治療的北美醫師指南(NCCN)。如今,這種雙靶治療手段已成為主流,幫助更多人延長了生命。2014年,石虎兵在回國前夕,收到了一封來信。寄信人是前述患者的女兒。信中寫到,她的父親剛剛過世了,她非常感謝他們當時用最新的治療手段延長了父親的生命,讓其能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和親友相伴。 “這就是當時那篇Nature論文的故事,它真切地讓我感到自己做的是有意義的事?!笔⒈f:“我當時覺得,這就是我下半輩子想做的、有用的科研?!睅е@個樸素的想法,他準備在博后出站后回國,通過科研讓更多國人受益。 03.“產生自我懷疑的一段人生”回國科研,石虎兵想去一個能夠得到強有力臨床支撐的院校,或者一所重視科研、重視臨床與基礎研究相結合的醫院。一番篩選之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進入了石虎兵的終選。 “經過幾代人的引導和培養,華西醫院對臨床+科研協同的理念,已經融入到每個醫生的血液中?!彼X得,川大華西醫院在這一點上,與他博后所在實驗室的氛圍非常相似,于是果斷做出決定。 石虎兵萬萬沒想到,在回國初期,迎接他的是一段非常難熬的日子。 首先是難以適應角色轉換:在UCLA,做科研有一流的實驗設施、出色的合作伙伴,可以心無旁騖專注自己研究;但在華西醫院,面對的是連培養細胞都要手把手從頭教起的學生、降了好幾檔的實驗設備和要從頭搭建的實驗室。這讓他感受到極大的落差。更難的是,要開啟全新的研究方向:黑色素瘤在美國是高發癌癥,臨床和研究上得到的資助非常多;但在國內,黑色素瘤只是“小眾”腫瘤,很難申請經費和項目支撐。想要做出讓更多國人受益的研究成果,或者再現實一點——要讓實驗室“活下去”,他必須調整研究方向。于是,重新研讀新方向的文獻,熟悉新的實驗,還要從“新手”級別重新操練……一切要從頭開始,石虎兵的科研產出幾乎一夜歸零。時間一長,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外界的質疑還好,可怕的是他開始自我懷疑:以前取得的成績,是不是只是因為自己運氣好、導師“?!??如果不是這樣,為什么如今自己如此無力?轉念他又想,是不是自己并不適合做導師? “要知道(自我懷疑)這種事從未發生過,而且還是在做了導師之后。那種感覺就好像,萬里的長路已經走了九千九百里,才突然發覺是不是走錯了?這種感覺挺荒誕的?!笔⒈f。 屋漏偏逢連夜雨。實驗室剛起步的第二年,負責管理細胞庫的學生有一次忘了補充液氮,導致實驗室所有細胞系幾乎全軍覆沒。了解生物研究的都知道,這對實驗室的打擊是災難性的?!叭俗弑匙?,喝涼水都塞牙?!笔⒈恍?,那段日子,他給自己灌過不少“雞湯”。逐漸在對抗逆境中生出樂觀的態度,或許跟他小時候喜歡讀《圍城》有關?!板X鐘書能在那樣苦澀的時期寫出那么一個帶有調侃意味的、諧謔人生的故事,足以讓人感到他是怎樣的一種生活態度?!笔⒈c學生們拍畢業合影石虎兵從1995年開始讀本科,直到2015年才拿到教職,前后花了20年的時間。這段路對于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來講,可能是漫長的、無法接受的。但在石虎兵看來,“這20年沒有白白浪費——我不是為了最后一刻,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體會到很多、很大的快樂。當然我不能光用嘴說,我還身體力行示范給他們看,也讓他們通過時間的沉淀慢慢地去領悟、去體會?!?04.一個“教”人快樂的導師 科研中,石虎兵是一個嚴肅的“保姆式”導師:對于低年級學生,他事無巨細,實驗設計中有幾個觀測點、每個板孔里多少個細胞、處理藥物的濃度是多少,這些他都要講清楚怎么做,并對學生的發問一一解釋,啟發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對于高年級學生,他會認真聽取他們關于實驗現象的解釋和判斷,并逐一分析,引導他們建立自己的認知和邏輯系統。除了課題組每周定期開組會,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找他探討研究問題。但科研之外,他是嘻嘻哈哈的“石導”,在學生面前沒有架子,大家相處得非常輕松。學生們會調侃他發福的身材,說他“肚子大得可以站著放在桌子上”;石虎兵也瞅準機會反擊:在一次年會活動上,他給大家準備的“驚喜禮物”是一本《張道真實用英語語法》,調侃他們的“散裝英語”,“應該好好學學語法”。學生拆“驚喜禮物”,拆出《張道真實用英語語法》去年9月,實驗室要拍招生宣傳片。負責拍攝的學生特意囑咐石虎兵,千萬要嚴肅。結果,他越是想要一本正經擺拍,越是繃不住,各種笑場。后來這個宣傳片出了兩個版本,正經版和花絮版。石虎兵很佩服清華大學王曉東院士——一個妥妥的“大佬”,但經常會出現在實驗室“發行”的賀歲視頻中,還把自己扮成扛編織袋的民工、一展歌喉的rapper……他覺得,這種實驗室文化特別好?!翱蒲锌偸亲屓司陀X得很嚴肅、很枯燥,但我覺得枯燥之余還是有很多樂趣的?!笔⒈f,他常常這樣開導自己:生活既然已經如此,自己也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那么,干嘛非要那么嚴肅?何不以一種“生活你能奈我何”的態度笑對人生?“我們的教育從沒有教給我們什么是快樂?!笔⒈f,他愿意去做一個“教”人快樂的導師——對于科研人而言,他認為真正的快樂是發現了一個從未被認知的知識或規律,是用研究成果可以幫到更多人,是對人類進步哪怕一點點的推動或促進。相關文獻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3.01.001https://genome.cshlp.org/content/29/12/2056.long2023-04-261 瀏覽 · 0 收藏 -
科研人不要“賤賣”自己!前輩分享如何轉行拿高薪
編譯 | 卜金婷2022年,Naure曾發文稱:學術界正刮起離職潮。根據Nature 2021年的薪酬和工作滿意度調查,受訪者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對他們的工作前景感到滿意。工業界受訪者(64%)比學術界受訪者(42%)有更積極的感受。越來越多的學者從學術界跳槽到工業界。在美國,畢業于2021年的數學及統計學博士畢業生中,僅1/3的人獲得了博士后以外的學界職位,而2001年達到近60%。在社會科學界,這一數據從66%降至48%。如何邁出進入工業界的第一步?近日,Naure采訪了幾位轉行成功的科學家,他們分享了在薪資及待遇方面如何“討價還價”的建議。 明確核心需求2021年,Branka Milivojevic準備第二次離開學術界。她希望工作有更大的自由度,這樣她就可以兼顧家庭。五年前,她在荷蘭鹿特丹的一家神經營銷學領域的初創公司擔任首席科學家。僅一年時間,她又響應了課題的召喚,重回大學的研究崗位?,F在,她是一名為荷蘭鐵路運營商工作的數據科學家。第二次跳槽到工業界前,Milivojevic起草了一份談判清單。她說:“能‘談’出更高的薪水固然很好,但薪資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事?!鼻鍐沃邪`活的工作時間和通勤時間等,這些是她與雇主談判的基礎。在過去20年,數據科學家Tim Gravelle在工業界和學術界之間反復橫跳。Gravelle于2022年11月加入加拿大多倫多的商業咨詢公司,擔任其洞察力數據科學總監。他強調:“你需要明確你所看重的是什么?!奔毎飳W家Rebecca Lim想要減少出差的頻率,于是她決定辭去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副教授職位。在疫情期間,她在家里連續呆的時間不到六個星期,因此她把低頻率出差作為她就業的條件。當然,錢對她來說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對于一些與科學無關的工作,例如高級運營職位,她說:“他們必須給我滿意的薪資,我才會考慮這份工作?!?nbsp; 明確提出薪資給某一個職位“估價”可能很難,尤其是當科研人員第一次跳出學術界或者是他們家族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Lim如今是一家癌癥治療公司的科學事務高級副總裁,“當你的父母是專業人士時,這將會截然不同。我的媽媽沒有完成學業,她怎么會在這種事情上給我建議呢?”Lim表示,雖然Glassdoor等求職網站提供了薪資范圍,但偏向于美國或北半球的薪酬,來自其他地區的人往往不能夠把它作為參考。Karen Kelsky于2010年離開學術界,創辦了一家名為 “The Professor Is In”的職業輔導咨詢公司。她表示,大部分學術界人士 “對自己的價值毫無概念”,他們的聰明大腦是用來做研究的,當面對工作機會時,他們很少會深思熟慮。Kelsky建議在談判薪資時,一定要有高目標,因為學者們往往習慣性地低估自己的價值?!叭藗?,尤其女性,不愿意讓公司難堪,”她說,“第一步,獅子大開口。然后讓公司告訴你他們有哪些限制,千萬不要自我設限?!睂嶋H上,在受訪者中,很多人都表示接受offer時應該提更高的薪酬。Milivojevic建議一開始就明確提出薪資,因為這一數字會成為薪資談判的基礎,但在面試過程中,過早地這樣做可能會嚇跑雇主。她說:“等到他們明確地向你拋出橄欖枝,你就可以開始談了?!钡厍蛭锢韺W家Matthias Meschede認為多接觸一些崗位,才能讓你找到最適合的那個。他于2017年博士后出站,此后開始把找工作當做一項調查研究。在第二年的招聘會上,Meschede與5家公司進行了接觸。他決定盡可能地參與全過程面試,以便提高他的面試技巧,看看未來的雇主會給他提供什么樣的薪水?!耙嬲吹侥愕膬r值,你需要看到這個數字?!盡eschede說。在兩次升職后,他現在是巴黎一所軟件公司的社會技術系統經理。Milivojevic說:“通常情況下,學術專長的量化方式與行業經驗的量化方式不同,盡管基本技能是一樣的,但這種脫節可能使學者在工資和福利談判中處于不利地位?!痹趥€人簡歷上,她羅列了一個單獨的技能清單,其中將她的學術經歷“翻譯”成為用工業界的行話。例如,她沒有寫她曾經帶了多少個學生和博士后,而是列出了她管理下的FTEs值(全職員工或全時工作當量)。 明確福利待遇有些雇主可能無法滿足未來雇員的理想薪資,但他們可能準備以公司股票或其他類型的補償形式提供股權。2021年,應用密碼學家Markus Zoppelt離開學術界,在他于2022年接受德國Code Intelligence公司的軟件工程師職位之前,做過兩份其他工作?!拔曳浅?释谖夜ぷ鞯墓局蝎@得股份?!盳oppelt說。對于部分業界工作來說,可期待的薪水會比其他職位更低,但往往會有其他福利,比如可以遠程辦公,或者四處旅行。2019年,Gravelle辭去了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講師職位,接受了多倫多的一個業界崗位。對他來說,靈活的工作時間是沒有商量余地的?!肮べY、獎金結構和股票期權真的很有吸引力,但工作的靈活性對我來說很重要,因為我喜歡在我的孩子從學?;丶視r在家?!?Gravelle說,“來自學術界的人習慣于擁有大量自由的時間,那么一個可以遠程工作的職位可能對你很重要?!碑斀?,人們越來越多地選擇遠程工作,雇員需要了解適用于他們生活和工作地點的各種法律規定,以及這些規定的不同之處。不同的公司和國家提供不同的養老金和福利,這些福利可能與學術機構常規提供的福利不同。例如,法國公司提供30天的年假,而美國公司通常提供很少的休假機會。未來的雇員在談判工作和薪酬待遇時,不應認為這些福利是標準的。應聘者在面試時應明確詢問年假、育兒假、醫療保健和退休福利。Gravelle根據他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工作經驗說:“這在不同的國家背景下會有所不同,特別是當涉及到養老金時?!北M管學術界人士在進入工業界時可能不得不接受一個更低的職位,但他們本身的技能和經驗可以讓他們迅速晉升。Gravelle說:“因為我在研究生院得到的充足的鍛煉,所以我能夠更快地晉升?!比欢?,人們也可能遇到工作量增加、職位或待遇卻沒有提升的情況。因此,如果你的工作量和責任與他們的職位不匹配,你應該記得在幾個月后重新和公司談判。Milivojevic在公司里任職已近兩年,“走出學術界的第一步并不是最后一步?!彼f,“在業界,即使第一份工作不是完美的,你也會獲得經驗、更了解你自己。然后,你可以邁出下一步了?!眳⒖兼溄樱篽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1299-0(原標題:科研人不要“賤賣”自己!前輩分享如何轉行工業界拿高薪)2023-04-256 瀏覽 · 0 收藏 -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要敢于直面哪些真問題
4月8日至10日,在山城重慶,近20名院士、500余名高校領導、千余名專家學者、1500余所高校教師、近萬名企業人員從四面八方趕來,集聚第58·59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以下簡稱“高博會”)。在百年大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在迫切需要孕育創新拔尖人才的時代,他們要共同討論一項教育事業的“命題作文”:如何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如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立足新時代,邁入新征程,高等教育被賦予了新的歷史地位、歷史使命和發展格局?!敝袊叩冉逃龑W會會長,教育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說。創新、變革、發展成為論壇上高頻的關鍵詞?!懊}作文”圍繞“校地聚合·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主題,院士、高校領導、教務處長、教師走上演講臺,分析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商討新工科建設問題的改革方案,分享產教融合的探索方案。他們試圖給出教育界對這一時代之問的回答。01.創新的內驅力一定不能急功近利當今,世界高等教育都在強調創新、重塑、新路徑。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特征究竟是什么?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在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暨第三屆大學校長論壇上給出的答案是“創新”。他進一步解釋,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要從小問題切入,也就是做好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實踐、核心團隊等方面的創新?!拔覀儑摇畠蓮椧恍恰某霈F,絕對不是靠個人興趣,而是一定要有強烈的社會擔當?!闭f起“兩彈一星”,西南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楊愛華很自豪,同時他又很擔憂:現在部分學生學習知識抱著很強的目的性,“很愛問這個知識學了對我有什么好處?”楊愛華對一個故事印象深刻。有一位中學特級教師給學生上語文課,課堂上,一個學生讀文章時磕磕絆絆,而另一位學生直接舉手說讓我來。但這位老師拒絕了,堅持讓第一個學生滿頭大汗地讀完了。后來,老師問第二個學生,前面同學為了讀完文章急得滿頭大汗,你是否可以帶頭為他鼓個掌?“這就是教風和學風的建設?!睏類廴A說。她提到,教育不僅僅是知識傳遞,更是價值觀的影響。擁有創新人格的人一定是可以吃苦耐勞、包容合作的人,那么學校對于創新人格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要融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之中,“硬實力是創新的工具,但是軟實力才是創新的靈魂”。2022年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4655萬人,毛入學率達到59.6%。今年3月,在教育部舉辦的介紹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表示,教育部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學累計建設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共吸引3萬余名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培養有過多次重要講話。早在2014年9月,在與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皟蓚€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要孕育出拔尖創新人才,“土壤”必須肥沃。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趙雅琴對此深有感觸。她向所有在場的高校教育者展示了一張照片。照片里的學生名叫韋明川,來自黑龍江省雞西市,于2009年考入哈工大,2010年萌生了參與研發衛星的想法。當微納衛星團隊成立后,他成為“紫丁香二號”微納衛星總體設計和測控的負責人。2015年9月,這顆由高校學生自主設計、研制與管控的微納衛星“紫丁香二號”成功飛入太空?!八麨槭裁聪胙芯啃l星呢?”在趙雅琴看來,那是因為學校有氛圍、有教師、有平臺,孩子們才能有愿望。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不少學科和專業設置都圍繞航天展開。在衛星團隊里,學生的平均年齡不到24歲。這讓趙雅琴忍不住感嘆,文化氛圍是激發創新意識和愿望的環境條件。有了創新的氛圍,有了哈工大與小衛星、FAST等合作的故事,以特色追求創新,就能在潛移默化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的氛圍會彌漫浸潤整個校園”。02.不能總“投喂”有正確答案的問題據遼寧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淑云觀察,不少高校老師留給學生的問題基本都能找到正確答案。學生不用太費心,不用太動腦子,就可以完成作業交差。這讓李淑云感到憂慮,甚至覺得:“這樣的教育現狀產生了很多問題?!鄙鐣辖Y構性、開放性、復雜性、不確定性的問題太多了,學生沒法都找到標準答案。然而,“恰恰這樣的培養方式,才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李淑云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拿起一張紙條,旋轉180度,再與另一端相接,那么紙帶的正面和反面就連在一起,這就是科學家發現的“莫比烏斯帶”原理?;貧w現實,過山車不掉頭也能回原點的現象正是遵循該原理。而這一原理的發現,是科學家們在觀察小蟲爬行樹葉正反面時得出的結果?!斑@個故事告訴我們,從普通的現實問題出發,可以解析科學問題?!崩钍缭瓢阉伎紟У搅藢W校創新創業基礎課上,讓學生去社會上找真實痛點,做商業計劃書、展開路演,推動問題變成可以解決的科學課題。教育的改革帶動了系列連鎖反應。在遼寧省,被譽為“香菇之鄉”的遼寧省岫巖縣每年靠香菇種植創造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應,但是香菇廢料在河道和路邊堆積,埋下了環境污染隱患。遼寧大學的學生們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廢棄的香菇做成雞飼料提高雞蛋的營養?!耙环矫嬖黾愚r戶的收入,另外一方面改善了環境?!崩钍缭茷閷W生們感到自豪?!霸跁旧蠈W生找不到這類問題的標準答案?!崩钍缭普f。如今,學校的拔尖創新人才改革嘗試,一方面解決了社會存在的一些卡脖子、卡腦袋、卡嗓子問題,另一方面,也在教學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動力——目前學校收集的3萬多個項目,覆蓋絕大部分學院、專業、學生。有的學生把社會問題變成了創業項目,捧回了不少大創比賽的金獎、銀獎?!拔覀兊膶嶒炇依锸菦]有講臺的,所有老師都把真實問題貫穿到各個環節、各個模塊當中?!崩钍缭茖τ谶@種模式充滿期待:如果不斷優化這種創新創業人才模式,未來會有多少個“莫比烏斯帶”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副書記、校長聶強也發現,基于真實的科研項目和工作項目的訓練更有利于創新人才的成長。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參與的保障5G基站電路安全的智能專用斷路器項目應運而生,可以精準處理5G基站中的小電流故障問題,滿足5G基站自動識別故障等需求。目前產品已覆蓋4個省份,在上百座5G基站投入使用。據教育部數據顯示,如今已有12個未來技術學院與50余家科研院所、100余家龍頭企業、高新企業深入合作,加快凝練前瞻性未來技術方向。50個現代產業學院激發“政、產、學、用”等多方活力,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33個示范性軟件學院、28個示范性微電子學院、18個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取得扎實成果,建設了一批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岸颊f一流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最后一公里,我再加一句,一流實驗課程是最后一公里的最后0.1公里?!蹦戏结t科大學實驗教學(管理)中心主任董為人也得出了相似結論,實驗實踐教學是創新能力培養的主戰場陣地?!拔覀兿M麑W生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早科研,多科研,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敝貞c醫科大學教授余華榮說。目前重慶醫科大學通過召開一流專業的建設工作研討會,讓老師們能明確一流專業的標準、實施路徑和要求。學校也制定了激勵措施,對照國家的專業標準,修訂多輪《人才培養方案》,甚至還聘請第三方公司進行背靠背評估,找出優缺點,不斷改進人才培養方案。他專門提到,在培養學生的同時,實際上,老師也在成長,“教學相長”。03.高校專業之間劃分不宜太細讓天津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路福平擔憂的另一個問題是,“現在的專業可能劃分過于細,比如說學機械的學生不懂與電相關的知識?!彼J為,學科之間需要形成知識的協調和交叉。就好比,“優秀外語人才不是只會外語的人才,也沒有只會外語的優秀人才?!鄙虾M鈬Z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巖松對此非常關注。天津科技大學曾設立一個實驗班,在大一新生中招錄60名學生,進行機械、電氣和人工智能3個專業的打通培養?!澳菚r候學生很辛苦,老師也很辛苦?!?盡管如此,在一年級學生匯報時,“綜合實力就凸顯出來了?!甭犯F秸f。為了打通學生綜合能力,天津科技大學實行學分互認制,對出國(境)、轉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實現學分互認,打破年級和專業限制,實施分級分類教學?!氨热缯f學生根據對自己的了解,缺哪什么知識,就學什么課程。在整個過程中,導師可以跟學生研究個性化的培養路徑?!甭犯F教岬?,近5年學校累計4800多名本科生在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還先后獲得挑戰杯特等獎、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特等獎等。山西大學副校長孫巖感慨,人才培養這件事,已經被提了這么多年,然而到底怎樣進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各個高校、學院都在努力嘗試。對于這個問題,孫巖的看法是,新型人才的培養方向,一定是通識教育個性發展和多層次跨學科教育。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蔣昌俊也深有同感:“對人才培養,我們強調知識、能力和營造環境三位一體的保證,強調拔尖人才創新思維關系的建立,培養跨學科的交叉融合精神以及深度的培養過程?!苯衲?月,教育部等5部門發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中也曾明確指出:要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深化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學科組織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這還遠遠不夠,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孔令講還提出,要為拔尖創新人才“筑高峰”。他提到,電子科大創新了一個貫通四年逐級挑戰的新工科課程體系。從大一起,讓學生自己選擇項目去做,每年舉辦新工科學生項目式課程學習作品展。學校理順了科研育人的思路,先讓高水平科研團隊的老師提出項目,圍繞項目開設對應課程??琢钪v舉了個例子,以往信號系統的課程都統一安排在大二教授,后來因為課程跟著項目轉,調整到了大一下學期,讓拔尖創新人才可以進入快車道?!绊椖亢臀覀兊恼n程之間是完全交互的?!?4.大學的人才培養不能沒有“個性”站在演講臺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袁亮直言,“我和其他校長有一些不太一樣。我不是一直在教育戰線的?!彼辉禾抗I部任命為總工程師,后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后來又到安徽理工大學工作?!拔覐囊粋€工程技術人員、科研工作者的角度出發,一直在學習如何教育培養人才?!痹琳f。袁亮直言,受大學排名、學校聲譽、社會認知、影響力以及地位的影響,部分地方高校資源相對有限。作為偏遠地區的高校校長,青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曉英對這個問題深有感觸。以學科建設為例,青海大學的學科圍繞著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三江源”生態學、高原醫學,等等?!叭绾握宫F行業特色是地方高水平大學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痹琳f。他以煤炭行業為例分析,煤炭行業的頂尖人才大多畢業于行業特色高水平大學,為國家能源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持。以安徽理工大學為例,它發起成立煤炭行業“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采協同創新組織”,擁有煤炭安全精準開采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等,形成了以安全、先進制造、地礦、爆破等學科為特色的辦學體系?!皹訕佣紩钍茏?,一招鮮,吃遍天?!痹恋拇鸢负苊鞔_:擦亮底色、突出特色、打造亮色。地方高校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需要做哪些取舍?在過去的6年時間里,安徽大學先后關掉了12個專業,新成立了13個專業。專業調整的大背景是安徽省確定十大新興產業,包括了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艾F在學校絕大多數專業都是對應安徽新產業的實際發展需要?!卑不沾髮W校長匡光力說。以集成電路產業為例,現在安徽已經有400多家相關的企業,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特別旺盛??锕饬榻B,安徽大學把材料科學與工程作為安徽大學雙一流建設的組建學科方向,并出臺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不是爭著做熱門專業人才的培養,也不是要做“大鍋飯”式的籠統人才培養,多位高校教育者提出要因地制宜,發揮地區經濟產業特色,為區域性產業發展提供可儲備的創新人才力量。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周玉所說,高校是人才第一資源、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動力和文化第一軟實力的重要結合點。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越來越強調高質量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曾明確指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笆澜绺叩冉逃奶攸c是創新,中國高等教育的特點是要創新?!泵鎸逃哔|量發展的時代訴求,針對拔尖創新人才的時代命題,吳巖在論壇上向高等教育工作者發出呼吁:“要帶領著中國的高等教育為國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給國家提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完成我們這代人最神圣的歷史使命?!保ㄒ娏曈浾?楊潔 記者 張渺)2023-04-241 瀏覽 · 0 收藏 -
