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士朋友在應聘高校時,遇到民辦老師介紹稱“我們是非營利性民辦高?!?/b>,朋友很是不解:民辦高校,非營利?強調這一點又是為什么呢?
其實不止朋友有這樣的疑問,網上很多人也對非「非營利性民辦學?!?/b>表示困惑:都說民辦學校自負盈虧,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是怎么一回事?
需要特別指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非營利性」。上圖中,網友分別提到盈利和營利,一字之差,意思卻大不相同。
前者是經營狀況,指在扣除成本的情況下還能賺到錢;后者則是經營目的,指以追求利潤(賺錢)為目的。
一般來說,民辦高校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學費收入,由于沒有國家的財政支持,學校需要自負盈虧,所以民辦高校自然是要盈利的,不盈利就意味著虧損,沒錢學校就辦不下去了。
但是由于創辦者的理念不同,民辦高校是可以分為營利性和非營利的。非營利性民辦高校也就是創辦者不求回報,不以賺錢為目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注:義務教育不得設立營利性民辦學校)
截圖自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什么,還有民辦高校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嗎?
當然有~比如吉林外國語大學。創辦人秦和堅持公益性辦學,2006年在公證下作出聲明:“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償還債務后的所有財產,在我身后,全部留給社會,繼續用于發展國家的教育事業。”
截圖自吉林外國語大學官網
回到非營利性民辦高校上,它與營利性民辦高校有什么區別,又是否具有優勢呢?
· 壹 ·
營利性民辦高校和非營利性民辦高校
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01.辦學回報不同
營利性民辦學校
舉辦者可以取得辦學收益,學校的辦學結余依照公司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
非營利性民辦學校
舉辦者不得取得辦學收益,學校的辦學結余全部用于辦學。
前面說到了,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創辦不以賺錢為目的,這就決定了它們的辦學回報不同??梢院唵卫斫鉃?,創辦營利性民辦高校屬于投資,而創辦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屬于捐資。
截圖自廣東培正學院官網
02.辦學模式不同
營利性民辦學校
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由學校自主決定。
非營利性民辦學校
收費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
因此,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也會接受更嚴格的監管。
圖源:昆明市民辦教育協會官網
03.政策扶持不同
非營利性民辦高校會獲得更多政策扶持,例如:
-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對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還可以采取政府補貼、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扶持措施。
- 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享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稅收優惠政策。
- 新建、擴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與公辦學校同等原則,以劃撥等方式給予用地優惠。
圖源網絡
綜上來看,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在公辦與民辦之間,兼備了兩者的好處,獲得國家政策支持的同時,也擁有更大的辦學自主權。在資金取用、學校建設和政策穩定性等方面具有優勢。
· 貳 ·
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的優勢
民辦高校辦學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校將教育做成了生意,收繳學費考慮的是投資回報,而不是考慮學校建設的事情。
因此,相比營利性民辦高校,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辦學理念更純粹——沒有金錢的驅動,更多是為了國家建設和培育人才。
西湖大學目標愿景丨圖源:西湖大學官網
而對于求職者而言,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的辦學結余全部用于所在學校的建設與發展,重視發展才會重視人才,在這樣的學校也更可能有廣闊的發展。
另外,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教師還可享受當地公辦學校同等的人才引進政策。
圖源網絡
最后,怎么知道一所民辦高校是營利還是非營利呢?可以了解一下「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聯盟」。
2013年12月12日,吉林外國語大學等26所民辦高校發起成立了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聯盟。聯盟由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自愿組成的協作組織。發起成立聯盟的民辦高校,均具有很好的辦學基礎,非營利性辦學方向明確。
當然了,民辦高校定位營利或非營利并沒有好壞之分,更不應歧視營利性民辦高校。頭銜只是虛名,真正辦好學校比什么都重要。建議作為求職參考,而非絕對標準。
▍往期內容
>>《教師崗正在和編制“脫鉤”,未來還有編制嗎?丨高才情報局第70期》
>>《入職高校一年多,我也成了“水課”教師丨高才情報局第69期》
>>《高校大量引進博士再淘汰,如何才能避免被“割韭菜”?丨高才情報局第68期》
