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y0yii"><tr id="y0yii"></tr></tt>
<acronym id="y0yii"></acronym>
<sup id="y0yii"></sup>
<tr id="y0yii"><optgroup id="y0yii"></optgroup></tr>
<acronym id="y0yii"><optgroup id="y0yii"></optgroup></acronym><acronym id="y0yii"><small id="y0yii"></small></acronym>
<tt id="y0yii"><option id="y0yii"></option></tt>
<rt id="y0yii"><small id="y0yii"></small></rt><acronym id="y0yii"></acronym>
<acronym id="y0yii"></acronym><tr id="y0yii"><optgroup id="y0yii"></optgroup></tr>
當前位置: 高校人才網資訊觀點熱議>中傳碩士火鍋店當保潔,高學歷是怎么混到這么慘的?丨高才情報局第58期

中傳碩士火鍋店當保潔,高學歷是怎么混到這么慘的?丨高才情報局第58期

發布日期:2023-01-06 作者:小高 閱讀量:564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社會對于失敗的容忍度低,高學歷人才的試錯成本就更高了。越是在高處越難承受摔下來的后果,焦慮逼迫他們不斷“內卷”。


一個是211優秀畢業生,曾收到不少offer,最終入職大廠;一個是中傳碩士,校內課業表現優異,老師還幫忙搭線聯系行內知名編劇。


現在,她們的結局是:雙雙失業。


前者畢業5年存款只有5000,后者上一份工作是在火鍋店做兼職。


——這是B站近期獲得百萬播放量的視頻內容《我:畢業5年,存款5000 她:中傳碩士,火鍋店保潔》。


圖源:微博@巴斯小板


面對高開低走的人生,兩位主人公選擇接受自己的失敗,在視頻里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當個廢物也沒有關系?!?/b>


在混雜著焦慮與迷茫的新舊年交替之際,她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給許多人帶來了力量——


“30歲,在讀博士,每天都自我懷疑,家里人都覺得你好棒,但只有自己知道在同學里我就是個廢物。我覺得我不太適合在這條路繼續走下去,天天都失眠,看到這個視頻后,我感覺釋懷了,做個廢物確實也沒什么?!?/font>

“985本科加拿大碩士,畢業時碰到疫情,很迷茫也不知道做什么。在奶茶店上了兩年班,但同學都在投行保險銀行上班,這段時間逐漸厘清了自己的方向,2022也找到了不錯的工作。

脫產全職考研上岸研究生,折騰了一圈已經30歲,沒房沒車沒孩子,跟大家眼里的成功毫不沾邊,但是,人生最重要的是經歷不是嗎?


圖源:B站視頻截圖


前段時間,有博士朋友講起他的近況,即使身份角色不同,我也能深深感受到他的焦慮。


畢業前曾經幻想自己的未來,不說賺多少錢吧,至少能創造一番價值;但畢業后才發現,原來自己的選擇權并沒有那么多,更多時候是等待別人的挑選。


眼看同齡人已經買房買車,他內心有過恐慌,害怕付出與收獲不對等。


“等停下來看到同齡人的時候,大家好像都已經選好了想走的路,不管是工作、結婚還是其他,看起來別人的生活都在正軌,只有我,落在后面,還猶豫著要不要追?!保ㄒ曨l評論截圖)


社會對于失敗的容忍度低,高學歷人才的試錯成本就更高了。越是在高處越難承受摔下來的后果,焦慮逼迫他們不斷“內卷”。


“博新計劃”,要求年齡不超過31周歲;

高校招聘,一般要求35周歲以下;

“小杰青”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男性申請人需在38歲以下,女性申請人在40歲以下;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要求45周歲以下……


每個年齡段都催促著你做“該做的事”。


想要向誰訴說,卻無從開口——家人?說了他們也未必理解;朋友?不想把負面情緒帶給他們……到了某個年紀,人連抱怨的資格都沒有。


一方面,是日益激烈的競爭。


應聘教師崗,從大學卷到中小學。

應聘企業,校招研究生簡歷連續5年占比超7成。


碩博人才不再是“天之驕子”。但另一方面,卻是學歷帶來的“枷鎖”。


因為學歷,他們總是被寄予厚望:“你一個碩(博)士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你讀那么多書一定掙很多錢吧”……


圖源:微博@巴斯小板


在世俗的標準下,多少人即使讀到博士,仍然覺得自己不夠優秀。讀博最開心的時刻只有考上那天和畢業那天。



現實的不滿足,旁人的不理解,壓力就是這么來的。


我對朋友說:沒有關系的,其實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人生屬于自己,有人走得快一些,有人走得慢一些,很正常。


再回到視頻《我:畢業5年,存款5000 她:中傳碩士,火鍋店保潔》,有兩點值得我們思考:


(1)積累比改變更重要


因為現實與理想的沖突,兩位主人公一直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


就像視頻里提到,生活中,月亮和六便士的選擇一直存在,當你年輕的時候,你總是會選擇月亮。每個人都會在年輕的時候熱血滿滿,因為年輕,即使知道很多道理,但還是偏執地想闖出一番天地。


不少人友善指出問題:積累比改變更重要,頻繁地轉換賽道,試錯成本只會越來越高,很多事情要堅持才會有收獲。


(2)享受沒有答案的人生


就像五月天《九號球》的歌詞:


也許我這一桿 又沒辦法進球

就像我的生活 一直在出差錯

也許我這一生 始終在追逐那顆九號球


對很多人而言,忙忙碌碌大半輩子,沒有見過月亮,低下頭也沒能撿起六便士。那么,就試著享受追逐的過程吧。


借用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名言:“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義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也要盡情享受這沒有答案的人生?!?/b>


也許,我們生來就是體驗派而非成就派。


雖然視頻說“做個廢物也沒有關系”給了很多人慰藉,但我更喜歡網友說的一句話:廢物不一定就是廢的,或許在另一片海域,你就成了寶物。


二三十歲的你還很年輕,雖然這個社會有點著急,但是人生還不過半,憑什么被定義?也許你只是還沒找到適合你的海域。天地寬廣,總有辦法的。


新的一年,希望你焦慮少一點,快樂多一點。


往期內容

>>《高校招聘51歲“大齡”博士,給了求職者怎樣的啟示?丨高才情報局第57期》

>>《碩博可報,門檻低……想進高校為什么不試試這些辦法?丨高才情報局第56期》

>>《30篇SCI!985博導硬核相親,這么優秀怎么會找不到對象?丨高才情報局第55期》


來源:   高校人才網   本文為高校人才網原創,網站轉載請注明來源,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系授權。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微信號:Gaoxiaojob)。
{{checkTextOne}}
{{checkTextTwo}} {{checkTextThree}}
+ 上傳
默認此選擇
+ 上傳
{{checkTextFour}}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欧美换爱交换乱理伦片1000部_国产精品怕怕怕免费视频_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首页_日韩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免费视频_好男人在线视频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