“將學術平臺充分向青年學者、高校學子敞開”
4月18日,《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22年度論文獎在京頒獎。張清華的《實驗與選擇,變奏與互動——百年新詩的六個問題》等5篇論文獲得年度論文獎;孫慈姍的《郁達夫〈毀家詩紀〉中的情感經驗與倫理修辭》獲得博士生獎;劉大先的《世俗時代的史詩思維——論劉亮程〈本巴〉對〈江格爾〉的發展》獲得新作研究獎?!皬?021年度起,我們在論文獎中設立博士生獎的分項,面向在讀博士的論文,至今已頒發兩屆。我們希望,這個獎能成為有才華的年輕人脫穎而出的學術平臺?!鳖C獎儀式后,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就培養學術新人、激發研究活力等話題接受記者專訪。新時代文學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批有才華、有創見的學術新人,而高校無疑是人才的“儲備庫”“蓄水池”。李敬澤了解到,高校在讀博士研究生一直面臨著“兩難”境地:一方面,高校要求他們在學術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另一方面,很多學術期刊不愛發在讀博士的論文,擔心會降低刊物的影響因子?!案咝T谧x博士生受到很專業的學術訓練,其中一大批學生富有學術才華,具備較高的研究能力。博士‘發文難’,已成為學術界關心的話題?!弊鳛槿珖舜蟠?,李敬澤參加今年全國兩會時,便聽到有代表提出有關人文社科期刊應多支持在讀博士生的建議?!叭ツ?,叢刊編輯部就把這件事好好討論了一下。討論的結果是,影響因子事小,學術公正和新人培養事大,于是增設了‘博士生獎’?!崩罹礉杀硎?,我們高度重視成就夙著的學者的研究進展,同時,對青年研究者的探索滿懷期待,過去一向如此,今后仍將如此。支持和鼓勵高校學子學術研究,并不意味著要無視標準、“開閘放水”。李敬澤補充說,保持學術品格和學術活力是學術期刊的意義所在。要堅持嚴格的學術評審機制,力求公正對待所有學人的成果,“不設硬性的刊發數量,一切以質量為核心”。對2022年度“博士生獎”的獲獎論文,評委們便給予了高度評價:“論文在前研究的基礎上對郁達夫諸篇詩作及注文進行細讀,別出心裁地將關注點轉向文本修辭層面,在舊體詩中生發出情感詩學的向度……在表述上也具有和研究對象相匹配的細膩和深摯?!苯陙?,由巴金先生倡導建立的中國現代文學館,一直探索為青年學術力量洞開新天地。李敬澤介紹,中國現代文學館不僅是一個文學的博物館、展覽館,還是重要的學術研究中心?!拔覀兺ㄟ^設立客座研究員制度、頒發唐弢青年文學獎,以及叢刊‘博士生獎’,將學術平臺充分向青年學者、高校學子敞開,促進新生力量的成長和涌現?!睆?022年度起,叢刊增設“新作研究獎”。李敬澤表示,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評論家。但是,一般意義上的判斷評價無法取代具有歷史縱深,具有廣闊的社會、文化和美學視野,體現著理論雄心的思考和批評,后者更是文學能夠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當代文學是發展的,是在當下不斷生成的。李敬澤希望叢刊能夠一頭連接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文學生活與創造,另一頭把那些相對令人信服的現象和作品移交給高層次的學術研究?!拔覀兿嘈?,在新時代,宏大的歷史運動、豐盛的當下經驗、奔涌著的現象和文本,既構成了巨大的認識和闡釋難度,又敞開了理論與批評的廣闊空間,學術應該成為當代文學生成過程中的主動性力量?!崩罹礉烧f,顯然,博士生等青年學者正是這股力量不可或缺的組成。據介紹,《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國現代文學館主辦的學術期刊,是全國唯一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專門性學術刊物,代表著本學科領域的最新與最高研究水平。(本報記者 劉江偉)2023-04-210 瀏覽 · 0 收藏 -
從普林斯頓到“雙一流”,80后教授10年研究終發Science
2021年12月初,袁星在《科學》的投稿系統中提交了論文??砂司艂€月過去了,除了顯示已送審外,再無消息。這期間,國際上陸續有相關研究發表,其中有1篇甚至還借鑒了自己此前的研究方法。他有些著急,忍不住給編輯寫郵件詢問情況,“如果《科學》覺得不合適,我們就撤回來?!蹦嵌螘r間,我國長江流域發生了60年來最嚴重的特大驟旱,他希望自己這篇研究全球干旱的論文趕緊問世,引起更多人的重視。袁星甚至已經計劃好,如果被拒,就立即投給發表速度最快的期刊,否則一旦被搶發,所有努力就白費了。終于,在投稿1年多后,他等來了好消息。4月14日,《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袁星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他們利用全球土壤水分模擬和再分析等數據,評估了過去64年來干旱的演變情況。研究發現,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全球干旱正在向驟旱轉變。未來,在大多數陸地地區,人類要面對更快發生的干旱?!犊茖W》雜志將其選為同期亮點成果,并撰寫觀點文章進行評論。01.從“試試看”的心態做起科學家從產生想法到做出成果,通常需要多久?對于袁星來說,這個跨度是10年。2012年夏天,美國遭遇了50多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持續幾個月的高溫和干旱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巨大。此時的袁星入職普林斯頓大學不久,從事水文氣候研究的他對這場旱災格外關注:我們應該如何刻畫這起干旱事件?是否應該稱其為“驟旱”,“驟旱”又該如何界定呢?當時,國際學術界對其看法不一,僅有少數學者提出了一些有爭議的描述指標。一年后,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發生了嚴重干旱,多省市農作物受災,飲用水供給也出現困難。袁星想,“我們就以中國為例,嘗試做些研究?!?014年,袁星回國加入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正式開啟了驟旱相關研究。經過2年的積累,他與合作者們初步探索出了中國的驟旱規律:更有可能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發生,如南方和東北地區;1979-2010年間,驟旱發生次數增加了一倍?!白畛跫兇獗е囋嚳吹男膽B在做,沒有想到這項研究意外引起了一些關注,這鼓勵我們去進一步探索?!痹菍Α吨袊茖W報》說。2019年,他收獲了一項令自己“滿意”的研究。他和團隊對中國的驟旱歷史變化進行了集合歸因模擬試驗,結果表明,歷史驟旱事件有77%的可能性由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引起。不久,這篇《自然-通訊》論文就成為了“高被引論文”。02.迎來“人生第一次”袁星自然而然地想到,可以把樣本數據擴展至全球,在全球數據尺度下再次進行分析??赡玫饺虻姆治鼋Y果后,他卻遲遲沒有投稿?!斑@只是一個重復性的工作,沒有實現大的突破?!痹钦f,他同時擔心,全球某些地區的數據缺乏,影響了結果的可信度。猶豫中,同行的全球驟旱論文橫空出世,令他一驚:“我們正在做的,已經有人做出來了!”“是不是自己太保守了,或許不該畏首畏尾……”袁星心里嘀咕。這也讓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研究出路,“如何能比同行的研究更進一步,以更大的視角去看待驟旱的問題?!边@也最終成為了這篇新發論文的核心問題:在各項研究都表明驟旱頻率增加的情況下,全球干旱是否已從緩慢發展的干旱向驟旱轉變?他們的研究表明,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極端事件特別報告(IPCC SREX)劃分的區域中,歷史時期全球約3/4的陸地區域驟旱比例及干旱爆發速度均呈上升趨勢。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使得降水的虧損越來越嚴重,地表的強蒸散發也更強烈,最終迫使干旱的爆發速度越來越快,由緩旱轉向驟旱。未來,這將會對干旱監測、預報、預警與防御等帶來新的挑戰。猜想再一次被證實,袁星的喜悅、信心、期待都來了。從研究生算起,他已經陸續發表了120多篇的研究論文??山o《科學》投稿,還是人生第一次。 03.作為湖南人的“霸蠻”精神當研究長跑只剩下最后10%的距離時,袁星和團隊里的碩士生王鈺淼、副教授季鵬開始全力沖刺。兩位合作者停下了手中所有的工作,一頭扎進了這項研究。那段時間,“試驗-反饋-討論-試驗”的循環周期甚至被壓縮到了分鐘?!拔覀兠刻鞎懻撌畮?、二十多次?!痹钦f。面對審稿人“用不同數據集來驗證模型和結果”的建議,有時袁星甚至會隔半個小時問一次進展。畢竟,每個數據集的驗證結果,都可能讓結論失效。2022年11月,袁星獲得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在熱鬧的頒獎典禮上,他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見縫插針地給兩位合作者打電話討論問題。一個多月返修時間里,袁星的擔心與信心就像天平的兩端,一直不停地搖擺,最終,信心的那端穩穩地落實了。事實證明,研究結論完全可靠?;叵肫鹫麄€研究經歷,他感慨,“最初只是一個不成形的想法,研究方向也不明確,常常是這里做一些、那里做一些。但隨著時間的積累,也能慢慢地提煉出一些科學問題、進而研究驗證?!薄翱梢娍蒲羞€是要有自己的主見,光跟隨別人的腳步是不夠的?!痹菍Α吨袊茖W報》說。事實上,他一直是敢于突破自己的人,從普林斯頓大學到中科院大氣所,又從北京遷到南京,袁星總是愿意“跳出舒適圈”。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作為湖南人的“霸蠻”精神,“既然已經做了決定,那就往前走,堅持下去,總歸能做出些東西來?!毕嚓P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n63012023-04-201 瀏覽 · 0 收藏 -
文科實驗室與理科相比有何不同
實驗室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對促進科技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新文科”建設的深入推進,為人文社會科學服務的文科實驗室應時而生,方興未艾。近日,山東師范大學召開文科實驗室建設工作研討會,文科實驗室建設再次引發熱議。什么是文科實驗室?相對于理工科實驗室,文科實驗室有何突出特點?應該如何進一步推動文科實驗室建設?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聯系多所高校專家,對文科實驗室的相關情況進行調研。01.進入發展新階段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實驗室這個名詞通常與理工學科緊密相關。然而,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人文社科研究提出了定量化、精細化、標準化等方面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傳統的文獻閱讀、論證思辨等方法來研究人文社會科學,顯然不夠全面和深入,文科實驗室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事實上,文科實驗室這個概念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世紀80年代,國內部分高校就面向法學、經濟學開設模擬法庭、沙盤教學等實驗活動,奠定了文科實驗室建設的雛形;20世紀末,教育部分批設立了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這成為文科實驗室建設的開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各個部門分批規劃的80多個重點實驗室包括文科實驗室在內陸續落地,成為文科實驗室建設的關鍵突破;隨后,教育部于2018年啟動“新文科”建設、于2020年公布首批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名單,這些都標志著文科實驗室發展進入新階段。目前,各高校穩步推進文科實驗室建設,相關決策部署正逐步落實。復旦大學國家發展與智能治理綜合實驗室(以下簡稱復旦實驗室)執行主任吳力波介紹:“復旦大學圍繞黨中央提出的‘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重大命題,依托政治學、理論經濟學、新聞傳播學等優勢人文學科,對復旦實驗室進行頂層設計,確定了‘全球治理與發展研判’‘長三角區域風險治理與決策’‘中國智慧的智能傳播’3個研究方向,目前已建成深度智能仿真計算平臺、智能輿情監測與追蹤平臺等?!北本┩鈬Z大學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北外實驗室)主任李佐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北京外國語大學面向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的融合與創新,以聚焦前沿課題,發揮北外優勢,探索嶄新機制,服務國家戰略為目標,以‘探索人工智能,解碼語言奧秘’為使命,不斷探索語言智能的理論體系,學科體系和關鍵技術創新,更好服務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北蓖鈱嶒炇依硎聲崩硎麻L唐錦蘭表示,北外實驗室是學?!笆奈濉逼陂g的重要工程,也是“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抓手。目前,他們在智能外語教學、學科知識圖譜、全球語言智能翻譯服務系統等領域的研究卓有成效。02.融合多學科研究方法李佐文認為,文科實驗室的設立是為了探索交叉學科領域重大戰略問題?!把芯咳宋纳鐣茖W的問題會涉及研究人類自身認知規律和機制的問題,需要腦科學與神經認知科學的介入,需要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加持,更需要二者的相互結合。以語言智能研究為例,語言智能領域的問題僅憑傳統的語言學方法很難解決,需要依靠先進儀器、智能理解和生成技術等的幫助。文科實驗室應該把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與理工科的研究方法充分結合起來,發揮好二者各自的優勢?!彼硎?,北外實驗室正是在發揮學校傳統語言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深度學習,多模態、多語言數據分析技術,不斷推動語言教學和研究的突破性進展。將人文社會科學與理工科學的研究方法充分融合,正是文科實驗室的最大特點,也造就了其獨特的優勢。除了研究方法,這種融合還體現在科研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李佐文介紹,北外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擁有不同的學科背景,他們在共同完成研究任務的同時,也在彼此學習。由此,文科實驗室成為整合優化人才資源,打通文理學科壁壘,培養文理兼備的新型科研人才的平臺。文科實驗室和理科實驗室在研究內容上也存在差異。吳力波介紹,文科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是基于各種先進科技設備的可控實驗。舉例來說,利用腦電技術研究人的行為選擇的心理機制就屬于這類實驗。而另一類實驗,指的是數據驅動型的實驗。此類實驗搜尋各類數據,再將這些數據集成到實驗室的數據庫中,通過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數據的特征挖掘、趨勢預測與系統仿真,最后還原出一個復雜的、可被用于人文社科研究的、模擬的、可計算的社會系統。也就是說,文科實驗室中的實驗,尤其是數據驅動型的實驗,從本質上講是一個數據的發現、歸集、管理、加工,乃至對基于這些數據總結得來的規律的認識過程。相對于理工科的實驗,文科實驗室中的實驗場景更加豐富,不可控的因素更多,特征上更加趨向于數據密集。吳力波表示,復旦實驗室正是基于對涵蓋政治、經濟、金融、法律法規、能源以及新聞輿情等領域的超百億個各類數據進行實驗,才取得了一批重要進展。03.未來呼喚更多支持文科實驗室的快速發展,和近年來“新文科”的建設是分不開的。李佐文表示,打造文科實驗室是“新文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文科”建設的關鍵抓手?!白鳛椴煌瑢W科關聯的融合點,構建自主知識體系、話語體系的平臺,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實驗場,文科實驗室在探索科研新范式、創新育人新模式,提升發展新動能,檢驗‘新文科’建設成效等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彼f。吳力波同樣認為,文科實驗室的發展是對整個人文社科領域研究方式的一次重大創新,與“新文科”建設彼此聯系、密切相關。然而,正如許多新生事物一樣,文科實驗室也面臨諸多挑戰。李佐文指出,文科實驗室在明確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構建資源共享和成果認定機制以及在解決現實問題中形成產學研鏈條這三個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叭缃?,科研成果認定標準仍然以發論文、出專著和完成國家社科項目為主。文科實驗室中取得的相關成果,很難作為學術成果納入評價?!崩钭粑膹娬{。而在吳力波看來,文科實驗室的發展對于學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對相關學科的既有研究范式也造成了相當大的挑戰?!澳壳皝砜?,相比理工科實驗室,文科實驗室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各方對文科實驗室在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都略顯不足?!彼f。那么,該如何推動文科實驗室發展,讓“新文科”建設走得更遠?“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以交叉融合為特征的新學科,以及人才培養新模式,都是文科實驗室建設發展的關鍵詞?!崩钭粑谋硎?,“我們還可以在相關的數字人文研究、教育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提升、中國故事的智能傳播等方向持續發力?!眳橇Σ▌t強調了支持力度的重要性?!拔覀儜摷訌妼τ谖目茖嶒炇业恼?、資金等的支持力度,讓文科實驗室更好發揮作用,助力‘新文科’建設走得更遠?!彼硎?。2023-04-191 瀏覽 · 0 收藏 -
離開北京,他到貴州二本當老師
編者按: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13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頂尖名校畢業的博士們,相當一部分流入地方二本院校工作。不在金字塔最頂端,意味著他們在新聞里是隱身的。拆解一位隱身科研工作者的經歷,你能看到從一個名校畢業生到二本地方高校教師的落差,也能借此窺見眾多科研工作者,他們因何原因來到這里,在何種環境下工作與生活,面臨何種際遇與困境。47歲的遲慶生從未想到,他作為一個生物學者要給舞蹈專業的學生授課。2019年,他因為種種原因離開北京,來到遵義師范學院,一所地方二本高校任教。他所在的生物與農業科技學院的教學任務并不輕松,音樂與舞蹈學院的老師聯系他時,他想過推辭。但因是本學院老教師推薦,也考慮到可能難有更合適的人選,他接下了《舞蹈解剖學》的授課任務。為了貼近舞蹈專業選課學生的需求,他在《人體解剖生理學》的基礎上,盡量從肌肉伸展與動作美感中尋找聯系。他為學生介紹人體結構和功能、骨骼肌肉的結構、感覺和運動的神經控制以及人體營養和代謝健康——這才接近他的老本行,小型哺乳動物能量代謝研究。遵義師范學院 受訪者供圖(下同)01.一年上200多節課的二本老師這不是遲慶生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本科畢業后,他回到老家山東日照,做過3年初中生物老師。小鎮上長大的孩子,一茬茬受教育,從高考中艱難突圍,最終離開小鎮。最頂尖的那批,去了北京、上海的重點大學;其余的如沙漏般逐級分流,依照分數和視野,進入自己歸屬的圈層。如今遲慶生任教的遵義師范學院,是沙漏中不高不低的去處。在這里,985、211、雙一流是遙遠的名詞,保研、直博也不是學生討論的熱門;同時,這里是全遵義市唯二的本科院校,也是本地普通高考生“家門口的好大學”。差距是肉眼可見的。去年夏天,遲慶生博士時期的導師王德華去貴陽參加第二十一屆中國生態學大會,繞道遵義師范學院看望他的學生遲慶生和張強。為了給學生實際的支持,王德華主動提出在遵義師范學院作學術報告,上午一場,下午一場,兩場報告會的聽眾并不多。王德華(右)與遲慶生在遵義面對這里的孩子,遲慶生擔心他們因并非出身名校,而自我設限。從頂尖院校出走的遲慶生,延續著過去教學和科研的傳統。在生物與農業科技學院,他盡量把花名冊和面孔一一對應。作為班主任,他為學生安排了每周的文獻翻譯和單詞記憶任務,鍛煉他們的計劃性和英文能力。他給本科生上理論課和實驗課、指導畢業論文,并借著做項目的機會,帶孩子們去野外科考。遲慶生記得,自己做學生時,導師王德華也是這么訓練自己的。那時王老師會把學生們的畢業論文打印出來,逐字逐頁手寫修改意見。第一次修改論文的上百頁草稿,還在遲慶生老家珍藏著。王德華說,“學生的進步,是老師的幸?!?,現在遲慶生也這么做。過去,遲慶生總不好意思找人幫忙,不肯給人家添麻煩。如今為了畢業學生的深造,他不再羞于向過去的同門和同事開口。他不肯寫千篇一律的推薦信,而是仔細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點作評價,以爭取更高平臺的青睞。在他的“推銷”下,不少遵義師范學院的學生,被輸送到全國各地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深造。遲慶生(左三)與他帶的18級4名本科生,其中3名畢業后讀研深造在遵義師范學院4年了,遲慶生承擔的課程逐漸增多,一年課時量已超過200節,這是他在北京時未有的經歷。負責教學的同事信任遲慶生,越來越多的課程找上門來,包括音樂與舞蹈學院。學年末,舞蹈編導班的學生們作匯報演出,他用手機為每個節目拍照留影。晚上發朋友圈時,他配文一句:“并不物質的藝術是最真的現實”。何為最真的現實?遲慶生沒有答案。02.最真的現實前段時間,中國動物生態學的老科學家、88歲的王祖望先生給遲慶生寄了一本書,《中國動物學學科史》。這是由遲慶生的老師王德華、老師的老師王祖望主編的一部著作,首次系統完整總結了中國動物學學科的發展歷程。遲慶生翻開這本書,發現編委會和撰寫專家不少都來自他的母校,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但有的熟悉的姓名已經加框。動物所,動物所。過去,許多美好的際遇,都曾與動物所的人相關。2001年4月,北京乍暖還寒時,這個來自山東小鎮的初中生物老師,終于如愿進入動物所的碩士研究生復試。王祖望、鐘文勤和王德華三位老師坐在對面,這是他第一次與領域內最好的科學家近距離接觸。時隔多年,遲慶生已經記不準復試時提問的問題,但先生們的學者風范和關心期待的眼神,是他以前從未有過的體驗,如今仍記憶猶新。王祖望先生82歲生日會上,王祖望(前排左二)、王德華(前排左三)、遲慶生(前排左一)師徒三代齊聚一堂那時,導師王德華每年最多一個碩士研究生名額,最早時更是每3年才能招收一個研究生。遲慶生復試的那一年,有3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同時進入復試,王德華向所里打了報告,破天荒爭取來3個特批名額,遲慶生和其他兩位同學才有機會成為同門。從動物所博士畢業后,他留在北京一家科研院校工作。單位給解決了北京戶口,他以為自己“不是北漂”了。頂尖院校有令他敬仰的前輩,有與國際著名學者近距離學習和工作的機會。他與英國阿伯丁大學的John Speakman教授、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Fritz Geiser教授一起出野外做實驗,共同發表了不少高質量的學術論文。2021年他們合作研究多年的成果“高原鼠兔啃食牦牛糞便越冬”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遲慶生說,這是在其他單位工作學習難有的便利和機會,這些寶貴的經歷開闊了他的視野。原本他計劃按部就班地工作,但因為一些個人原因,遲慶生離開了北京。03.一路向南回想起來,北京像是一場短暫的盛會?;氐嚼霞也痪?,遲慶生的同門師兄、遵義師范學院副教授張強,給他發來學校招聘的消息。遲慶生來貴州考察了一番,決定留下。遲慶生在北方出生、求學、工作已經40多年,對他來說,貴州是一塊陌生的新大陸。他舍不得放不下科學研究,過去,他做的是北方小型哺乳動物的代謝研究,而遵義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帶,在茂密幽深的南方山林中,郁閉的植被和復雜的生物群落,給北方研究者帶來不小的挑戰。遲慶生決定因地制宜,從南方小動物的季節性能量代謝做起。從遵義師范學院驅車1小時,就到了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四季分明,植被繁茂且人為干擾少,是海南社鼠等小哺乳動物絕好的棲息地。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遲慶生推測,在保護區的冬季,果實種子、嫩草葉等營養高的低纖維食物,可能不再易得,因此海南社鼠等小動物也許只能吃高纖維食物。面對食物質量的變化,海南社鼠的能量代謝會產生何種適應性的調節,這是他想弄清楚的問題。研究計劃很簡單,捕捉夠16只海南社鼠,分別喂養高纖維和低纖維食物,測定它們的體重和能量收入和支出,并在實驗結束后進行身體成分分析。但遲慶生很快迎來了第一個挑戰:捕鼠。這種主要分布在中國南部的海南社鼠,比它的北方嚙齒動物遠親們警惕性更高,行動敏捷,不僅能攀藤上樹,活動痕跡也難以尋覓,這給動物捕獲和實驗研究帶來不小的困難。沒有實驗對象,一切無從談起。遲慶生曾在內蒙古野外考察,由于不熟悉當地小動物的習性,每天傍晚上百個捕鼠籠放出去,早上檢視時可以全部空空如也。他知道,不了解動物活動規律,盲目布籠捕捉不可取。然而,幸運的是當年一起研究生入學的同門,現在廣東省動物研究所工作的劉全生研究員及時伸出援手,并親自帶著研究生劉雨杭來遵義幫助開展前期工作。劉全生有10多年南方的小哺乳動物工作經驗,他的到來使遲慶生心里有了底氣。很快,他們獲得包括海南社鼠和華南針毛鼠在內的6個小哺乳動物物種,包括平時少見的有趣動物,鼩猬。2020年6月,遲慶生(右)和劉全生進入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遲慶生和劉全生捕捉到的鼩猬漸漸地,遲慶生也生出了對南方小哺乳動物活動規律的直覺。灌木旁的隱蔽處,小小的空地或溪流的旁邊,是海南社鼠最青睞的游樂場?;\子里的海南社鼠,得第一時間安置到保護區協助提供的實驗室。在北京做研究時,遲慶生曾開車去內蒙古草原研究小型哺乳動物的能量代謝,那時他帶的是便攜式呼吸代謝儀,只有皮箱大小,隨開隨用。在這里,他沒有便攜的儀器,便把恒溫箱、自制的呼吸代謝儀等設備塞進一輛租來的7座大商務車的后備箱,浩浩蕩蕩運往山中。萬事俱備,實驗終于順利開展。滿載實驗設備的后備箱04.從頭再來3年后,遲慶生的部分研究成果發表在業內核心刊物《獸類學報》上。這是國內唯一報道野生哺乳動物的基礎理論研究及其應用基礎研究成果和信息的學術性刊物,有40多年歷史,在同行中享有很好的聲譽。介紹成果時,遲慶生不斷強調,這只是個常見的動物生態學研究,本身的科學價值很普通,實驗過程也很簡單,碩士生都能復刻。但他的導師王德華知道,遲慶生在地方做研究太不容易:學校沒有相關科研平臺,基本實驗設施都湊不齊,也沒有多少科研經費,沒有研究生。唯一充沛的,是遲慶生“依然存在的學術激情”。遲慶生等發表在《獸類學報》的論文去年夏天,王德華來到遵義師范學院時,遲慶生帶著導師在校園里參觀。從執韻樓到本心湖畔,一派秀美風光;教室里,投影儀等智慧教具配置一應俱全。最后,他帶王德華去了自己的實驗室。實驗室是最讓遲慶生興奮的地方。他帶導師看了自己動手組裝的儀器設備,并不無自豪地介紹,主要部件都是在淘寶上買的,跟組裝電腦差不多。遲慶生給導師演示了一番,數據精度完全可以達到實驗要求??粗矍芭d奮的學生,還有狹小的實驗室和近乎裸露的設備零件,王德華高興、欣慰,同時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遲慶生卻認為,這只是技術沒有穿外衣的樣子,稍作打扮,即可光彩照人。王德華年輕時,在野外做動物生理學研究困難重重。沒有低溫冰箱,一些細胞學、生物化學的指標都不能測定。野外實驗室有一臺電化學分析天平,用來稱量動物的組織器官重量。實驗動物的體重是用中藥秤稱量的,只能精確到0.5克。幾十年過去,在地方搞科研的那些學生,依然需要克服各種困難,從頭再來。遲慶生要用到的最基本設備,是呼吸代謝儀和熱值測定儀。前者能測定動物的代謝產熱指標,可以量化動物能量消耗的水平;后者用于測量計算動物通過飲食獲得的能量。這兩種設備一般只能從國外進口,一臺熱值測定儀高達40萬元,呼吸代謝測定系統一般報價30萬起步,功能完備些的至少50萬。以前在北京做研究時,遲慶生負責實驗室儀器的采購工作,動輒百萬的設備一代一代更新,很少有捉襟見肘的時刻。來到遵義師范學院,一切都不同了。剛入職時,遲慶生獲得學校支持的30萬元的博士啟動基金。但一臺儀器就要吃掉全部經費,遲慶生不敢買。實驗室搭建之初,經費是有限的,必須用到刀刃上,性價比應是第一考量。在北京做研究時,遲慶生逐漸熟悉了設備的工作原理。于是,他在淘寶上定做了呼吸代謝儀的流量控制器、氣體傳感器、電磁閥等零件,像拼樂高那樣一點點組裝成型、調試精度,最終投入使用。算下來,一臺精度尚可的3通道呼吸代謝儀,組裝下來只需要4萬。他說,目前成品的呼吸代謝儀只是集成化、自動化程度更高,自己制作的代謝儀數據還需要人工計算,傳感器精度會稍差一些,偶爾零件也出現罷工,但注意維護更新,也完全能滿足多數實驗的要求。遲慶生在保護區的臨時實驗室,圖為自己組裝的設備在海南社鼠的實驗中,熱值測定儀的使用不那么頻繁,遲慶生便向好友溫州大學的趙志軍教授借用。他把高纖維兔飼料、低纖維鼠飼料,以及海南社鼠的糞便郵寄給趙志軍,趙再把熱值數據發回。由此,遲慶生才能計算出海南社鼠攝入了多少能量,并推算出消化效率。去年,他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批準了33萬經費。遲慶生膽子大了起來,花費18萬購買了一套高精度的體溫和活動性無線測定系統,用于小型哺乳動物體溫調節和能量代謝研究,學??蒲刑幒唾Y產處的負責老師則給予了積極的協助。目前,設備正在運往國內的途中,遲慶生對此充滿了期待。遲慶生與趙志軍師出同門,自王德華實驗室起相識近20年。畢業剛到地方二本高校工作時,趙志軍也經歷過起步艱難的階段,甚至手工制作動物飼養籠具。那時,在搭建實驗室、調試設備、數據分析中,趙志軍依然像讀研時一樣找遲慶生討論問題,后者細心協助,知無不言。遲慶生說,自己的經歷沒什么特殊,無非是創造條件做點科研,身邊許多人都是如此。05.來去之間如今,遲慶生在遵義和日照間,如候鳥般根據季節遷徙。寒冬往返兩地時,北方樹木枝頭已經支起一列列白雪。深入西南,枝葉卻漸漸稠密,仍是招攬來人的姿態。在來去之間,他已經能直面幾年前那場出走。他說自己“上進心不夠”、“性格散漫”、“缺乏計劃性”。但在趙志軍看來,他“專注、執著,做起實驗帶有感情”。王德華說,他肯鉆研、有韌性,“組里沒有一個人,養動物像他養得那么好,跟寶貝一樣?!边t慶生覺得還不夠,又說自己“理想化,考慮現實太少”。解釋這些原因時,他始終帶著歉疚的神情。很難解讀出歉疚的對象,是師友,是家人,還是他自己。來遵義4年了,遲慶生已經習慣了南方的風土人情。在這里,遲慶生不必擔心基本生存問題。遵義新房均價5700元一平,比北上廣動輒十幾萬一平的房價友好太多。在遵義師范學院,對遲慶生這樣具有博士學位的教職員,沒有苛刻的考核要求。遲慶生47歲了,現在的理想很簡單,找個地方生活,然后做科研。在貴州,他第一次吃到洋芋粑粑、苕湯圓。苕湯圓外皮是紅薯淀粉和紅薯泥,內餡兒是豬肉、豆腐、榨菜,冬天還會加上冬筍。他也喜歡身邊淳樸的貴州朋友、純真可愛的孩童。只是本地人喜愛的折耳根,遲慶生一直沒能習慣。遲慶生在南方發現的紅嘴相思鳥蛋,朋友圈配文“a promising thing”他在校園里走路的速度明顯放慢了。一個雨過天晴的傍晚,他在校園角落的小水洼里,發現兩只小鳥在洗澡。他用手機攝像頭記錄下這一幕,視頻里小鳥雙眼如墨,兩頰生著白羽;聲如畫眉,鳴叫經久不息。從熟識鳥類的朋友那里,他第一次得知這種鳥類的名字:“白頰噪鹛”。這種鳥類常見于我國南方,棲于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高山地區。遵義多丘陵,植被豐茂,校園里白頰噪鹛并不罕見。你看,小水洼里的白頰噪鹛,時而起飛,時而降落,來去之間是自由舒展的姿態。在北京,遲慶生沒有見過這種小鳥。2023-04-198 瀏覽 · 0 收藏 -
“實驗室氛圍真的很重要”!90后中國博士生再獲重要突破
在幾年前的一次學術會議上,當時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讀大三的王沛東憑借一腔勇氣毛遂自薦,結緣了影響自己一生的治愈系導師——麻省理工學院(MIT)大氣化學和氣候科學教授Susan Solomon。這位頂尖專家38歲就當上美國科學院院士,如今66歲依然又美又颯,下場做科研,親自帶學生,她給自己的實驗室營造了家的溫馨氛圍。她堅信,快樂輕松的狀態才能讓人心無旁騖地工作,更有助于出高質量科研成果。近日,她帶領的團隊一周內接連在Nature、PNAS發表論文。王沛東是PNAS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在異國他鄉求學,有人愛護和指引自己,是非常美好的體驗?!盨usan Solomon(左四)邀請組里所有人帶上配偶和小孩到家里過感恩節。左邊第一位是王沛東丨受訪者供圖01.一場野火導致臭氧層空洞擴大10%為什么說Susan Solomon很颯呢?在MIT任職之前,她曾在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工作三十余年。1985年發生了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英國的研究團隊在Nature發表論文,首次觀測到南極臭氧空洞的存在。第二年,Susan Solomon就帶領一個團隊趕赴南極做實地觀測。他們在那里收集了證據,并通過建立大氣模型,解釋了為什么南極會出現臭氧層空洞。相關研究發表在Nature上,她也成為第一個提出氯氟烴造成了南極臭氧層空洞的人。這推動了聯合國通過《蒙特利爾議定書》,臭氧保衛戰就此打響。協定書生效后,全球開始禁止使用包括氯氟烴在內的臭氧消耗物。氯氟烴是一種化學物質,那個時期常用于空調的制冷劑。我國于1991年加入協定書。好消息是,全球經過近30年攜手努力,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已經開始自愈,Susan Solomon領導的這項發現于2016年7月發表在Science上。但這樣的喜訊沒有維持多久,就被一場大火吞沒。3年前,那場連燒了好幾個月的澳大利亞野火,讓無數生命永遠沉寂在焦土之下?;痣m滅,所引發的“蝴蝶效應”卻仍在蔓延。在Nature、PNAS上發表的這兩篇論文,分別從不同角度闡明了澳大利亞野火對臭氧層的影響?!鞍拇罄麃喣菆鲆盎鹗鼓习肭蚩雌饋硗耆駝e的星球。而且,氯化氫、硝酸氯等物質的巨大變化令人咋舌。在一些高度,臭氧的含量達到了過去17年的最低?!盨usan Solomon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這是從未有過的現象,為了解釋這一切,他們開始在化學氣候模型中復現這些改變。這項研究采用了暨南大學教授俞鵬飛開發的一套新模型。而模擬的結果證實了研究團隊對氯化氫溶解能力影響臭氧的有關猜測?!拔覀児烙嬤@場野火使得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臭氧減少了3%~5%,并且使得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擴大了10%?!盨usan Solomon為此深感擔憂。破壞容易,修復難。臭氧層每10年才恢復1%,未來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更為頻繁的野火,直接的后果就是延緩臭氧層“康復”。02.會生活,才能更好地做科研很早之前,王沛東就聽說過Susan Solomon的鼎鼎大名,知道南極有兩個冰川以她的名字命名,以表彰其在臭氧層空洞領域的突出貢獻。而且她還獲得過瑞典皇家科學院設立的克拉福德獎,相當于地球科學界的諾貝爾獎。她在38歲時就成為了美國科學院院士。能在頂尖大師的羽翼之下耳濡目染,定能受益匪淺。王沛東暗暗下了一個決定,要到Susan Solomon的組里讀博?!安蝗ヅ幦?,你永遠都沒有機會獲得更好的發展?!毕騺碜鍪鹿?、不畏難的王沛東,大三那年在科羅拉多的一場學術會議上,鼓足勇氣邁出了那一步?!皶h中場休息的間隙,很多專家學者都在排隊領咖啡,Solomon老師剛好排到我后面,我按捺住此起彼伏的緊張,主動跟她打了招呼。為了挑起她的聊天興趣,我向她介紹暑期做的關于火山噴發對海洋環流影響的研究。恰好她當時有在做火山噴發對平流層臭氧的損耗,我們聊得很投緣?!蓖跖鏂|回憶道。當天晚上,王沛東趕緊給她發了自己的簡歷,后面的申請出乎意料的順利。今年是王沛東成為Solomon博士生的第四年,他和這位老太太相處得越來越像家人?!懊绹说母卸鞴澏紩c自己的家人團聚,但每逢這個節日,老師都會邀請組里所有人帶上配偶和小孩到家里。她會提前兩天就開始張羅食譜?!蓖跖鏂|說。由于一直做南極有關的研究,老太太很喜歡企鵝?!拔覀內ニ页燥埖臅r候,被一個大盤子上面的創意驚艷到了。盤上排列著可愛的企鵝,那些都是她用橄欖和胡蘿卜等食材創造的治愈系美食?!盨usan Solomon用橄欖和胡蘿卜等食材做的企鵝美食丨受訪者供圖在波士頓這個地區,有很多幾十年前人們用過的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被遺棄排放到海里。暴雨過后,很多沉積的碎片會被沖上沙灘。Solomon經常挑此時前往海邊撿不同顏色的碎片,并把它們打磨光滑,用銀質的絲線穿起來,制成手鏈、項鏈等工藝品。在她位于科羅拉多山谷的宅子旁邊,她還為當地的蜂鳥修屋筑巢。每當工作累了,就帶組里的學生們到這里觀鳥。山谷下的小溪潺潺而流,片刻的靜謐與祥和又會再一次讓大家重拾對生活、對科研的熱情。生命很長很絢爛,會生活才能更好地做科研?!斑@并非我的獨到感悟,很多人都這么說,要有一些科研工作外的其他愛好,這說不定能幫助你更好地做科研?!盨olomon表示。生活中和藹可親,但在學術上一點不含糊?!懊看挝医o她匯報工作時,我直接把電腦拿到她旁邊,我一邊寫代碼,她一邊指導細節。當面指導從來都是直言不諱,但所有的反饋都是積極而坦誠的,我的進步速度肉眼可見?!?021年發生的一件事令王沛東很是感動。3月22日,他以一作身份在PNAS發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論文,Solomon訂了近30份紙質版送給他留作紀念?!八f當年她的第一篇論文,她的導師也是像這樣給她訂了紙質版用以收藏。后來我才知道期刊的紙質版很貴,為我訂的那些紙質版花了她500多美元?!盨usan Solomon訂的近30份論文紙質版丨受訪者供圖當記者問到為何要這么做時,Susan Solomon笑道,“培養下一代年輕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覺得傳承的過程本身就充滿了樂趣?!北粶厝嵋源^,才會去溫暖別人?!案呱窖鲋?,我雖無法與她比肩,但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天成為別人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她的精神和理念,我會奉為圭臬?!蓖跖鏂|說。03.“父親在我心中種下了科學的種子”平臺和運氣固然重要,個人的才華和努力才是內驅動力。雖然Solomon并不給學生設立條條框框,也不會增加壓力,但王沛東會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每天按照自己的節奏推進科研。他很喜歡夜晚工作,黑夜的寧靜更能讓人專注,很多實驗設計和奇思妙想都能在夜晚迸發出來。在成果問世之前,科研人員都會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默默無聞。冗長乏味的重復性工作,會讓很多人產生自我價值的懷疑。尤其是當科研結果經常出現負反饋,這個時候能堅持下來的不是靠興趣,而是堅韌的毅力。王沛東的堅韌源自父親王鎖民,一位幾十年如一日從事荒漠化防治的蘭州大學教授。小時候,每逢暑假王沛東就會隨父親一起到沙漠里科考??瓶缄犜趯ふ液币娚衬秃抵参飼r,他就在一旁化身小小探險家,探索沙粒們帶來的細微樂趣,在沙漠的冷與熱中升起了對大自然的好奇心。父親對科學很是熱愛,每每與同事說起工作就滔滔不絕,那時候雖聽不懂,但科學的種子已在他身上悄然種下?!昂髞?,我并未繼承他的衣缽,而是選擇了從事大氣科學研究,他很支持,覺得都是在為地球的生態環境做貢獻?!蓖跖鏂|說。他們搞沙漠植物研究的,很像矗立在一望無垠的大漠中那些十分不起眼的小草,在地面上看起來孤獨而又弱小,但泥土之下強健的根系卻可以扎到很深很深?!案赣H這一扎就是20多年,他坐得了科研的冷板凳,我也可以?!蓖跖鏂|說。參考鏈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3910120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683-02023-04-185 瀏覽 · 0 收藏 -
研究生的學術志趣都哪去了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擴大,報考人數也在快速增長。教育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24.25萬人,比上年增長5.61%,其中招收博士生13.9萬人、碩士生110.35萬人。在北京、上海這樣的研究生教育重鎮,已經有很多高校的研究生規模超過了本科生。然而,隨著研究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研究生導師卻發現很難找到真正有學術志趣的研究生了。每位研究生導師都希望能招收到充滿學術志趣的研究生,因為這意味著學生有較強的以學術為業的意愿,愿意放棄功利目標,潛心學術研究。只有這樣的研究生才能真正和導師形成學術共同體,圍繞著共同的學術目標前進。在此過程中,導師可以和研究生一起合作完成學術工作,學生也能從中得到規范的學術訓練,確立遠大的學術理想和長遠的學術規劃。不少研究生在錄取前后是兩副面孔。在招生階段,學生深知導師需要什么,往往從各側面證明自己有著非常明確的學術發展規劃。雙向選擇的時候,很多學生也會在回答導師未來職業規劃時,將“未來準備做學術”掛在嘴邊。但進入課題組之后,很多學生的態度就會發生變化。反倒是少數回答“未來可能會進入職業市場,但求學階段一定會珍惜學術歷程”的學生,往往會信守自己的承諾。有些研究生從入學開始就刻意疏遠導師。他們或許更希望過一種閑適的生活。有的學生在一年級修讀完課程后,就第一時間到外面實習,從此遠離學術訓練,完全沉浸在職業世界里。最近幾年,受疫情和就業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對選調、考公務員和考事業編制表現出更濃厚的興趣。唯獨擁有學術志趣的學生越來越難以尋覓。學生選擇讀研的初心究竟是什么?還有多少學生能保有一顆學術初心?在學生和家長心中,爭取讀研機會的首要原因是本科學歷在就業競爭中已經“不夠用”了。讀研的目的是躲避就業壓力,暫時延緩就業,提升學歷以及畢業院校的層次,以便在研究生畢業時提高職業起點。當然,從學生和家長的角度說,做這些趨利避害的考慮也屬正常,但這對學術機構來說卻不是好消息。尤其對學術導師來說,作為與研究生利益最為相關的主體,他們接收沒有學術初心的研究生會感到十分失望。在筆者看來,這一現象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用人單位的選人、用人標準出了問題。很多用人單位為了降低招聘的篩選成本,往往會將畢業院校、學歷學位等條件作為簡歷篩選的必要條件。例如,有部分金融機構已經將國內外少量頂尖名校碩士畢業作為簡歷篩選的前置條件了。很多用人單位會將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院校碩士畢業作為簡歷篩選的前置條件,如此就倒逼學生和家長作出繼續深造的選擇。盡管教育評價改革推動用人單位改變“唯名?!薄拔▽W歷”的用人導向,改變人才“高消費”狀況,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但現實中仍難以改觀。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了“考研高考化”現象。近年來,考研報名人數屢創新高,很多學生為提升自身求職競爭力而選擇考研,“二戰”“三戰”的學生規模越來越大,甚至產生了明顯的“逆向考研”的現象。能否獲得更好機會已經不重要,“能考上”變成了最重要的衡量因素。這直接導致學生一直到讀研都在深度參與應試教育。就業取向的考研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研究生導師的選材難已經變成了一種共識。導師們看到了更多的高分考生,也看到了學生獲獎和學術發表的成果越來越亮眼,但唯獨看不到真正的學術志趣。對此,導師所能使用的對策非常有限。甚至有高校教師被迫在官網發聲明:“2023年計劃招收碩士生2~3名;請打算以后徹底脫離土木行業,轉行去計算機行業、金融行業的考生不要聯系我?!边@本質上是研究生導師對招生對象的學術志趣做了一點約束,本無可厚非,卻依然引來熱議。更多的導師只能在和研究生進行雙向選擇時對其“約法三章”,但這些做法的約束力都非常有限。有的導師則表示,現在要用十倍的努力感召研究生,最終還是很難讓學生成為充滿學術志趣的青年學者。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的分類管理和分類培養效果也不甚理想。近年來,專業學位研究生規模正在逐步擴大,更加強調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按照國家規劃,到2025年,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將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2/3左右。但在學生和家長的眼中,兩者似乎并沒有什么區別,有的只是哪條路徑更加容易考上。未來,我國研究生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這個問題也可能進一步加劇。我們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識別和篩選出真正有學術志趣的青年人才,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創造必要的條件。(作者系同濟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2023-04-171 瀏覽 · 0 收藏 -
研究生教育與區域科技創新要形成正向反饋
最近,多個與研究生教育規模相關的話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例如本年度北京市碩士和博士畢業生人數首次超過本科生,以及學者對考研“高考化”趨勢的擔憂等。不可否認的是,過去的20多年,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對經濟增長與國家創新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并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同時,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研究生教育給學習者本身帶來的正向收益率一直保持增長態勢,并產生可觀的個人收益。因此,研究生教育規模的繼續擴大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一個必然,其入學考試吸引更多學生參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除了能促進經濟增長外,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還能促進科技創新。筆者所在團隊對研究生教育規模促進科技創新進行了多維度分析。首先,我們發現相較于本??平逃?,研究生教育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更大,且越是創新程度高的國家與地區,研究生教育規模的影響作用越大。其次,我們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規模促進科技創新的作用機制,發現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可以(且不限于)通過以下方式推動國家與地區的科技創新,包括知識生產、技術應用和產業集群建設等中介路徑。對于不同創新水平的國家與地區而言,起主導作用的中介路徑雖有所不同,但科技創新水平越高的國家和地區,研究生教育通過上述中介路徑推動科技創新的作用就越理想。再次,我們分析了中國的地區差異,發現在東部地區或科技創新發展水平較高的省份,研究生教育規模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更大,而在中西部地區或科技創新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省份,研究生教育規模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明顯減小甚至消失。這說明,研究生教育對科技創新的促進可能存在一定的門檻效應,即只有在研究生教育規?;虻貐^科技創新水平越過一定門檻后,才能實現雙方的正向循環反饋。這也是筆者對考研“高考化”現象依然保持審慎的樂觀,并呼吁中西部地區繼續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的原因。最后,我們分析了中美兩國研究生教育促進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的差異,發現中美之間有兩個明顯差異。其一,在中國,研究生的在讀生規模對國家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更大,而在美國,起更大促進作用的則是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勞動力在就業人群中的規模。這或許說明,我國由于整個群體中研究生學歷層次的占比相對較低,導致現階段在讀研究生更容易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其二,在本州的美國研究生規模不僅對本州的科技創新有促進作用,還會對鄰州的科技創新發展有輻射效應,但我國某省份的研究生教育規模擴大對鄰省份科技創新的輻射效應卻不明顯。這說明當下我國擴大本省份的研究生在讀生規模是提升自身科技創新的關鍵性因素,也說明很多省份希望提升自身省份研究生規模的合理性,尤其是對于中西部省份而言,難以吸收其他省份的研究生畢業生。通過上述分析可發現,我國研究生教育對于科技創新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這主要體現在在讀生規模上,而非就業人群中研究生學歷占比情況;主要體現在本省份的研究生培養而非鄰省份的研究生培養。這一狀況導致中西部地區的研究生教育事業和區域科技創新都面臨巨大挑戰,因為一旦兩者的正向反饋建立不起來,負向反饋就容易發生。為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必須千方百計幫助中西部省份發展研究生教育,畢竟中西部省份很難吸引其他省份的研究生,特別是東部省份的研究生跨省就業。為了破局,“科技小院”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抓手??萍夹≡菏茄芯可囵B單位將在讀研究生長期派駐到其他省份,尤其是中西部省份的農業生產一線,讓研究生在解決農業農村生產實踐問題的過程中,提高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這樣既能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又能解決中西部地區的重要農業問題,將科研成果加速轉化為農業生產力,還能幫助當地農戶提升科學素質與技術水平,實現研究生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鄉村振興“三位一體”。據悉,我國首個科技小院是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在河北省曲周縣成立的。鑒于已有科技小院在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促進科技創新、為農業生產第一線打造高素質農業人才隊伍上取得的成績,2022年8月,教育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印發通知,確定對68個單位的780個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設,并實現大陸所有省份全覆蓋。因此,期望與科技小院類似的研究生培養模式能夠在未來層出不窮、推陳出新,通過研究生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鄉村振興三位一體,幫助我國中西部跨越研究生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門檻,早日邁上研究生教育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正向反饋臺階。(作者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教授)2023-04-141 瀏覽 · 0 收藏 -
愛思唯爾董事長池永碩:顛覆性成果少不該讓同行評議擔責
當前,學術界已經通行了60多年的傳統——同行評議正在遭受質疑。今年年初,《自然》雜志一篇論文指出,近60 年內顛覆性科技已經越來越少。有學者將矛頭指向同行評議。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開呼吁修改或廢除同行評議,認為60多年來,同行評議不僅沒有能夠改變科學進步“降速”的趨勢,而且一些經過同行評議而發表的論文,結果無法重復或完全錯誤。也有觀點認為,同行評議的缺陷在評價突破性成果時造成了嚴重不公?!白屚性u議來‘擔責’,認為是同行評議使得科學突破、科學創新越來越少,是不合適的?!眲钣嵓瘓F公共事務總裁、愛思唯爾董事長池永碩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他認為,顛覆性科學研究成果越來越少,部分原因在于相關研究人員沒有得到資助,“人們可能更傾向于投資成功概率更大的研究項目”。而對于同行評議無法確??茖W結論“正確”,池永碩認為,科學永遠都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正確”,同行評議也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正確”。有些科學發現在當下看似乎是正確的,但多年后可能又會發現它存在問題,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而同行評議是一個人工流程,不同的人對準確性的判斷標準會不同,選擇評議員時可能會出現錯誤,每個評議員評議文章時所具備的知識、使用的方式也不可能達到完美?!八?,我們要信任的是流程,而并非結果?!背赜来T認為,同行評議的作用并非判斷科學本身是對是錯,而是要確保原則和流程。他表示,盡管同行評議流程的嚴謹性同樣遭受質疑,但目前這樣的方式是科學界能實現公平公正的最好方式,而且出版機構也在努力完善同行評議的流程?!?0年前,選擇哪位審稿人,完全是取決于編輯本人的知識信息以及人脈?,F在,我們能夠通過大量數據,從所有專家中篩選出合適的人推薦給編輯。當然,現在這種方式也并非最完美的,但相比過去已經進步了很多?!背赜来T說。此外,他將完善同行評議流程的希望寄托于“開放科學”?!拔覀兲幵谝粋€開放的世界,這個過程越透明,錯誤和問題被發現的概率也更大,不管是錯誤和問題是蓄意還是無意造成的。就好像在現在社會中都有監控設備,如果有人先打了你卻將矛頭指向你,我們看一下監控記錄就可以知道誰先動手,這也是開放科學的好處之一?!背赜来T說。2023-04-142 瀏覽 · 0 收藏 -
人才“帽子”被“偷換”是個大問題
眼下,不同級別的“帽子”人才規模依然龐大,但能實現國家基礎研究重大突破以及解決“卡脖子”核心問題的創新人才卻仍舊十分緊缺。那么,問題來了——這些“帽子”人才是不是目前國家緊缺的創新人才?如果是,為何創新人才還會如此緊缺?如果不是,為何他們卻戴著人才“帽子”?回答這個問題并不難。這些“帽子”人才是已經入選各層級人才計劃項目的學者。因此,僅就人才“帽子”的性質看,他們還算不上國家緊缺的創新人才。然而在現實中,人才“帽子”的概念被有意或無意地“偷換”了,即把獲得各種人才計劃項目的學者等同于拔尖人才。說白了,學者只要競爭到某些人才計劃項目,戴上了某些人才“帽子”,就會被定義為各級各類的“拔尖人才”。目前,國內學術評價市場還不很成熟, 各種“帽子”的發放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各級管理部門、教育科研機構和社會公眾對人才“帽子”概念產生誤解和誤用,且糾錯成本巨大。對此,我國早已發文強調,要糾正片面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做法,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切實精簡人才“帽子”,優化整合涉教育領域的各類人才計劃,依據實際貢獻合理確定人才薪酬,不得將人才稱號與物質利益簡單掛鉤。鼓勵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人才稱號入選者與學校簽訂長期服務合同,為實施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貢獻力量等。然而,現實中這些問題還在反復出現,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誰戴上“帽子”,誰就功成名就。如此,便把人才項目入選者從人才培養的“起點”直接變到了“終點”。名不副實的人才“帽子”怎么可能不影響人才的成長?一方面,學者的科研目標異化為比拼人才“帽子”,科研工作異化為迎合評價指標。然而,學者如果不研究“真問題”,何來創新成果?人才“帽子”一旦象征拔尖人才,學者自然會把“帽子”作為學術奮斗的目標。而要戴上人才“帽子”,就必須從眾多競爭者中勝出。憑何勝出?在現行的學術評價體制下,追求量化評價指標數量是必然選擇。同時,學者為應對各種人才計劃項目,還要花大量非學術時間和精力。眾所周知,量化評價指標未必能全面、客觀衡量科研工作及成果,更不應成為科研工作的目標,但現實卻是眾多學者為人才“帽子”迎合這些指標。因此,雖然“帽子”人才“繁榮”,但終究掩蓋不了國內原始創新成果的短缺??蒲心繕撕凸ぷ鞅徽`導,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帽子”概念被“偷換”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學者能否戴上人才“帽子”,決定了其日后的發展?!懊弊印痹谌瞬攀袌錾险紦黠@優勢,教育科研機構以“帽子”級別定人才“價碼”的現象依舊普遍。有學者拿到人才“帽子”后就離開原高校,也有“帽子”人才被高校高價引進后,又轉身投奔“開價”更高的高校。這種“帽子流動”大多涉及經濟利益,其帶來的高收入令那些辛勤付出的教師感到傷心和無奈,甚至士氣低落。人才“帽子”能讓其主人的學術資源滾雪球般擴大,而那些沒有“帽子”的學者卻很難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更嚴重的是,這種“帽子”比拼,以及由此帶來的焦慮已下移至博士生、博士后群體,年輕學者想的不是探索和發現未知世界,而是如何以最快捷的方式拿下人才“帽子”。如此訴求和節奏已和拔尖人才、創新人才相去甚遠,并阻塞了人才成長的通道。取消人才“帽子”稱號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之道。國家高度重視人才“帽子”問題,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都已提出一些政策措施。筆者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人才“帽子”的底層邏輯存在錯誤。人才“帽子”只是相關部門主導的人才計劃項目,卻要使用“高大上”的人才稱號,這多少含有好大喜功的成分。在筆者看來,要謹慎對待人才計劃項目工作,避免因命名不當產生概念歧義,導致“帽子”亂飛及其弊端難以消除等問題。更進一步說,行政管理機構本就不應成為學術或人才評價工作的主體。行政管理的核心邏輯是方便和效率,這就很容易導致行政主導的學術評價傾向于量化指標,這也是“五唯”難以根除的重要原因。說到底, “行政權力”主導的學術評價容易誤判、錯判,并會助長投機、功利和“唯上”等不良學風??傊?,人才與否在于其成果。本質上人才不是靠評比選出,而是靠其成果、業績“脫穎而出”。因此,人才“帽子”本就不存在。為此,相關機構要努力為教育科研人員營造安心、寬松的學術環境,減少人才評價,不把學者劃分為三六九等,以成果論英雄,如此才能促使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層出不窮。2023-04-132 瀏覽 · 0 收藏 -
學術新星因Nature撤稿跌入谷底:慘遭網暴,3年申不到新項目
3年多以前的那個電話,或許會成為Jaivime Evaristo一生的噩夢。2019年7月下旬的一天,Evaristo正在阿姆斯特丹機場候機,準備回故國菲律賓探親。這時候的他正功成意得,任職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環境科學系(Utrecht University)助理教授,作為水文學領域的新星,他已手握2篇《自然》論文。要知道,這個領域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并非易事,除了極少數提出重要理論或成果的研究,大多數研究只能發表在專業期刊上。Evaristo恰恰是這個領域的異類:2015年9月,博士生第二年他就以第一作者在《自然》發表一篇引起業內轟動的研究,他驗證了一個重要理論的全球普適性;2019年6月17日,第二篇以他為通訊作者、導師Jeffrey McDonnell教授為唯一合著者的《自然》論文發表,給出了另一個顛覆常識的結論。電話正是他的導師McDonnell打來的。這位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教授告知Evaristo:一篇剛剛發布的預印本論文,指出了他們的第二篇《自然》論文存在的缺陷,且批評者要求撤稿。接下來的16個小時飛行,Evaristo墜入“不敢相信、尷尬、沮喪”的情緒中,更讓他焦灼的是,這次被同行批判對其職業生涯會有怎樣的影響?,F實印證了他的擔憂。2020年2月12日,論文正式撤稿。撤稿3年以來,無論是論文發表還是項目申請,Evaristo都遭遇了巨大挑戰。2023年2月16日,距離其《自然》撤稿有3年又4天的時候,他把這段經歷撰寫成文,發表在了《科學》的職場欄目。他說,“……我不后悔撤回論文的決定。這可能是令人尷尬和自慚形穢的,但這是正確的決定。這次經歷讓我成長為一名科學家……無心之失難免,研究人員應該被鼓勵而不是受到懲罰,因為他們做了正確的事情并撤回了有缺陷的工作”。一個愈挫愈勇的勵志故事躍然紙上。然而這個故事不止于此。01.一舉成名在遇到McDonnell教授之前,Evaristo的人生可謂一波三折。他在2004年畢業于菲律賓大學細胞生物學專業,最初的10年里他分別在當地擔任葛蘭素史克的業務經理,以及在迪拜從事商業咨詢工作。之后他決定改變人生軌跡,于是去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水文地質學的研究生學位。他希望做一些定量研究。按照Evaristo在其博客中的陳述,他原計劃拿到碩士學位后就回到職場,“但是當看到碩士導師在做田野工作時,我有了靈感的火花”。他萌生了跟著導師繼續讀博的想法。然而,他的導師Fred Scatena因患癌于2013年1月2日去世了。這對Evaristo打擊巨大,他成了一個“學術孤兒”。最終,他在拿到碩士學位后找到McDonnell教授開始攻讀博士,而“研究課題與我最初計劃的完全不同”。McDonnell教授是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同時是全球水安全研究所副所長。他參與了同位素“兩個水世界”假說創立并將其系統化,該假說認為降水在土壤中形成兩個隔離不互相交換的水庫,分為植物吸收用水與徑流水。薩斯喀徹溫大學成了Evaristo的福地。從2014年年初入學,僅1年多時間,Evaristo就于2015年9月2日作為第一作者在《自然》發表研究論文。這是一項整合了47項同位素水文研究數據的薈萃分析研究,論證了同位素“兩個水世界”假說的全球普適性,這對水資源管理有重大意義。這在薩斯喀徹溫大學是件大事?!端_省大學學生報》(The Sheaf)稱Evaristo是“獨一無二”的,不僅是因為他作為博士生發表頂刊論文,而且因其跨專業的背景。一舉成名的Evaristo在博士畢業后,于2017年在內華達大學里諾分校任助理教授,2019年跳槽到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在這里,他和McDonnell教授發表了這篇被撤稿的《自然》論文。這項薈萃分析匯集了數百個之前的研究數據,他們得出結論:森林砍伐會導致(全球)徑流巨幅增加,大約能增加3.4個亞馬遜河的年平均徑流量,這相當于全球用于調節河流徑流水壩蓄水能力的6倍。不承想,這個異乎尋常的研究結論引起了包括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James Kirchner教授在內的學者的注意。Jaivime Evaristo和他的導師Jeff McDonnell。圖片來源:薩斯喀徹溫大學官網02.硬傷累累的研究Kirchner和同事仔細剖析了Evaristo的論文,發現了諸多硬傷。首先是數據庫問題。Evaristo等人發現這些數據要么計算出的水量變化存在重大錯誤,要么歸類錯誤。比如某流域被歸類為森林砍伐田野實驗,實際上該流域只有荒地,從未被森林覆蓋過,且該砍伐前后的流量增加由其參考文獻中的150%變成了363.3%。還有的流域只是種植了作物或牧草,也被歸入森林種植實驗區。其次,結果驗證失敗。Evaristo和McDonnell收集了161個森林砍伐實驗和90個森林種植實驗的數據,但這個庫仍遠遠不夠大,導致機器學習無法給出準確的預測。Kirchner等人用了相同的數據和平臺進行模型驗證,這也是Evaristo論文主要結果所依據的模型,結果失敗。另一個硬傷是,Evaristo論文有一個默認假定,認為地球的整個陸地都是森林,事實卻是地球上只有不到30%的土地面積被森林覆蓋,這毫無疑問導致了不切實際的結果。Kirchner等人認為,砍伐多少森林以及在何種條件下砍伐森林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問題,會對經濟、社會和生態系統具有廣泛的影響,那么Evaristo論文中被夸大的結論可能會被誤解。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錯誤?Kirchner的看法是,當研究者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時,常常不能批判地檢查那個結果,甚至是為了高調,不愿批判性思考這個結果。尤其是,在頂刊或一些“華而不實的期刊”(flashy journals)上發表論文有助于其獲得晉升或資助的時候,這個問題變得尤其嚴重。Kirchner還注意到,Evaristo的這項研究主要基于機器學習模型,而兩位作者均不具備深厚的相關知識,雖然這類軟件的應用越來越容易且廣泛,但若使用不當則會產生無意義的結果。所以,“‘知道你不知道的東西’很重要,他們需要請教真正的專家”。Kirchner決定發郵件聯系Evaristo和McDonnell,告知二人他們團隊的憂慮。03.撤稿讓Kirchner略有不滿的是,Evaristo在《科學》上的敘事給人一種誤導,即Kirchner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發文,讓Evaristo陷入被動。事實并非如此。2019年7月23日,在那篇《自然》論文發表一個多月后,Kirchner給Evaristo和McDonnell同時發了郵件。在概述上述憂慮的同時,他附上了擬就的評論草稿。之所以沒有直接聯系《自然》,他考慮到Evaristo還在職業早期,希望將這件事的潛在影響降到最低。在此之前,他跟2位作者已經有過一些方法細節的溝通。Kirchner并沒有“要求撤稿”,而是說,如果有必要,則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接受撤稿(retraction is warranted)。一般情況下,這類討論應當是論文通訊作者來回應批評的。Kirchner很快收到Evaristo郵箱的自動回復,稱其在9月2日之前不在辦公室(這大概就是Evaristo要回菲律賓探親的那段時間)。15小時后,他收到了McDonnell的回信,只是后者沒有領他的好意,也沒有進行學術討論,并建議他向《自然》提交草稿,并稱會通過期刊來回應。既然McDonnell拒絕回應Kirchner提出的問題,事情就發展到了公事公辦的程序環節。7月24日,Kirchner將評論稿提交給了《自然》,隨后他還于7月25日提交到了預印本平臺EarthArXiV,畢竟《自然》的流程要漫長得多,而讓學界早點知曉這件事更為重要。接下來的劇情就銜接到了Evaristo在《科學》文章中的描述部分:“我們起草了一份回應,糾正了數據集中的明顯錯誤并捍衛了我們的方法?!蹲匀弧冯s志將我們的回應連同批評意見一起送審。然而,我們在收到同行評審的反饋后決定不予發表我們的回應。我們的錯誤很嚴重,很明顯唯一合乎道德的選擇是撤回這篇論文?!敝档靡粐@的是,走過了那么多的彎路,Evaristo的人生仍然不是坦途。這時他遭遇了“社交媒體上的惡評和匿名同行評審中的惡言”,他開始躲避一些會議,并注銷了Twitter賬戶。當撤稿已成定局之際,他找到系主任提出辭職,系主任挽留了他,稱既然論文的錯誤是無心之失,不需要辭職。后續的消極影響還在持續。Evaristo自述稱,雖然他已努力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來恢復聲譽,但論文發表仍然遭遇困難。即使提交的新項目與被撤稿工作沒有關系,并且外部評審專家持肯定態度,他也難以獲得資金支持。撤稿之后,Evaristo還曾來到Kirchner實驗室參觀,并討論可以合作的項目。Kirchner仍然愿意給Evaristo鼓勵,認為后者已經到了給自己更高預期的職業階段,他需要放長眼光,“科學聲譽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個別事件可能會有影響,但聲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獲得或失去?!鄙蠄D分別為James Kirchner(左)和Jeffrey McDonnell(右)在谷歌學術中的數據,兩人均為業內大牛。04.同行與評議撤稿給了Evaristo足夠的教訓,他終于明白不能指望自己什么都懂,尋求多樣化的專業知識和意見是他早就應該做的。他告訴《中國科學報》,他還應該對數據集進行多重檢查,用于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不僅如此,他變得更加小心了。尤其是在與他人合作撰寫論文時,他會特別注意明確各自的分工,以便問責制完全透明。必須要提出的一個疑問是,這個硬傷累累的研究是如何發表在頂刊《自然》雜志的?作為科學論文發表的把關環節,同行評議的作用為何沒有體現出來?該論文的2位審稿專家為猶他大學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教授Paul Brooks和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生態水文學教授Christina (Naomi) Tague,二人對《中國科學報》的詢問保持了緘默。當學術誠信網站《撤稿觀察》向Kirchner提出該疑問時,他的回應有些耐人尋味,“我認識審稿人,他們是聰明人?!盞irchner說,作為審稿專家,的確需要做一些挖掘工作才能抓住該論文中的一些問題,這超出了一般審稿人的預期工作量,而審稿人又不能含混說,“我真的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但它不應該發表,因為它看起來不對勁”??雌饋碓u議論文的這2位同行偷了懶。幸好同行評議的體系最終起了作用??茖W就是在這種你來我往的較量中糾偏而前行的。事實上,Evaristo和McDonnell在2020年還遭受了來自同行的第二次“打擊”,他們的同位素“兩個水世界”假說有所動搖了。同位素“兩個水世界”假說的一個前提假設是,土壤流動水與束縛水之間相對獨立的證據是其氫氧同位素值在兩者存在較大差異。而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宋欣指出經典的低溫真空抽提方法本身是有缺陷的,他們創新了一種技術手段,對國際上已發表的同位素測量偏差進行了校正,結果提示“兩個水世界”概念可能是由于測量方法缺陷導致的“假象”。2020年12月14日,這項研究發表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在此之前,已有溫室研究證明土壤束縛水與流動水是存在同位素交換的。這讓Evaristo有些坐不住了,畢竟這關系他2015年成名作能否立得住。他于2021年的3月底和4月初,與宋欣郵件往來進行多次“較量”。宋欣說,初始,2人都有些情緒化,后來逐漸趨于理性,“Evaristo總的來說還是很中肯友好的”。其實論起輩分,宋欣是Evaristo的師兄。在Evaristo的賓大導師去世后,本來是其博士委員會成員的Brent Helliker教授不僅成了Evaristo事實上的共同導師,還推薦他參加猶他大學的暑期課程,該課程給Evaristo后來的研究帶來啟發。而Brent Helliker正是宋欣的博士生導師。并且Evaristo還告訴宋欣,他在宋欣做博士答辯的時候還坐在了觀眾席上。盡管有如此淵源,二人并未達成共識。宋欣認為,他的研究至少90%推倒了同位素“兩個水世界”假說,而Evaristo則認為最多是削弱了這個假說。在撤稿之前,Evaristo較為活躍且高產。他和中國的學者有過多次合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在2018年還曾考慮聘請他為客座教授,彼時正是他的高光時刻。McDonnell教授在給《中國科學報》的回信中未談及撤稿細節,只是說,“我為Evaristo感到非常自豪”,并極力推薦他的一本著作《“研”磨計:給青年學者的17條建議》,這是一本談論科研職業生涯規劃的著作。這似乎有些不合時宜,因為《中國科學報》希望他談談撤稿事件的教訓,那本應是青年學者更想知道的。參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306-0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retracting-my-paper-was-painful-it-helped-me-grow-scientist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regret-not-raising-immigration-issues-when-negotiating-my-first-faculty-positionhttps://jevaristo.medium.com/a-phd-in-perspective-the-good-the-bad-and-the-ugly-65c1cb259b1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1940-6.epdf?author_access_token=3II8RuVWi_IsfQ6sixFql9RgN0jAjWel9jnR3ZoTv0O5zIdO-dbYm9yEYNaQBBz_CFQw6rhL7hgyy_CLAsJVqYFTDn1I-OC1ysIKmarQS9QN-rBkODGZI0eOYgE6nADDjM2SLSd87OSAMd_0ill2hA%3D%3Dhttps://www.aguecohydrology.org/blog-adding-our-leaves/archives/06-2019https://retractionwatch.com/2020/02/18/authors-retract-nature-paper-on-dramatic-increases-in-streamflow-from-deforestation/2023-04-133 瀏覽 · 0 收藏 -
入職省屬高校6年,“80后”科學家再獲突破性成果
“如果這項技術得以推廣,可以讓全球上百萬失明者重見光明?!苯榻B最新成果時,武漢科技大學“80后”教授姚凱如是說。2019年,他向一批特殊的小鼠眼底注射了一種新型基因藥物。這些小鼠剛剛出生14天,看起來和普通小鼠沒什么不同,但它們基因中埋藏的定時炸彈即將啟動。如果沒有任何干預,2天后,它們視網膜上的兩種感光細胞就會開始陸續死亡,到40天左右將完全失明。人類一旦遭遇這種由基因突變導致的視網膜色素變性,則往往會在2歲左右發病,最快一年之內失明。40天過去了,120天過去了,240天過去了……作為對照,沒有接受基因藥物注射的眼疾小鼠早已失明。而接受了基因治療的眼疾小鼠則依然視力正常,能夠在復雜的迷宮里穿梭自由。此時它們的年齡大約相當于40歲左右的成年人。近日,這項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實驗醫學雜志》。同期雜志上,美國科學院院士、眼部疾病專家Krzysztof Palczewski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基因編輯專家Samuel W.Du聯合發表了署名評論文章。他們寫道:“這項基因編輯工具的適用性遠遠超過了眼睛??梢韵胂?,它可以應用于幾乎所有已知的人類遺傳疾病?!敝兰A裔基因編輯專家劉如謙連續兩次轉發了這篇論文,稱這項研究“有效糾正了視網膜中的Pde6b基因,保護了光感受器,挽救了視覺功能”。 追光者:工作曾入選“2018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這不是姚凱第一次幫患有遺傳性眼病的小鼠找回光明。2018年,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成果,利用首創的干細胞療法讓先天性眼盲的小鼠第一次看到了世界。這項成果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還入選了由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評選的“2018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姚凱也因此在媒體報道中被稱為“追光者”。姚凱是在美國耶魯大學做博士后時開啟這項工作的。作為一個神經生物學與干細胞生物學研究者,他了解到全球有上億人由于罹患神經退行性疾病,造成視力損傷并最終致盲,而臨床上長期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自此,他就把攻克這些眼病作為自己的科研夢想。2017年,姚凱結束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回到家鄉武漢,入職武漢科技大學,并繼續完成了這項后來發表在《自然》上的重大成果。在這篇論文中,姚凱突破了“神經細胞難以再生”的技術瓶頸,用一種特殊的成體干細胞分化出與天然視桿細胞幾乎一模一樣的細胞,從而幫助小鼠重獲光明。時隔5年的兩項研究,乍看起來非常相似,那它們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姚凱解釋,雖然同樣是罹患視網膜色素變性,但兩次研究的小鼠基因突變位點不同,癥狀也有所區別?!蹲匀弧氛撐闹械男∈笠怀錾蜎]有視力,《實驗動物學雜志》論文中的小鼠則是一開始能看到,病情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迅速發展,直至失明。最核心的區別則在于治療小鼠的科學方法:前者屬于干細胞治療,后者屬于基因治療。此外,最近發表的這項成果也是他入職武漢科技大學后,首個完全在國內完成的重要工作?!跋鄬Χ?,基因療法比干細胞療法要更安全、更成熟一些。更重要的是,這次開發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不僅能用于眼病,還能用于更廣泛的人類遺傳疾病治療?!币P說。 新型基因編輯工具:幾乎可以應用于所有遺傳疾病在全世界,基因編輯療法都是一個備受關注的新興領域。2019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世界上首例直接在人體內使用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的臨床試驗,應用于治療萊伯氏先天性黑蒙癥。這個案例也讓越來越多基因編輯領域的科學家聚焦到眼科疾病的治療上。但很多眼科疾病都有非常復雜的遺傳基礎。以視網膜色素變性為例,這種疾病可能涉及上百種基因,而每一種基因中又有多種不同的突變,這對傳統的基因編輯工具來說是非常嚴峻的挑戰?!皞鹘y的基因編輯技術至少有兩大局限?!币P解釋道,“首先是只能編輯單個堿基,一旦有些基因突變涉及多個堿基位點,就束手無策了;第二是只能在特定位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PAM序列上進行編輯,但并不是所有致病的基因突變都涉及PAM序列?!贝舜?,姚凱團隊開發出的新型基因編輯技術——PESpRY,最大的優勢就是突破了上述兩大局限,能在全基因組上不受限制地進行編輯。在這種新工具的幫助下,姚凱團隊首次在哺乳動物的視網膜神經細胞中實現了基因組編輯。而他們清楚,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遠不僅限于此?!俺藰O少數情況,例如基因組出現拷貝數變異和大規模結構重排外,這項基因編輯工具幾乎可以應用于所有的人類遺傳疾病?!泵绹茖W院院士、眼部疾病專家Krzysztof Palczewski和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基因編輯專家Samuel W.Du在評論文章中表示。與此同時,兩位專家也提醒,這項技術如果想安全地應用于臨床,還需要密切關注潛在的基因編輯脫靶風險。這也正是團隊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拔覀儨蕚渫ㄟ^大量的實驗,把脫靶效應降到最低,直到可以忽略不計?!币P說,“我們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解決這個問題?!?nbsp; 扎根地方高校,繼續追尋夢想2017年姚凱回到武漢時,有多所高校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其中也包括一些“雙一流”高校。他之所以選擇武漢科技大學,是因為“這里能給我最好的科研條件”?!皩W校專門為我們成立了‘視神經科學與干細胞工程研究院’,批準了將近500平方米的實驗區域,這讓我有機會組建更大的團隊,也有足夠的空間來建設用于觀測動物行為的暗室,這都對我的科研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助力?!币P說。在這里,姚凱建立了一個非常年輕的科研團隊,這篇論文的4名一作都是“90后”博士生:覃歡主要負責分子與細胞實驗以及高通量測序;張文良負責制造和包裝基因編輯工具,在不斷的改進優化中突破著技術上的壁壘;張士堯主要負責開展動物行為學試驗,一天有超過12個小時要待在漆黑的房間里與小鼠作伴;馮源主要負責數據處理和統計;而對操作手法要求最高的小鼠眼底注射實驗,則都由姚凱親手完成。四名共同一作(從左至右:覃歡、張文良、張士堯、馮源)“我們在開展這項研究的過程中,因為疫情遭遇過實驗停擺的困境,也為了保證實驗的延續性連續2、3年沒有回家。但結果出來了,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瘪麣g笑道。姚凱非常期待有一天,自己的成果能真正走上臨床,“幫助更多人找回光明,成為一名真正的追光者?!币P團隊合影(前排左五為姚凱) (本報見習記者李思輝對此文亦有貢獻)2023-04-111 瀏覽 · 0 收藏 -
想擴大學術影響力?不妨試試社交媒體
微博、微信公號、網絡論壇、視頻直播……社交媒體正在逐步改變人們獲取新聞與知識的途徑,也在重塑學術出版行業。那么,科研人員努力做研究的同時,如何運用新媒體擴大自己的學術影響力?在Sage出版集團亞太及中亞地區總裁Rosalia Da Garcia看來,無論是選擇社交媒體的類別,還是擴大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都要“使巧勁”。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媒介研究學院院長、Sage與中國傳媒大學合辦英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副主編Jeroen de Kloet則認為,在利用社交媒體的同時,也應理性看待相關的批評性反饋。01.“有的放矢”當前,社交媒體正在成為人們關注的中心,并成為新生代青年人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渠道?!芭c20年前相比,現在出版的書籍更多了。對于一本期刊來說,把研究成果和精彩的論文,通過多種平臺、不同形式帶給更廣泛的讀者非常重要?!盞loet說,社交媒體已經成為該刊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在他看來,社交媒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讓個人接觸到更廣泛的公眾,從而傳播相關的科研成果、論文或觀點;另一方面,起到平衡作用,通過受眾反饋,讓人們不至于“過分推銷自己”。在各類媒介飛速發展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觀念早已成為共識。Rosalia表示,社交媒體的一個特點是,可以接觸到更廣泛的受眾。這意味著,它不只是對個人、學術期刊有利,對高校等研究機構同樣如此。例如,高??梢酝ㄟ^社交平臺吸引學生,還可以影響其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排名。特別是中國高??梢酝ㄟ^社交媒體輸出自己的教育與先進技術,促進國際合作。而這些因素產生影響的關鍵是:必須有的放矢?!氨仨氄嬲峁┕姼信d趣的內容;否則,就會失去受眾?!盧osalia說,想利用新媒體擴大自己的學術影響力,關鍵之處在于,要了解自己的受眾是誰?他們強烈的興趣是什么?據介紹,Sage出版集團在積極探索AI技術在學術傳播中的運用,例如,運用AI技術識別受眾所在人群及其喜好。Rosalia表示,只有如此,期刊才能發揮其學術影響力,才能鞏固其在全球學術環境中的地位,而不是被孤立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02.樹立個人“品牌”“今天的年輕人應該改變自己的態度,認識到要在全球層面上競爭,而不是在本地競賽?!盧osalia表示,在此過程中需要建立個人品牌意識,其中之一就是充分借助社交媒體的傳播優勢,創建獨立的個人品牌來幫助大家認識“我是誰”“我在做什么”,讓全世界都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對于如何利用社交媒體讓個人學術影響力迅速見效,Kloet坦言,這其中具有偶然性。就像一篇個人認為很普通的研究可能引用量很好,但另外一篇個人認為很好的文章卻很少被引用。但他表示,仍然可以“參與游戲”,在不斷追問“為什么會這樣”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工作。同時,不被這些指標束縛,應該盡可能地拓寬視野,保持好奇、保持開放,這將有助于增強你的學術影響力。那么,在運用社交媒體時,如何應對受眾的批評呢?Kloet認為,當社交媒體的評論指向個人時,可能會變得很可怕。 “這就是我不喜歡發推特的原因之一,因為各種辯論最后可能會變成一副評審委員會的面孔?!彼ρ?。但同時,單從科學研究本身來看,他認為,批評也可以是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很多研究往往存在漏洞,越早分享,就越能更快地整合不同的觀點,從而有利于自身的研究?!皩W術界十分重視評論家,比如同行評審過程中大多是匿名的,不乏嚴厲的批評。所以,我想鼓勵年輕學者試圖克服對批評的擔憂?!盞loet說。對此,Rosalia則認為,用社交媒體擴大學術影響力,必須“更聰明地”使用社交媒體網站,比如不是簡單地注冊一個推特賬戶,而是注冊科學網等學術領域的網站,找到一個能夠得到潛在的有益反饋的社區?!霸谖幕?,亞洲人往往有點害怕批評,但每一種反饋都是一種禮物,它們會讓你變得更好。與其看著它說,天哪,這很糟糕;不如像看一束積極的光,反過來想我怎么能讓它變得更好呢?”她說。03.成為“弄潮者”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媒介環境,乃至更廣泛的科研環境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革。例如,ChatGPT 4甚至可以造出科學家難以識別的假論文??蒲泄ぷ髡邞撊绾螒獙@些挑戰呢?對此,Kloet表示,新技術往往會將人們帶到恐懼的語境中。人們會擔心它是否會接管自己的工作,或者是否會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的生活。對此,他認為,恐懼和慶祝都不是好的指導方針。ChatGPT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在他看來,首先應該將其融入教學和學術工作中,通過批判性的接觸,了解它能做什么。例如,最近他正在寫一本關于創造力的書,就通過ChatGPT提供了一些關于創造力的書目。從這個角度看,他認為ChatGPT僅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靈感來源,并非直接取代個人寫書。Kloet認為,技術是中立的,是由社會建構起來的,而非脫離社會現實的 “黑匣子”,社交媒體的平臺化過程和標準的建立也是如此。他舉例說,15年前,人們慶祝臉書的使用能夠讓有共同興趣的人聚集在一起,對其態度非常積極;而今天,人們對它的態度似乎轉向了數字監督和隱私侵犯的另一個極端。這兩種解讀或過于樂觀,或過于消極,很難使技術更好地向前推進。他認為,對于這些新技術,需在權衡其利弊的過程中建立相關標準。Rosalia表示,自1965年成立以來,Sage始終堅持自己的獨立性,確??梢员袑W術的獨立性、著眼于學術研究和教育的長遠發展,不斷探索和利用先進的科技支持全球的學術研究與傳播。例如,為推進社會學習,模擬課堂環境,Sage和taliselevate合作開發了電子教科書平臺(Sage Catalyst)。同時,Sage還開發了Sage Campus在線學習平臺,課程內容涵蓋學術研究各個階段所需掌握的技能與方法:如培養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維技巧,幫助研究生提升數據認知能力或數據科學技巧,還可以幫助初級研究人員在期刊成功發表文章。Sage旗下的亞當·馬修(Adam Matthew)歷史檔案數據庫,還使用了手寫體文本識別技術?!斑@些探索與投入并非僅靠一腔熱忱,而是與來自全球和亞太地區的學者交流合作,以確保我們提供的是高等教育生態系統所需的內容?!盧osalia說。在她看來,無論是對新出現的ChatGPT,還是利用新型社交媒體提升自己的影響力,中國的年輕學者和來自西方世界的學者都有同樣的恐懼,但青年科學家應該緊隨潮流,成為“弄潮者”和“變革者”,而非被動的“恐懼者”。2023-04-101 瀏覽 · 0 收藏 -
高校優化調整20%學科專業 “三字經”信號值得關注
前所未有的專業調整優化力度,對高校來說不僅是機遇,而且也是挑戰“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了《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明確了到2025年的相對量化的近期目標和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也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學科專業結構和質量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有鑒于此,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一直在動態調整。目前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布點總數6.6萬個,較2012年新增1.7萬個、撤銷和停招了近1萬個專業點,每年調整幅度將近5%。此次《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優化調整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力度可謂是前所未有。這必將是一場數量足夠多、力度足夠大、頻度足夠高的專業結構改革,對于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更好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調整的規模是評價此次《改革方案》的一個面向,而調整的方向和原則釋放的信號更值得關注?!陡母锓桨浮诽岢隽巳龡l原則,一是服務國家發展,二是突出優勢特色,三是強化協同聯動。這三個原則都有鮮明的指向性和強烈的現實針對性。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一體部署,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在這種背景下,高校的專業調整優化要有更加鮮明的導向,那就是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建好建強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突出優勢特色的要求則指向于高校專業設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高校忽略了辦學特色,盲目追趕潮流、片面追求專業設置的“大而全”,熱衷于設置投入少、容易開辦的專業等問題,有限的資源沒有集中在特色和優勢專業上,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突出優勢特色,要求高校做好專業設置減法,把那些不符合辦學定位、辦學特色,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不具備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的專業進行撤銷、調整。要從做減法中,優化資源配置,為高校集中資源辦好優勢和特色專業創造條件。在做好減法的同時,還要做好加法。要緊密對接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為引領,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做強優勢學科專業,做優特色學科專業。這不僅要求高校堅持內涵發展、凝練辦學特色,而且更要求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分類分層的多元評價機制,推動教育評價模式從“重規模、重數量、重成果”向“重創新、比貢獻、講質量”,引導高校在不同賽道上辦出水平。這是教育服務支撐國家戰略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推動高等教育從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的必然要求。強化協同聯動同樣是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要求??萍甲兏锛铀?,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知識創新、科技進步、產業升級都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不能閉門造車,必須要傾聽需求方對新時代人才所具備的知識結構和勝任能力的要求。因此,大力推進教育鏈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相互匹配、相互促進,建立更加靈活的新興學科的設置程序,引導一流企業參與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工作,強化學科交叉融合,打造高水平特色專業群,對于培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不斷提高人才培養適切性非常重要??傮w而言,這一輪學科專業優化調整中體現出“減”“新”“融”的“三字經”信號值得關注。前所未有的專業調整優化力度,對高校來說不僅是機遇,而且也是挑戰。能否抓住這個契機,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進一步彰顯辦學特色并不斷優化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不僅關系高校自身的高水平發展,而且也關系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體系的形成和高等教育高質量的發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楊三喜2023-04-073 瀏覽 · 0 收藏 -
中國AI論文數量世界居首,美國AI系統遙遙領先
當地時間4月3日,由美國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AI研究院(HAI)發起、學術界聯合工業界組成的跨學科小組共同編制的“2023人工智能指數(AI Index)報告”(以下簡稱“斯坦福 AI 指數”)發布,報告囊括了2021年AI論文發表量機構前十、2022年重要的AI系統發布情況等亮點。報告顯示,從論文數量來看,中國科學家在2021年發布了全球最多的AI論文,但論文引用情況并不像數量那樣突出;而從影響 AI 發展走勢的先進AI系統生產方面,美國在這方面遙遙領先。AI Index Report2023的封面 截圖自HAI AI Index Report2023,下同 看點一:中國AI論文數量最多、質量不如美國2021年,發表AI論文總量世界前十機構中,中國占了9所,分別是: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大學,位列第十位的是麻省理工學院(MIT)。2021年發表AI論文總量世界前十機構 就AI論文發表的類型來看,2021 年,所有已發表的AI論文中有60%是期刊文章,17%是會議論文,13%來自存儲庫。其中,中國在期刊、會議和儲存庫論文總量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全球2021年AI期刊論文的發表數量,中國占比為39.8%,其次是“歐盟和英國”15.1%,美國排在第三位,占比10.0%。同時,中國AI期刊論文被引頻次占比逐步上升,歐盟、英國、美國均有所下降。中國、歐盟和英國、美國占全球總引用量的65.7%。 而從頂會論文引用量來看,中國雖然高產,但引用量相較于美國來說較低:美國頂會論文引用量為23.9%,中國為22.02%。 從這里可以看出,中國AI論文發表數量最多,但質量不如美國高。具體到AI各個研究領域,2021 年計算機視覺(CV)論文數量前十機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天津大學;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論文數量世界前十的機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微軟、清華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澳大利亞分校、谷歌、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阿里巴巴、亞馬遜;語音識別領域論文數量前十機構分別為中國科學院、微軟、谷歌、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騰訊、香港中文大學、亞馬遜。論文合作情況方面,盡管AI論文跨國合作的步伐放緩,但是自2010年以來,美國和中國的人工智能研究合作數量增加約4倍,比中國和英國合作總數多2.5倍;不過,2020年~2021年中美合作的總數僅增長了2.1%,是自2010年以來的最小同比增長率。另外,AI論文的總數自2010年以來翻了一番以上:從2010年的約20萬篇增長到2021年的49.60萬篇。 看點二:AI系統研發能力工業界領先于學術界在論文產量上,學術界多于工業界,然而在打造 AI 系統方面,形勢出現了反轉。斯坦福 AI指數顯示,2022年,全球工業界研發了32個重要的機器學習模型,而學術界只生產了3個。報告指出,由于建立先進的AI系統需要大量的數據、計算和資金等資源,這使得優勢向企業參與者轉移。報告提到,AI領域的許多專家擔心,科技企業的激進行為可能導致危險后果,例如科技公司為了超越對手,可能急于推出產品,而把安全問題放在一邊。這是許多專家目前呼吁放緩甚至暫停人工智能發展的原因之一,包括埃隆·馬斯克等在內的人士上周簽署的公開信就致力于此。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發布的重要AI機器學習系統中,語言系統占最多,有23個,多模態模型居次席,數量為4個。 其中,世界上大多數的大型語言模型和多模態模型是由美國機構產生的:2022年美國產生了16個重要的AI系統,英國次之,數量為8個;中國只產生了3個,位列第三位。此外,自2002年以來,就創建的重要機器學習系統總數而言,美國已經超過了英國和歐盟、中國所產生的系統數量之和。有意思的是,該報告指出,在2022年一項大樣本調查中,78%的中國受訪者(在接受調查的國家中比例最高)同意“使用AI的產品和服務的好處多于壞處”的觀點。其次是沙特阿拉伯(76%)和印度(71%)的受訪者也大多認為AI產品“利大于弊”。但是,只有35%的美國受訪者同意這一說法,該比例在被調查國家中比例最低。2023-04-062 瀏覽 · 0 收藏 -
高端應用型人才培養應摒棄“封閉模式”
不久前,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表示,我國研究生階段主要擴大的規模放在了專業學位的方向上,今后發展過程當中,還要逐步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占比,為國家培養實踐型、應用型高端人才。作為與學術學位相對應的學位類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培養從事實際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旨歸。這使得相關人才培養模式必須適應外部需求,產教融合即是培養切合社會所需人才的重要模式。然而,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產教融合育人仍面臨困境,人才供給側與需求側不匹配的矛盾凸顯?!蛾P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均明確提出要“深化產教融合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精準識別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產教融合育人的困境及其成因,是實現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供給側與需求側匹配銜接的關鍵。 “學術漂移”導致人才培養同質化必須承認,當下我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出現了顯著的“學術漂移”問題,即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沿用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未能實現產教融合育人,形成契合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學術漂移”傾向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專業實踐流于形式。專業實踐是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為此,高校多采取與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共建實踐基地的形式,供學生開展專業實踐。通過對相關實踐基地的調研,筆者發現一些實踐基地基于前期合作基礎或校友資源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不少實踐基地仍存在運行不暢的問題。比如,有學生反饋在專業實踐基地更多從事的是類似“打雜兒”或“走過場”的工作,并未結合企業、科研院所等實踐基地的實際問題開展應用研究,校內所學理論知識無法與實踐相融通。此外,部分實踐基地的校外導師僅僅是名義上的,未對實踐學生進行實質性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依然局限于校內書本知識學習,實踐創新能力無法得到鍛煉與提升。其二,校內導師主導培養過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通常采用校內導師+校外導師的雙導師制,在培養過程中,存在校內導師主導、校外導師參與不足的情況。校內導師多為“學院派”教師,擅長指導學術型研究生,實踐指導經驗相對不足。因此,校內導師在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時,往往會采用與學術學位研究生相同的方式,以同樣的標準和要求指導前者進行學位論文選題。據一些專業學位研究生反映,校內導師對派學生赴校外實踐基地參加專業實踐的積極性不高,他們更傾向于讓這些學生協助完成自己主持的課題。隨著學術學位研究生招生指標普遍縮減,有校內導師甚至競相以多交培養經費的形式“購買”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指標,以彌補學術學位研究生招生指標的不足,變相擴增課題“勞動力”。由此可見,校內導師的指導觀念與方式亟待轉變。其三,課程體系與培養方式雷同。調研發現,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課程體系與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區分度不夠的現象。不少專業學位研究生反映其與學術學位研究生所學課程幾乎沒有差異,甚至兩類學生一同上課。同時,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考核評價亦存在以學術成果為導向的問題。比如,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獎學金評定時,多采用與學術學位研究生一樣的評價標準,以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與級別作為首要參考標準。無差異的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流于形式的專業實踐、校內導師主導的指導方式,使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培養方式上與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表現出同質化,難以培養出契合外部需求的高端應用型人才。 “封閉模式”無法實現產教融合育人當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仍然以高校為主體,是一種高校主導下的封閉人才培養模式。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以培養面向社會(職業)需求的高端應用型人才為根本目標。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在本質上具有跨界性,需要教育界與產業界協同育人。以高校為絕對主導的傳統學術型人才培養模式顯然不適合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封閉培養模式更無法實現產教融合育人,也就難以契合產業端的實際需求。在筆者看來,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產教融合育人困境的深層原因,在于缺少外部關鍵利益相關者的充分參與。這些外部關鍵利益相關者包括來自企業、行業協會、政府相關部門的專家或重要人員,在某種意義上是需求側的“代言人”。他們能否有效參與,直接決定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產教融合育人的實現程度。外部關鍵利益相關者的參與缺失將導致產教彼此分離,而他們的局部參與(如僅涉及實踐基地環節)也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教融合育人。 外部關鍵利益相關者要全流程嵌入破解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產教融合育人的困境,需要供給側的高校內部利益相關者與需求側的外部利益相關者實現有機協同,關鍵在于高校要充分吸納外部關鍵利益相關者融入教育的全流程。在專業學位設置環節,高校就應廣泛收集市場信息,通過開展市場需求調查,了解雇主(用人單位)可以提供什么樣的崗位、崗位有怎樣的技能期待等需求信息,同時創設咨詢委員會,吸納來自行業、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其他相關組織機構的代表,征詢其在專業學位設置的前景、可行性、后續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在此基礎上,還需優化專業協會的職能,充分發揮各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外部拓展功能,如與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建立聯系,征求高校擴大及改進與產業界聯系的建議。同時,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助力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實踐與職業發展。專業協會還應充當外部關鍵利益相關者與高校的媒介,向高校傳遞行業發展、政府戰略、就業趨勢等外部信息。在課程設置環節,高校應整合校內外資源進行課程開發。邀請行業企業等實踐部門的專家參與課程設置,與高校內部的學科及課程專家就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課程體系及具體課程內容進行研討。著力吸納外部專家開設實踐課程,將豐富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可講授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要根據雇主需求信息明晰學生所應具備的多元能力要素,借助高校內部的多學科師資力量,為專業學位研究生開設支撐其多元能力發展的跨學科課程。在專業實踐環節要凸顯校外導師作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必須進一步明確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的職責,避免出現職責沖突。校內導師應積極支持研究生參加專業實踐,在實踐基地以校外導師為主導,彰顯校外導師的指導作用。校外導師則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需求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展應用研究,引導研究生基于應用研究進行學位論文選題。另外,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應指派專門人員擔任專業實踐協調員,負責與實踐基地管理人員聯絡,跟進處理專業實踐事宜。在畢業反饋環節應加強追蹤調查。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時可開展畢業生滿意度調查,收集對專業學位教育的整體評價信息。同時,針對已畢業的校友,可開展三年、五年或更長時段的定期跟蹤調查,收集校友的職業發展情況,以及結合工作經歷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反饋信息。此外,高校還應開展畢業生雇主調查,收集用人單位對本校培養畢業生職業勝任力的評價反饋信息,并將這些反饋信息用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持續優化,形成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循環往復提升的閉合系統。(作者系華南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本文為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四五”規劃項目〈2021GZYB20〉成果)2023-04-062 瀏覽 · 0 收藏 -
楊培東教授:要讓青年學者有自己的“小金庫”
翻開楊培東的履歷,似乎每一條都帶著耀眼的光芒。他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畢業后,在哈佛大學師從國際頂尖化學家Charles M. Lieber,僅用4年時間就完成了碩博連讀。他在28歲時入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33歲時升任終身教授,成為該?;瘜W系歷史上受聘終身教授的第二位華人科學家。在40歲時,他被路透社評為10年來世界排名第一的材料科學家,其論文總引用超過10萬次。后來他陸續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在2014年獲湯森路透物理引文桂冠獎,2015年獲麥克阿瑟天才獎、世界杰出華人獎、美國能源部勞倫斯獎,2016年受奧巴馬總統邀請成為白宮前沿科學論壇并主講嘉賓,2020年獲世界能源獎。近日,他完成了一項持續10年的研究,相關成果在Nature上發表。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他表示“我永遠在想怎么做別人沒想到的研究”。而對于那些“異想天開”的想法,楊培東認為,需要給青年學者提供一定程度上“不問去處”的資金支持,讓青年學者有自己的“小金庫”。楊培東 受訪者供圖(下同)01.念念不忘,10年研究終獲突破《中國科學報》:這篇最新的Nature論文經歷了怎樣的研究過程?楊培東:大概在10年前,我們就發現利用銅催化劑能夠把二氧化碳轉化為乙烯、乙醇等化工原料,選擇性可以達到60%左右。由于無法揭示它的結構演化過程,2年進行了3輪修改,還是被Nature拒稿,最終轉投了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簡稱)。這10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求一個方法,能像拍電影一樣展示出,銅納米催化劑在二氧化碳電還原反應條件下,復雜的結構演化過程。在這篇Nature論文中,我們借助多種先進原位表征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這為還原過程中的高效反應活性位點來自金屬銅納米晶界提供了實驗支持?!吨袊茖W報》:近年來,你關注領域內的哪些科學問題?楊培東:多年來,我們一直關注二氧化碳回收和再利用問題,探索兩種催化轉化的技術路徑:生物催化路徑和無機催化路徑。在生物路徑中,我們目前做的光合作用生物納米復合體系,二氧化碳轉化為特定化學品的選擇性可以達到100%,太陽能到化學能的轉化效率達到4%。通常大家認為無機的體系更穩定,但這是一個科學難題。目前無機催化體系的選擇性在60%左右,也就是說,轉化出的乙烯、乙醇、丙醇等化工原料是混合在一起的。如果無機體系能做到100%的選擇性、10%-15%的轉化效率,基本上我們人類所需的能源問題會得到根本解決。因此,我們的工作就圍繞繼續提高生物路徑的轉化效率、提高無機路徑的選擇性來展開?!吨袊茖W報》:你曾提到,生物催化路徑的想法源自一次腦洞大開,請講講這次靈感是如何涌現的?楊培東:大概在十多年前,有次我去聽了一個微生物方面的講座,了解到有一類微生物可以專門用于二氧化碳的還原, 但這些微生物本身沒有光合作用功能。當時我一下子想到,是不是可以將納米導線和細菌結合在一塊兒,進行人工光合作用轉化??梢哉f那時我每天都在想這個事情,一天一天過去了,一年一年過去了,總也沒有進展。但突然有那么一天,接收到了一個外部信息,讓我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這應該叫“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吨袊茖W報》:當時同行都覺得你“異想天開”,申請科研基金時也遭到了拒絕,你是如何開創局面的?楊培東:這個是很正常的,不需要為此感到沮喪。如果你覺得這是你想去做的事,那就利用一切資源去做。當時我從政府部門拿不到基金支持,但在過去的積累中,有一些來自各界的無償資助,這是我的“小金庫”。利用這個資金,我可以分配一個學生來做這個方向。結果像是一場“賭博”,很可能是失敗的。當然后來我們做出了一些東西,發了兩三篇比較重要的文章,到后面大家就逐漸認可了,各種資源也跟進了。我們需要給青年學者提供一定程度上“不問去處”的資金支持,讓青年學者有自己的“小金庫”,有一定的自由支配力。政府部門、基金會、工業界都可以做這樣的事。當時各界捐給我資金的時候,他們不問任何問題,不問我怎么花,也不需要回報。沒有這個支持的話,我想是無法在大家都不認可的情況下開創局面的。當然如果沒有任何資金儲備,就只能等待時機。楊培東02.高效晉升,選擇方向很重要《中國科學報》:你僅用4年時間完成碩博連讀,1年半完成博士后研究,在28歲時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33歲就成為了終身教授,比通常的學者要快很多,如此高效的科研晉升之路,你是怎么做到的?楊培東:我認為選擇方向很重要,站在岔路口的時候,我會有一個感覺,什么是最新的方向,我堅定地選擇了它。因為往往最新的方向才會有最多的科學問題和突破。在博士期間,我和哈佛的導師開創了半導體納米導線領域。在伯克利,我用5年時間把這個領域的研究基礎奠定下來了,做出了比較大的影響力。通常從助理教授到正教授需要10年左右,我只花了一半的時間。如果問,我怎么會在年輕的時候,就能選擇一個在將來有較大前途的方向呢,答案很簡單:這是別人沒做過的,我想去做?!吨袊茖W報》:“做別人沒做過的”是你的性格使然嗎?楊培東:我不太清楚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這樣,但在科學上,我一直是這樣的性格。我基本不太想碰別人做過的東西,永遠在想怎么去做別人沒想到的。如果能從別人沒想到的地方切入,有了一個新的想法,那就去做。這里面肯定有風險、失敗,結果可能會一塌糊涂,也有可能會取得突破。但如果總跟著別人做,永遠只是漸進式的改變。 《中國科學報》:在你的科研生涯中,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楊培東:一個是前不久剛去世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錢逸泰院士,他是無機材料晶體化學的泰斗,我很幸運地在大二的時候進了他的實驗室,這培養了我對材料化學研究的興趣。另一個是我在哈佛的導師Charles M. Lieber,他引導我進入了納米科學領域。這兩位老師對我影響是非常大的?!吨袊茖W報》:這是否意味著,選擇導師也比較關鍵?楊培東:與選擇方向相比,選擇導師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一切還得靠自己。對于科研來說,開創一個研究方向,并不是導師能幫你的。哪怕是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導師,獲獎是因為他自己在n年前開創了一個領域,但他不一定能夠在n年后幫你開創另一個領域?!吨袊茖W報》:有些科學家在取得一定地位、實驗室壯大之后,工作更加繁忙,會把學生交給實驗室里的“小導師”來帶,你是怎么做的?楊培東:這邊沒有這種情況,我的實驗室是1對25,沒有其他小導師,全都是我自己帶,這樣對學生和導師的成長都比較好。每周一我會跟每位學生單獨交流,一周內如果他們有需要可以隨時找我,這是執行了二十多年的策略。單獨指導也不需要太頻繁,也不需要天天盯著,那樣學生會很有壓力,他們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不然怎么會有創造力呢?楊培東03.兼容并蓄,保持科學創造力《中國科學報》:你在2015年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同事說是“拿了證的天才”,你怎么看待“天才”的稱謂?楊培東:所謂的天才就是開玩笑而已(笑)?!吨袊茖W報》:在外界看來,你已經“功成名就”,但以往有報道說你仍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是這樣嗎?你怎么看待科研成就與投入時長的關系?楊培東:這些是誤解,我沒有那么瘋狂。在科學界,工作時長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做出原始創新,怎么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具創造力?!吨袊茖W報》:你經常會有靈感乍現的時刻嗎?你是如何保持科學創造力的?楊培東:當然不經常了,如果經常有那就不得了了。兼容并蓄。我一直跟學生講,不要局限在化學的領域里,不要只聽本學院的講座。更應該走出去,看看物理系、生物系的人在做什么,聽聽他們的前沿講座,這對大家很有幫助。像我們實驗室,除了化學系的學生,還有材料系、物理系、生物系、工程方面的學生,我覺得這樣能有更多機會取得創新突破。我希望年輕人能把視野拓寬,將來很多大的突破、大的發現會出現在學科邊緣、交叉領域中,如果把自己關在一個領域,不關心外面的事情,往往會失去機會?!吨袊茖W報》:在長期沒有進展,實驗總是失敗的時候,該怎么調整自己?楊培東:科研本來就是這樣,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應該接受這個現實。大部分的時候,idea做不出來,也可能要折騰很久,像我們最近這篇Nature論文前后經歷了10年左右,這是常態。當然這也是我修煉出來的,年輕學者可能還沒法接受。我經常跟學生說,大家要有耐心,不要急躁。當我們有了一個假設,自然會認為它是對的,急切地想去證明,可有時候結果往往是相反的,就得推翻重來。但這就是科學!科學的驗證本來就有對有錯,驗證出它是錯的也是一個進步,它會引導你改進實驗,然后你會知道怎么提升?!吨袊茖W報》:你如何能幾十年來都對科研保持著極大的熱情?楊培東:這個熱情來自于自己的內心。我的學生每5年換一茬,但我每個5年總都在這里,如果沒有一定的熱情,是堅持不下去的。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540-02023-04-043 瀏覽 · 0 收藏
-
民營科技企業正成為科研創新重地
4月26日是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騰訊公布了該公司的專利數量數據。數據顯示,迄今,騰訊的全球專利申請總計6.2萬件,截至2022年底超過3萬件獲得授權。根據粗略統計,過去三年多,騰訊的授權發明專利以每天超13件的數量增長。民營科技企業一直是專利申請的主力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顯示,自2019年起,中國已連續三年國際專利申請量第一,2022年共計7萬余件申請,占申請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我國正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從量化指標看,創新型國家的共性是,科研開發投入高、專利數量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例高。結合自身優勢特點,民營科技企業正通過多種形式發揮重要作用。在科研投入上,民營科技企業展現出了一定的耐力與定力。特別是在電信、互聯網等信息領域,國際間競爭激烈,民營科技企業要鞏固自身優勢地位,就會保持高額、持續的研發投入。這直接帶動了我國社會層面研發投入結構的優化。2021年底,我國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的研發費用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如今,我國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重已超3/4。民營科技企業已成為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重要的拉動力量。在科研協作方面,民營科技企業持續探索產學研創新。企業內自建科技實驗室,招募大量科技人才;許多民營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深入合作,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維度,探索產學研、科工貿融合的有效模式,這在信息領域,已經成為科技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的特色模式。以騰訊為例,就建立了以人工智能與前沿科技為基礎、面向下一代互聯網的實驗室矩陣,涵蓋網絡安全、自動駕駛、機器人、先進醫療等多個領域,并通過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成立聯合實驗室,整合優勢資源,在前沿領域探索開拓性的創新成果。企業研發投入的社會價值如何?這從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上能看出一些端倪。數據顯示,我國企業發明專利的產業轉化率接近50%,而高校僅為3.9%(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22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民營科技企業從明確的產品需求和定位出發,研發動力強、管理運行機制靈活,有利于不斷催生新成果、促進成果轉化,并積極作用于后端創新。民營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產學研聯合創新,將創新與應用的各個環節緊密銜接,會更快打通科技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當下,我國正經歷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的轉變,也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持續深入。為此,我們需要充分激發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新活力,鼓勵其在科技強國、引領科技創新中有更大作為。2023-04-281 瀏覽 · 0 收藏 -
貴陽貴安人才總量超過123萬
科技日報訊 (付菁 記者何星輝)貴陽貴安,貴在人才。4月26日,2023年“人才日”系列活動在貴陽貴安各地拉開帷幕。隨著人才興市戰略的深入實施,貴陽貴安以超常規舉措推進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奮力推動人才大匯聚。截至2022年底,貴陽貴安人才資源總量超123萬人,是10年前的2.5倍。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人才日”活動將陸續在貴陽貴安舉行。貴陽高新區將舉行“人才趣集市”、專家人才研修、書記專家人才走訪服務座談等活動;貴安新區將發布人才集聚十條措施,著力強化人才分類、人才卡、人才房、戶籍等政策供給;貴陽綜保區針對各類專家人才開展座談交流、走訪慰問、參觀培訓等活動,大力營造吸引人才、尊重人才、關心人才的濃厚氛圍……據悉,去年貴陽市人才吸引力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第16位,創新能力指數在全國97個創新型城市中排名第25位,貴陽貴安新增人才總量10萬人以上,14個人才領銜項目獲得政府基金投資7.83億元,兌現人才薪酬補貼、安家費等支持資金1123.8萬元,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補貼1.04億元,籌集人才房1.6萬套。2023-04-280 瀏覽 · 0 收藏 -
人社部:“三支一扶”計劃招募3.4萬名高校畢業生
“三支一扶”計劃是人社部等十個部門組織實施的基層服務項目,主要選派高校畢業生到基層開展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等服務。在今天(27日)的吹風會上,人社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3.4萬名高校畢業生,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多年來,人社部等部門組織實施了“三支一扶”計劃、教師特崗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這些項目實施以來,已經累計選派了250多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去年中央和地方共選派了14.37萬,今年中央財政擬支持基層服務項目招募10.63萬名高校畢業生。此外,部分省市將結合實際,適當擴大招募規模,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司長 張文淼:今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3.4萬名高校畢業生,招募名額向民族邊疆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傾斜,向脫貧家庭、零就業家庭畢業生傾斜。下一步,我們將扎實推進“三支一扶”計劃,為廣大高校畢業生到天地廣闊的基層大顯身手、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條件。2023-04-275 瀏覽 · 0 收藏 -
貴州從江實施兩項計劃,為畢業生就業創業“鋪路搭橋”
中國組織人事報從江訊 (通訊員 龍珍霓)近年來,貴州省從江縣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對象,由縣人社局牽頭,連續多年優化實施“青年就業見習募集計劃”和“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計劃”,通過開發基層崗位、提供實踐機會、加強能力培養、支持創新創業等,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鋪路搭橋”,提高從江籍高校畢業生“返從率”,吸引集聚青年人才。將具有從江戶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年滿16歲至24歲失業青年全部納入見習對象范圍,發揮各職能部門優勢,暢通崗位募集渠道,重點選擇行政事業單位和管理規范、合法經營、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優先提供適合畢業生的綜合類、管理類、技術類、科研類見習崗位。依托貴州公共招聘網平臺,開設青年就業見習線上服務專區,搭建見習供需對接平臺,由見習單位通過服務專區發布見習崗位,見習人員通過注冊、認證、登記見習意愿等選擇見習崗位,提高見習崗位的針對性與匹配度。綜合用好線下宣傳、線上推送等方式,強化線上線下服務銜接,于每年5月底前完成青年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與發布,10月底前完成青年就業見習上崗工作。見習期間,按照不低于全縣最低工資標準給予見習人員生活補貼,其中就業專項資金按最低工資標準的60%進行補助,其余40%由見習單位補助,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標準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與住院醫療商業保險。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計劃,為在從江縣創業或有創業愿望、創業能力、創業項目的高校畢業生給予5000元自主創業補貼,每月500元場地租賃費用補貼,可申請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由縣財政按照貸款合同簽訂日貸款基礎利率的50%給予貼息。高校畢業生創辦小微企業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的,可根據其實際招用人數確定不超過300萬元貸款額度,對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的高校畢業生創業者直接免除反擔保要求。立足鄉村振興大局,吸引高校畢業生向農業產業鏈上匯聚。持續實施“馬蘭花計劃”,打造高校畢業生創業孵化基地,強化創業能力素質培養,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參與農村產業革命,到蔬菜、中藥材、食用菌等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領辦、創辦農業企業,重點圍繞農村經紀人、農產品流通、農業種植養殖、科研及深加工等領域創業,按規定給予此類高校畢業生創業者一次性1萬元創業補貼,并強化“一對一”跟蹤服務?!啊畠身椨媱潯癁楦咝.厴I生返鄉發展,提升就業能力,實現盡快就業、更好就業和自主創業提供了服務平臺和發展機遇?!睆慕h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吳萍介紹,2021年以來,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見習崗位413個,實現高校畢業生盡快就業、更好就業265人,推動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67人。2023-04-270 瀏覽 · 0 收藏 -
全國首部科學城專項立法出臺:探索科研經費管理改革
26日,《深圳經濟特區光明科學城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并擬于今年6月1日起實施。據悉,這是國內首部科學城專項法規。自2019年開工建設以來,深圳光明科學城大力推進重大科學創新載體布局建設,積極探索科研經濟發展新模式,目前已進入全面鋪開建設期。此次立法,旨在發揮特區立法權在破解改革發展瓶頸難題方面的作用,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光明科學城發展規律的建設運營和管理模式,最大力度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據了解,《條例》在治理結構和運營機制、國土規劃和用地管理、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人才環境和金融支撐等重要領域,提出一系列創新制度安排,為光明科學城建設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稐l例》對光明科學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交叉研究平臺等科研載體的布局、培育和建設作出細化規定。要求市政府聚焦信息、生命和新材料等領域前沿方向,在光明科學城集中布局和建設通用型、專用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同時建設高端科研儀器研制、精密測量等前沿交叉研究平臺,以及大數據中心、國際科技信息中心等科技支撐服務平臺,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與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形成交叉融合、緊密協作、相互支撐的創新鏈條?!稐l例》明確支持在光明科學城探索開展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擴大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自主權,完善科研項目資金激勵引導機制。支持光明科學城從事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獨立法人科研機構探索實行財政科研經費包干制,財政科研經費包干制實行負面清單管理。這意味著,在“負面清單”之外,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稐l例》支持光明科學城探索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實施按需精準引才計劃。為打通科研要素流通壁壘促進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條例》要求推動開展自用科研物資、實驗試劑和儀器設備進出境分類分級監管,對經認定的用于科研教學、校準檢測等按照有關規定實行進出境通關便利政策,提高通關效率?!啊稐l例》體現了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把當前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有利于推進各項重大改革、落實各項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呈現出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四鏈融合’的特點?!?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深圳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譚剛表示。(原標題:深圳出臺全國首部科學城專項立法)2023-04-270 瀏覽 · 0 收藏 -
江西撫州:成立在京博士服務團
中國組織人事報北京訊 (記者 孔麗娟)4月22日下午,江西省撫州市在京博士服務團揭牌儀式暨2023年“百名博士進百家企業”首場對接活動在北京市舉行。100余名撫州籍在京專家、博士人才代表和撫州市重點企業、市屬高校負責人參會。據了解,撫州市在京博士服務團囊括200多名撫州籍在京博士,旨在打造撫籍高層次人才交流平臺,建立京撫高端連線,為兩地共享信息、項目等資源創造條件,推動撫州“揭榜掛帥”“百名博士進百家企業”引才行動,助推撫州經濟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揭牌儀式上,博士服務團與江西羅山峰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現場簽訂了科技人才合作協議。在“百名博士進百家企業”首場對接活動中,來自撫州市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現代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農林產品深加工等“2+4”產業、縣(區)“1+1”產業重點企業、市屬高校共19家單位的負責人,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華能集團等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50多位博士服務團成員深入對接洽談合作需求,現場介紹人才政策待遇。10余名博士與對接企業(高校)達成初步合作意向。2023-04-260 瀏覽 · 0 收藏 -
青?!敖M團”引才引智,吸引急需緊缺人才
近期,青海省“組團式”赴北京、武漢、西安等六個城市,舉辦專場活動,用優厚條件吸引急需專業畢業生到青海就業。首場招聘會面向2023屆急需緊缺專業畢業生,青海省56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724個崗位,招聘范圍涵蓋高等教育、醫療衛生、科研院所、金融管理等多個領域。據了解,此次開展的“組團式”引才,都是青海精心挑選、引才政策含金量十足的崗位。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省委人才辦主任 徐小兵:為了此次引才活動,我們精心挑選了83家政策含金量足、福利待遇好的企事業單位參加,專門研究提出了十條優惠政策。同時,此次活動還在長春、武漢、成都、西安、蘭州等地開展。12天時間、6個城市、6場專場引才活動,共對接洽談應屆畢業生6000余人?!捌聘衤毞Q評審”“科技成果重獎”“保障人才住房”一系列針對人才的優厚條件吸引眾多學子現場咨詢。江西師范科技大學分析化學專業 碩士研究生 石敏:我是今天早晨專門從江西南昌趕來參加青海省的專場招聘會,希望自己在外所學能有所用。此次專場招聘活動,也為今后青海與更多高校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人才交流合作夯實了基礎。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主任科員 楊帆:一方面為用人單位和學子提供政策解答和服務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在高層次人才配偶就業上提供優惠的政策。(原標題:青?!敖M團”引才引智 舉辦專場招聘會吸引急需緊缺人才)2023-04-260 瀏覽 · 0 收藏 -
高等教育女生占比持續超過半數
尊重婦女、關愛兒童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統計監測報告,報告顯示,兩份《綱要》實施首年總體進展順利,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向好。健康水平整體提高——女性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斷完善。2021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為16.1/10萬,比2020年降低4.7%。城市和農村孕產婦死亡率分別為15.4/10萬和16.5/10萬,城鄉差距由2020年的4.4/10萬縮小為1.1/10萬。兒童健康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2021年,每千名兒童擁有兒科執業(助理)醫生0.78名,比2020年增加0.14名;每千名兒童擁有床位2.2張,增加0.03張。全國新生兒死亡率為3.1‰,下降0.3個千分點;嬰兒死亡率由2020年的5.4‰下降到5‰。兒童疾病防治持續強化。2021年,適齡兒童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各種疫苗接種率均保持在90%以上。受教育水平在穩步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性別差距基本消除。2021年,小學學齡女童凈入學率和小學學齡男童凈入學率均達到99.9%,基本無性別差距。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女生為7367萬人,占比為46.6%,與2020年持平。高等教育女生占比持續超過半數。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以來,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不斷增加。2021年,高等學校在校生中女生為2780.7萬人,比2020年增加124.4萬人;占在校生的50.2%。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持續推進。2021年,全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為88.1%,比2020年提高2.9個百分點。2021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5.4%,比2020年提高0.2個百分點。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和小學升學率分別為99.9%和99.3%,初中階段毛入學率始終保持在100%以上。社會保障范圍不斷擴大——婦女就業權益得到保障。中國加快促進平等就業,努力消除就業歧視,全社會就業人員中女性比重保持在四成以上。2021年,全國女性就業人員3.2億人,占全部就業人員的比重為43.1%。女性參加醫療和社會保險人數穩步增加。2021年末,全國女性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6.6億人,比2020年末增加820.6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持續擴圍。2021年末,全國女性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4.9億人,比2020年末增加1897.1萬人。此外,女性參加生育、失業和工傷保險人數均有增加,女性各類保險權益得到保障。兒童福利水平提標擴面。兒童參加基本醫療保障得到鞏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標準不斷提高,更多殘疾兒童得到康復救助。2021年末,全國共有2.5億兒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據了解,去年以來,許多地方發布了當地的婦女發展規劃和兒童發展規劃,新規劃多注重回應“一老一小”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部署了兒童早期發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女性就業創業、家庭養老照護等重點工作,推動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養老負擔?!拔磥?,將堅持多視角、多維度促進婦女兒童的事業發展,從人性化角度為婦女兒童提供生活保障,讓創造者、追夢人的美好愿景變為現實?!庇械胤较嚓P工作負責人表示。2023-04-261 瀏覽 · 0 收藏 -
2023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央“特崗計劃”招聘工作啟動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全國計劃招聘特崗教師52300名?!锻ㄖ访鞔_,2023年,中央“特崗計劃”仍面向中西部省份實施,重點向原“三區三州”、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少數民族地區等地區傾斜;重點為鄉村學校補充特崗教師,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鄉村學校任教;持續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進一步加強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外語、科學、勞動、藝術、信息科技、心理健康、特殊教育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的補充?!锻ㄖ芬?,各地要及時廣泛發布招聘信息,盡早開展2023年特崗教師公開招聘工作,一次性招考未完成計劃的省份,可以按規定依次遞補錄用或者調劑計劃組織二次招考。邊遠艱苦地區和急需緊缺專業的特崗教師招聘,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適當降低開考比例、或不設開考比例,采取面試、直接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劃定成績合格線。對于特別邊遠艱苦、教師流失較嚴重的地區可向本地生源傾斜。要切實做好特崗教師待遇保障,確保特崗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保證三年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崗教師及時入編并落實工作崗位。要系統開展特崗教師培訓工作,加強崗前培訓,強化師德師風教育。要扎實做好特崗教師信息管理,深入挖掘和廣泛宣傳特崗教師中的優秀典型,對于優秀特崗教師以適當形式予以表彰獎勵。2023-04-2513 瀏覽 · 0 收藏 -
河北省年內培養200名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生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日前,河北省教育廳就2023年本省公費培養幼兒園教師工作有關事項進行安排。根據計劃,河北今年將定向培養200名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生。河北將堅持“面向農村、按崗培養、專項招聘、定向就業、限期服務”原則,通過公費教育形式,培養一批適應本省學前教育發展需要的高水平幼兒園教師,進一步優化農村幼兒教師隊伍結構,提高農村學前教育質量。按照“從本縣招生、回本縣就業”原則,重點面向有培養需求計劃縣(市、區)的公辦幼兒園,從具有培養計劃確定的縣(市、區)戶籍和學籍(戶籍和學籍須一致)的2023年初中優秀應屆畢業生中選拔培養200名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生,采取五年一貫制形式培養,學歷為???,學制為5年。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免繳學費、住宿費,并補助生活費。河北規定,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生招生實行提前批次錄取,培養院校按照省教育考試招生統一安排做好錄取工作,以縣(市、區)為單位對面試合格的考生按照中考成績由高到低進行排序,按照省下達計劃數,確定擬錄取名單。錄取分數線不低于當地縣一中錄取分數線。生源不足時,省教育廳收回剩余指標并由招生院校在學校網站上予以公布,有增補計劃需求的縣(市、區)書面向省教育廳提出申請,剩余指標優先調劑給生源質量好的縣(市、區)。河北明確,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生畢業離校前,經考試合格取得普通高等學校??飘厴I證書、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書,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關于河北省省屬師范院校師范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修訂)的通知》落實有關就業政策。河北要求,各地要切實做好政策宣傳工作,積極引導和支持優秀初中畢業生報考,鼓勵優秀人才積極投身學前教育事業。培養院校要嚴格按規定做好招生錄取工作,圍繞培養優秀幼兒園教師的目標,結合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實際,制訂相應人才培養方案,創新辦學理念,科學設置課程,改革培養模式,確保培養質量。并鼓勵各設區市積極探索實施本市公費培養幼兒園教師工作。2023-04-250 瀏覽 · 0 收藏 -
塞上湖城聚英才,寧夏銀川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活力動能
44萬人才資源總量,認定616名高精尖缺人才,培養遴選1003名學術技術帶頭人,年均2萬名青年大學生扎根銀川,高層次青年人才引進數量逐年翻番、“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全面啟動……這是寧夏銀川市求賢若渴、愛才惜才的佐證,也是匯聚八方才俊投身銀川市高質量發展火熱實踐的生動體現。作為西北內陸城市的銀川,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強化人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帶動力,持續擦亮“人才興市”金字招牌,在加快建設“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城”的道路上,讓無數英才選擇銀川、扎根銀川、奉獻銀川。 完善政策,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興市”戰略近年來,銀川市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全力推進人才工作。2022年,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會議確定了建設銀川“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城”的目標,明確提出了以銀川市為中心、其他縣(市)區為支點的“一中心、多支點”人才發展“雁陣”格局。錨定這一目標,銀川市成立了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市委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全市28個成員單位擰成一股繩,形成了人才工作共商共議、聯動推進的大格局。集聚首府資源、產業、人才優勢,以產業園區為主陣地,以校地企合作為助推器,以“離岸式”引才為突破口,構建起“銀川人才興市30條”1個總政策、科技創新等N項配套專項政策、精準支持產業發展X項具體政策的“1+N+X”的人才政策體系,大力實施人才引進、培養、暖心、活力四大工程,出臺“銀川英才”“銀川新星”基金等一系列招才引智措施,為銀川發展廣納天下英才、匯聚強大力量構建了系統、扎實的政策體系?!拔曳謩e被自治區、銀川市評為D類高層次人才,這既是一種榮譽,更是鞭策我不斷前行的動力?!惫蚕砑瘓F大型球、懸磨機關鍵部件球墨鑄鐵件研制項目負責人宋亮說。面對復雜的工藝設計和超高的生產難度,宋亮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完成了研發,填補了多項裝備制造的空白,該項目也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更多人才脫穎而出,銀川市創新建立了“應用型”和“學術型”并重的“雙軌制”人才分類認定體系,為更多的人才脫穎而出開辟了新賽道。此外,聚焦全區“六新六特六優”產業和“三新”產業等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建立人才專項支持機制,為行業領域高層次人才提供“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精準支持,努力形成“人才緊跟產業走,產業依靠人才興”的互融互促新局面。 招才引智,集聚天下英才青年人才是一座城市活力所在。近年來,銀川市聚焦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實施寧籍學子“引鳳歸巢”行動,建立寧籍學子聯絡庫,通過常態化開展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銀川站”活動、專項事業編招錄人才、發揮駐外機構作用駐點引才、產業項目引才等方式,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來銀川干事創業。當前,銀川市全面啟動了“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發布了系列配套政策,組建工作專班,并與12所在地高校簽訂校地發展合作協議,為更多青年人才搭建施展才干的舞臺。此外,聚焦高端人才隊伍建設,聘請45名頂尖智庫專家和17家頂級合作單位加入智庫,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獻計獻智。20個柔性引進的高水平人才創新團隊扎根銀川、共謀發展,國內首次體外胚胎生產移植良種奶牛呱呱墜地,還有鑲嵌在高端奶產業鏈上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印證了銀川惜才愛才、求賢若渴的拳拳之心。與此同時,還在“如何讓‘英雄有用武之地’”上破題,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載體,建成各類創新人才載體757個,其中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平臺載體44家,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平臺載體532個。與寧夏大學合作成立“雙碳”研究中心,搭建起“智庫+高校+產業”人才協同引育平臺。巧借區外人才智力資源,建起企業“飛地”研發平臺、海外引才交流平臺等“離岸式”招才引智平臺。威力傳動、小牛自動化等龍頭企業已在上海、江蘇等地建立“飛地”研發中心,在閱海灣中央商務區掛牌成立“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工作基地”,全市引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領域海外歸國人才30余名、國內博士碩士80余名。在人才的強大助推力之下,單晶硅RCZ拉晶、鑄造砂型3D打印、煤基烯烴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工業藍寶石、半導體大硅片、智能配網設備等高新技術產品占據國內高端市場,單晶電池量產轉化效率世界領先,一些領域實現了“并跑”甚至“領跑”,人才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 服務走心,為人才專心干事創業提供堅實保障 侯靖媛是西安理工大學研究生,2022年入職寧夏北方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研發主管一職,主要從事碳化硅陶瓷產品的研發。她所在的單位位于賀蘭工業園區,每天上班單程就要花費1個多小時。后來她申請到了青年人才共有產權房,如今從共有產權房所在小區出發到單位,只需不到半個小時?!肮澥∠聛淼臅r間可以用來學習新知識、提升個人技能。共有產權房體現了銀川市對創新型大學生的關懷,也是對我的鼓舞,希望今后能通過自身努力為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焙罹告抡f。安居才能樂業,銀川市實施“多層次”人才安居工程,投資5.5億元打造“攬秀苑”高端人才社區,建成各類人才公寓、共有產權房7945套,建立起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購房補貼、生活(租房)補貼相結合的分層分類保障體系,先后為千余名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發放生活補貼及購房補貼。同時,堅持服務保障高品質、便利化,不斷提升愛才溫度,聚焦高層次人才生活需求,組織專家健康體檢600余人次,為240余名高層次人才解決子女就學、配偶就業等問題,做到人才服務應享盡享、人才環境賓至如歸。據了解,銀川市以人才工作“放管服”改革為契機,積極推進公共人才服務便民化、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在市民大廳設立“一站式”“一條龍”人才服務窗口,并實現了公共人才服務“掌上辦、網上辦”。除此之外,銀川市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愛才惜才重才用才”濃厚氛圍,配套相應服務保障政策,并為重點產業重點企業新入職的大中專(技工)院校畢業生發放生活補貼,2020—2022年,共為近900人兌現該項補貼385萬余元。2023-04-242 瀏覽 · 0 收藏 -
四川擬新設1所本科高校和3所??聘咝?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 今日,記者從四川省教育廳網站獲悉,根據相關規定,經四川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評議,現將2023年度第一批擬設置本科層次學校和??茖哟螌W校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2023年4月20日至4月26日。根據公示名單,我省擬新增1所本科高校,為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擬新增3所??聘咝?,分別為遂寧能源職業學院、遂寧職業學院、遂寧工程職業學院。擬申報設置本科層次學校名單及辦學條件注:本科設置權限在教育部,以上事項僅為向教育部申請設置前公示。擬申報設置??茖哟螌W校名單及辦學條件2023-04-243 瀏覽 · 0 收藏 -
杭州市錢塘區:人才共有產權房讓人才安居又安心
中國組織人事報杭州訊 (通訊員 錢組軒)為強化人才安居保障,2022年12月,浙江省首個人才共有產權保障住房試點項目在杭州市錢塘區開售,截至目前先后推出兩期445套公開配售房源,吸引1951戶人才家庭登記報名。突出職住平衡,精準匹配人才之需。聚焦“誰來買”,優先保障在本區域工作無房人才的購房需求。精準設置準入門檻,明確人才申購人才共有產權房時,須同時滿足在錢塘區工作和市區無房等兩個條件,同時將人才范圍擴面為市、區兩級人才。精準對接人才購房需求,面向全區1萬余名人才開展兩輪意向摸排,為人才提供政策咨詢、金融信貸等精細服務。優化政策供給,最大程度讓利人才。聚焦“怎么買”,市、區兩級精心做好頂層設計。降低首付比例,明確人才可在30%—80%范圍內選擇產權份額比例,疊加銀行貸款政策,人才實付首付比例最低可至9%。實施購補分離,搖號中簽人才符合條件的,在購房同時仍可按規定領取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集聚優質資源,解決人才后顧之憂。聚焦“住得好”,提供多維度優質服務。配套優質教育資源,小區與公辦名校直接相鄰,人才子女輕松實現“上好學、學無憂”。配套豐富交通資源,兩個地鐵站點在一公里范圍內,300米距離還配備了1個公交首發站。優化小區公共設施,投入近4億元,招標知名房企對小區外立面、景觀及功能區進行提升改造。2023-04-241 瀏覽 · 0 收藏 -
山東職教:搭建實踐舞臺,形成辦學特色
山東是職教大省,國家中職示范校65所、“雙高計劃”高職院校15所,數量分列全國第一、第二位,每年培養70多萬名職教生走向一線。在山東,職業教育實現“一校一特色”,職教品牌越來越多?!虮緢笥浾?王延斌21歲的劉新宇正在球形瓶上繪制一幅《九桃五福圖》,從顏料調制、藝術加工到繪制技法,他熟稔地進行著每個步驟的操作。兩周了,他“泡”在作品里,樂此不疲。劉新宇是萊蕪職業技術學院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的學生。多年來,得益于獨特的教學模式,這里的學生成材率高,大多成為文物修復界的主力。山東是職教大省,國家中職示范校65所、“雙高計劃”高職院校15所,數量分列全國第一、第二位,每年培養70多萬名職教生走向一線。在山東,職業教育實現“一校一特色”,職教品牌越來越多。在“高端智庫看山東”2023山東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中,全國20余位專家對山東的高職院校進行調研,為職業教育把脈問診??萍既請笥浾呷虆⑴c了本次調研,對山東職業院?!昂葑ヌ厣逃删屯跖茖I”的做法印象深刻。 推動教學做合一校園里有一片海,甚至校園面積的六分之一都是海,這讓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常興華感到新鮮。這是威海職業學院的特色。威海三面環海,海洋也成了威海職業學院的專業陣地。在該校海大航海學院的駕駛臺資源管理實訓室里,學生們正在進行海上船舶模擬操作。此刻海面暴風驟雨,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輪船駕駛,學會在各種緊急情況下及時應對,在實戰中學到本領。自2016年開始,該校就啟動了“強化實訓”的教學改革,加大了以“做”為主要內容的課程占比,將理論知識有機融入實操實訓中,推動“教學做合一”。常興華認為,圍繞海事,威海職業學院做了很多文章,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為學生們提供接近真實的鍛煉場景,成為山東職校的普遍共識。放大、縮小、拉伸、360度旋轉操作……山東工業職業學院的學生們正在對電子沙盤進行操作。據了解,這些電子沙盤由該校根據企業的真實生產情況專門定制?!斑@個電子沙盤涵蓋了鋼鐵生產中的所有關鍵流程,包括燒結、煉鐵、煉鋼、棒材、線材、優特帶鋼等環節。學生們可在界面上靈活操作,針對自己關注或有疑問的點,可以專門放大該環節或者場景,獲取相關信息?!币苯鹋c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吳洋向記者強調,“在國內院校中,我們是首家配備這類設備的學校?!睋私?,作為山東唯一一所以冶金為特色的高職院校,山東工業職業學院構建起了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管理鏈、生態鏈六維交叉融通、相互支撐的校企命運共同體,累計為行業輸送10余萬技能人才。 探索校企合作有益模式還未畢業,曹保德已經掌握了田野考古基本技能,這讓他在就業市場上很受歡迎。他的“硬本領”來自萊蕪職業技術學院為學生搭建的實踐舞臺,通過這一舞臺,學生們可以從學校教室走向考古現場,從室內學習走向田野研究,能力日漸提升。在萊蕪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徐運國看來,該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蘊含在9個字中,即“多項目、真情境、新師承”?!八^‘真情境’,就是要依托真實的工作場景,把學生的培養過程放到真實的工作環境當中去,這樣自然就出現了‘多項目’?!毙爝\國表示,“我們在與行業合作的過程中,圍繞人才培養的需要,把行業專家請過來,為‘新師承’賦予了新內涵?!鄙綎|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石忠認為,職業教育是一種類型教育,需要跨界,而跨界在體制機制上要有所突破。威海職業學院海大航海學院由校企聯合創辦,校企深度合作確保了學生從校園學習到企業就業的無縫銜接,成為校企合作模式的有益探索。石忠指出,下一步如何復制這種經驗,推廣到其他區域學校去,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2023-04-230 瀏覽 · 0 收藏 -
復旦大學首批“新基石科學實驗室”揭牌!
4月21日上午,復旦大學首批“新基石科學實驗室”揭牌?!靶禄茖W實驗室”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設立,是基金會支持新基石研究員開展科研工作和學術交流的平臺。今年年初,入選“新基石研究員”的四位復旦科學家沈維孝、張遠波、魯伯塤和徐彥輝的實驗室,成為復旦大學首批“新基石科學實驗室”?!靶禄茖W實驗室”授牌儀式后,基礎學科人才培育交流會舉行?!靶禄芯繂T項目”是一項聚焦原始創新、鼓勵自由探索、公益屬性的新型基礎研究資助項目。2022年,騰訊公司宣布10年內出資100億元人民幣,長期穩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實現“從0到1”的原始創新?!靶禄芯繂T項目”重在“選人不選項目”,支持富有創造力的科學家開展探索性與風險性強的基礎研究,期待他們提出重要科學問題、開拓學科前沿、推動原創突破?!白鳛橐粋€富有特色的民間基礎科研項目,我們希望充分發揮社會資金的靈活性優勢。新基石的評選‘以人為本’,評審流程國際參與度高,在一定程度上為基礎研究評審文化帶來新風氣?!彬v訊公司副總裁、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嫵蓉表示。首批“新基石研究員”共有58位研究員入選,其中上海地區有13人。復旦有4位科學家獲得為期五年的項目資助,分別是上海數學中心首席教授沈維孝、物理學系教授張遠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魯伯塤、附屬腫瘤醫院研究員徐彥輝。上海市科委總工程師趙健對此表示,這體現了“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對上海地區基礎研究的信任與認可,展現出上海地區基礎研究的科研實力與蓬勃發展態勢。以“新基石”為契機,上海市與高校、企業將進一步探索基礎研究的體制機制優化,拓展基礎研究的多元投入。復旦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金力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向騰訊公司和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展現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致以崇高敬意,向學校首批入選的“新基石研究員”表示祝賀,希望他們在“新基石”的支持下,更加心無旁騖地潛心學術研究,努力產出更多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科技競爭的新成果。他表示,復旦大學高度認可“新基石”項目所秉持的理念,將不遺余力打造引領、原創、開放、包容的基礎研究創新生態,全力做好項目實施保障和全方位服務,也期待與騰訊等企業更加密切合作,共同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貢獻力量,在我國建設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新征程上打頭陣、當尖兵。座談會上,首批“新基石研究員”圍繞基礎研究的開展、“新基石”的申請等交流心得體會。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秘書處在現場作“新基石”項目宣介,為有意申報的復旦教師答疑解惑。據悉,2023年度“新基石研究員項目”于4月10日至5月31日開放申報。騰訊公司副總裁、華東總部總經理張立軍,騰訊公司生態合作副總裁、騰訊青騰總經理王蘭,騰訊公司可持續社會價值副總裁李越琪,復旦大學首批“新基石研究員”,2023年度申報“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的教師及基礎學科青年教師代表,相關部處院系負責人出席會議。副校長汪源源主持會議。(原標題:復旦大學首批“新基石科學實驗室”揭牌!基礎學科人才培育交流會舉行)2023-04-231 瀏覽 · 0 收藏 -
贛南醫學院更名為贛南醫科大學
關于江西省2023年本科高等學校設置事項的公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等有關規定,經第四屆江西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考察和評議,新設江西飛行學院、贛南醫學院更名為贛南醫科大學、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江西職業技術大學等3所擬設置高校獲得通過,現將學校相關信息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2023年4月21日—4月26日。公示期內,如有不同意見,請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通過郵寄或傳真等方式書面實名反映。我們將對線索明確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并為反映人保密。 受理部門:江西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地址:南昌市紅角洲贛江南大道2888號;郵政編碼:330038;聯系電話:0791-86765093;傳真號碼:0791-86765093。江西省教育廳2023年4月21日2023-04-234 瀏覽 · 0 收藏 -
教育部:入職前應查詢擬聘用教師性侵違法犯罪信息
本報訊(記者雷嘉)教育部4月20日印發《關于推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工作的通知》,依法推開準入查詢制度,大中小學校擬聘用教師在入職前應查詢相關法規規定的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和喪失、撤銷教師資格信息,嚴格落實從業禁止制度,以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對師德違規問題“零容忍”?!锻ㄖ芬?,大中小學校擬聘用教師在入職前查詢《關于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關于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的意見》規定的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和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規定的已納入教師資格限制庫的喪失、撤銷教師資格信息。中小學校擬聘用其他教職員工在入職前查詢《關于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規定的性侵違法犯罪信息。高校擬聘用其他教職員工參照執行。中小學校擬聘用教職員工的查詢主體為中小學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由中小學校在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的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模塊中提交查詢申請,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并查詢結果;高校擬聘用教職員工的查詢主體為教職員工所在的高校,由高校在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的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模塊中進行查詢?!锻ㄖ芬幎?,擬聘用教職員工經查詢發現有《關于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關于落實從業禁止制度的意見》規定情形的,不得錄用,并由擬聘用單位書面告知查詢對象不錄用理由和申請復查權利;擬聘用教師經查詢發現有喪失教師資格信息和在撤銷教師資格期限內的,不得聘用為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并由擬聘用單位書面告知查詢對象不聘用理由和申請復查權利。如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其工作人員未按照規定申請查詢或進行查詢的,對查詢有問題人員未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的,散布、泄露、篡改、不當使用查詢獲悉的有關信息的,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或者有其他違反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制度的情形的,將依法依規予以處理。2023-04-213 瀏覽 · 0 收藏 -
福建工業學校:“三強化”“雙循環” 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近年來,福建工業學校搶抓職業教育發展機遇,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決策部署,理順“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機制,突出黨建引領,深入實施“一基雙環,三師協同”行動,全力打造一支育人有道、教學有法、科研有果、專兼結合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01.“三強化,三提升”積蓄成長勢能強化理論武裝,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學校堅持把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擺在首要位置,充分發揮學校黨委領導效能,全面加強“四史”學習教育,開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提高“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政治含量”和“思想道德含量”,引導教師爭當“四有好老師”,爭做“四個引路人”,自覺踐行“四個相統一”。強化支部建設,提升師德師風素養。學校堅持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首要標準來抓。按照“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在專業教學部設立黨支部,選優配強支部書記,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對標支部達標創星評價標準,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雙促進、雙提升;與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創業中心、合作企業結成黨建聯盟,聚焦“共建、共享、共贏”,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不斷提升鏈上單位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雙師型”教師涵養高尚師德師風搭建實踐平臺。強化考核評價,提升“雙師”認定水平。按照教師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學校結合崗位晉級標準,建立“雙師型”教師初級、中級、高級認定辦法。積極探索涵蓋“師德師風、知識基礎、能力素質、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多維度、立體化考核評價體系,著力打造“既能進課堂,又能下車間,還能搞技術研發”的德技兼備、育訓皆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02.“一基雙環,三師協同”提升發展動能學校依托校企共建“產學研創公共實訓基地”,組建由企業師傅、創業導師與校內專業教師構成的“三師團隊”,創設了校內校外“雙向循環培養系統”,加快推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依托“內循環”修煉育人內功。以校內“產學研創公共實訓基地”為中心,共建“校企政研”黨建聯盟,發揮好聯盟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建企業師傅、創業導師與專業教師結構化“三師協同”創新團隊,安排企業工程師和技術能手到校任教、科研所研究員及創業導師到校開設講座,賦能校內教學。創新團隊成員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改革研討、新形態專業教材編寫、課程思政有機融入的模塊化教學改革實踐、技能競賽指導等工作,修煉教學育人真功,孵化出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精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雙師型”教師團隊。依托“外循環”磨煉科研外功。以校內“產學研創公共實訓基地”為中心,推進科教融匯,充分挖掘華晨寶馬、福建有倫農業科技、中望軟件、華航唯實等合作企業資源,安排專業教師全程參與產教融合項目,深度開展企業實踐,掌握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能用最新設備,熟悉崗位技能。以技術能手、科技特派員和黨員先鋒崗為先導,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合作企業項目研發,破解技術難題,修煉科研硬功,助力企業成長,培育領軍科研人才,切實增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科研能力。在學校、企業、教師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學?!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著,榮獲國家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全國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1個、省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建成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助力企業技術攻關4項,開發實用新型專利9項、軟件著作權4項,培養出省級科技特派員和技能大師各1名等榮譽。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福建工業學校提綱挈領,強化黨建引領,堅持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匯聚資源、搭建平臺、創設模式,促使“雙師型”教師團隊有先鋒模范作用,有過硬的技能,有足夠的學習力,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亦讓莘莘學子實現夢想,造福社會。(張秋蘭 蔡杜娟 洪紫如)2023-04-204 瀏覽 · 0 收藏 -
方便學子求職,青島理工大學啟用共享面試亭
“每次線上面試之前都很犯愁,在宿舍、教室面試可能會被打擾,酒店房間又太貴?,F在學校上線了共享面試亭,進入系統預約就可以使用。面試亭提供了一個獨立、安靜的面試環境,讓我在面試時更自在、放得開?!?月16日,青島理工大學共享面試亭首個用戶、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應屆畢業生米星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4月份正值大學生春季求職的“黃金期”,為幫助學生解決線上面試缺少地點空間的難題,青島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設立了共享面試亭。共享面試亭一經推出,立刻在校園里火了,面試亭申請頁面日均訪問量百余次,每日7個時間段場場爆滿。4月11日下午,記者在青島理工大學校園內看到,共享面試亭位于學校中央院系區,里面配有可升降桌椅、冷暖三色燈等設施,桌面上方的插座功能齊全,玻璃門上還有隔音層和磨砂貼紙,隔音效果好,整體環境私密舒適。面試亭采用小程序預約的形式,5名管理員全時段在線審核。學生線上預約通過后,即可在預定時間攜帶筆記本電腦或手機到共享面試亭進行線上面試?!皩W校在千方百計挖掘崗位資源的同時,也致力于提升自身就業服務軟實力,做好學生求職路上的后勤保障工作。2022年學校就已經開始嘗試通過改造學院會議室、教研室辦公間、黨建活動室等場所,作為學生線上面試空間。今年,學校進一步調研和整合,推出了共享面試亭,全力助推畢業生高質量就業?!鼻鄭u理工大學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牟永川表示?!皩W校陪伴了我就業的全過程,學院的老師幫我改過簡歷,就業群里每天都在推送招聘信息,現在又推出了面試亭方便我們線上面試。學校千方百計為畢業生考慮,貼心又暖心?!鼻鄭u理工大學應屆畢業生劉佳豪說。2023-04-190 瀏覽 · 0 收藏 -
安徽歙縣:博士入企助發展
中國組織人事報歙縣訊 (通訊員 王自峰)近年來,安徽歙縣聚焦全國重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長三角、京津滬等地區上游企業人才優勢,加大高層次人才柔性引用力度,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累計柔性招引36名博士入企服務,助企申請專利超100余個,促成產學研合作40余項,帶動主導產業新增產值30多億元。常態開展“新安夜話”。組織企業家和縣直部門“一把手”面對面座談交流,聚焦園區主導產業、重點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對高層次人才需求,形成需求清單;在此基礎上發布用才需求,通過全職引入、柔性引才、產學研合作等方式,爭取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前來與企業合作。黃山聯固新材料等8個企業,先后通過與上海大學等高校博士合作,解決生產技術難題12個。聚焦縣內九大新興產業鏈上企業的人才需求,縣委、縣政府領導分工合作、各領一個產業,組織產業鏈企業到高等院校登門拜訪、交流考察,為企業尋求人才支持。今年3月,歙縣政府副縣長林一凡帶隊冠潤集團等汽車零部件企業,到合肥工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登門洽談,達成協議,由學院羅教授牽頭組織博士人才團隊,展開關鍵技術問題攻關合作。冠潤集團董事長戴朝樑開心地說:“縣長親自帶隊,帶著我們進高校尋求技術合作,這樣用心用情,我們更有信心把企業干好!”出臺“博士入企”“科技副總”激勵政策。對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的博士,由縣委人才辦、科商經信局和園區管委會通過動態掌握等方式,了解其在企業貢獻情況,除企業薪酬之外,達到“合格”等次的獎勵2萬元,達到“優秀”等次的獎勵3萬元;符合“引客松英才計劃”政策條件的,給予住房補貼等激勵;對企業與博士合作申報的產學研項目,積極幫助對上爭取資金。如黃山聯固新材料公司通過產學研項目爭取省級配套獎勵資金70萬元。2023-04-190 瀏覽 · 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